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移動香港近期就正式為香港的用家帶來全新 4.5G 服務計劃,以進一步提升用戶的流動上網體驗。 至於顯示方面,POCO X5 5G 內建了 6.67 吋 2400 x 1080 解像度熒幕,看似沒有甚麼特別,但其實規格在入門機中算強,不但更新率支援高達 120Hz,重點是它採用了 AMOLED 材質,這配置在入門手機中比較少見。 另外,X5 5G 的內置喇叭質素也只屬一般,音量是足夠但開得較大聲時會出現「拆聲」情況,這一點大家就要留意了。 至於相機方面,可說是今次 2 部 Galaxy A 系新機的重點,兩部手機均採用了 3 主鏡設計,當中 A54 就內建了 5,000 萬像素主攝鏡、1,200 萬像素超廣角鏡及 500 萬像素微距鏡,而 A34 就內建了 4,800 萬像素主攝鏡、800 萬像素超廣角鏡及 500 萬像素微距鏡。 前鏡方面,A54 內建了 3,200 萬像素自拍鏡,而 A34 就內建了 1,300 萬像素自拍鏡。 今次 Samsung 推出的 Galaxy A54 及 A34,在設計上其實與旗艦手機 S23 或 S23+ 有幾分相似,同樣也是採用弧島式設計的 3 主鏡,不過 A54 就採用了拋光設計機背,相反採用磨砂設計機背的 A34 與 S23 系列更加相似。
而在上載方面,上次測試表現優異的中國移動香港,今次的測試亦十分出色,成功壓倒其他 3 間網絡商,成為尖沙咀區上載的速度王。 值得一提的是,上次在尖沙咀表現不俗的 3HK 及 csl.,在今次尖沙咀更中心的地帶網速大跌,雖然實際生活測試中相比得勝的 2 間網絡商來說,不是相差太遠,但始終是輸了,有點可惜。 至於顯示方面,A34 及 A54 均內建了採用幼邊框的大熒幕,當中 A34 內建了 6.6 吋熒幕,而 A54 就內建了 6.4 吋熒幕,而兩機的熒幕均採用 2340 x 1080 解像度、120Hz 熒幕更新率及 Super AMOLED 材質規格。 至於表現方面,兩機的 Super AMOLED 熒幕表現都算不錯,瀏覽文字清晰銳利,欣賞相片、影片,色彩亦算自然向,而且由於採用了 Super AMOLED 材質熒幕,所以可視角度亦算高。
中移動4.5 g評價: 中國移動CMHK 5G覆蓋好唔好?
分析:將軍澳樓宇密集,當地居民再加上附近樓盤工作 的工人,數據網絡的需求應該不低,在中午時段作速度 測試,csl、3香港以及中國移動香港都有不俗的上下載 速度,當中以csl表現最好,中間值達112Mbps左右。 SmarTone不知為何上下載速度都比其他網絡商大幅落 後,在同一地點作測試,最多也只有7.74Mbps下載速 度。 中移動4.5 g評價 今次使用 Samsung Galaxy Note8, 配合《Speedtest》軟件,在各個地點進行五次上下載速度測試,並找出五次結果中的中間值。 中移動4.5 g評價2025 特此聲明,以下測試僅供參考之用,實際連線使用時會因環境、時間或不同手機等外在因素而令速度表現有所不同。 總括而言,今次 POCO 推出的 X5 5G 入門級手機,整體表現只屬中規中矩。 無疑作為入門機,它的熒幕表現確實十分不錯,但其餘部分表現只屬一般,相機表現更是較為遜色。
▲ 如果是比較複雜的背景套用景深效果又把虛化效果開道最高時畫面會稍微稍微有點不自然,把景深效果設定在中等值會比較自然。 超級微距功能放在拍攝介面右上角三條線的選單內,點進去後就可以啟用微距功能,大概距離被攝物 3 至 7 公分的距離可以完成拍攝,由於微距功能對於光線要求非常高,因此要拍出好看一些的微距照片可以在光線充足的環境下拍。 小米 11 Lite 是高通 Snapdragon 780G 的首發機種,可視為去年中階處理器 S765G 的新一代版本,採用 中移動4.5 g評價 5nm 製成,在攝影功能和 AI 處理上有不小的進步。 頻段你可以把它想成一段段的一線道公路,每一頻段都承載著許多用戶(車輛),理論上電信商的擁有的頻段越多,可以承載的用戶(車輛)也越多。 但由於各頻段間各自獨立,所以有時也會發生某一頻段大塞車時,同一電信的另一頻段卻暢行無阻,無法有效做到分流。
中移動4.5 g評價: 測試一:銅鑼灣
中國移動香港在銅鑼灣下載表現不過不失,可是上載速度嚴重落後,連 1Mbps 也不到,十分奇怪。 分析:元朗一樣人多車多,在此地 csl 與中國移動香港的表現比較好,兩者下載中間值都超過 50Mbps,而上載方面則以 csl 稍稍領先。 SmarTone 在元朗表現似乎很一般,最高下載速度也不過 35Mbps,3 香港卻更低,反而上載速度不俗。 分析:尖沙咀不論是本地人或外國旅客都多,可能因為要應 付繁忙的數據網絡需求,各網絡商在此都有高速表現。 Csl 在此下載中間值高達 382Mbps,上載也高達 54Mbps,是 一眾網絡商之冠,睇片或上載大量相片、影片都足夠應付得 來;3 香港在此也有好表現,下載中間值達 156Mbps 左右, 而中國移動香港也有 123Mbps 左右,惟上載表現不似預期,只有個位數。 只有 SmarTone 在此比較落後,下載中間值連 70Mbps 也不到。
相信好多 wire 中移動4.5 g評價2025 民都想第一時間感受 5G 極速快感,但好擔心現時網絡覆蓋程度尚未完善。 單就今次我們測試的 4 個地點而言,所有網絡商都已經作出完善的覆蓋,特別在戶外的上網速度,幾間電訊商都令人滿意。 在銅鑼灣我們測試到中移動香港得到最快的速度表現,Speedtest 下載速度可達 559Mbps,而上載速度都有 95.4Mbps,csl 亦有非常接近且相當不俗的表現。 使用 csl 中移動4.5 g評價2025 在銅鑼灣收看 Netflix 有極快表現,只用了約 9 秒就下載了一集容量約 300MB 的劇集,甚至比屋企用 Wi-Fi 下載還要快得多,所以大家千萬不要按錯掣,不然慢一下反應都去了過百 MB 用量。 可能之前各間網絡商集中火力催谷中九龍及港島傳統旺區的 5G 表現,去到屬於東九龍的觀塘,始終屬於「5G 新區」,筆者發現 4 間網絡商中只有中國移動香港及 SmarTone 在這個測試點可以接收到 5G 訊號,3HK 可說整個觀塘區也找不到 5G 接收點,而 csl. 也只是接收到較微弱的 5G 訊號,這兩間網絡商在這地區的 5G 覆蓋,著實有待加強。
中移動4.5 g評價: 【評測】台灣 電話卡 – JOYTEL $80 5日 5G 無限GB ,速度高達 371Mbps
不過,5G覆蓋大多時候都不是「有覆蓋」或「沒有覆蓋」這麼簡單,而是有訊號強弱之分。 訊號強的時候通常都代表有較快的下載速度,而訊號弱的時候就代表有較慢的下載速度。 ▲筆者先以 Geekbench 6 測試 A34(左)及 A54(右)的處理器表現,結果單核運算分別獲得 1,031 分及 1,001 分,而多核運算就分別獲得 2,527 分及 2,815 分,由此可見兩機雖然採用不同處理器,但效能是差不多的。 分析:雖然是舊有港鐵線的大堂,但網絡商都已在此更 新了硬件,令上網速度比往時大大提高。
- 有網民反映,市區 5G 的下載速度平均可達 100~200 Mbps,有如長期連上 Wi-Fi,體驗非常好。
- ▲今次的 4 台 5G 網絡測試,涵蓋了港九新界 6 大傳統旺區,包括:港島區的銅鑼灣及中環,九龍區的尖沙咀、旺角及觀塘,以及新界區的沙田。
- ▲筆者先以 Geekbench 6 測試 A34(左)及 A54(右)的處理器表現,結果單核運算分別獲得 1,031 分及 1,001 分,而多核運算就分別獲得 2,527 分及 2,815 分,由此可見兩機雖然採用不同處理器,但效能是差不多的。
- 今次筆者取得已推出 5G 服務的 4 間本地網絡商的 SIM 卡,並在 6 大港人常到的傳統旺區進行測試,分別是:港島區的銅鑼灣及中環、九龍的尖沙咀、旺角及觀塘、以及新界的沙田。
- 不過我們看到,就算 csl 在眾多測試中未必是最快的一員,但於 Netflix 劇集下載測試中,總會給人驚喜的下載網速。
- 而5G覆蓋(5G Reach)最高10分,中國移動(CMHK)和香港移動通訊(CSL)分別達6.7分和6.5分;數碼通(SmarTone)達5.8分;3香港(3HK)達5.3分。
另一個是 OpenSignal,這對台灣民眾應該比較陌生,OpenSignal 公佈的 2015 第四季台灣「4G 平均下載速度」,第一名是台灣大哥大(22Mbps),第二是遠傳電信以(17Mbps),第三名是中華電信(16Mbps),亞太電信(10Mbps)及台灣之星(前身為威寶)(4Mbps)位居末。 從實用面來看,目前的的 4G 網速已經足夠日常生活看影片、瀏覽網頁使用,消費者其實不需要一味追求 2600 頻段的高速,且實際上也不是到處都享受得到頻寬利多,不論從基地台的佈建完整度、對網速的需求程度來看,不如更 Focus 網路品質如:訊號、涵蓋範圍…等。 說回香港 5G 網絡情況,大部分電訊商都使用華為 5G 設備,只有 SmarTone 使用愛立信設備。 由於現時的 5G 建設牽涉到 4G 網絡的升級,因此一眾電訊商在選擇 5G 設備供應商時,都傾向維持與現行的 4G 供應商一樣。 而且各大電訊商都會從 4G 網絡頻譜中分割一些給 5G 使用,好處是升級現有的網絡基站就可用到 5G 網絡,而且覆蓋範圍亦較大;但缺點是網速只比 4G 網絡快一點,而時延亦會高一點。
中移動4.5 g評價: 【香港寬頻HKBN】香港寬頻精選計劃 計劃1️⃣ $119 1000M
整體來說,A54 及 A34 的熒幕表現,在中階機款中算是中上水平,值得一讚。 至於音效方面,作為中階手機,A54 及 A34 表現不算特別出色,但也不算差,算是中中挺挺吧,而且它們均支援 Dolby Atmos 音效,算是中階機中比較特別的配置。 分析:於下午近 6 中移動4.5 g評價2025 點的時間進行測試,正值放工時間,估計網絡需求比其他時段為高。 Csl 在觀塘下載速度普遍超過100Mbps,上載最高也可有 60Mbps。 中移動4.5 g評價 分析:旺角人流密集,流動網絡環境亦比較複雜, 但四個網絡商的速度測試算不錯。
中移動4.5 g評價: 小米汽車 SU7 實車圖曝光,12月28日盲订即將啟動」
在 2020 年 4 月 1 日香港 4 大電訊商之中的 csl、3HK 還有中國移動香港(CMHK)都正式開展 5G 中移動4.5 g評價 流動電訊服務。 配合支援 5G 上網的智能手機,香港用戶可正式享受 5G 極速上網、流暢的高清串流播片,還有低延遲的打機體驗。 今日 unwire 記者 Edward、莉莉菇就親自到了幾個重點鬧市熱點,測試每一個地點哪一間電訊商提供的 5G 服務最快、體驗最好。 ▲至於網速方面,筆者就分別在 A34(第一張)及 A54(第二張)放入 csl 5G SIM 卡,並在科學園以 Speedtest APP 測試,結果下載速度方面,A34 及 A54 就分別錄得 187Mbps 及 189Mbps 網速,而上載速度就分別錄得 91.7Mbps 及 86.4Mbps,表現極為理想。 ▲筆者先測試 A34 的相機,分別是超廣角鏡 0.5x(第一張)、主攝鏡 1x(第二張)、主攝鏡 2x(第三張)及主攝鏡 10x 數碼變焦(第四張)在日間拍攝,以中階手機來說算是不錯,即使去到 10x 數碼變焦,相片清晰度亦高,色彩亦算自然,可惜的是暗位雜訊比較明顯,但如果用作在社交平台分享生活,就問題不大。
中移動4.5 g評價: 【測試】5G 速度比較: 3HK csl. CMHK SmarTone 5G 旺區表現
在置地廣場室外環境下,我們只用了 6.81 秒就下載了一集《李屍朝鮮》第二季。 不過我們看到,就算 csl 在眾多測試中未必是最快的一員,但於 Netflix 劇集下載測試中,總會給人驚喜的下載網速。 這裡 CMHK 得到了平均 715.7Mbps 的超快速度,是今次 4 個地點測試當中眾多電訊商上網最快之處。 我們嘗試把一個323MB 的檔案上傳,模擬工作需要將文件傳送回公司,結果只需要用到 38 秒。 而在室內環境,3HK 的表現相比起戶外較為穩定,5G Speedtest 下載速度可達 267.3Mbps。
中移動4.5 g評價: 【評測】5G 中國移動 MySIM $48 5GB 本地儲值 90日卡,最高達 299Mbps
假如你用 SmarTone 的話,大部分地方都會用不到 5G 網絡,因為它用 N1 作為主力的 5G 頻段。 另外,亦發現小米 10 Pro、HTC U20 5G 及 Sony Xperia 中移動4.5 g評價 I II 等 5G 手機卻不支援 N79(4.9GHz)頻譜,若去到大埔、馬鞍山及赤柱等限制區(5G 結界),雖則會顯示有 5G 訊號,但只有 LTE 的網絡速度。 中移動4.5 g評價2025 如果大家打算入手 5G 手機,記得留意該手機支援哪段頻譜,現時 Samsung 和華為的所有 5G 手機可以完全支援香港 5G 頻譜。 3香港5G寬頻無分首200GB全速,任用5G數據,數據體驗因應3香港5G網絡覆蓋而受影響。 中移動4.5 g評價2025 5G寬頻月費由HK$118至HK$198,行政費HK$18,7日試用期。 普通5G月費為HK$148/月,24個月合約,如月費再包5G路由器,為HK$198/月,48個月超長合約!
中移動4.5 g評價: 小米 11 Lite 效能測試
▲支援雙卡功能,不過要留意的是 SIM 2 卡槽及 microSD 記憶卡槽位是共用的,如果大家使用了雙 SIM 功能,就不能以記憶卡擴充儲存空間了。 ▲最後筆者分別以安兔兔評測、PCMark for Android 的工作 3.0 及 Geekbench 5 – Vulkan 測試 POCO X5 5G 的整體系統運作效能,結果分別獲得 402,736 分、9,433 分及 1,273 分,由此可見以它應付日常生活一般基本所需 APPS,X5 5G 仍能應付得到。 ▲硬件規格方面,POCO X5 5G 內建了 Qualcomm Snapdragon 695 處理器及 Adreno 619 圖像處理晶片,而筆者手上測試的是較高階的版本,所以內建了 8GB RAM 及 256GB 內置儲存空間。 ▲最後發現亮度是因著使用較長時間曝光而有所改善,但雜訊就更加明顯,令相片細節位也未有明顯改善,清晰度仍只屬一般。 ▲POCO X5 5G 的主相機採用了 3 主鏡設計,分別是 4,800 萬像素主攝鏡、800 萬像素超廣角鏡及 200 萬像素微距鏡。
中移動4.5 g評價: 總結:CMHK 大贏家 + csl. 表現下滑
根據 unwire 記者 Edward 的測試,在「新屎坑」又不斷玩 Speedtest 的情況下,兩日已經使用了 38GB 數據,估計在「搏命試玩5G」的熱誠減退之前 200GB 都未必夠用,需要好好善用電訊商提供的 Wi-Fi 服務,在一些有 Wi-Fi 覆蓋的地方盡量少用流動上網。 用戶最好選擇一些 4.5G 有任用的服務,以免用了一星期就因用爆流量而斷網。 最終結果發現,無論是 SmarTone 還是中國移動香港,在之前被稱為「5G 黑洞」的沙田區,均有十分不錯的表現,甚至可與傳統港島及九龍旺區測得的表現媲美。
中移動4.5 g評價: 【開箱評測】小米 13T Pro 手機:Leica 加持,「但」如果換下個樣更有誠意
▲之後筆者再測試 A54 的相機,分別是超廣角鏡 0.5x(第一張)、主攝鏡 1x(第二張)、主攝鏡 2x(第三張)及主攝鏡 10x 數碼變焦(第四張)在日間拍攝,與 A34 的相機表現差不多,同樣具有清晰而色彩自然的效果,暗位亦同樣有較明顯雜訊,表現中規中矩。 的 5G SIM 卡,並在沙田區以 speedtest APP 測速,結果見到下載及上載速度,分別錄得 126Mbps 及 25.5Mbps,以入門機來說已算不錯了。 至於香港將會應用的 N79(4.9 GHz)頻譜,僅有香港電訊及中國移動持有。 而 N257(26GHz / 28GHz)mmWave 毫米波頻段,卻只有 3HK 沒有,將來如作網絡速度比拼,就會有點輸蝕。 雖然這個 Post 的正評數很多,但仍有不少網民持相反意見,認為 5G Plan 亦有很多可取的優點。 最明顯的就是 5G 的延遲低﹑頻寬闊,上網速度是 4.5G 不能比擬的。
▲至於前鏡方面,A34(第一張)採用了水滴形設計,而 A54(第二張)就採用了開孔式設計,兩者均位於熒幕頂部中央位置。 像素方面,A34 支援拍攝最高 1,300 萬像素自拍相片,而 A54 就支援拍攝最高 3,200 萬像素自拍相片。 在這裡 csl、 SmarTone 及中國移動香港表現不錯,當中上載速度表現以中國 移動香港最好。 中移動4.5 g評價2025 OpenSignal 也公布 2015 第四季台灣 「4G 時間涵蓋率」(Time coverage)排名,台灣大哥大、遠傳電信和亞太電信均以 84% 並列第一,台灣之星以 77% 排名居次,中華電信則以 75% 排名居末。 5G 流動數據推出至今,仍未成為主流,但隨新款手機不論低中高階都支援 5G 後,轉用 5G Plan 的用戶明顯比之前多,電訊商也推出不同的升級或轉台方案,吸引用戶使用 5G。 可是,近日就有網民開 post 指:「4.5G 無限plan係世一」,認為 4.5G 數據的性價比最好,根本不用 5G,而其他網民的意見兩極。
中移動4.5 g評價: B 全速數據低至 $138
▲說到機身設計方面,與去年推出的 POCO C4 有點相似,不過機背就改為採用強化玻璃物料,而且加入了少許磨砂工藝。 三顆鏡頭拍出來的照片細節表現都還不錯,銳利度也在水準之上,超廣角鏡頭的變形校正做得很好,邊角畫質則是稍稍有減損,雖然說超廣角鏡和長焦鏡頭的畫質沒有主鏡頭來的紮實,不過拍出來的照片也在水準之上。 如果預算有限的消費者,小米 11 Lite 已算是同價位帶中性價比最高的手機,而且只有 159 克的超輕量設計也適合追求輕巧手機的使用者。 如果預算有多一些餘裕,想要效能更好的手機,可接受相對較重的手機(POCO F3 重量 196 克),那麼 POCO F3 就是適合的選擇。
在這裡 3HK 有最理想的網速,去到 340Mbps,與 CMHK、csl 並駕齊驅。 當中 CMHK 與 csl 都分別去到 455Mbps 以及 501Mbps 速度,在此地點無論是上網、看 Netflix 或者 FTP 傳送檔案速度都相當快。 眾多電訊商在這裡的 5G 中移動4.5 g評價2025 網速,都比 中移動4.5 g評價 4G 上網速度快 2.8 倍至 5.2 倍。 CMHK網店提供獨家月費計劃,只需HK$108便可享6GB+2GB全速本地數據1 (攜號轉台尊享),HK$128更可享8GB+4GB全速本地數據1(攜號轉台尊享),另贈本地無限限速數據3及1GB大灣區(中國內地及澳門)數據,讓你無間斷連線。 ▲手機套對機身保護做得頗為不錯,開孔位亦十分精準,在保護套上亦設有按鍵位,裝上保護套後亦無礙使用機身按鍵。
中移動4.5 g評價: 覆蓋好唔好?
今次筆者取得已推出 5G 服務的 4 間本地網絡商的 SIM 卡,並在 6 大港人常到的傳統旺區進行測試,分別是:港島區的銅鑼灣及中環、九龍的尖沙咀、旺角及觀塘、以及新界的沙田。 ▲顯示方面,A34(第一張)內建了 6.6 吋熒幕,而 A54(第二張)就內建了 6.4 吋熒幕,而兩者均採用 Super AMOLED 材質。 ▲A54(第一張)及 A34(第二張)機身設計均十分接近,不過 A54 的強化玻璃採用了拋光設計,而 A34 的強化玻璃就採用了霧面設計。 雖然近期不少手機品牌都推出了旗艦機款,但其實最多人入手的,反而是效能不俗但定價更抵玩的中階機款。
最近 Samsung 就推出了全新 A 系中階機款 Galaxy A54 及 A34,究竟設計上及使用上體驗如何? 由此可見 POCO X5 5G 用來玩一般遊戲問題也不算大,但如果要玩畫面比較華麗漂亮的遊戲,就似乎力有不逮了。 ▲熒幕亮度一般為 700 nits,但如果開啟了陽光模式,在陽光直射熒幕情況下,亮度可最高提升至 1200 nits,雖然仍未算十分光,但也算可以瀏覽到顯示內容。
兩個5G寬頻計劃可再加購5G SIM卡優惠月費計劃(最多4張),最平HK$98/月有20GB本地數據及3,000本地通話分鐘,但要與額外加購SIM卡共享服務(申請1張會比較好)。 4.5G 和 5G 各有優缺,難以斬釘截鐵說那一個 Plan 最好,主要還是根據用家的使用習慣﹑需要來決定那種 Plan 比較適合。 價錢低﹑數據用量多,所以沒有合約綁死,唯一是增值比月費 Plan 麻煩,所以如果正在找 中移動4.5 g評價2025 CP 值最高的流動數據服務,可能這才是「最好」的選擇。
▲而筆者借得的銀色機款,在不同角度去看會有不同效果,甚至有些角度會見到彩虹漸變色設計,筆者覺得比 A54 的設計更漂亮。 ▲電量方面,POCO X5 5G 內建了 5,000mAh 容量電池,不但電量大,而且筆者試過在一般使用情況下,要用上一日以上其實不難。 ▲不過有一點筆者覺得頗滿意的,就是在系統高速運作一段時間後,X5 5G 的處理器及電池,仍能分別維持在 37 度及 31 度的水平,可見它的散熱表現不俗。 ▲不過當放大相片後就會見到,以 中移動4.5 g評價 4,800 萬超清模式(右)拍攝的相片,細位細緻度始終比以一般模式(左)拍攝的相片為清。 ▲不過優點是機身只有 中移動4.5 g評價2025 189g 重量,厚度亦只有 7.98mm,十分輕薄,長時間使用也不會覺得疲倦。 ▲ 內建超多種拍攝模式,不過微距沒有跟這些拍攝模式放在一起,而是要在拍攝選單上點右上角的工具欄中才有。
中移動4.5 g評價: 流動數據Plan比較|網民:4.5G比5G Plan更好 價錢/覆蓋率完勝
除了挑選手機的外型與規格外,我們也得注意「支援的頻段」,因為不同電信商所提供的頻段不同、每款手機支援的頻段也會不一樣,所以如果手機支援的頻段愈多,我們能使用到的5G網路就會愈完整;此外,也要確認你的電信業者支援的頻段,和手機的是否有對應到。 目前台灣5G的主流頻段是「n1、n28、n78」,因此三個頻段都能支援的手機,就會是最佳選擇! 【5G月費計劃比併|6月更新】5G的最快網絡速度比 4G網絡可以快 20倍! 中國移動、3香港、csl、SmarTone、1O1O、香港寬頻、SUN Mobile已經推出各種月費計劃,都一樣有學生Plan及買機上台。 為了大家詳盡分析,《香港01》科技玩物記者就搜羅全港多間的價錢及優惠,列出所有Plan的優惠及注意點!
自從 4 月 1 日香港正式啟動了 5G 網絡服務以來,轉眼已開通 5 個月了,各大手機廠商也陸陸續續推出 5G 手機,但你知不知道,原來市面上有售的 5G 手機有不少未能完全支援香港 5G 頻段,因此買機前要懂得查看手機規格。 數碼通 SmarTone 5G寬頻,價錢由HK$104至HK$198不等,免行政費,有7日試用保證,分12個月至24個合約,短期搬屋最適合。 聲稱無限5G數據,不過是首200GB全速,其後FUP公平數據,可支援最多30部裝置。 5G網絡至少速度有100Mbps至200Mbps,足夠日常使用,只要地區有5G覆蓋便可。
以下是7大電訊商的5G Plan優惠及注意點,方便大家進一步了解詳細內容。 今次 unwire 記者在 4 個鬧市熱點進行速度測試,涵蓋銅鑼灣怡和街(室外)、中環置地廣場外(室外)、中環置地廣場內(室內),以及尖沙咀金馬倫道。 我們會使用 5G 手機 中移動4.5 g評價 Samsung Galaxy S20 Ultra 來進行測試。
5G家居寬頻使用電訊商的5G網絡代替光纖寬頻,將5G SIM卡插到5G路由器便可覆蓋全屋用Wi-Fi上網,無需師傅上門拉線。 暫時中國移動5G家居寬頻的價錢最抵,HK$98 24個月,首200GB全速,其後任用最高10Mbps,無行政費。 我們以每 中移動4.5 g評價2025 1GB 計算價錢的話,中國移動 MySIM 這張的平均每 1GB 價值是 中移動4.5 g評價2025 $9.6。 如果你在使用儲值卡後,想保留中國移動 MySIM 的號碼,答案係可以的,最平費用是 $50。 正常程況下,户外覆蓋率都會比室內覆蓋率高,因為室內的阻隔物一般都不利訊號傳遞。 阻隔物的材質、物料、厚度都會影響訊號傳遞,就跟家中的路由器(Router)分享無線WiFi網絡一樣,可能單位面積較大、主力牆較多的情況下,家中就會出現訊號「盲點」,即是室內某一個地方可能完全沒有網絡訊號。
POCO F3 畢竟採用高通 8 系列處理器,在效能表現上還是高小米 11 Lite 一截,續航表現則因為搭載較大的電池因此續航力長了一些些(但差異不到太大),螢幕規格也比小米 11 Lite 高上一些,像是有比較高的螢幕更新率、觸控採樣率和亮度等。 除此之外其他規格還滿相似的,也因為升級了一些規格,因此同為 6GB 版本,POCO F3 比小米 11 Lite 貴一千元,8GB 版本則是貴兩千元(POCO F3容量比較大)。 小米 11 Lite 非常輕巧,雖然螢幕有 6.55 吋大,加上電池是 4,250mAh 大電池,不過重量只有 159 克,而且厚度只有 6.81mm,拿在手上真的是十分輕薄的感覺。 包裝內容物還算齊全,包含小米 11 Lite 5G 手機、透明保護殼、Type-C 充電線、33W 充電器、3.5mm 轉 Type-C 耳機轉接線,沒有附上耳機,螢幕則是已經預貼好螢幕保護貼。 以 2015 年的台灣地區來看,SpeedTest 公佈的 4G 實測排名依序是台灣大哥大、中華電信、遠傳電信,這個數字是來自全台灣累積將近 1200 萬不重複人次的測速數據,可說是十分具有參考價值的排名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