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台制作的电视节目《躁動時代》也于9月13日播出的节目中播放此歌曲部分片段[89],而香港電台第二台于9月18日於凌晨播出的《C 填詞 Hing祠堂》中有播出此歌,亦沒有從重溫中刪去[90]。 9月20日,《頭條新聞》新一季度首集即播放《願榮光歸香港》,而其網上重溫亦未見有刪改[91]。 「香港資深傳媒人員聯誼會」355位傳媒界人士聯署,致函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批評香港電台制作的節目成為「反中亂港」平台,投訴港台第二台於10月12日播出的《騷動音樂》直播節目中,主持人梁德輝播出「港獨歌曲」《願榮光歸香港》[92]。
原是電影《風雲兒女》的插曲[8],1935年由田漢作詞,聶耳作曲,亦是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第200師的軍歌[9][10][11][12]。 國民黨北伐成功後,國民黨選擇以此訓詞為黨歌並公開徵求伴隨音樂。 程懋筠的作曲在139名參賽者獲勝,得到銀元五百元的獎金。
填詞: 課程簡介
通常一曲搭配一詞,一曲多詞的情況較常發生在流行音樂傳播世界化之後,以不同國家或語言翻唱同一首曲為大宗,例如迪士尼動畫電影主題曲。 填詞先從日常生活開始 張楚翹老師認為,填詞靈感分長期和即時靈感,長期靈感是從日常生活訓練你對事情的觸覺,如果觸覺夠強,每日都可以有不同的靈感出現,因為我們每日有不同的情緒和感想,如果能當下補捉到,就可以把它放在歌詞上,成為一個很好的提材。 填詞 填詞 至於即時靈感,一首歌的音樂旋律可以激發靈感,更易帶動個人感受和故事,讓聽衆得到共鳴。 對於未曾修讀填詞的學生,張楚翹老師認為可以自選一些現有的歌去把歌詞改編,作為練習,這過程有助提昇填詞技巧。
2005年8月,此專欄散文結集為《黃偉文作品-俗Loud》。 此書和《Y》也曾分別舉行簽名會,吸引一眾支持者前往捧場。 2006年,黃偉文仍在專欄界努力發展,3月12日在《蘋果日報》撰寫潮流專欄「Buy me 填詞2025 a Sunday」,4月19日在《飲食男女》撰寫散文專欄「刁蠻任性」,可謂令一眾支持者大飽眼福。 黃偉文曾開金口演繹自己填詞的歌曲,如903id club會歌《別看小我》、天空小說廣播劇插曲《說不出的快活》、娛樂性騷擾片尾曲《一塊蛋治》、吳君如合唱之歌曲《初一十五》及《娛樂性騷擾》等等。
填詞: 年代(部份作品)
黃偉文歌詞作品超過1,200首,有指其第1,000首詞,是陳奕迅收錄在《What’s Going On》的《裙下之臣》。 大部份公開招生的課程(以先到先得形式報名的課程)及個別學歷頒授課程提供網上報名/註冊服務,申請人可在網上使用「繳費靈」(不適用於手機)、VISA或Mastercard繳付有關課程的報名費或學費。 除上述支付方式之外,如就讀學歷頒授課程設有網上服務,在學學員亦可以微信支付(Online WeChat Pay)、支付寶(Online Alipay)或轉數快(FPS)繳付學費,詳情請參閱報名辦法 – 網上報名服務。 個別課程為須報讀同一學歷頒授課程及其他單元或繳交下期學費的學員,提供網上服務,如學員就讀的課程設有此服務,課程負責人會通知學員有關程序。
盧國沾在1949年5月出生於廣東省新會縣潮連(今江門市蓬江區)[註 1]。 小時候在鄉間由湘父學塾私塾老師康有為弟子盧湘父傳授《三字經》、《千字文》等傳統啟蒙經典[7],六歲時由祖母帶到香港,在旺角伯父家中居住[7][6]。 填詞2025 他自小就喜歡文學[7],十三歲起以筆名沾夢投稿《青年周報》[7]。 畢業於東華三院九龍第一小學(1962年小六上午校[8],現為東華三院姚達之紀念小學)及培新英文書院後[7],他考上香港中文大學新聞系[7]。 歌詞班已來到第12屆,周耀輝笑言,同學首份習作主題多是老掉牙的「追夢」,反映他們總是「求穩陣,怕同人唔同」,故課堂上不斷追問各人故事,一方面能發掘前人未觸及的題材,同時也希望他們能夠真誠面對自己,縱非每位畢業同學都以填詞為業,相信都會有所得着。 所以我更想借這個帖,分享一下關於粵語歌曲(甚至香港流行音樂)的真正難能可貴之處。
填詞: 寫出和平 – 廣東歌
2002年,他獲叱咤樂壇我最喜愛的填詞人《好心分手》和CASH金帆音樂獎最佳流行歌詞《燕尾蝶》。 2023年6月5日,律政司長林定國入稟高等法院申請禁制令和臨時禁制令,禁止公眾廣播、演奏或在任何平台傳播《願榮光歸香港》。 入稟狀指,公眾不得以任何方式在網上廣播、轉載、傳播、表演、刊印、發布、出售、要約出售、分發、展示或複製《願榮光》,意圖煽動他人分裂國家,違反《港版國安法》;又指《願榮光》可能被當成香港國歌,具意圖侮辱國歌,違反《國歌條例》。
- 1993年4月21日,黃在商業二台主持《不一樣的黃昏》,數月後喜歡與人交往的他調往主打訪問歌手的《叱咤新大陸》(與郭靜對調)。
- 「讀中四那年聖誕,暗戀的女生去了泰國旅行,諗住暗中和朋友到機場接機,事前寫了一首改編歌詞想送給她……其實根本不知對方搭哪一班客機。」最後,他無功而還,歌詞送不成,但卻激起了他對填詞的興趣。
- 如許冠傑,beyond,張國榮,譚詠麟,梅艷芳,四大天王,陳奕迅等等。
- 到2023年6月14日,蘋果公司在全球Apple Music和iTunes Store下架了《願榮光歸香港》的多個版本,而音樂平台KKBOX和Spotify亦無法播放,僅餘「董事長樂團」主唱的台語版本[161][162]。
- 這些作品在華語電影「工業獎」活動(如香港電影金像獎)和電影節(如金馬獎)中屢獲提名及得獎,惟大部分都沒有發行官方原聲專輯,如《倩女幽魂》、《人鬼神》、《畫中仙》、《六指琴魔》、《西楚霸王》等。
當我有一些價值觀、有一些態度很想表明的時候,我想我們會寫得很直白很直白。 但是,當有一些事情,我只想和知音人,識貨者分享的話,我會用一些我的比較神秘、奇怪的寫法。 填詞 例如以下這首作品,可能並不是最多人熟悉的一首歌,但我和歌者,在這首歌裡邊,埋藏了很多神秘的密碼。 2023年1月1日,黃偉文第九度獲得叱咤樂壇填詞人大獎。
填詞: 音樂作品
中國自古以來寫詩寫詞,入了音之後不能沒有抑揚音,還要注意平仄等各種對仗;曲子也不外乎是如此,尤其在一般流行音樂中都可以看到這樣的模式。 於是他開始上網找資料,研究粵語九聲、拼音,發現聲調的確與合音相關,還綜合出一套「數字填詞法」。 先詞後曲在西方的音樂傳統中相當常見,主要是爲已經寫成的詩譜上音樂而唱出來。
填詞: 填詞作品
Gigi Lam是一位音樂教育家,其專業包括表演,作曲,教學,組織發展,活動管理和研究。 Gigi曾於香港、英國的不同學校、醫院、社區中心等地方帶領音樂工作坊。 她是「Little Bean Theatre」——一家位於倫敦的廣東話家庭劇院的聯合創辦人。 其後,她在Dave Camlin博士的指導下,於倫敦皇家音樂學院進行博士研究,主要研究興趣是探索社區音樂在學校教育中的發展,以及該實踐在其他專業領域的可移植性,尤其是在非漢語語言學習環境中的可移植性。
填詞: 歌詞創作面面觀:填詞人如何在流行音樂產業求生存?
鄭國江從70年代起就為香港詞壇貢獻大量好歌,擁有超過兩千首的作品,曾經是創作歌曲數量最多的詞人,後來他的記錄被林夕打破。 填詞 鄭國江的詞作大多風格清新,因為他是小學老師,他還創作出過許多膾炙人口的兒童歌曲。 林振強在1980年代至1990年代間,活躍於香港填詞界,留下過千作品,與當時香港粵語流行曲著名填詞人黃沾、林敏驄並稱「二林一黃」。
填詞: 他們是香港銀幕上的諧星,也是香港流行音樂史上偉大的作詞人
而在流行音樂產業的分工文化當中,若以詞曲完成的先後順序來分類,在已經先有曲的情況下,唱片公司或製作人以邀請特定文字作者或比稿方式,填入適合演唱歌手定位風格的文字作為歌詞,就會稱為填詞。 如陳樂融、陳玉貞(娃娃)、姚若龍、楊立德、林秋離、丁曉雯、何厚華、姚謙、許常德、十一郎、方文山、武雄、吳易緯、林夕、李焯雄、葛大為、易家揚、嚴云農、黃庭、黃偉文等。 不單令譚詠麟及張國榮藉其獲獎作品成為1980年代的兩大天王,部分歌手的處女作均由林創作或者參賽時演譯林創作的作品而踏上成名之路,例如劉德華、肥媽、張衛健及李克勤。 由於很快完成公司給予的填詞工作[註 1],他便利用空閑時間嘗試創作音樂[註 1],1980年代末重拾踢足球興趣[註 1],且成為香港明星足球隊成員。 2009年度加拿大至Hit中文歌曲排行榜 全國推崇作詞人,2008年度 香港數碼音樂頒獎典禮 最高次數下載MV 作詞獎,2008年度 CASH金帆音樂獎 最佳另類作品 填詞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