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吳立森表示,左中舞蹈班明年6月舉辦的40週年特別展演,將集結左中舞蹈班校友設計舞蹈節目,回到母校表演場同場表演分享舞蹈的進境與體會,精采可期。 舞蹈班組長范瀞文表示,本次演出已在左中的校內劇場演出7天8場,場場爆滿、反應熱烈,今年度也至台中舉辦19場、台南16場講演,以現場表演及講解等方式闡述芭蕾舞、現代舞、及中國舞等不同舞蹈風格的歷史發展,解說動作內涵及並解說如何欣賞舞蹈。 投入高6選區(鹽埕、鼓山、新興、前金、苓雅)的黃捷日前在cosplay超商妹後遭「物化女性」批評與質疑,她表示,台灣不是沒有文化力,而是一直有人用偏頗視角抨擊詆毀,稱「漫畫很少討論嚴肅主題」,也貶低本土創作成果。 這也讓自己更確定要用行動破除這些偏見,包括一直以來支持ACG產業發展。 三樓平面圖介紹4展廳、三樓藝廊及W311至W320教室的位置。 三樓空間除4展廳、三樓藝廊及多媒體人權展區等展場外,另有近10間教室供本處及各界舉辦各類教育研習、講座、互動教學等活動之用,並設置性別友善廁所。
出口1~4位於車站南端、出口5~7位於車站北端,無障礙升降機位於出口1、出口5。 本站一、三月台的LED跑馬燈隨信義綫通車後,使用與信義綫路段相同的LED跑馬燈與電子看板。 本站二、四月台的跑馬燈則使用新店綫路段的新型跑馬燈與電子看板。 ※中和綫與新蘆綫貫通前,中和綫、新店綫往來淡水綫都是透過本站南側的渡線進入本站淡水綫一月台、三月台運行,2012年9月30日起橙綫貫通後,中和綫不再與淡水綫直通行駛。
中正紀念堂一展廳捷運出口: 車站構造
〔記者許麗娟/高雄報導〕高雄左營高中舞蹈班將於12月15、16、17日將在大東藝術文化中心舉行年度舞展,舞蹈班成立於1984年,創立39年以來培養不少在舞蹈藝術方面都有傑出表現的畢業校友,明年6月也將舉辦40週年特別展演。 黃捷表示,民進黨政府這幾年積極支持台灣本土文化發展,未來擔任立委,更要持續推動台灣文創產業發展,結合三大捷運場站高雄車站、美麗島、中央公園,比照高雄車站動漫一番街,持續導入動漫產業在高雄紮根,將高雄打造成國際動漫迷嚮往朝聖動漫聖地。 本站南端設有渡線聯絡淡水綫及新店綫之軌道,使其餘高運量路綫列車經新店綫或小南門綫抵達該站後,得以換軌至淡水綫,前往北投車廠維修。 《迪士尼動畫展》限定收藏雙人紀念套票以深受粉絲喜愛的《小飛象》、《獅子王》、《小美人魚》與《冰雪奇緣2》等動畫原稿及藝術作品為靈感,設計出極具收藏價值的精美票夾與紀念套票組。 每套共有2款,售價新台幣799元,包含2件收藏票夾、2張經典角色紀念票 、2人入場觀展電子票/票券。
- 2013年3月24日起,二月台配合出口1改建工程暫不使用,四月台暫時作為小南門綫的端點站,直到2013年11月24日信義綫通車後二月台恢復開放為上行月台,四月台則固定為下行月台,原行駛至本站的小南門綫列車向南延駛至新店綫台電大樓站。
- 除了展現學生3年優異的學習成果外,也顯現舞蹈多元豐富的題材,配合燈光設計的效果,是一場豐富的舞蹈盛宴,在台中與台南場次反應熱烈,場場爆滿,口碑極佳。
- 1980年4月4日上午十時,中正紀念堂落成典禮與蔣中正逝世五週年紀念大會舉行,各界人士四千餘人參加,並有外賓約四百人觀禮。
- 校長吳立森表示,左中舞蹈班明年6月舉辦的40週年特別展演,將集結左中舞蹈班校友設計舞蹈節目,回到母校表演場同場表演分享舞蹈的進境與體會,精采可期。
- 由於未來南海路下方的萬大綫站體啓用後,爲了與淡水信義綫、松山新店綫進行站內轉乘,其付費區將透過通道連接至現有車站B1南側大堂。
- 環繞整個中正紀念堂園區的環外迴廊,每隔4.5公尺就崁一個中國式燈籠窗,共有26種造型,聚集了燈籠窗各種樣貌,別富特色。
- 每套共有2款,售價新台幣799元,包含2件收藏票夾、2張經典角色紀念票 、2人入場觀展電子票/票券。
正堂分上下2層,上層平面為40公尺見方,四角各突出7.5公尺,後方居中立蔣中正總統座姿銅像, 中正紀念堂一展廳捷運出口2025 以供瞻仰。 下層大廳設有中央通廊、文物展視室、演藝廳、1展廳、一樓藝廊、2展廳、3展廳、行政區、博物館商店等。 本站南端設有橫渡線聯絡淡水線及新店線之軌道,使其餘高運量路線列車經新店線或小南門線抵達該站後,得以換軌至淡水線,前往北投機廠維修。
中正紀念堂一展廳捷運出口: 建築與景觀
大家也可以事先到中正紀念堂官網查詢,看看來訪當時有什麼展可以看,像是近期的圖坦卡門法老王的黃金寶藏特展我就很有興趣,裡頭也會展出蔣中正總統的生活物品、文獻、照片⋯等歷史文物。 原客混聲合唱團藝術總監及指揮馮蕙珍指出,團員目前約為50人,都來自各行各業,平時透過業餘時間集合、練唱,有此成績也歸功於今年9月受客委會邀請,前往世界客家博覽會參與合唱PK賽,當時總共唱了12首歌,有此次經驗後,練唱突飛猛進。 ※中和線與新蘆線貫通前,中和線、新店線往來淡水線都是透過本站南側的橫渡線進入本站淡水線一月台、三月台運行,2012年9月30日起橘線貫通後,中和線不再與淡水線直通行駛。
2007年11月9日文建會則將國立臺灣民主紀念館的主體建築、正面牌樓、自由廣場、迴廊,登錄為國定古蹟[13],但排除北市府認定的圍牆以及「大中至正」字樣。 由於占地廣闊、建築美麗,是民眾活動聚會及婚紗攝影的勝地,更成為國外旅客必訪之地。 中正紀念堂一展廳捷運出口 中正紀念堂園區(亦稱「中正紀念公園」)整體園區由楊卓成的和睦建築師事務所設計規劃。
中正紀念堂一展廳捷運出口: 開放時間
銅像基座刻有「先總統 蔣公遺囑」全文,銅像後方牆壁則懸掛有「倫理、民主、科學」字樣,以及「生活的目的在增進人類全體之生活」、「生命的意義在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等蔣中正生前語錄。 2009年7月,行政院核定中正紀念堂將連同國父紀念館等國立文教機構改由文建會管理。 1980年4月4日上午十時,中正紀念堂落成典禮與蔣中正逝世五週年紀念大會舉行,各界人士四千餘人參加,並有外賓約四百人觀禮。 中正紀念堂一展廳捷運出口 中正紀念堂衛兵交接是由中華民國三軍儀隊來負責,說真的目前當然沒有設置衛兵的需要,據說曾經一度說要廢除,但後來考量觀光效應還是繼續保留。 整個交接過程動作整齊劃一,在主堂中只聽到憲兵們鞋跟踏地的聲響,氣氛肅穆威武,當然也可以看到精彩的操槍術。 中正紀念堂衛兵交接儀式是吸引觀光客的重頭戲,尤其是這和我們到倫敦旅遊會去看白金漢宮衛兵交接;或是到首爾旅遊會去看景福宮衛兵交接的概念差不多,好玩嘛!
- 本站二、四月台的跑馬燈則使用新店綫路段的新型跑馬燈與電子看板。
- 經過五個多月的「整修」後,四樓大廳於2008年1月1日重新對外開放,並由陳水扁總統親自主持開幕典禮[26]。
- 本站南端設有渡線聯絡淡水綫及新店綫之軌道,使其餘高運量路綫列車經新店綫或小南門綫抵達該站後,得以換軌至淡水綫,前往北投車廠維修。
- 中正紀念堂牌樓,面對中山南路及國家圖書館,高30公尺、寬80公尺,是台北市區內最大的牌樓。
- 中正紀念堂現址的土地,為1905年(明治38年)啟用的台灣日治時期台灣軍山砲隊基地,以及1944年(昭和19年)11月啟用的步兵第一連隊基地。
- 下層大廳設有中央通廊、文物展視室、演藝廳、1展廳、一樓藝廊、2展廳、3展廳、行政區、博物館商店等。
- ※中和線與新蘆線貫通前,中和線、新店線往來淡水線都是透過本站南側的橫渡線進入本站淡水線一月台、三月台運行,2012年9月30日起橘線貫通後,中和線不再與淡水線直通行駛。
※小南門線在2000年通車後,以本站為端點站(二月台、四月台皆為上行往西門方向,月台每四個月輪替開放)。 中正紀念堂一展廳捷運出口2025 2013年3月24日起,二月台配合出口1改建工程暫不使用,四月台暫時作為小南門線的端點站,直到2013年11月24日信義線通車後二月台恢復開放為上行月台,四月台則固定為下行月台,原行駛至本站的小南門線列車向南延駛至新店線台電大樓站。 中正紀念堂一展廳捷運出口2025 中正紀念堂一展廳捷運出口 〔記者董柏廷/台北報導〕由翃舞製作主辦的第5屆漂鳥舞蹈平台,即日起至17日,在台灣戲曲中心小表演廳登場。 匯集來自台灣、澳洲、韓國、義大利、葡萄牙、西班牙、匈牙利和加拿大等8個國家的19件舞蹈作品,展現當代舞蹈的多樣性和深度。 本站南端設有渡线聯絡淡水線及新店線之軌道,使其餘高運量路線列車經新店線或小南門線抵達該站後,得以換軌至淡水線,前往北投機廠維修。 3層臺階高14.5公尺,主體牆高24公尺,斗拱至寶頂尖高31.5公尺,合共70公尺。
中正紀念堂一展廳捷運出口: 中正紀念堂衛兵交接時間&參觀建議
2013年公民1985行動聯盟帶領數千名民眾至中正紀念堂,坐在主體建築兩側樓梯,並在御路拉起「天下為公」三布條,反對黑箱服貿。 中正紀念堂一展廳捷運出口2025 中正紀念堂站因為是國家戲劇院與音樂廳等重要文化機構的主要進出玄關,再加上車站內部空間廣闊且有加高挑高高度的月台區,因此擁有與臺北捷運其他車站迥異的內裝佈局並擺設有許多公共藝術品。 車站內部皆是以石材牆面裝飾,包括上層月台正上方的天花板到車站出口手扶梯處與中間連結的走道,都可以看到各種不同的公共藝術品。 淡水信義線、松山新店線為地下三層車站,設有7座出入口,為島式疊式月台之同月台平行轉乘站[6],兩島式月台分別位於地下第二、三層,上下平行重疊,設有半高式月台門。 淡水信義綫、松山新店綫為地下三層車站,設有7座出入口,為島式疊式月台之跨月台轉車站[6],兩島式月台分別位於地下第二、三層,上下平行重疊,設有月台閘門。
中正紀念堂一展廳捷運出口: 中正紀念堂
※小南門綫在2000年通車後,以本站為端點站(二月台、四月台皆為上行往西門方向,月台每四個月輪替開放)。 2013年3月24日起,二月台配合出口1改建工程暫不使用,四月台暫時作為小南門綫的端點站,直到2013年11月24日信義綫通車後二月台恢復開放為上行月台,四月台則固定為下行月台,原行駛至本站的小南門綫列車向南延駛至新店綫台電大樓站。 四樓主要為銅像大廳,有一座大型的蔣中正總統銅像,端置在紀念堂上層大廳,銅像高6.3公尺,全重約21.25公噸,由陳一帆先生承鑄,臺座高3.5公尺,上刻蔣總統遺囑,全高9.8公尺。
中正紀念堂一展廳捷運出口: 文化資產
四樓四樓主要為銅像大廳,有一座大型的蔣中正總統銅像,高6.3公尺,全重約21.25公噸,是由陳一帆先生所鑄造,臺座高3.5公尺,上面刻蔣中正總統遺囑,全部高9.8公尺。 2008年8月21日,馬英九政府時期行政院會議中,直接廢止《國立台灣民主紀念館組織規程》,同日恢復「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的組織編制。 2009年7月17日,文建會公告原國定古蹟「台灣民主紀念館」名稱變更為「中正紀念堂」。 2009年7月20日,中正紀念堂匾額重新掛回,但在大門口牌樓上的匾額題字仍維持「自由廣場」,並未將原本的「大中至正」掛回[14][15]。 中正紀念堂站,副站名「南門」,位於台北市中正區,為台北捷運淡水信義綫與松山新店綫交會的捷運車站。 在小南門綫尚未與新店綫整併為松山新店綫前,該站曾是台北捷運第一個三綫交會車站,而興建中的萬大綫端點站亦設於此,通車後本站將再次成為三綫交會車站。
中正紀念堂一展廳捷運出口: 邰智源痛批砍樹設吸菸區原來誤會一場 中正紀念堂還原真相
1990年3月發生野百合學運,學生集結於中正紀念堂前廣場(今自由廣場)靜坐,並提出「解散國民大會」、「廢除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召開國是會議」、以及「政經改革時間表」等四大訴求。 ※松山線通車前,新店線透過本站南端的橫渡線跨入淡水線直通行駛;2014年11月15日松山線開通起,新店線改直行小南門線至松山線。 本站所有月台恢復原設計的列車方向停靠,新店線列車改透過二月台、四月台往來本站。
中正紀念堂一展廳捷運出口: 車站周邊
全區免費參觀但部分展廳如出租辦理售票特展時,依主辦單位訂定收費標準購票。 中正紀念堂一展廳捷運出口 售票特展入館優惠凡領有身心障礙手冊證明文件的人憑證免費入場,如有必要,可由一個人陪同入場,並依照特展性質規定入館參觀。 後來,在各個柱子上方加裝燈光成為新主要光源,利用反射的裝置反射到牆上與地面,同時部分也直接射到天花板上,整個站體也就明亮得多。
中正紀念堂一展廳捷運出口: 中正紀念堂站
出口1~4位於車站南端、出口5~7位於車站北端,無障礙電梯位於出口1、出口5。 本站一、三月台的LED跑馬燈隨信義線通車後,使用與信義線路段相同的LED跑馬燈與電子看板。 本站二、四月台的跑馬燈則使用新店線路段的新型跑馬燈與電子看板。 ※中和線與新蘆線貫通前,中和線、新店線往來淡水線都是透過本站南側的橫渡線進入本站淡水線一月台、三月台運轉,2012年9月30日起橘線貫通後,中和線不再與淡水線直通行駛。 本站使用元件之台股行情、個股基本資料及財務資訊為 凱衛資訊 提供。 本站元件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中正紀念堂一展廳捷運出口: 管理處組織
園區內雲漢池及光華池,寓意「漢影雲根」及「光復中華」,池內飼養許多錦鯉,也是園區內著名景點。 藝文廣場除了進行藝文展演活動外[33][34],也是為邦交國元首訪台時舉行歡迎儀式的場地[35]。 中正紀念堂現址的土地,為1905年(明治38年)啟用的台灣日治時期台灣軍山砲隊基地,以及1944年(昭和19年)11月啟用的步兵第一連隊基地。 1950年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建物拆卸,此地曾成為陸軍總司令部、聯勤總司令部與憲兵司令部所在地。 車站位於羅斯福路一段中正區龍福里與新營里交界處,與南海路、林森南路的交叉口以及愛國東西路口間,萬大線車站則預定設於南海路地下[4]。
[7] 由於車站地下一樓(穿堂層)至二樓(月台層)採整體挑高設計,因此穿堂層被分為南北兩部分,兩側大堂及南北兩側出入口(出口1~4、出口5~7)無法經由穿堂層相通。 為包含商務、會展、藝文、娛樂、休閒等各種機能之「營邊段計畫」副都心。 然而1975年總統蔣中正去世,時任行政院院長蔣經國主持之行政院會議於同年7月決議在上述用地建造中正紀念堂,原訂的商業經貿計畫胎死腹中[7][8]。 大部分功能則轉移至興雅地區原作住宅及區域副都心規劃的「信義社區」,即後來的信義計畫區[9][10]。 2007年12月7日,在陳水扁政府主導去蔣化的情況下,「大中至正」四字一一卸除。
中正紀念堂一展廳捷運出口: 車站月台
中正紀念堂是位於中華民國臺北市中正區的國家紀念建築,是中華民國政府為紀念已故前總統蔣中正而興建,為眾多紀念蔣中正的建築中規模最大者,管理機關為中華民國文化部轄下的「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 全區250,000平方公尺,紀念堂主堂體高70公尺[1];園區廣場前方兩廳院稱為「藝文廣場」[2],廣場南北側另建有國家戲劇院以及國家音樂廳,合稱「國家兩廳院」,由國家表演藝術中心管理。 廣場除了供民眾休憩外,也是大型藝文活動的場地,常舉辦展覽及表演;邦交國元首訪臺歡迎儀式(軍禮)也在此舉行。 園區主體建築、大道、廣場及牌樓等以「臺灣民主紀念園區」之名義,由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今文化部)指定為國定古蹟[3](與臺灣民主紀念館更名事件有關);東門、中山南路部分路段及園區以「中正紀念堂」之名義由臺北市政府登錄為文化景觀[4]。 5月10日,教育部部長杜正勝發佈教育部令,訂定《國立臺灣民主紀念館組織規程》。 6月7日,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教育及文化委員會決議廢止台灣民主紀念館組織規程;在舊組織條例未失效,新組織法未生效下,泛藍陣營認定民主紀念館不存在,也依此凍結民主紀念館預算。
根據2022年12月資料,中正紀念堂站每日進出站客量約為47,574[3]人次,在台北捷運各站中排行第26名。 由於本站兩線列車幾乎同時抵達,且為跨月台轉車站的緣故,經常有於兩線之間換車的乘客在月台上穿梭,繁忙程度亦較其他轉車站高,是系統內轉乘人次最高的車站之一。 此外也為了防止人員蓄意跳軌等因素,本站亦於2013年增設半高式月台門來保護民眾與行車的安全[14]。 由於本站兩綫列車幾乎同時抵達,且為跨月台轉車站的緣故,經常有於兩綫之間換車的乘客在月台上穿梭,繁忙程度亦較其他轉車站高,是系統內轉乘人次最高的車站之一。 此外也為了防止人員蓄意跳軌等因素,本站亦於2013年增設月台閘門來保護民眾與行車的安全[14]。 本處除捷運站外,車站周圍的羅斯福路、愛國東路與中山南路皆設有「捷運中正紀念堂站」巴士站牌,有多條巴士路綫行經。
中正紀念堂一展廳捷運出口: 中正紀念堂展覽活動:國家音樂廳&國家戲劇院
而中正紀念堂衛兵交接地點就在蔣中正銅像的正前方,每個整點會進行一次,另外想看中正紀念堂升降旗的話也可以注意底下時間。 中正紀念堂一展廳捷運出口2025 ※松山綫通車前,新店綫透過本站南端的渡線跨入淡水綫直通行駛;2014年11月15日松山綫開通起,新店綫改直行小南門綫至松山綫。 中正紀念堂一展廳捷運出口2025 本站所有月台恢復原設計的列車方向停靠,新店綫列車改透過二月台、四月台往來本站。
中正紀念堂一展廳捷運出口: 文化景觀
之前的主要光源是現在天花板上的日光燈,光源照到天花板上再反射到地面上,以照亮整個車站。 因為主要光源是間接照明,距離又比較遠(挑高的關係),所以整個車站的燈光顯得較暗。
中正紀念堂距離凱達格蘭大道、台灣總統府走路只要約10分鐘,大家可以安排去逛逛;時間許可前往參觀台灣博物館、土銀展示館(恐龍化石)也是很棒的安排。 想找中正紀念堂周邊美食,推薦大家杭州小籠湯包(米其林必比登推薦)、金峰魯肉飯、生活在他方都相當熱門。 中正紀念堂:2007年3月臺北市政府進行市定古蹟審查程序,中正紀念堂進入暫定古蹟身分,指定範圍包括「中正紀念堂」主體、「大中至正牌樓」、「公園廣場」、「圍牆」、「迴廊」。 正堂上層青銅大門高16公尺,重達75噸,其上天花板則有大型藻井設計,其中為青天白日十二道光芒的國徽。 中正紀念堂一展廳捷運出口2025 蔣中正銅像位於正堂後方,高達6.3公尺,重21.25噸,面露微笑坐姿,穿著傳統長袍。
周邊停車資訊可參考右方連結:周邊停車場 (1)本處設有無障礙汽車及機車停車格,含身障及孕婦車位。 (限洽公民眾及公務停放) (2)國家兩廳院設有付費地下停車場(非為中正紀念堂管理處轄管範疇,限小客車停放),由信義路一段音樂廳旁進入。 外表同位於故都南京紫金山的國父陵寢一樣是以藍、白2色為主,象徵中華民國國徽中的「青天白日」,紀念堂平面為方形格局,象徵蔣中正的「中正」,坐東面西,遙望中國大陸。 中正紀念堂園區全區面積達250,000平方公尺,除了高70公尺的主建築外,還有國家戲劇院、國家音樂廳(合稱「兩廳院」),以及主建築前的民主大道、兩廳院藝文廣場(亦稱自由廣場)、園區環外迴廊、中式庭園(光華池及雲漢池)等。 中正紀念堂一展廳捷運出口 由於本站兩線列車幾乎同時抵達,且為同月台平行轉乘站的緣故,經常有於兩線之間換車的乘客在月台上穿梭,繁忙程度亦較其他轉乘站高,是系統內轉乘人次最高的車站之一。
以上就把中正紀念堂玩樂重點簡單紀錄,自己來當然是想待多久待多久,但如果時間不多想要只衝台北重要景點,或者想要幫家人朋友甚至重要客戶安排台北旅遊行程,那預約參加底下的台北一日遊行程也是不賴,有專車和導遊帶超級輕鬆。 中正紀念堂除了最上面的正堂(4樓),底座(1~3樓)設有多個演藝廳和文物展視室,是中正紀念堂藝文活動舉辦場地。 而最主要的是⋯裡面有電梯可以直達四樓,如果不想自己爬樓梯或是長輩、行動不便的朋友可以由側面進入搭電梯比較輕鬆。 整個主堂仿北京天壇來設計,以藍白色為主象徵著青天白日,仔細一查才知道當時蓋中正紀念堂也太講究了吧! 除了展現學生3年優異的學習成果外,也顯現舞蹈多元豐富的題材,配合燈光設計的效果,是一場豐富的舞蹈盛宴,在台中與台南場次反應熱烈,場場爆滿,口碑極佳。
中正紀念堂一展廳捷運出口: 車站月台
由於未來南海路下方的萬大線站體啓用後,爲了與淡水信義線、松山新店線進行站內轉乘,其付費區將透過通道連接至現有車站B1南側大廳。 中正紀念堂一展廳捷運出口 屆時橫越南海路下方的出口1必須移位,並加建電梯和手扶梯連接地面和車站[9] ,同時一併興建南側大廳通往紅線綠線月台的無障礙電梯,暫時封閉出口一及二號月台上方部分空間,穿堂層靠近出口一的付費區未來預留通道通往萬大樹林線,一號出口也設置獨立進出站閘門。 中正紀念堂一展廳捷運出口2025 中正紀念堂站,副站名「南門」,位於台北市中正區,為台北捷運淡水信義線與松山新店線交會的捷運車站。 在小南門線尚未與新店線整併為松山新店線前,該站曾是台北捷運第一個三線交會車站,而興建中的萬大線端點站亦設於此,通車後本站將再次成為三線交會車站。
該牌坊規制是「五間六柱十一樓」規格,是中國傳統建築中的最高等級,外觀以象徵青天白日的藍白兩色為主。 本處除捷運站外,車站周圍的羅斯福路、愛國東路與中山南路皆設有「捷運中正紀念堂站」公車站牌,有多條公車路線行經。 中正紀念堂一展廳捷運出口2025 中正紀念堂一展廳捷運出口2025 中正紀念堂交通非常簡單,地點在台北市中心搭捷運就到,推薦大家可以走捷運5號出口,出來就抵達中正紀念堂自由廣場。
隨即於1976年10月31日動土,1977年11月施工,施工單位為榮民工程公司[11];1980年3月31日完工,行政院成立「中正紀念堂管理籌備處」。 中正紀念堂一展廳捷運出口 中正紀念堂位於25公頃的庭園裡面,另外還有國家戲劇院及國家音樂廳各1座,而以中正紀念堂為主體,高達70公尺。 一樓堂內一樓平面圖包括中央通廊、常設展廳、演藝廳、1展廳、一樓藝廊、2展廳、3展廳、行政區、商店、穆斯林祈禱室、餐廳及郵局的相對位置。 1展廳及常設展廳位在靠杭州南路方向;3展廳及演藝廳位在靠中山南路方向;2展廳及護理站位在靠愛國東路方向;行政區、商店、穆斯林祈禱室、餐廳及郵局則是位在靠信義路方向。 中正紀念堂一展廳捷運出口2025 三樓三樓空間除4展廳及三樓藝廊等展場外,另有近10間教室供本處及各界舉辦各類教育研習、講座、互動教學等活動使用。
通過自由廣場牌樓走進來,兩邊充滿中國風情的建築物是國家兩廳院(國家音樂廳&國家戲劇院),裡頭是中正紀念堂這裏舉辦各種藝文活動、劇團展演、音樂演奏的空間,同時也是很多新人婚紗、攝影師外拍喜歡的熱門取景點。 中正紀念堂正面的自由廣場牌樓是遊客們必拍必打卡的背景畫面,高30公尺,寬80公尺,距紀念堂中心線470公尺,氣勢雄偉。 上面題字原本是「大中至正」,在2007年陳水扁執政時更名為「自由廣場」,雖然這樣的轉型正義有著意識形態操作的爭議,但我覺得也是台灣民主意識的展現。 車站位於羅斯福路一段中正區龍福里與新營里交界處,與南海路、林森南路的交叉口以及愛國東西路口間,萬大綫車站則預定設於南海路地下[4]。 中正紀念堂除了是台北知名的觀光景點,紀念堂內也設有不少展覽能觀賞,而且很多都還是免費的優質展覽呢,在自由廣場拍照、欣賞儀隊交接後,別忘了走進大堂內,吹冷氣還可以兼看展覽,這樣安排也是個充實的一天呢。 環繞整個中正紀念堂園區的環外迴廊,每隔4.5公尺就崁一個中國式燈籠窗,共有26種造型,聚集了燈籠窗各種樣貌,別富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