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潭凹(通北潭坳)是香港一個山坳,位於新界西貢半島中部,西貢東郊野公園和西貢西郊野公園之間。 地區行政上,北潭凹屬於大埔區管轄(即西貢北),雖然北潭凹以南的北潭涌屬於西貢區。 本線祇在塔門聯鄉建醮期間提供服務,為特快線來往太和及黃石碼頭,途經黃石、北潭涌、西澳、馬鞍山市中心、廣福邨及大埔超級城。 每天早上至晚上提供服務,假日班次會因應遊人多寡而調整,途經西貢市、大環、大網仔、北潭涌、鯽魚湖、北潭凹、高塘及黃石。 同年起,九巴已把旗下的巴士改用膠牌顯示目的地,而在車頭的牌箱乃於巴士上層開啟,由於此路線部分班次與99線「跳飛機」運作,因此部分車長把號碼膠牌放在下層駕駛室的擋風玻璃,在車頭及車尾路線牌箱只放置「白板」膠牌,免卻每轉車均需走到上層車頭更換膠牌之麻煩。
麦理浩径共分十段,长度由5至16公里不等,大部分约长10公里。 它从北潭涌开始,依山势而建,经过香港新界众多制高点,如针山、香港海拔最高点957米的大帽山,以屯门为终点。 除了部分的段落是水泥平路外,大部分的麦理浩径都是依山势而建,只有小部分费力难行,其余大多都是易行的。 北潭凹巴士 麦理浩径全程都安装了明确的指示路标,每500米设有一个标志柱,全程共200个标志柱。 在每一段首尾都有合法营地和水源补充,设施相当齐全。 1979年初,第25任港督麦理浩下令驻港英军开辟此径,只花了约九个月。
北潭凹巴士: 新界區專線小巴9號線
今天非常潮濕大霧,遠望萬宜水庫也是一片迷濛。 2004年12月18日起,94與99線的互調運作模式終告結束,兩線均改為獨立派車。 此路線當時派車為AA20/FP1891丹尼士飛鏢單層空調巴士及ASV44/KA9676雙層富豪超級奧林比安低地台空調巴士。 94與99兩線自投入服務26年來,一直共用車隊,實行互跳車務安排,掛牌車梅花間竹地行駛兩線,其中一條路線返回西貢後,隨即轉往另一條路線繼續服務。
- 由總站起前往西貢郊野公園方向的道路受到限制,祇准憑有效許可證或獲授權的車輛駛入,駕車人士一般祇能到達總站旁的停車場,然後到巴士總站乘搭公共交通工具進入郊野公園範圍。
- 由於往來黃石碼頭及市區,乘搭常規或假日路線都要轉車前往,因此於1990年8月5日起把這兩線合併為96R(即本路線),仍只在假日行走,以方便遊客到西貢東一帶的郊野公園旅遊,或轉乘渡輪往返塔門觀光。
- 2005年6月27日起,此路線修改平日班次,全線正式改派雙層低地台空調巴士行走,並於2015年2月全面低地台化。
- 六角柱石群在整個西貢區不難找到,但其中以萬宜水庫東壩一帶的柱石群最為壯觀,由東壩尾的迴旋處沿車路下山,左邊便是較完整的六角柱石群,抵達弱波堤上的T型巨石陣,由該處可遠眺不遠的破邊洲,可發現有相當明顯的六角柱石群在島上。
- 此路線主要途經郊區路段,平日客量需求不高;惟假日則有不少前往郊遊,以及到黃石公眾碼頭轉乘街渡的遊客乘坐,經常頂閘。
第六段:大埔公路——城门这段只有不到5公里,全程都是公路,没有补给,起终点都有有厕所和自动贩卖机,但路上没有树荫遮蔽。 这里猕猴聚集,路上不要招惹他们,不要进食,相安无事通过即可。 历 史麦理浩径(英语:MacLehose Trail)是香港最早启用的一条长途远足径,于1979年10月26日启用,以时任香港总督麦理浩命名、并且由其本人主持剪彩开幕。 麦理浩径是香港最长的远足径,全长100公里,共分10段。 麦理浩径共有200支标距柱,约每500米一支。
北潭凹巴士: 香港好去處:【極簡易行山路線 只需約45分鐘!藍地水塘屯門徑 途經彩虹欄杆 環境極清幽!】
每逢假日,島上唯一的海鮮酒家便會客似雲來。 酒家的海鮮多來自附近的海鮮艇及魚排;另外,島上「新惠和」的海膽炒飯和無冰凍奶茶也是相當有名,經常出現排隊等候品嚐的人龍。 遊人更可在碼頭一帶的攤檔購買價廉物美的乾貨,如蝦乾、鹹魚仔、八爪魚等。
- 直至6月26日才臨時調派單層巴士行走以恢復北潭涌至黃石碼頭一段的服務[6],而96R[7]及289R[8]線則需要暫停服務直至工程完成道路解封為止。
- 由於該些路線未能滿足實際需求,需予以取消。
- 駛經的渡輪往來多處地點,包括黃石、灣仔、塔門及馬尿水等。
- 儘管九龍灣車廠現時能容納12.8米巴士,然而西貢半島的路況卻不許12.8米巴士行走,因此在本線提供服務的日子,只能使用不長於12米的中軸驅動雙層巴士。
赤徑有碼頭,有船由黃石碼頭及馬尿水開出。 我們在此稍作休息,我與太太只點了豆腐花,很嫩滑,一碗$15,有些人叫了公仔麵,據說相當不錯,約$35一碗。 休息了大半小時就繼續行程,穿過士多有指示向赤徑,經蚺蛇尖徑再接麥理浩徑第二段。 之後是要上150m再落150m的小山去赤徑,這段應是整段路最辛苦的一段,要留意體力。
北潭凹巴士: 香港巴士大典
這條保存完好的古道依著水牛山及黃牛山的山腰而建,被稱為麥徑的「萬里長城」。 走過一段丘陵後,復又上走,到達麥理浩徑第四段的終點飛鵝山道,為香港童軍基維爾營所在地。 由於基維爾營並無任何公共交通工具前往,行山人士一般會繼續沿麥理浩徑第五段至沙田坳道,或沿飛鵝山道下山,至清水灣道交界結束行程。 西貢向來為愛好郊遊者之好去處,北潭涌遊客中心位於北潭涌停車場巴士分站側,是一金字頂新屋,內展出大量西貢半島郊野設施及鄉村、水陸動植物等資料,是了解西貢區域必到之處,乘搭本路線於北潭涌巴士總站(往黃石碼頭方向40號站)下車前往。
未來將會陸續推出餘下未完成之流動版CSS及網頁翻新之更新。 此路線由九龍灣車廠(K)派出10輛雙層巴士行走,以Enviro500 MMC 12米(ATENU)為主要用車。 這路線在夏日行走雖然有點吃力,但在過程中可探遊西灣及鹹田,又可在那裡暢泳及在小士多享受悠閒的下午,實是出走石屎圍牆的一片樂土。 開辦初期,以丹尼士喝采巴士(N)為主力,該型號巴士於1990年代末進入退役期,本線逐步更換派車和加強空調服務,主要用車為利蘭奧林比安9.5米(BL)、都城嘉慕9.7米(M)和丹尼士統治者(DM)非空調巴士,以及丹尼士巨龍9.9米(ADS)空調巴士。 第七段:城门——铅矿坳全程6.2公里,部分路段在针山的山脊上徒步,没有树荫遮蔽,容易晒伤,多携带饮水。 第一段:北潭涌 —— 浪茄全程大部分公路,只有一小部分铺装山道,景色以绕万宜水库水库景色为主。
北潭凹巴士: 行車時間
西貢向來為愛好郊遊者之好去處,北潭涌遊客中心位於北潭涌停車場巴士分站側,是一金字頂新屋,內展出大量西貢半島郊野設施及鄉村、水陸動植物等資料,是了解西貢區域必到之處,乘搭本路線於北潭涌巴士總站(往黃石碼頭方向26號站)下車前往。 被稱為全港最靚沙灘的鹹田及大浪西灣,更可遠望大浪灣景色,附近均有士多,鹹田的士多更有多款碟頭飯供應,但泳灘不設救生員及安全設施,要留意告示牌。 北潭凹巴士2025 乘搭本路線於北潭凹村(往黃石碼頭方向45號站)下車,逆走麥理浩徑第二段抵達赤徑,然後再沿麥理浩徑第二段逆走便到達鹹田,但需要注意由北潭凹村步行至鹹田需要2小時半至3小時。 或於黃石碼頭巴士總站轉乘街渡往赤徑亦可,省回由北潭凹村往赤徑的一段路。 乘搭本路線於北潭凹村(往黃石碼頭方向31號站)下車,逆走麥理浩徑第二段抵達赤徑,然後再沿麥理浩徑第二段逆走便到達鹹田,但需要注意由北潭凹村步行至鹹田需要2小時半至3小時。 此後十八年,北潭涌一直沒有直達公共交通工具前往沙田,需在西貢市中心或麥邊迴旋處轉車。
北潭凹巴士: 必存 香港麦理浩径全程路书攻略和一些经验建议
第四段:企岭下 —— 北潭凹巴士2025 大老山12.7公里,风景基本和上一段相同,全程无补给,所以路过营地是务必携带好饮水,一般2-3L为宜,视天气而定。 起点有自来水,途中昂平营地无水,在第四段终点前的基维尔童子军营地有溪水,蚊虫较多,须烧开。 这一段的露营点,起点处有水浪窝营地、中途有昂平营地,可以选择在基维尔童子军营地前的烧烤场,但面积有限,如赶上节假日需要另外规划行程。 北潭凹巴士 下一个露营点就要到第六段的沙田坳的晨练场了(该营地不合法,可能被驱逐)。
北潭凹巴士: 班次
2022年6月8日,北潭路近北潭凹發生山泥傾瀉,導致該段北潭路需要一度全線封閉。 事隔一周之後,該段北潭路的南行線作有限度通車,並於6月15日下午6時起重新開放,並實施單線雙程行車,期間禁止雙層巴士駛經該路段。 該段北潭路需要局部封閉以便進行斜坡鞏固工程,直至工程完成才全面解封。 北潭凹巴士2025 [4][5]受事件影響,九巴94線一度需縮短路線至北潭涌,期間新界專綫小巴7號線部分班次繞經黃石碼頭。
北潭凹巴士: 九巴站柱前綴
在北潭凹下車後,橫過馬路前走少許的涼亭便是起點。 沿水泥徑(即逆走麥理浩徑第2段)下降至分支,右轉往青年旅舍方向(左路往土瓜坪),經過村屋在岸邊走,過了橋後續沿左方路徑(直走往大浪坳)走至碼頭。 行過赤徑,之後還有1.5公里左右就到北潭凹,不過又要上約150m。 行到馬路旁有公厠及自動售買機,在等同行友人時巧遇柴犬。 向路口轉左行前100m左右就有巴士站,可乘96R或94離開。 北潭凹巴士2025 行至9公里多的路程,又落到平地時就到赤徑了,風景非常非常之美,很想在此作一次露營。
北潭凹巴士: 巴士轉乘優惠
過往遊人需要攀石出入山洞,若天氣欠佳則十分危險。 因此,漁農自然護理署於2015年於主壩和副壩之間的水潭,修建一條長50米的木橋,延伸至海蝕洞對出15米的水面,稱為「萬宜地質步道」,於2016年5月啟用,遊人可以安全地近距離觀賞海蝕洞內的倒垂的六角柱石。 北潭凹巴士 北潭凹巴士 該柱石群於2008年10月發現,於2009年10月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質源部批准成為國家級地質公園,該處現為香港地質公園一部份,並於2009年11月3日正式揭幕。 2010年港府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請成為世界地質公園,並於2011年9月18日獲正式確認列入世界地質公園名錄,正式命名為「中國香港世界地質公園」。 2015年9月,公園成功通過評估,繼續成為世界地質公園網絡成員。 隨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這個新標識的創立,香港地質公園於2015年11月17日再更名為「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
北潭凹巴士: 香港好去處:【橙紅色!濕地公園池塘賞紅葉!落羽杉秋冬轉紅!打卡記得影埋倒影!】
2021年10月3日,本線獲機構贊助免費乘車,九龍灣車廠及原本不負責本線派車的荔枝角車廠一同派出大量用車支援本線。 全長約5.55公里的北潭路,位處西貢東與西貢西郊野公園及自然保護區範圍,駛經北潭路的車輛需要申請許可證。 六角柱石群在整個西貢區不難找到,但其中以萬宜水庫東壩一帶的柱石群最為壯觀,由東壩尾的迴旋處沿車路下山,左邊便是較完整的六角柱石群,抵達弱波堤上的T型巨石陣,由該處可遠眺不遠的破邊洲,可發現有相當明顯的六角柱石群在島上。 在弱波堤與東壩之間有一山洞,洞內更可觀賞倒垂的六角柱石。
北潭凹巴士: 香港好去處:【親民藝術展Affordable Art Fair一連三日會展舉行 主打香港情懷! 超過90間本地+海外藝廊參與】
九龍巴士96R線是香港一條來往鑽石山站和黃石碼頭的巴士路線,只在星期六、日、公眾假期及特定日子提供服務,屬旅遊路線。 黃石碼頭位處的西貢北是屬於大埔區,在黃石碼頭旁有大埔區議會的標誌。 西貢向來有「香港後花園」之美譽,假日大部份前往西貢郊野公園的遊人,也需乘車途經此地;巴士總站旁有多個景點,如西貢郊野公園遊客中心、北潭涌家樂徑、保良局渡假營和傷健樂園等,令總站在假日的使用量飈升。
北潭凹巴士: 巴士分站
每逢大節日,外居的居民都返回島上與家人歡度佳節,非常熱鬧。 今次我們早上十時半在近廣華醫院的旺角小巴站等,有紅色小巴直接由旺角到西貢市中心,35至40分鐘,價錢每位$16。 之後在西貢市坐新界的士去西灣亭,時間約20至25分鐘,價錢約$90。
北潭凹巴士: 途經路線資料(巴士)
1979年3月29日,即麦理浩径落成前约七个月,麦理浩到北京会见邓小平,得知中国一定会收回香港,香港问题正式出现。 有人认为麦理浩径的开辟和英国对香港前途忧虑有关。 麦理浩径是有意识地将新界东西及九龙半岛以北的各个制高点,包括西湾山、牛耳石山、鸡公岭、马鞍山、狮子山、大帽山等连成一线,即把新界切成两半,而第五、六段更有二战时留下的许多仍可使用的碉堡和军事建设。 边界是第一线、麦理浩径是第二线、维港是第三线。 2016年5月3日,国家地理频道邀得二十位行山爱好者,严选全球最佳行山径“梦想之路”,受访者包括越野跑手、集团总裁和作家等,麦理浩径获评为全球二十条最佳行山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