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交方面,對上一宗買賣為2019年1月,22樓全層,面積9,323平方呎,以1.61億元成交,呎價約17,248元。 另2018年中,物業905室,面積約1,431平方呎,以約2,560萬元成交,呎價約1.78萬元。 用戶方面,大廈全幢由英皇集團持有,及後部分樓層進行拆售,現時集團仍持有23至29樓,即中高層樓面,作集團旗下地產、珠寶、金融、電影等多範疇業務自用,亦有個別樓層作收租。 英皇集團中心外形上頗新,大堂質素亦佳,而最大優點是配套足,大廈自設停車場,設約40個車位,方便駕車人士出入,是乙廈較少有。 另外,大廈基座附設商場,提供食肆及商店,包括老牌酒樓、日式漢堡店,上班人士可前往用膳,除了商場外,亦可選擇到附近灣仔道、謝斐道一帶,餐廳甚多。 灣仔英皇集團中心半數以上樓面由大業主持有,物業質素不俗,加上有停車場、商場等,為區內罕有配套充足乙廈。
- 本物業位於粉嶺安樂村工業區,貼鄰粉嶺市中心區,交通網絡完善,經沙頭角公路,往返中港兩地,快捷方便。
- 由億京發展的新蒲崗萬廸廣場錄一組大手客以5900萬連購3伙中層商鋪。
- 代理表示,黃竹坑香葉道44號恒雲國際中心低層01室,面積約5210方呎,以約5210萬售出,成交呎價約1萬,新買家為投資者,該廈單是2月錄約15宗買賣,自去年底落成重推後,累沽25伙,套現2.336億。
- 洽租有限公司不會對由任何錯誤、不準確或遺漏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任何責任。
- 隨着寫字樓租賃需求疲弱,上月整體甲級寫字樓市場錄得5.51萬方呎的負吸納量。
- 根據土地註冊處資料,恒地 (00012) 發展的柴灣東貿廣場7樓全層,建築面積7,740平方呎,上月以6,100萬元成交,呎價約7,881元。
在2月9日由鷹君發出的公告指,將會接手項目的發展權,更已經向港鐵支付10億元的可退還誠意金,港鐵作為託管款項,持有至2月25日完成就項目公司的盡職審查為止。 近年陷入財困的高銀,早前公布將港鐵 (00066) 川田工貿廣場2025 何文田站第1期項目的發展權轉讓予鷹君集團。 今日港鐵發言人指出,與高銀、鷹君 (00041) 達成協議,簽訂更替合約,港鐵將會與鷹君完成項目工程。
川田工貿廣場: 川田工貿廣場2期的位置是?
眾多利好消息之下,料工商鋪物業租售全面看好,成交量將見增長,價格亦有望喘定微升。 至於空置率略為下降,該行指因舖租下挫,吸引短租行業,包括疫情下積極開舖的口罩店,或節日相關店舖如賀年用品店等,以及散貨場進駐,令吉舖數字略減。 事實上,疫情下口罩成為必需品,近半年口罩店趁舖租下跌四出租舖,最核心街道如海防道、皇后大道中等,均有口罩店短租。 最近旺角連錄多宗短租個案,分別有口罩店、玩具店及手機用品等,進駐西洋菜南街及豉油街等,短租涉及金額普遍較長租平7至8成。 物業的原業主為葉李秀麟 (IP LI SAU
- 再有日資玩具商沽售甲廈單位,市場消息指,金鐘統一中心29樓B室,面積約10,224平方呎,以約2億元沽出,呎價約2萬元。
- 至於其他兩項投資範疇方面,該代理料商舖租金今年仍跌約1成,而因政府減辣措施,刺激商舖買賣回升,近期漸見中細碼商舖交投增加,料舖價今年亦平穩發展。
- 市場消息指出,物業早前以2500萬元放售,終減價600萬元或24%售出。
- 政府於去年先後為非住宅物業提升按揭成數上限,以及撤銷雙倍印花稅,今年2月份發表的《施政報告》亦提出數項有助推動買家入市措施,包括派發消費券、寬減非住宅物業差餉、水費及排污費等,都有助降低工商鋪業主成本以及刺激入市意欲,中長綫而言亦對復甦經濟活動有利。
- 有代理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中環共有205間吉舖,較去年第三季共有234間吉舖,已經明顯減少約29間,整體舖位空置率下跌1.9個百分點至14.2%。
- 據了解,物業現況為工廈,地段規劃為綜合發展區,故日後可透過補地價,申請重建成住宅項目,預計新買家購入後先作收租,並同時向城規會申請重建。
- 盛滙商舖基金創辦人李根興表示,在「零」租客下,樂道屬於重災區,目前市值月租只有3至4萬水平,新買家料回報只有1厘至1.5厘水平,惟當遊客到來時,料租金倍升。
政府於去年先後為非住宅物業提升按揭成數上限,以及撤銷雙倍印花稅,今年2月份發表的《施政報告》亦提出數項有助推動買家入市措施,包括派發消費券、寬減非住宅物業差餉、水費及排污費等,都有助降低工商鋪業主成本以及刺激入市意欲,中長綫而言亦對復甦經濟活動有利。 代理表示,石門安群街1號京瑞廣場二期3樓連平台花園,以及5樓平台進行標售,物業截標日期為5月31日 (周一) 川田工貿廣場 正午12時。 物業3樓單位面積約34,955平方呎,特大空中花園平台佔約16,111平方呎,5樓平台面積則約6,943平方呎,意向呎價約1.57萬元,項目涉及總額逾5.48億元,可以買賣公司形式交易。 項目以長情用家為主,放盤及成交甚少,2018年物業2座低層5至6室,面積10,106平方呎,呎價約6,036元。
川田工貿廣場: 市況向好 發展商趁勢推工商新盤
與一般區內商廈最大分別,是位處非住宅商業心臟地段如德輔道中、干諾道中,故由港鐵站步行至該廈,需時10至15分鐘,附近巴士站不多,交通略為不便,而大廈有停車場,惟提供車位不多。 本頁顯示的樓盤說明和相關信息均由地產代理或業主或第三方提供的樓盤資料。 近年亦陸續有財團收購區內工廈重建,繼宏安夥拍內房旭輝,重建四山街工廈變成新盤曦臺之後,早前已故「船王」包玉剛家族旗下的康世集團,亦申請重建四山街8號世運貨倉改建住宅,提供445伙。 該工業區佔地面積近30公頃,按照現時分區規劃大綱圖 川田工貿廣場2025 (OZP),大致分為三個部分,其中臨海東源街兩旁屬於「綜合發展區」,大多數屬於單一業權的廠房。
據代理資料顯示,該乙廈近期成交為13樓A03室,於2019年1月以300萬沽出,以面積322方呎計,呎價約9317元。 本報早前獲悉,尖沙嘴星光行1207至1212、1214至1216及1216A室,總樓面約9621方呎,全為海景優質戶,以每呎約1.5萬售出,涉資約1.44億。 該樓面早前由外資測量師行代理,以「私人協商」形式放售上述號星光行一籃子物業,物業由外資公司持有,當中約6000方呎為自用樓面,其餘作出租。 受疫情等利淡因素衝擊,市場觀望氣氛瀰漫,外資企業加入沽貨行列。 川田工貿廣場2025 由日本玩具商TOMY持有的尖沙嘴星光行一籃子自用物業,作價約1.44億易手,每呎造價約1.5萬,該買家身分曝光,為資深投資者盧華。 疫情下不少企業都採取在家工作,葉美鈴認為,香港居住環境狹窄,長期在家工作不是十分方便,故即使企業要節省成本,也不必大幅削減寫字樓租用面積,故在家工作料對租賃市場的影響不大。
川田工貿廣場: 財團斥近2億 收購灣仔交加街舊樓
有測量師表示,銅鑼灣加路連山道商業地皮,可建樓面逾百萬方呎,為區內罕有商業用地,料各大財團將積極競投,項目估值每方呎約一萬四千元,總值約一百五十億,由於投資額龐大,為減低發展風險,不排除發展商以合組財團形式競投。 二零二零至二一財政年度即將結束,政府亦壓軸推出兩幅大型地皮招標。 其中銅鑼灣加路連山道商業地王,為區內逾十年罕有大型供應,可建樓面逾百萬方呎,市場估值達一百五十億最為矚目;同步推出的粉嶺古洞北住宅地,為古洞北新發展區首幅推出的用地,市場人士表示,兩地將吸引各大中型財團爭逐。 至於租務方面,大廈今年錄1宗租務成交,涉及1座低層,面積約866平方呎,成交呎租約22元,另去年12月,物業3座低層,面積約1,018平方呎,成交呎租約26元。 分析指,疫苗出現後,市場憧憬今年疫情緩和並有明顯改善,而市場資金仍多,投資市場料勝去年。 川田工貿廣場2025 近期發展商主力推售工商新盤,由於個別工廈新盤項目入場費低,加上政府減辣,投資者成本降低,故近期個別項目承接力理想,相信第二季工商新盤銷售情況向好。
港島東近年吸引不少中環商戶遷至,現為各商業區中空置率最低,預計未來仍有大型新項目,可吸納機構搬遷省成本。 事實上,疫情期間不少機構進行居家工作措施,早前星展銀行表示,集團將實行永久性「混合辦公模式」,員工遠程工作時數佔總工作時間最多四成。 據了解,單位由日本最大玩具商之一BANDAI持有,該集團旗下玩具包括高達 (Gundam)、鬼滅之刃、海賊王等。 至於工商鋪租賃表現同受假期影響,2月份共錄得約1173宗工商租賃個案,比1月減少約26%,對比去年同期則輕微增加約4%。 川田工貿廣場 月內總成交金額錄得約7290萬,對比1月約1.05億明顯遞減,幅度約三成,同時金額按年亦減少約22%。
川田工貿廣場: 觀塘海濱改劃混合商業用途 前景看俏
雖然按月表現稍遜,但對比2020年2月工商鋪市場明顯已轉活,最新成交數字分別按年上升約1.54倍及2.63倍,足見買家信心顯著回升。 早前公布的財政預算案推出多項利好工商鋪措施,加上新冠肺炎疫苗已開始在港接種,經濟活動有望逐漸恢復,預期工商鋪市況距離「V形大反彈」不遠。 疫苗已陸續到港及安排接種,預料會有助控制疫情,市民回復正常生活,甚至中港澳通關亦有望啟動。
川田工貿廣場: 高價工商舖首季29買賣涉75億 工廈最熱 代理料補價新制刺激額量
工廈成投資之選,分析指,由於疫情下甲廈、商舖等受衝擊,租金大幅回調,至今仍未止跌,令投資者有所卻步。 特別外資基金,選取呎價較便宜、防守性高的工廈作投資,而工廈如數據中心、物流中心等,疫情下生意較理想,因此獲基金垂青,短期內料續有大手工廈買賣。 翻查資料,佳寶於2010年6月以3.48億元購入物業,若最終以15億元成交,持貨11年可望獲利約11.52億元離場,升值3.3倍。 佳寶超市最近積極沽貨,在個多月內先後沽出4舖位,包括天水圍、大圍等大樓面舖,若連同是次沽出工廈,可望套現合共約20億元。 租務方面,今年大廈錄得兩宗租務,1月份中層06B室,面積約978平方呎,以約4.89萬元租出,呎租約50元。 川田工貿廣場2025 另中高層02A室,面積約1,388平方呎,以每月6.2萬元租出,呎租約44元。
川田工貿廣場: 地下200尺玻璃屋,車到門口
高銀近年陸續出售在港項目,包括在去年7月以34.77億元出售啟德第4B區4號的住宅地,之後其在九龍灣的總部高銀金融國際中心,則由接管人德銀出售。 川田工貿廣場2025 代理表示,近幾年每年平均錄逾30宗強拍,發展商除透過購入政府地皮,亦積極參與私人收地,反映普遍發展商對後市樂觀,估計今年將維持約30宗水平。 川田工貿廣場 代理表示,市區缺乏土地供應,政府批出的市區地皮買少見少,而且是次廣播道79號的地皮,規模亦不算大,可建樓面只有近7.1萬方呎,預料會較為搶手,受一眾發展商的歡迎。
川田工貿廣場: 川田工貿廣場 2 期物業簡介
資本策略投資部副常務董事何樂輝指,由於市場向下微調,所以項目定價跟隨市場走勢,而寫字樓部分的折實售價約1.3萬至1.6萬元,又相信中港通關後,會對工商舖市場有正面影響。 市場消息指,九龍灣企業廣場三期多層樓面,涉及7.28萬平方呎,以約7.9億元成交,呎價約1.08萬元。 單按呎價計,已較去年該廈成交呎價約1.2萬至1.3萬元,低約2成。 川田工貿廣場2025 據悉,涉及樓層為41、43、45、47、49樓全層,為項目最高樓層,並連16個車位及3個廣告招牌位等。 代理表示,尖東科學館道14號新文華中心2個單位現進行放售,其中新文華中心B座中層07室,面積約1,490平方呎,現以每平方呎約9,933元放售,意向價約1,480萬元。 單位連租約放售,現經營保健產品公司,月租約5萬元,按此計算,新買家可享租金回報逾4厘。
川田工貿廣場: 甲廈交投持續淡靜 租金偏軟
翻查資料,該批樓面曾多番轉手,早年思捷環球 (00330) 持有,作集團總部之用,2015年思捷環球以9.2億元把樓面售予豐泰地產及資本策略 川田工貿廣場2025 (00497) ,新買家3年後,以約13.3億元把物業轉售給內企福晟國際,呎價高見1.83萬元,並獲利而回。 有代理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中環共有205間吉舖,較去年第三季共有234間吉舖,已經明顯減少約29間,整體舖位空置率下跌1.9個百分點至14.2%。 川田工貿廣場2025 最主要街道中,皇后大道中維持10間舖位丟空;德輔道中吉舖數目則淨減少兩間,至8間。 英資基金Chelsfield Asia於2018年2月斥資6.7億元,向愛馬仕購入該品牌原自用的皇后大道中九號嘉軒廣場地下G6至G9號舖、地庫及閣樓複式舖位,總建築面積共7387方呎,呎價約9.07萬元。 由於愛馬仕以交吉形式售出,故該批舖位一直未有租金收入,雖一直在市場上放租,惟未能成功。 銅鑼灣加路連山道商業地王昨日起招標,據賣地章程項目須興建多幼兒中心、長者日間護理中心等多項設施,但涉及樓面不多,有測量師估值約140億元,每呎樓面地價約1.3萬元。
川田工貿廣場: 甲廈空置多 今年相對看淡
盛滙商舖基金創辦人李根興表示,在「零」租客下,樂道屬於重災區,目前市值月租只有3至4萬水平,新買家料回報只有1厘至1.5厘水平,惟當遊客到來時,料租金倍升。 事實上,翠華近月先後棄租多個舖位,包括上月初棄租的銅鑼灣駱克道485號恒景大廈4層旗艦巨舖,相關舖位月租達164萬元。 據知情人士透露,上述為灣仔天樂廣場高層全層,面積3496方呎,以交吉形式易手,作價4370萬,每呎造價約1.25萬,買家為用家。 位於堅尼地城近海的西寧街「蚊型地」再次納入賣地表內,估值最高近10億元,隨着近年區內發展加快,前方的招商局貨倉將重建成商場及酒店,有望提升地皮價值。 分析指,在疫情下甲廈及舖位租售價明顯回調,現仍在調整中,相比之下,工廈租售價因基數較低,需求上較穩定,故租售價跌幅較少,令人較有信心投資,加上呎價低水,入場門檻較低,故近期成投資者之選,料工廈買賣仍會平穩向上。 代理指,核心區租金高位回調,對零售商來說有一定吸引力,特別中環皇后大道中、尖沙咀廣東道等一綫街,而皇后大道中向來是國際品牌心儀地段,故近1年吸引品牌如體育用品迪卡儂租娛樂行地庫。
川田工貿廣場: 物業用途
當中一直要求政府「減辣」的地產及建造界議員石禮謙認為,現時經濟衰退、失業率高達7.2%,認為取消非住宅物業雙倍從價印花稅是第一步,希望寬減住宅辣招,認為部分人士不買樓全因辣招,故建議政府優先向800萬元以上樓宇「解辣」。 川田工貿廣場 川田工貿廣場 去年施政報告提出工商舖等非住宅物業撤銷雙倍印花稅,正式獲立法會三讀通過。 會上有議員提出住宅同樣「減辣」,不過財經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重申,住宅價格仍高企,故此不會撤銷住宅物業的雙倍印花稅。 代理表示,疫情令租戶重新調整其地產需求,部分租戶則轉而追求靈活性的辦公空間,導致近期彈性工作間的營運商繼續在香港擴張,大型企業也為員工尋求可以到處工作的辦公室選擇。
川田工貿廣場: 觀塘ITT四層樓面 獲宏利洽租
據測量師行數字顯示,2020年全年錄得79宗逾億元非住宅物業成交,總涉資約488億元,較2018年高峰期207宗,涉1,664億元大幅下跌。 對於港島南岸第六期吸引38家發展商表達有興趣爭奪,萊坊執行董事及估價及諮詢部主管林浩文形容「反應好踴躍」,料同區有發展項目及有協同效應的發展商會有更大興趣,預期最終有10至15個發展商會正式入標,部分發展商或會以合組財團方式競投。 川田工貿廣場 他估計該地皮的市值 (已包括補地價) 川田工貿廣場 川田工貿廣場2025 約80.6億至90.7億元,每方呎樓面地價約1.6萬至1.8萬元,料項目將發展高檔中型單位為主,落成後每方呎售價約2.8萬元起。 據悉,買家購入作為公司擴充用途,考慮Montery 川田工貿廣場 Plaza高層擁環迴海景,毗鄰牛頭角港鐵站,屬區內優質甲級商廈,加上最近疫情緩和,對東九龍發展前景有信心,故購入單位作為自用及作長線投資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