當時正值威爾斯親王醫院義肢及矯形部邀請中大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合作,團隊為富爸爸研製拉小提琴的義肢,由2018年開始,團隊為富爸爸製作多件義肢以配合他日常的需要,令他可以重回受傷前的生活,重拾自信,成為真實生活裡的「鐵甲萬能俠」。 嚴楚碧2025 即使懂英文,中醫師診症時仍要克服語言障礙,例如用淺白的英文表達中醫「濕重」、「血氣不足」等概念;醫師要了解少數族裔的文化習俗,例如若女性要戴頭巾,當要在戴頭巾的位置針炙時,就會選擇其他穴位施針。 Kenny年少時曾對將來感到迷惘,在25歲那年更經歷失業和失戀的雙重打擊。 其後他重新振作,決定投身社福界發展,把自身的缺憾化為工作上的優勢。 他現時專注公眾教育工作,透過自身經歷推廣傷健共融的概念,希望年輕一代和他一樣,能為人生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定位。 蘇偉健(Kenny)今年46歲,現時是香港傷健協會的全職註冊社工,他偶爾亦會為歌手及公益組織等填詞。
- 恰巧的是,原來 Rabi 自己都有這齣劇集,也笑指有些人可能真因為常盤貴子,而知道原來殘疾人士都能如健全人士一樣自己駕車出外,並且擁有公平的道路使用權。
- 她笑言自己以前皮膚黝黑:「別人經常以為我是越南來的。」意外後,Rabi也不忍心放棄游泳,只可惜香港游泳池的殘疾設施配套有待改善。
- 「因為脊椎受損的人脊椎會不受控制地抽筋,現在游不了蝶式,一個人也浮不了。」重拾游泳觸礁,Rabi也嘗試過其他運動。
- 當中有的已經染疫、在家待至康復;有的說從未獲機構探訪或支援;有人聽政府話在家隔離,卻不懂或不願求助,結果天天吃白粥。
- 凝視也非單一,更如對話的往復變化,有如翹翹板,弱勢的一方不一定無法轉換角色。
- 情人節,曾留下最痛烙印,但早已再沒傷感,今年2月14日,她和情人共聚,順便慶生。
- 香港復康聯會(聯會)於一九六四年成立,即與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社聯)維持伙伴的協作關係。
楊紫瓊如今透露,在荷里活的刻板印象仍然根深柢固之下,自己曾整整兩年沒有工作。 從香港影壇起家的華裔女星楊紫瓊,最早是在1997年007電影《新鐵金剛之明日帝國》中飾演龐德女郎一角,才終於正式叩關荷里活,隨後又以《臥虎藏龍》打響了動作女星的名號,同時也風靡了全球無數觀眾。 自此以來,楊紫瓊先後演出了《藝伎回憶錄》、《太陽倒數》、《巴比倫密碼》、《盜墓迷城3》、《秒速殺機2》、《魔詭怪胎》、《我的超豪男友》、《舊年聖誕好戀嚟》、《尚氣與十環幫傳奇》等片,就此在荷里活奠定了頭號華裔女星的地位。 現時,婦委會由非官方成員擔任主席,另有21名非官方成員和3名官方成員,全部由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委任。
嚴楚碧: 反酸燒心胃脹氣?可能患胃酸倒流!脾胃虛弱、肝氣鬱結引致!針灸 + 生活調整最治本
在過程中縱有障礙,亦堅定了他日後以成為網上廣東歌樂評人為目標,繼續貢獻本地樂壇。 他希望為父母、為女朋友、更重要是為自己親手煮一頓飯,藉此證明自己並非怠惰,仍然願意嘗試鍛鍊自己的自理能力。 嚴楚碧 嚴楚碧2025 Kenny於廚藝導師梁雅琳的協助下,好不容易做出幾道簡單但意義重大的家常小菜,讓自己及身邊的人增強信心之餘,亦為好好繼續走下半生的路做好準備。
- 那天,她乘男友人車外出吃晚飯,飯後回家在車上睡著了,醒來卻在醫院深切治療部,身上插滿喉管,頭部以下,全無知覺。
- 就在剛考完跆拳道藍帶幾天,嘉敏身體出事,患上不明罕見病,全身無力,慢慢喪失腳部活動能力,需以輪椅代步。
- 他現時專注公眾教育工作,透過自身經歷推廣傷健共融的概念,希望年輕一代和他一樣,能為人生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定位。
- 今年46歲的蘇偉健(Kenny)一直是個「被照顧者」,年屆中年仍與父母同住,不少起居生活仍須身邊人的持續照料。
- 不少非華語的小朋友出現學習中文困難,除了校內學習上可能出現障礙,亦會影響他們情緒社交發展,甚至適應不到校園生活,有小朋友更會出現一至兩年的沉默期,長大後會由於中文能力欠佳而局限工作選擇。
- Kenny年少時曾對將來感到迷惘,在25歲那年更經歷失業和失戀的雙重打擊。
西方傳媒報道,瓦格納集團與莫斯科之間的關係,似乎越來越緊張。 集團向烏克蘭戰場投入數以萬計人員,成為俄羅斯出兵烏克蘭的關鍵力量。 內地上映了11天的港產電影《毒舌大狀》,票房正式過億。 根據藝恩票房數據,《毒舌大狀》目前累積票房1億2281萬人民幣,剛過去的單日票房1273萬元,位列眾片之冠;另一平台貓眼專業版數據亦顯示,《毒舌大狀》是目前內地票房冠軍,票房佔比21.5%。
嚴楚碧: 會員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聯會成立的目的旨在推動殘疾人士服務和設施的協調及改善、參與政策的檢討和制定、推展公眾教育以及發展新的復康項 目,此外聯會在本港及國際復康界均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由於聯會與社聯的目標相近,遂於一九六五年併入社聯,成為社聯復康部;二OO一年,因應社聯的組織更 新檢討及架構重整,雙方協議聯會的管理委員會等同於社聯的復康專責委員會。 二00六年,聯會按公司法註冊為有限公司,並把英文名稱改為 The Hong Kong Joint Council for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1991年註冊為非牟利團體,時稱「路向義工團」,1995年改為現名,簡稱「路向」,承繼所有路向義工團的會員,義工,使命及宗旨。 希望集合四肢傷殘人士的力量,提倡四肢傷殘人士自助互助,善用社區資源,重新融入社會,亦是首個組織利用資訊科技來協助殘障人士重新投入社會的團體。 協會的會址位於將軍澳調景嶺健明村商場(擴展部分)露天平台3室。
協會昨日啟動「U CAN 無限可能」計劃,邀請64位各界菁英擔任「U CAN 大使」,向全港推動積極走出生命低谷的正能量。 政務司司長張建宗任啟動禮主禮嘉賓,並出任U 嚴楚碧2025 CAN 大使,與5位大使一齊分享抗逆心路歷程。 現為路向四肢傷殘人士協會主席、路向社會企業主席及AQ逆境培訓講師,2013年至今獲委任香港特別行政區婦女事務委員會委員;2016年委任攜手扶弱基金諮詢委員會委員。
嚴楚碧: 服務宗旨、特點
今集我們會看看菲律賓裔小朋友Kyrie和現在於幼稚園做非華語教學助理、巴基斯坦裔洛加宜Khan Rukayan的故事。 葉健強本是沙灘救生員,17歲時跳水受傷致四肢癱瘓,從此與輪椅為伴,但無阻他繼續追尋海洋夢,亦無礙他接觸心愛的海洋。 他去學潛水、加入統籌珊瑚礁普查及推動傷健潛水,希望讓更多傷殘人士也可以分享他喜愛的潛水。 他的潛水教練區紹堅教潛水二十多年,引入傷健潛水,令肢體殘障者體驗「入水能游」的滋味,他們看到潛水不止是個人興趣,更有療癒的力量。
嚴楚碧: 政策倡導
在店舖派發物資,可讓街坊認識社區網絡,「先讓他們建立關係,接受鄰居援手和善意,說不定日後這地方可成為社區客廳」。 是次招募的步兵義工均是大角嘴街坊,亦出自同一想法,「就算計劃完結,他們或會養成習慣,發現送物資給鄰居並不困難」。 他們最初到訪8幢大廈的管理處,反應不一,有些會着他們留下表格和物資,其中有3幢就肯讓義工直接在樓下向住戶派發。 或許是長者口耳相傳,在3月中竟再有約300長者主動致電他們,一接聽就說自己住大角嘴、獨居,像已熟知「暗號」。
嚴楚碧: etnet Member Zone 會員專區
1978年佳視因財政困難倒閉,米雪其後成為麗的電視(亞洲電視前身)合約藝員。 當時流行古裝劇,米雪的演出多以古裝為主,包括《大內群英》、《大地恩情》三部曲的「古都驚雷」、《太極張三豐》、《武俠帝女花》、《大俠霍元甲》等。 當時麗的電視在收視上早就不如無綫,米雪的人氣並沒受多大影響。 像1982年她就獲得羅文邀請,參與舞台劇《白蛇傳》夥拍汪明荃演出「小青」一角。 嚴楚碧說,自己是設計師,萬萬沒想到一場車禍後,只能終身坐輪椅。
嚴楚碧: 服務對象
正職是媒體平面設計師,公職是「路向四肢傷殘人士協會」主席、婦女事務委員會成員;一九九八年一次車禍,令她幾乎全身癱瘓,後憑無比意志,令上肢重獲活動能力,也改寫了殘疾等於弱勢之標籤。 二十多年前,正當Rabi 的事業及愛情都處於萌芽之際,卻不幸遇上交通意外,醒來時已變成動彈不得,餘下的人生都要靠輪椅代步,Rabi形容,當時的人生就如跌至「負數」。 生活遭逢突變,Rabi第一時間想到的不是要家人的照料,而是要學習獨立生活。 現在的Rabi,目標不限於要成為知名設計師,更要帶領一群肢體傷殘的人士活出漂亮人生。 平機會與香港電台第一台在去年十二月推展了為期一年的「平等生活‧開心共融」公眾教育活動,透過三個電台節目(《非常人物生活雜誌》、《我得你都得》及《開心日報》),以不同方式,包括廣播劇、問答遊戲、電台宣傳環節、專訪殘疾人士和公眾教育活動,提高大眾對殘疾歧視議題的認識。
嚴楚碧: 組織架構及員工
Rabi指,香港盡量提供無障礙設施,可惜公民教育堪憂。 當廁所大排長龍或是維修的時候,不少人便會想起旁邊的殘廁。 Rabi是喜歡打扮的女生,她坦言要在這樣的環境如廁確實 「比較委屈」。 她皺皺眉頭,道:「上廁所時,我的袋不知道能放在哪裏,有時候只能放在水龍頭附近,有時候甚至放在水龍頭上,要碰上按壓式的水龍頭,那真的是開着水龍頭去廁所。」Rabi說起都覺得狼狽不堪,若碰着日久失修的殘廁門鎖,更不知如何是好。
嚴楚碧: 電視劇 (中港)
但20年前發生的交通意外卻將一切改變,她需靠輪椅代步,只能望著海洋而再無法下水。 今次是她時隔廿年後再次下水,而沙灘出面,正是當年意外之處。 曾參曾參與香港電台電視部拍攝製作的聯合國《殘疾人權公約》戲劇系列《沒有牆的世界》2010年第一輯 “第三選擇” 故事藍本及2012年第三輯的 嚴楚碧2025 “天生一對” 演出;並為「有能者•聘之」Logo設計和2014至2015年「能者舞台仲夏日」,「紀錄片系列」擔任設計工作。 2016年獲選第五屆「復康在職達人2015」及第十九屆再生會 – 十大再生勇士。
嚴楚碧: 沒有牆的世界-向夢想進發
梁鏗在九個月大時被醫生評估為失聰,到十多歲時發現視力開始變差,三十歲時退化速度更快。 現在他是全失明、全聽障的視聽障人士,生活大部分時間都是留在家中,甚少跟朋友見面。 行政長官於二○一七年提出就重要的政策範疇舉行「行政長官高峰會」。 今日的傷健共融高峰會是行政長官上任以來主持的第四個高峰會,讓行政長官直接聆聽業界和持份者的意見,加強政府內與殘疾事務相關的政策局及部門與各持份者的聯繫及溝通。
嚴楚碧: 健康快車
他們因參與區報《角醒》累積了店舖人脈,但長者網絡並不多,最初茫無頭緒,便先從中匯街兩旁舊樓入手,因為「時光」創辦人之一李鸝曾住在其中,留意到許多長者會在大堂與保安員打牙骱,由此獲取社區資訊。 嚴楚碧2025 「平日好動、懂得去長者中心的其實不用擔心。但這班(終日不出外的)長者可以去哪裏?疫情更加不敢下樓。」計劃統籌劉婉婷稱第一步是「溝街坊」,向法團和保安員打聽大廈有多少獨居或雙老住戶。 中和樓的保安員陳姑娘就是這樣「溝」回來,她已在此任職10年,介紹說這裏樓齡近60年,很多單位的子女已經遷出,留下年邁父母,她有時替行動不便的長者買食物,也經常有長者來管理處聊天。 劉婉婷解釋:「保安最熟悉整座樓,想知樓上街坊的需要,問保安便好快知。不過,他們與街坊的互動是日常,未必有替長者找支援的想法,長者也不會在需要時找他們。」透過陳姑娘,他們甚至認識到平日不出門、三餐要靠鄰居送飯的長者。
常說:「活得漂亮才是本事。」與其悲歎命運,不如重新整裝出發,Rabi渴望自己的故事能扶持更多受傷的人,為同路人帶來一絲光芒。 挫折反而讓一個人變得更堅毅,她享受獨立生活,不依靠任何人,用自己的步調,盡情揮灑每一刻。 Rabi不假思索地說:「我學會放下。」提及造成車禍的那個男生,Rabi五味雜陳,她表示對方只有輕微擦傷,當時見到他心情複雜,也曾埋怨過:「為什麼毀掉我一生?」對方曾承諾會照顧她一生一世,但她心底清楚知道那是贖罪,不是愛。 嚴楚碧2025 在心光盲人院暨學校的課室中,參與寫作班的學生能自訂題目,有時憑記憶,有時靠想像,文章常取材自生活經歷。 「我之前在巴黎雖然讀視覺藝術,但當你到勞工處一望,可以讓輪椅人士應徵的工種,不外乎receptionist或接線生。」她雖已有心理準備,title、工資都不會如前那樣,但有些要求真是遠遠超乎她想像。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嚴楚碧: 電視劇 (麗的電視/亞洲電視)
她於1976年主演了佳視改編了首部金庸武俠小說的同名電視劇《射雕英雄傳》。 嚴楚碧 她在劇中飾演黃蓉,這是佳藝電視台第一部達到一百萬人觀眾的電視劇,並聲名鵲起,席捲東南亞。 意外偏偏發生在情人節,1998年2月14日,她永世記得。 那天,她乘男友人車外出吃晚飯,飯後回家在車上睡著了,醒來卻在醫院深切治療部,身上插滿喉管,頭部以下,全無知覺。 「不知發生何事,只記得那天出門前,還在家發電郵給弟弟,再和家中小狗玩耍。沒料這畫面,竟是在家生活最後片段,從此再沒回去。」她事後才知那晚友人失事撞欄,她被拋出車外重傷昏迷,頭部撞破、頸骨嚴重碎裂。
嚴楚碧: 委員會成員
經歷低谷後,明白既然是無可挽回的事實,與其計劃自殺,不如勇敢面對、嘗試脫離苦況。 交諮會轄下的小組委員會和按需要成立的工作小組會分別另行召開會議。 交諮會可下設小組委員會、與其他團體組成聯合委員會、以及增選成員執行特定任務,並可以其認為最適當的方法展開工作。 嚴楚碧 Cosmo每月專題走訪不同人、事,帶來具啟發性的故事、資訊,讓正能量進駐讀者生活。
嚴楚碧: 見工受歧視 勢飛甩「殘疾=弱勢」標籤
後重生故事,本可說得動人些,說自己堅毅不屈創造奇蹟,但她沒有,只道要珍惜光陰好好生活,努力做回平常事。 嚴楚碧自小愛繪畫,大專畢業留學法國6年,在巴黎讀視覺藝術,課餘遊歷歐洲四處闖。 嚴楚碧2025 畢業回港加入設計顧問公司,為大品牌設計包裝,沒料短短1年後,遇上交通意外,令青春少艾坐唔定的她,變永久傷殘。 【明報專訊】在大角嘴舊區,住了不少獨居長者或雙老家庭,有社企擔心他們缺乏疫情資訊與物資,於3月初到訪多幢舊樓,由法團和保安員開始順藤摸瓜,至今接觸到700多個長者。 當中有的已經染疫、在家待至康復;有的說從未獲機構探訪或支援;有人聽政府話在家隔離,卻不懂或不願求助,結果天天吃白粥。 社企為長者送上桑葚膏、冰糖燉檸檬等貼心物資,義工逐個致電跟進,街坊和商舖見狀各盡綿力,提供分發點、鮮菜水果甚至雪櫃,在手忙腳亂之際,合力摸索危難時的社區自救模式。
「無想過,受傷後,所涉獵的比以前更多。」Rabi笑稱。 上台獻唱、參與「無障礙劇團」話劇演出,還有一大堆公職頭銜:「路向四肢傷殘人士協會」主席、婦女事務委員會成員、平機會甚至「參選特首選委會」的名單,也有她芳名。 去年,她更前往台灣選美,角逐「脊髓損傷『心愛美人及鬥士』」。
不過對她來說,最煎熬的是「覺得自己沒有價值,沒有人要, 像一個包袱,被拋來拋去。」家人希望該名男生負責,雙方不時爭拗,Rabi自覺失去選擇權,被沉重的無力感壓得喘不過氣。 20多年前Rabi仍是青春少艾,從法國巴黎學成歸來,回港找到份心儀的設計工作,在花般的年華,人生才剛開始大放異彩。 「那時一個人在法國,法文又不好,很多時要硬着頭皮應付日常生活;意外受傷後,我正是抱持這種不想依靠人的倔強性子,憑個『勇』字,一直向前走。」所以出事後三、四年,她無理會母親顧慮,去學揸車。 「這也是突破殘疾標籤與桎梏的做法;坐到車上,我可重拾以往的自由與速度感,可去更多更遠的地方……」Rabi的決定,令人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