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區重建局條例》及《市區重建策略》賦予市建局推廣樓宇復修的職能,故此,市建局一直擔當著「倡導」和「促進」的角色,透過提供適當的財政資助和全面技術支援,鼓勵和協助業主適時保養及維修樓宇。 計劃主要為長者自住業主提供財政資助,津貼維修自住樓宇的費用,改善樓宇失修的情況,並加強長者居所的安全。 為免生疑問,合資格自住業主只可在其樓宇獲准參加2.0 行動的情況下,就其住用單位內屬私人擁有的伸出物的檢驗及修葺工程申請資助。 第二類別 由屋宇署按風險評估結果挑選而得出的樓宇,惟其業主或業主組織未能就樓宇公用部分自行籌組訂明檢驗及修葺工程以遵辦強制驗樓法定通知。 針對第二類別樓宇,屋宇署會行使法定權力委聘顧問及承辦商代業主進行所需的檢驗及修葺工程。
- 如申請人居於綜合用途樓宇內,由非住用改作住用用途的單位,申請人須按《宣誓及聲明條例》規定,聲明該單位現作純住宅用途(不包括前舖後居或涉及任何形式的商業用途)註三。
- 另外,市建局亦有提供「招標妥」樓宇復修促進服務,派專人詳細評估各大廈的維修成本,並舉辦講座,向業主們講解及提供維修資訊。
- 《市區重建局條例》及《市區重建策略》賦予市建局推廣樓宇復修的職能,故此,市建局一直擔當著「倡導」和「促進」的角色,透過提供適當的財政資助和全面技術支援,鼓勵和協助業主適時保養及維修樓宇。
- 市建局在2020年6月開始,集中管理所有由政府推行的樓宇復修資助計劃,所涉及的五項資助計劃,當中四項便是針對公用地方不同部份的維修工程[1]。
作為市建局一員,筆者十分認同施政報告中表示,面對市區及樓宇老化,必須雙軌推進樓宇重建和樓宇維修,透過復修延長樓宇壽命,減慢城市老化,比重建更為關鍵。 大廈維修長者資助 因此與其守株待兔,筆者建議業主不如坐言起行,積極尋求政府及市建局在樓宇復修上向業主提供的資助和支援,主動做好維修,才能住得舒適安心。 大廈維修長者資助2025 上述法律只針對業主執行屋宇署發出的法定命令和通知,然而建築物管理條例第34H 條列明,維持大廈修葺妥善及狀况良好是業主責任,因此業主必須時刻保持大廈狀况良好,而非在收到政府命令和通知時,才維修保養大廈。
大廈維修長者資助: 長者自住物業維修津貼2022 最高可獲 8 萬元政府資助 維修保養改善樓宇安全 一文睇清點申請
因為若然舊樓公契並沒提及或清晰界定大廈「公用部分」的範圍,一旦遇上維修爭議時,便需要參考《建築物管理條例》的定義,來決定維修責任誰屬;或甚需要訴諸法律,以解決維修問題。 從以上數據反映,很多在結構安全上有需要進行改善工程的業主,未有充分利用「有需要人士維修津貼」涵蓋住用單位室內維修工程的用途,為單位內部做好結構上的維修保養。 大廈維修長者資助2025 大廈維修長者資助2025 大廈維修長者資助2025 事實上,一個住宅單位要達致宜居,除了更換老舊的設備之餘,更重要的,是要確保結構構件保養得宜,業主應同時做好樓宇公用地方和單位的維修保養,才可以從外到內提升安全和宜居程度。
惟部分大廈業主反應不積極,甚至有些個案在收到通知後逾10年,仍未跟進。 此外,政府提供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津貼最多$40,000,申請人需年滿60歲並且為業主,同時正領取綜援或長者生活津貼,又或符合入息及資產限額(見下圖)。 為向長者自住業主提供財政資助,以維修保養物業及改善樓宇安全,政府引進了「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 大廈維修長者資助2025 該計劃為每位合資格的長者自住業主提供最高40,000元的維修津貼。 註三:(i)若樓宇已被納入市建局重建發展項目,而業主又有需要處理法定維修命令/通知書的修葺工程,可參考市建局的「發還修葺費用計劃」,為合資格的工程項目申請特惠津貼。
大廈維修長者資助: 大廈維修 貸款逾5萬需抵押
截至上月底,這四項針對公用地方維修的資助計劃,已經審批超過5000申請個案,當中已批出的維修工程合約所涉及的資助總額達到8.2億元。 大廈維修長者資助 樓宇復修資助及支援服務需求增加,除了反映在日益繁重的大廈維修工程招標工作外,市建局於今年7月接手推行的「有需要人士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也吸引了大批長者申請,人數之多甚至超出了市建局預算。 為應付需求,樓宇復修部成立了專案小隊,每天處理長者的查詢及申請;考慮到年長申請人需要耐心講解及支援,團隊又想盡各種辦法,當老人家的「盲公竹」,鼓勵及協助他們完成申請手續。
- 有關金額可在首次成功申請相關津貼的申請表提交日期起十年內,最多分四次申請使用。
- 「有需要人士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為 60 歲以上有需要的自住業主提供財政資助,用於維修保養物業同改善樓宇安全,每位合資格自住業主最高可獲 8 萬元津貼。
-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晚年可以舒舒服服、輕輕鬆鬆,不用再憂慮住屋的問題,甚至盼望自己的兒女也能有最少一層物業在手,即上千居物色各區私樓筍盤,為下一代的將來提早作打算。
- 另一同事Kelvin(左一)則說不介意像社工,成為老人家傾訴對象。
- 因此,政府提出修訂建築物條例,對逾期未遵辦驗樓及驗窗通知、修葺令和勘測令,以及僭建行為和其他違規建築工程,簡化檢控程序及降低檢控門檻,實屬適當的時機。
此案不單纏擾法團和大廈業主多年,所有單位業主亦須共同攤分賠償金;除賠償外,法團還須面對巨額訟費。 可見,業主忽略樓宇維修保養責任,可導致嚴重後果,不單危及無辜市民,自己亦可能面對刑責及賠償,因而絕對不能輕視。 據建築物條例第40條,未遵辦相關命令而無合理辯解,可罰款5萬元及監禁1年;不獲遵從的情况持續的每一天,另罰款5000元。
大廈維修長者資助: 舊樓公契「公用部分」維修權責不清
過去大眾普遍缺乏對舊樓維修保養的意識,直到2010年發生馬頭圍道唐樓倒塌事件敲響警鐘,令社會開始注重樓宇檢查和維修;同時,政府亦巡查全港樓齡50年或以上樓宇,因此推出強制驗窗驗樓、「樓宇更新大行動」等提升樓宇安全的措施和計劃。 大廈維修長者資助2025 收到申請後,市建局便會派員到物業視察及審批報價,初步完成審批後便會通知申請人原則上可獲批津貼款額,並會請申請人到市建局申請組簽署津貼協議。 大廈維修長者資助 未來,我希望社會各界更積極向不同樓宇類別和樓齡的大廈業主,推廣定期檢查和保養,以至預測性維修的概念,並制定相關執行機制,這才是從根源解決樓宇及城市環境「雙老化」的方法。
為有需要自住業主提供財政資助,以維修保養物業及改善樓宇安全,政府引進了「有需要人士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 該計劃為每位合資格的有需要自住業主提供最高80,000元的維修津貼。 大廈維修長者資助 發展局早前指出,本港有逾2700幢樓宇逾期而未遵辦強制驗樓下的法定通知,約三分之一甚至未委聘檢驗人員。 而過去3 大廈維修長者資助 年,屋宇署每年接到約7000宗樓宇欠妥的舉報,當發現欠妥的地方如牆壁出現裂紋裂縫、混凝土剝落及外牆飾面破損等,署方會向業主發勸喻信,有需要時亦會發修葺令或勘測令。
大廈維修長者資助: 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協助改善樓宇安全(附圖)
但我們考慮到,不少自住業主屬於長者和有需要人士,他們因欠缺經濟能力而耽誤維修及保養其自住單位,令單位的室內地方變得殘破不堪,不單影響宜居度,嚴重的更會造成危險。 因此,市建局同時亦從香港房屋協會接手推行優化了的「有需要人士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維修自住物業津貼」),為全港有需要自住業主提供財政資助,以維修保養他們的單位,整體提升樓宇公用和私人地方的安全水平和宜居度。 大廈維修長者資助2025 大廈維修長者資助2025 對於舊樓進行強制驗樓時,在公用地方所需進行的修葺項目,由於涉及公眾安全和衞生水平,政府為有需要的業主提供資助,為大廈進行維修工程。 市建局在2020年6月開始,集中管理所有由政府推行的樓宇復修資助計劃,所涉及的五項資助計劃,當中四項便是針對公用地方不同部份的維修工程[1]。
大廈維修長者資助: 安達保險 我的家居保險 – 計劃 A (高樓)
當中最轟動社會的嚴重事故,是1994年香港仔添喜大廈塌簷篷造成1死13傷慘劇,涉案的酒樓及大廈法團須向死傷者賠償逾3300萬元,大廈各小業主須攤分約25 大廈維修長者資助2025 大廈維修長者資助 萬元賠償。 其後,旺角通菜街國榮大廈亦發生一宗致命意外,大廈頂樓的僭建簷篷石屎剝落,擊斃一名女小販。 事後死者家屬入稟追討賠償,經8 年漫長審訊,終審法院於2007年裁定法團須一併與單位業主和住客承擔法律責任。
大廈維修長者資助: 大廈大維修 政府資助申請攻略 (多表比較)
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今日(五月二十日)正式推出,為長者提供更完善的資助,協助他們維修及保養其自住的物業,並改善樓宇的安全狀況。 我對朱先生抱著主動的心態,申請市建局的資助為自住單位進行所需的結構維修工程,感到欣慰。 然而,由於「維修自住物業津貼」也可以用於大廈的公用地方維修工程,團隊分析數據時,留意到大約4成的資助金額,業主將資助作為支付維修大廈公用地方的費用。 第二類別樓宇 申請人必須於屋宇署通知安排顧問為有關樓宇進行檢驗及監督維修工程的通知信日期起計六個月內,或通知安排承建商為有關樓宇進行維修工程的通知信日期起計兩個月內遞交申請表,兩者取較遲的日期為申請限期。
大廈維修長者資助: 申請DBS Black Card簽賬滿$5,000,即換取台灣來回機票!
過去一直有意見指,市區重建的速度追不上樓宇老化的速度,市建局應加快開展更大規模的重建計劃,改善居民的生活環境;然而,以今時今日的資源和現行的收購補償機制,透過重建來處理樓宇及舊區老化,既不足夠,亦不徹底。 我一直強調,要衡量市區更新的成效,關鍵在做好樓宇復修,延長樓宇壽命,才能減低重建壓力,將資源投放在更新舊區整體的已建設環境。 房協的長者安居資源中心提供全面的安居綜合服務,透過教育、身體機能測試、家居風險評估等,讓長者認識身體機能的變化,了解家居生活中的潛在危險,以減少發生意外。 住用單位的定義
大廈維修長者資助: 津貼的內容
市區更新是一個漫長而且複雜的過程,當中涉及詳細的地區規劃和多方面研究,並考慮一籃子因素,以釐定開展重建項目的優先次序。 至於私人發展商,現時正值樓市下行,商界對於收購舊樓作重建發展,涉及長時間和巨額投資需承擔風險,較以往審慎。 若業主一心等待重建而忽視維修保養大廈,恐怕是不切實際的想法,不單令居住環境逐步惡化、影響生活質素,更甚是構成危險。 筆者在地區工作多年,知悉部分舊樓居民抱着單位有可能被市建局或私人發展商收購重建的想法,不願投放資源做好維修保養,對樓宇失修問題置之不理。 然而,這並不代表申請程序已完成,申請人必須在工程完成後通知市建局申請組,以安排職員到場視察完工狀況。 另外,申請人需在原則上批准通知書中規定時間內遞交完工申請表,以及承建商註冊證明和完工證明副本等文件。
大廈維修長者資助: 申請表填寫指南
註三: 該聲明只適用於申請2.0 行動資助之用,業主或佔用人不應視之為向相關政府部門提出改變單位用途的正式申請。 大廈維修長者資助2025 該單位在樓宇佔用許可證(又稱「入伙紙」)上的批准用途亦不會因此改變。 大廈維修長者資助2025 可見,業主如在重建過程中對樓宇失修問題掉以輕心,不作適時和妥善維修,不單住戶的安全成疑,對於他人的人命或財產損失,依然要承擔責任。 筆者早前在傳媒訪問時亦表示,市建局不會因重建發展某一地區的樓宇而不鼓勵業主做維修;也強調只要有維修需要,業主都應盡力完成。 大廈維修長者資助 此案判決指出,法團明知危險僭建物存在30多年而無採取任何行動,只抱着由肇事單位負責檢查和維修的想法屬錯誤,因此法團對意外絕不能卸責。
大廈維修長者資助: 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
由於津貼額提高增加了計劃的吸引力,合資格申請人數大增,市建局每月收到高達600宗申請,高峰期一日有過千個查詢留言。 涉及舊樓公契的問題複雜,除非大廈全體業主一致同意更改公契,否則當「公用部分」出現問題時,並非一時三刻能夠解決。 為此, 我建議舊樓業主可以考慮申請「維修自住物業津貼」,盡早處理自住單位內構件的維修保養,改善居所的安全和宜居度。 業主儲錢不足,將影響樓宇進行整體結構改善工程的成效;另一方面,舊樓大廈公契內容的制定,亦會影響推動樓宇復修的工作。
大廈維修長者資助: 元長者維修物業津貼 申請手續大拆解
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和香港房屋協會(房協)主席楊家聲,今日在油麻地房協長者安居資源中心簽訂合作備忘錄,以開展該項計劃。 大廈維修長者資助 有息貸款最長可分36個月清還,而免息貸款最長還款期為72個月。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晚年可以舒舒服服、輕輕鬆鬆,不用再憂慮住屋的問題,甚至盼望自己的兒女也能有最少一層物業在手,即上千居物色各區私樓筍盤,為下一代的將來提早作打算。 大廈維修長者資助 如果您想取得某些法律事宜的詳盡資訊,或尋求進一步法律協助,請諮詢律師。
大廈維修長者資助: 大廈維修 津貼最多$40,000 政府資助申請攻略 樓宇復修綜合支援計劃 精明消費 理財入門
另一方面,大廈公契需清楚列明業主、法團和公契經理人就樓宇內的私人地方、公用部分及設施等的監管、維修保養等方面的權利、權益和責任。 申請人亦可使用該津貼以償還其向政府申請的其他樓宇維修貸款(例如「公用地方維修免息貸款」或「家居維修免息貸款」)的餘數,及/或用作撤銷有關法定押記/押記令。 申請人亦可使用該津貼以償還其向政府申請的其他樓宇維修貸款(例如「樓宇安全貸款計劃」或「家居維修免息貸款」)的餘數,及/或用作撤銷有關法定押記/押記令。 如樓宇未有成立法團(包括合作社樓宇),則必須由全體業主或合作社(如適用)作為申請人向市建局提交申請。 請先參閱「樓宇復修綜合支援計劃」申請表附錄一《未成立業主立案法團樓宇申請須知》了解相關的申請規定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