甕缸灣是一個香港著名的潛水聖地,屬於珊瑚保護區,亦屬地質公園範圍,所以在淺水區的海底,已經可以看到彩色的珊瑚群。 沙塘口洞2025 可以看到的珊瑚群的種類很多,還有機會看到片狀珊瑚和鹿角珊瑚等一些罕有品種,不得不提在水底還有一輛廢棄車輛,它棲息著海膽、魚群、小丑魚等多種生物,是沙塘口山浮潛地標。 沙塘口洞 沙塘口山的景點以甕缸灣沙灘、合掌崖及沙塘口洞為主。
- 外海如橫洲、火石洲、沙塘口山、吊鐘洲更是多姿多彩,嘆為觀止。
- 掌握一定的技術後,就可以靠自己的力量,用最環保的方式前往那些遠遠近近岸的無人小島和近距離觀看引人入勝的地貌。
- 由於設立地質公園的目的是教育,提高普羅大眾對於地質的認知,中心都設於比較容易到達的地點。
- 此外,是次參加旅行團時還遇到一件筆者不以為然的事。
- 「戴頭盔」都要講一句,火山岩地帶部分地方石質鬆散,宜多加注要安全,並由有經驗人士領行。
天后廟是漁民祈求風雨平安的信仰反映,也是人們希望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意思,不過,在我想來卻是創造宇宙的上帝才值得我們敬拜和讚美的。 西貢甕缸群島以壯麗風光及海蝕洞聞名,已被列入香港世界地質公園 ─ 甕缸群島景區。 東平洲擁有香港最年輕的岩石,僅有5500萬年歷史。
沙塘口洞: 路線特色
糧船灣景區位於西貢東郊野公園,距離西貢市中心約20公里。 糧船灣沿岸一帶布滿排列整齊、近乎垂直及高聳的多邊形(通常為六角形)火山岩柱,其中花山沿岸擁有香港最高的火山岩柱,高度達100米,堪稱「天然六角形岩柱壁畫」。 此外,在萬宜水庫東壩設有萬宜地質步道及解說牌,介紹多種有趣的地貌景觀,包括斷層、扭曲的岩柱、侵入岩脈及破邊洲海蝕柱等。 沙塘口洞 另外,大浪灣海岸更展示由火山岩柱構成的海岸地貌。 藍天專業教練將會帶您離開喧嘩鬧市,去感受西貢半島寧靜和神秘的一面,參觀西貢海域的大自然生態及地質奇景等,令你享受一個輕鬆又難忘的假期活動! 甕缸由橫洲、火石洲、沙塘口及吊鐘洲組成,屬於中國香港質公園的一部份。
一整年沒有划獨木舟,再拾艇槳,目標只有一個,就是要「穿洞」。 今次旅程的目的地是香港「東海四大海蝕洞」之一的「沙塘口洞」,位於沙塘口山的南端,距起點白腊灣約五公里遠,再航行環繞整個沙塘口山島嶼,爬了差不多十公里。 沙塘口洞是甕缸群島的一部份,這裡的地層大部份屬於晚侏羅世至早白堊世的岩漿組成。 沙塘口洞2025 由於此區域長期受到猛烈的風浪衝擊,缺乏天然屏障保護,海岸遍布六角形岩柱、懸崖峭壁、海蝕穴及海蝕拱。 這些豐富多樣的海岸侵蝕地貌雄偉壯觀,必定令你彷如置身於史前的自然奇景之中!
沙塘口洞: 在面書 “Like” 及 “Follow” 我們 :
此外,岩石地型十分危險,建議留於艇上,切勿嘗試上岸。 如果你想探索香港的海蝕洞,又不想乘船或划艇,徒步可達的木棉洞就是你的首選。 這個海蝕洞不單令人歎為觀止,你更可於潮退時入內探險。 記得事先查看潮汐預報,最好趁低潮前往,亦即水位於0.8米或以下時。 我們靈安堂在善牧巫牧師的具體領導下,能充分發揮他活地圖的作用,已經成功六次地遊覽美麗的離島──西貢甕江群島,今年秋天還要到釣魚翁山進行步行籌款建堂活動,希望有更多的教友參加和鼎力支持。 海蚀洞有三处洞口对外沟通,洞的宽度约十八公尺,高近五公尺,海蚀洞上长了一棵硕大的雀榕,增加了不少野趣。
- 黃白橋附近共有五個分開的石灘,每個石灘都清澈見底。
- 由於沙塘口山沒有公共交通工具可供往來,故只能自僱船隻或參加旅行團前往。
- 200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批准香港地質公園成為國家級地質公園;香港國家地質公園於同年11月3日開幕。
- 欲親睹六角火山岩柱、了解1億4600萬年前(晚侏羅世)的古老岩層,想像香港曾經有巨大火山爆發的畫面,不妨走訪西貢巴士總站旁的火山探知館。
- 北果洲的六角形岩柱是最为壮观的,它的直径是园区内最大的,可达2米以上。
- 海岸在海洋地质作用下除了会形成海蚀洞外,还会造就出其他一些奇异景观,如海穹、沙滩、海蚀蘑菇等等。
海水会冲进岩石缝隙中,那些较脆弱的部分经不住海浪的冲击会崩塌、破碎。 沙塘口洞2025 这些洞在海浪成千上万年的不断冲击下,越来越深、越大。 海浪冲进洞内会形成一股巨大的压力,继续破坏洞内的岩石。
沙塘口洞: 活動資訊
西灣對出外海,有大洲及尖洲兩座小島,更是西灣的代表性海景,而從北灘沿北走不遠,更可到達香港九大石澗之一的雙鹿石澗及鹿湖。 沙塘口洞2025 滘西洲西貢的一個島嶼,地區行政上屬於西貢區,為香港境內面積第6大島。 滘西洲的漁村是一條客家原居民村,超過二百多年歷史,也曾被港英政府劃入為軍事區。 在島上您會找到一間曾獲「亞太區文物古蹟保護傑出項目獎」的洪聖古廟。
沙塘口洞: 海蚀洞资源简介
約1億4600萬年前(晚侏羅世),沙塘口山發生猛烈的岩漿活動,岩漿由地底向上移動,侵入和熔化古老岩層,在裂隙中繼續向上推進,最後沿斷層或地殼薄弱帶衝出地表,造成巨大的火山爆發。 沙塘口洞所在的沙塘口山,又名甕缸洲,位於火石洲以西,伙頭墳洲以南。 根據香港地質公園官方網頁形容,從高處俯瞰沙塘口山,猶如一隻四爪伸張的烏龜。
沙塘口洞: 行程C
常见于海崖上的岩石裂缝发育的地方,因受海浪不断冲击,岩石不断碎落成空洞,称之。 它是机械侵蚀的产物,与化学溶解而成的许多内陆溶洞不同。 就在糧船灣對出的吊鐘洲,就可以看到橫洲角洞海蝕拱,它高 30 米成長形,也有人覺得似台灣地圖,它與海蝕洞及海蝕柱的形成相同,同樣是受猛烈的風浪衝擊而形成,只是侵蝕的程度不同。 沙灘雖然不深也不闊,但那裡的水清沙幼,也予人十分舒服的感覺。 不知不覺間,夏天已溜走了一半,趕緊為大家推介一項水上活動,好讓大家趕緊安排時間去體驗一下,為自己留下美好的夏日回憶。 離開叢林,路見開揚,左邊幾乎外傾的柱石崩壁連綿不斷,柱石柱處更風化得滿佈碎石。
沙塘口洞: 時間軸
2009年,甕缸群島被列入香港世界地質公園─甕缸群島景區。 地質公園融合獨特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分別設有西貢火山岩園區和新界東北沉積岩園區,其中再分八個景區,面積共約50平方公里。 旅客可乘船參觀新界東北沉積岩園區的多個文化、生態及地質景區。 若天氣許可,更可乘船到西貢火山岩園區從海上觀賞世界級的六角形岩柱群。 火石洲和鄰近的橫洲及沙塘口山都是香港的大自然奇觀,除了海蝕洞、海蝕拱還有火山峭壁,是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的一部分。
沙塘口洞: 沙塘口洞 [08/10/2017] (獨木舟旅程)
這艘Ecojet全港只此一架,由前奧運帆船代表隊員華哥,根據冰川船的設計,以噴射式驅動而不用螺旋槳,減低對海底生態的破壞,也是綠色旅遊對環保的考量。 由于申报成为世界地质公园门槛更高,须达到138个标准,包括开发路线、出版书籍等,筹备两年后才完成申报的配套工作。 2011年9月17日,在挪威朗厄松举行的第10届欧洲地质公园会议上宣布,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接纳香港地质公园加入为该网络的成员,公园易名为“中国香港世界地质公园”。
沙塘口洞: 西貢好去處|甕缸灣沙塘口山一日遊 港版迷幻沙灘/外國級渡假聖地 /彩色珊瑚礁
幸好經過一番照料後最終能繼續走下去,相信原因是剛才的路令她過份緊張和酷熱的天氣,但我已經知道,加遊合掌崖與門樓洞是沒有可能的。 踏入盛夏之前的四、五月,向香港東部海域的西貢外島出發「玩水」,可飽覽香港的另一種美感。 因這個季節多吹西南風,從香港版圖來看,東部的海面海浪較小,才能增加上岸的可能性;如吹東或東北風,海浪太大便休想上岸了。 大家下水暢游時,建議穿覆蓋率較高的浮潛衣避免曬傷,或者使用對珊瑚無害的防曬乳。
沙塘口洞: 西貢好去處:【白沙灣4層高沖繩琉球風按摩館!限定67折抵玩套票!按摩+水療+ Cafe!】- BAKU八古
岩石經自然風化侵蝕,有倒塌危險,因此只適宜從船上觀賞,不宜登島。 沙塘口洞2025 除了有六角形岩柱,還有海蝕平台、海蝕島礁和受海浪侵蝕的海灣等。 而名為欖灣角洞的海蝕拱,高45米,因貌似關刀,故又稱為關刀洞。 今次我們更進入了洞中,在洞底影打卡照,近得幾乎伸手可觸碰。 這個最高點只有174米的小島,原來在1948年曾發生全機罹難的空難,包括上海紡織界巨子榮伊仁、前美國總統羅斯福的孫兒,島上至今仍豎有空難紀念碑。 沙塘口洞2025 走近一看,崖下有一門樓洞,洞口高度剛巧如一道門。
沙塘口洞: 沙塘口洞藍天獨木舟生態遊 | 連一年會藉
地質公園範圍內,島嶼及沿岸地區亦不宜登岸,建議坐船前往觀賞,保育香港珍貴的自然美景。 印洲塘山光水色,層巒疊嶂,仿如人間仙境,是一隅與世無爭的恬靜樂土。 這一帶水域的生態物種和自然景致深具保育價值,包括生長茂盛的紅樹林,香港稀有的海草床,生機勃勃的泥灘生態,以及頗具規模的珊瑚群落,故於1996年被劃為海岸公園。
在涨潮时,连岛沙洲会被海水浸没,因此出发前请先查阅天文台的潮汐资料。 沙塘口洞2025 外海如橫洲、火石洲、沙塘口山、吊鐘洲更是多姿多彩,嘆為觀止。 綿長的海岸綫,可以看到長年累月受到海洋和風化侵蝕的海蝕崖、海蝕洞、海蝕拱、海蝕隙、六角形柱群等等,感受大自然創造的力量。
沙塘口洞: 香港人‧語
以前糧船灣是一個小島,現在由兩個水壩與西貢半島連接,其中一個便是萬宜水庫東壩。 在東壩的邊緣,你會找到一個火山凝灰岩環繞的大型海蝕洞,你可視乎海面情況划艇或步行前往洞穴探險。 這裡亦屬世界地質公園範圍,是很多野生動物的棲身地。 至於西貢海岸一些呈S形的柱石更被視為奇觀,那是經過地震再次受壓後,令柱石間的石質受力破損而成的。
為免團員失望,領隊便著船家駛往甕缸群島,加插攀登沙塘口山的行程。 由於除了甕缸灣以外,筆者對甕缸群島所知甚少,所以對這個建議也提不起勁。 島上有一海灘稱甕缸灣,於島南面有東海四大海蝕洞之一—沙塘口洞。 四大海蝕洞中以沙塘口洞最狹窄,僅5米闊,高約25米,深度約80米。 在高聳的銀葉樹林中,有比腰更粗的白花魚籐如巨蟒般蛔蜷林中,也有些如鞦韆般懸掛半空,更有些盤繞地上,錯綜複雜,難以找到源頭。 如此粗壯的白花魚籐全港獨有,生態價值極高,遊人應愛護大自然,切勿攀爬或搖晃魚籐。
高24米的沙塘口洞,是香港四大海蝕拱之一,雖然洞口太窄,船無法穿過,但船隻愈駛愈近,在海蝕拱下觀賞奇石,已夠氣勢磅礡。 不用羨慕外國有雄偉壯麗的國家公園,其實香港的地質公園也達世界級數,風光絕不遜於外國。 西貢地質公園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證,除了為人熟悉的萬宜水庫東壩、破邊洲等著名景點外,今次由專業導賞員帶領,輕鬆坐船前往甕缸群島,欣賞海蝕拱、海蝕洞等地質奇觀。 沙塘口山又名甕缸洲,與毗鄰的吊鐘洲、火石洲、橫洲及伙頭墳洲等島嶼合稱為甕缸群島,屬香港地質公園範圍。
划獨木舟除了要留意方向和姿勢外,還要留意洋流方向。 原先計劃划過三島三洞,但登陸橫洲黃白橋後直接就想留下,最後只能完成兩島。 這次見識到橫洲角洞和欖灣角洞的鬼斧神功,下個行程就探四大名洞之一的沙塘口洞。
更有機會參觀於1890年代建成的聖若瑟小堂(天主教) ,它於獲得2005年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文化遺產優異獎。 聖若瑟小堂側,為鹽田梓村文物陳列室及天主教傳教歷史展覽室,是由建於1846年的澄波書院改建而成的。 這個隱世玻璃水小島上有個小沙灘,水清沙幼而且水淺,適合嬉水浮潛。 沙塘口洞2025 綠蛋島在大潮退日子,可直接經沙堤走到綠蛋島,一般日子則需涉水而過/游水。
沙塘口洞: 合掌崖秘洞探索 注意事項
首次到訪印洲塘的遊人總會流露驚訝的讚歎目光,難以相信身處於香港。 地质公园大部份地方已由现有的郊野公园及海岸公园所覆盖。 未被覆盖的主要为东南部的岛屿,包括横洲、火石洲、沙塘口山和果洲群岛。
洞道虽狭小,浪流却湍急,故横洲角洞内的景色要比吊钟洞险些。 瓮缸群岛另外还有两洞,一曰沙塘口洞,一曰榄湾角洞。 前者位于峭壁洲南端,高10余米,洞旁有高约30多米的海崖陡壁,险峻异常。 后者位于火石洲东南部的岬角处,其状如关公青龙偃月刀横卧地上,故又得名关刀洞。 榄湾角洞高16米许,宽3米余,洞顶岩石裂缝较多,令人望而生畏。
沙塘口洞: 藍天生態旅遊
由于瓮缸群岛位于核心保护区内,加上风浪较大及地势险要,因此只适合在风平浪静的夏季,乘船在近岸游览。 中国香港世界地质公园是位于香港东北部,面积49.85平方千米。 2011年9月18日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第七批世界地质公园。 由西贡火山岩园区和新界东北沉积岩园区组成,包括8个景区。 香港世界地质公园是以香港郊野公园、海岸公园和特别地区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基础设施完善,管理制度规范。 珍贵的地质遗迹,优美的海岛风光,多样的生态环境,使这里成为天然的地质学博物馆和休闲旅游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