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邨分三期興建,使用舊長型大廈設計,第1及2座於1968年11月落成;第3至6座於1972年10月落成;第7至10座於1973年8月落成。 黃竹坑邨(英語:Wong 黃竹坑工廈 Chuk Hang Estate)是香港房屋委員會轄下的公共屋邨之一,位於香港島南區黃竹坑涌尾,於1968年開始入伙。 據了解,香華工業大廈一直不乏名人入市,例如藝人關之琳便曾於2018年5月,斥資約5,100萬元購入該廈13樓全層,單位面積約7,226方呎,當時呎價7,058元。 一年後,即2019年5月上旬,她再度斥7,000萬元,購入樓上14樓全層,以面積約7,226方呎計算,呎價高達約9,687元,創當時新高。 黃竹坑的黃竹坑道是1號幹線的其中一段,接駁香港仔海旁道、鴨脷洲大橋及香港仔隧道,也連接南風道和香島道,成為黃竹坑、香港仔及鴨脷洲通往港島其他地區及九龍的主要道路。
臺灣位於在歐亞大陸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的交界處,屬於為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的一部分,地震頻繁。 菲律賓海板塊自新生代以來一直朝西北移動[10],和臺灣的生成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但每年8.2公分的移動速度[11],也在東部的花東縱谷、中央山脈、西部麓山帶以及平原區形成一系列的斷層。 對於施政報告中的「會在發展局內成立跨專業團隊,與持份者互動合作,統籌及落實『躍動港島南』的各個項目」,李秀恆表示頗有意義,體現政府接納來自企業等各方意見,他期待發展局跨專業團隊在未來有效為進行活化項目的企業協調事務。 港鐵南港島綫開通後,帶動了黃竹坑的發展,除了大型商場THE SOUTHSIDE將落成外,附近工廈亦有不少文藝Workshop進駐,很適合忙碌的媽媽們在這裡尋找MeTime。
黃竹坑工廈: 中華人民共和國
她認為南區教育文娛康樂設施齊備,而且Workshop甚多,例如陶藝、水彩畫等等,即使足不出南區,生活一樣多姿多采。 據香港文匯報記者了解,晉環由兩幢住宅大樓組成,樓高34層,共提供800伙,當中主打為2房戶型,有274伙,實用面積475至612方呎;其次則為3房間隔,有222伙,實用面積639至937方呎。 黃竹坑工廈 集集地震,讓台灣民眾瞭解地震的威力,並開始深思防震的重要性,開始檢討建築物或其他地方的防震措施。 此外,政府亦在此次地震後開始正視防震教育,加強防震防災的宣傳,並將此次教訓編入教材中。
- 921大地震民間捐款約占政府編列重建經費總額的七分之一[91],而民間捐款所占相對比例,遠非同級災難國所能相比,堪稱是歷年來全球大災變中民間最高比例的捐款[91]。
- 黃竹坑東面的壽臣山一帶,曾經是香港圍的所在地,被認為是香港地名來源之一。
- 黃竹坑的黃竹坑道是1號幹線的其中一段,接駁香港仔海旁道、鴨脷洲大橋及香港仔隧道,也連接南風道和香島道,成為黃竹坑、香港仔及鴨脷洲通往港島其他地區及九龍的主要道路。
- 臺灣汽車客運公司因應山線鐵路交通中斷,機動加開台北往台中、桃園往台中、中壢往台中、新竹往台中、台北往苗栗、台北往豐原等線班車,加強輸運旅客[73]。
- 預計辦公大樓部分將於2022年初落成,而酒店部分則將於2022年下半年完成全部活化工程。
- 黃竹坑過去一直為工廠區,但自從黃竹坑站的出現,近年該區面貌已出現翻天覆地的改變,透過政府活化工廈政策等計劃,不少舊工廈正陸續重建成新式工廈、商廈、酒店。
2001年3月27日止,共計興建組合屋112處,5,854戶[116]。 1999年9月28日,慈濟大愛村最先在南投市中興新村德興棒球場動工,接著陸續於南投、台中、雲林共19處動土興建,1999年12月底前完成全部1,743戶、21,051坪[117]。 由於車籠埔斷層帶兩側之地表產生最大之垂直高差達11公尺,最大水平錯動量約10公尺,在如此巨大之變化下,受災區域內之鐵路公路之橋梁、隧道均遭嚴重之破壞,以致交通路網全面受阻。 [75]921地震時造成近千座橋梁中,約有20%之橋梁受到不同程度之損傷,其中20餘座橋被列為嚴重損壞,嚴重損壞橋梁之破壞模式包括斷層錯動造成落橋、橋墩剪力破壞、橋柱與上部結構之接頭損壞、直橋及斜橋因支承座長不足而落橋、鋼纜線斷裂、以及橋台及邊坡或液化造成之基礎破壞等[76]。 【大公報訊】記者李亞清報道:透過政府的活化工廈政策加快黃竹坑舊式工廈的重建或改裝,為各新興行業及文化藝術提供更多營運空間,是施政報告中「躍動港島南」的重點項目之一。
黃竹坑工廈: 黃竹坑 , 鴨脷洲 , 香港仔 工商 最新租屋樓盤搜尋結果
此外集集地震後,在全台灣誘發超過21,000處的崩塌地,受影響面積達11,300公頃,造成中台灣廣大面積區域土石鬆動。 根據調查,震後造成的土石鬆動讓觸發土石流所需要的雨量遠低於地震前;震後一年所需的雨量僅需震前的四分之一,震後七年仍只需震前雨量的二分之一。 雲林縣的災情集中在斗六市和古坑鄉,其中斗六市「中山國寶大樓」、「觀邸大樓」倒塌造成人員傷亡,而古坑草嶺一帶崩塌土方活埋民眾29人,同時阻礙河道形成堰塞湖新草嶺潭。 在2000年6月11日凌晨2點23分發生的強烈地震,卻屬於為921大地震的餘震,芮氏規模達到為6.7。 為哀悼地震逝世的民眾與警惕自然災害的威脅,中華民國政府於2000年訂立每年9月21日為「國家防災日」並舉行地震演習,以求災害來臨時能做好防護措施,將傷亡的可能降到最低。
戴氏表示,是次罕有放售單位間隔方正實用,窗戶多,開揚光猛,現租客作迷你倉用途,租金回報穩定。 黃竹坑工廈2025 物業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非常鄰近黃竹坑港鐵站,步程只需約3分鐘,附近亦設有多條巴士線,來往港九新界非常方便。 鄰近的保濟工業大廈,最近獲本港老牌家族購入兩層物業,呎價約8,820元,可見區內工商物業有價有市。 黃竹坑站項目共分6期發展,港鐵早前將其命名為「港島南岸」,目前已招標批出其中5期的發展權,第6期則正在招標中。 而較早期批出的第1及第2期,現時建築進度正進行得如火如荼,外觀上亦已見到建築物雛形。 當中第1期晉環,發展商為路勁地產、平保,早前曾表示項目正待批售樓紙,最快月內推出,而項目5個示範單位已近完工。
黃竹坑工廈: 國家發展改革委出台20項新策 促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目前中環寫字樓因高昂租賃成本而被列為全球之冠,黃竹坑可謂提供中環以外的另一選擇。 1999年9月22日,《法新社》引述《俄通社-塔斯社》的報導指出,俄羅斯原定多派出一支醫療團隊到台灣,但台灣官員要求僅派出一支救援隊即可[94]。 《今日報》另指出,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要求,救援飛機沒有配備醫師[96]。 黃竹坑工廈 《中央通訊社》引述一位旅俄台商指出,救援飛機在9月21日18點30分出發繞道西伯利亞前往台灣[96]。 9月24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秘書長张金成針對俄羅斯《今日報》的報導回應,這純粹是謠言,俄羅斯的救援飛機正是從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領空飛抵台灣[95]。
政府自2020年施政報告提出躍動港島南計劃後,屬於新興商貿區的黃竹坑工商廈發展一日千里,獲投資者重點關注,吸引不少企業落戶區內。 美聯工商營業董事戴景賢表示,本行獲委託獨家代理黃竹坑黃竹坑道26號建德工業大廈低層單位連租約之放售事宜,建築面積約3,750平方呎(未核實),業主意向售價約3,338萬元,折合每平方呎價約8,900元。 [119]教育部公布由民間認養災區中小學重建的108所學校當中,慈濟基金會認養了五十多所,佔慈濟救災重建計畫總經費79%[117]。 報導另指出,當時俄羅斯的救援飛機根本沒不打算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空中走廊,救難隊是因等待台灣方面同意而耽誤時間,但政府需要時間來了解災情情況所以是正常的[98]。 10月8日,中華民國外交部亞西司司長陳國璜表示,派員到機場接機的時間被迫延後,俄羅斯救援隊員及隨行記者有向中華民國證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確有干擾俄羅斯的救援行動[99]。
黃竹坑工廈: 政府措施與國內捐助
10月9日,台灣《聯合報》的報導指出,俄羅斯方日前曾私下否認俄羅斯《今日報》的報導[99]。 9月22日,時任中華民國總統李登輝宣布成立「九二一地震救災督導中心」,由時任中華民國副總統連戰負責;9月23日行政院召開第2647次行政院會議,聽取內政部等單位報告921地震災情及處理情形,並自當日起全國降半旗3日致哀[82]。 為加快救災速度,中華民國總統府於地震發生後第5天頒布《民國八十八年九月二十五日總統緊急命令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經時任行政院院長蕭萬長同意,開始執行,至2000年3月24日失效。 活化工廈政策加快黃竹坑轉型,區內現有9個發展項目,合共提供逾214萬平方呎商業樓面供應。
黃竹坑工廈: 香港樓宇目錄
921大地震民間捐款約占政府編列重建經費總額的七分之一[91],而民間捐款所占相對比例,遠非同級災難國所能相比,堪稱是歷年來全球大災變中民間最高比例的捐款[91]。 廣播部分,警廣、中廣等廣播電台在地震後以電話連線給各地方記者以及縣市政府人員,並傳遞地震資訊、各地災情及停班課資訊,警廣並開放專線讓民眾提供災情。 中廣在地震發生後,馮小龍、朱克威、李雅媛輪流主播,凌晨兩點開始中廣音樂網、中廣流行網、中廣寶島網原先節目全數停播,聯播中廣新聞網節目。 甫開台的News98在地震當時正播出「九八夜線」節目,地震後主持人播出大地震的重大消息,隨後新聞部的人員陸續到達電台展開一連串馬拉松實況播報,除此之外,台北之音也加入報導災情的行列[80]。 地下兩層,樓高12層的東星大樓是台北市受災最嚴重、也是唯一倒塌的建物。
黃竹坑工廈: 香港警察學院
而位於臺北縣新莊市「博士的家」由於未按圖施工,建築安全係數未達一半標準,不堪四級地震而導致3棟大樓倒塌,45人罹難。 科學家估計是由於台北盆地四面環山,會導致地震波聚集效應,再加上台北盆地土質鬆軟所致的場址效應,使震度放大的現象更形劇烈。 這場地震造成2,415人罹難[註 1],29人失蹤,11,305人受傷,另有51,711棟房屋全倒,53,768棟房屋半倒,是臺灣戰後時期傷亡損失最嚴重的自然災害。 黃竹坑工廈 人員傷亡慘重之外,許多道路與橋樑等交通設施、堰壩以及堤防等水利設施,以及電力設備、維生管線、工業設施、醫院、學校、政府機關等公共設施遭到震毀,更引發大規模的山崩與土壤液化災害,其中又以臺灣中部的災情最為嚴重。 921大地震,又稱為集集大地震,是指1999年9月21日凌晨1點47分15.9秒發生在臺灣中部山區的逆斷層型地震,總共持續大约102秒,期間臺灣全島都感受到明顯搖晃。
黃竹坑工廈: 港鐵
9月25日,俄羅斯救援隊長普拉特(俄语:Плат, Павел Васильевич)接受採訪時则展示了另一种场景,根据其说法,救援飛機则是在俄本土机场準備起飛後等待了大約13個小時才起飛,他没有说明原因[97]。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所轄位於桃園縣復興鄉的東眼山森林遊樂區及高雄縣桃源鄉的藤枝森林遊樂區遊樂設備損毀;台東林區管理處所轄南橫往向陽路段160K+800M處坍方交通中斷[62],南迴公路於台東有多處路段坍方交通暫時中斷。 黃竹坑工廈2025 位於宜蘭縣五結鄉的孝威倉庫稻穀低溫冷藏倉庫遭受921集集大地震波及,導致倒塌、毀損容量520公噸5座、175公噸1座,損失約新台幣3千餘萬元[63];台南縣白河佑昇水泥公司攪拌桶倒塌[50]。 新竹市國賓飯店40公噸工地起重架掉落,造成2死1傷;新竹縣竹北市和新埔鎮各發生穀倉倒塌事件,竹北的穀倉倒塌壓到民宅,造成至少4人輕傷;花蓮縣蘇花公路與中橫公路部分路段坍方[50]。 苗栗縣受災狀況以卓蘭地區最為嚴重,百餘間民房倒塌,而位於三義鄉的龍騰斷橋部分橋墩禁不住強烈搖晃,應聲落地,龍騰斷橋也成為1935年新竹台中大地震與九二一地震兩次世紀大震的見證者。 車籠埔斷層呈南北向,由南投縣的桶頭,向北經過竹山、名間、中興新村、南投、草屯、霧峰,再沿著台中盆地邊緣經過大里、車籠埔、太平、大坑、豐原,再由石岡轉向東勢及卓蘭一帶。
黃竹坑工廈: 地震概況
SmartME多平台搜尋租盤功能「Mega 搜尋」,集合唔同平台盤源,即時整合租盤顯示,可以一眼睇晒唔同平台租盤嘅出價。 好似去旅行搜尋酒店格價一樣,做到省時高效,帶給用戶真正智能暢快嘅搵樓租屋體驗! 無論租屋定買物業,資深專業嘅地產代理非常重要,當中唔少嘅瑣碎事宜,如果有專人協助提供意見雙方更有保障。 台北市政府921賑災剩餘款8,181萬3,414元,挪撥到市府「重大災害民間賑災捐款」,在2008年挪用6,400萬元轉給中華民國紅十字會捐給四川解北小學蓋20間教室,是當時重大災害捐款中9年來最高筆的捐贈[92]。 大地震發生後亦立刻引起全世界傳媒的注意,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ABC、MSNBC、CBS三大電視台和福斯電視台(FOX)都在新聞網頁以頭條方式大幅報導此次地震[81]。 英國BBC新聞網也是以頭條的方式報導台灣發生大地震的消息;日本《讀賣新聞》、《朝日新聞》、《每日新聞》等各大報的網站也是以最快的速度更新有關台灣地震的消息。
黃竹坑工廈: 香港仔工業學校
商廈設計將用家第一身體驗作為依歸,以健康考慮作為核心,並提供完善的配套設施,務求全方位提供高效、便捷、舒適的工作環境。 SmartME作為中立智能平台有著獨特嘅優勢,可彈性地按用戶需要不時調整市場策略,以配合用戶根據租金價格過濾,個人化輕鬆簡單搵到心水平租筍盤。 黃竹坑工廈 逐漸龐大嘅大數據,亦為用戶提供真實嘅租樓及樓市整體走勢及指數參考。 此外,smartME亦為用戶提供重點必睇文章,包括最新樓市成交資訊、新盤資訊、名人專欄、樓檢教學、裝修設計、搜羅業主、租客需要的生活配套及推廣優惠。 黃竹坑工廈2025 第2期位置毗鄰第1期,由嘉里和信置負責發展,亦主打2、3房單位,並有少量1房、4房。 黃竹坑工廈2025 若以景觀來比較,第2期要較晉環更為優勝,其中不少單位望向深灣遊艇會海景,估計日後價錢會更高。
黃竹坑工廈: 黃竹坑工廈活化新模式
就放寬寫字樓、工廠大廈和商舖等非住宅物業按揭成數上限,由現時五成提升至六成,令買家入市成本降低,入市信心增強。 新近有業主趁勢出售位於黃竹坑香華工業大廈、一個面積逾3,500方呎的單位,意向價2,250萬;據悉,該廈向來不乏名人入市,包括女星關之琳便曾在2018年及2019年,先後入市兩個全層單位,其中一伙造價更創當年新高。 其中Campfire便在黃竹坑提供針對區內時裝業的共享工作間服務,包括攝影工作室及會議場地等,填補市場不足。
黃竹坑工廈: 酒店
黃竹坑過去一直為工廠區,但自從黃竹坑站的出現,近年該區面貌已出現翻天覆地的改變,透過政府活化工廈政策等計劃,不少舊工廈正陸續重建成新式工廈、商廈、酒店。 區內亦有不少工廈外牆塗鴉,為舊工廈平添不少年輕氣息,部分更成為遊人的打卡熱點。 震災後數以萬計的災民居住在營區或簡易帳蓬中,為解決災民住的問題,1999年9月27日,行政院成立「九二一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政府和民間在災區興建組合屋,作為災民臨時安置處所[116]。 1999年10月5日公布「921受災戶使用臨時住宅分配作業要點」,由轄區鄉鎮市公所據以辦理受災戶申請分配組合屋,依照「921震災重建暫行條例」規定,居住在組合屋的災民最多可達4年。
921大地震發生之後1個月內發生大約1萬次的餘震,其中將近4百次有感餘震,餘震大多數發生在主震破裂帶之周圍,分布於車籠埔斷層東方及震央南方一帶。 [19]時任中央氣象局副局長辛在勤認為是因為主震的能量被阻擋在中央山脈和雪山山脈之間,因此造成4次大餘震都集中在這裡[18]。 921大地震之後到1999年11月底,總計發生了多達14,600次餘震[12]。 財團無礙疫情繼續參與工廈活化,當中金寶集團李秀恒旗下的黃竹坑偉晉中心正式開始活化項目展開改裝工程,將會改裝成為1幢寫字樓及1幢酒店,預計2022年完工。 黃竹坑是南區中擁有較遼闊平地的地區,因此設有不少運動場地,包括多個足球場及籃球場及室內運動場等。
黃竹坑工廈: 災情統計
地震發生隔日政府統計,死亡人數已逾2321人,傷者6534人,受困者12308人。 臺北縣(今新北市)、台北市、苗栗縣、臺中市、彰化縣、雲林縣等地亦有嚴重災情。 三週後,行政院主計處公佈死亡(含失蹤)人數為2378人,死亡人數最多為台中縣1138人,次多為南投縣928人,有40845棟房屋全倒、41373棟半倒(包含多處各級學校校舍)。 地震造成的房屋建築損毀以南投縣和台中縣市最為嚴重,兩縣市之房屋全倒與半倒的總戶數約佔全台損壞戶數的95%,全倒與半倒的戶數約略相當,其次為苗栗縣、彰化縣、雲林縣和台北縣,約佔4%,而由於地震是發生在凌晨時分,因此罹難的原因多屬於因房屋建築倒塌而被埋困所致[30]。 在台灣,921大地震的死傷程度有紀錄以來僅次於1935年的新竹台中大地震(關刀山地震)。
黃竹坑工廈: 香港文匯網
聖神修院是香港訓練天主教神職人員及供教友進修的重要地方,它也為教友提供圖書館、靜舍租用等服務以及開放教區文物館予已預約人士。 經朋友介紹下,Sandy參加了一個陶藝Workshop—Lump。 這個工作坊固然有開設陶藝班,但更吸引她的原因是可租用這地方自由創作。 本身Sandy 媽媽有一定的陶藝基本功,但欠地方練習,這裡的材料和工具都很齊全,環境舒適,是創作的理想空間。
震央位于北緯23.85度、東經120.82度,位於南投縣集集鎮境內,震源深度為8公里[1],芮氏規模為7.3(美國地質調查局測得矩震級為7.6-7.7)。 這場地震肇因於車籠埔斷層的錯動,並且在地表造成長達為85公里的破裂帶[8],另外也有學者認為是由車籠埔斷層以及大茅埔-雙冬斷層2條活動斷層同時再次活動所引起[9]。 利嘉閣(工商舖)地產-聯席董事尤明德表示,上述獲業主委託放售的工廈物業為黃竹坑道12號香華工業大廈高層A室,單位建築面積約3,534方呎,意向價2,250萬元,平均呎價6,367元,以交吉形式出售。 他指出,大廈每層一梯兩伙,上述放售單位間隔四正實用,備有企理寫字樓裝修及獨立內廁,新買家基本上一入場即可使用;而大廈停車場可入40呎貨櫃車,並設有3部載貨升降機,方便上落貨物。 黃竹坑工廈2025 隨著香港不少大型發展商在黃竹坑興建商業大廈,為該區注入動力,現時黃竹坑已擁有逾100萬平方呎樓面面積的甲級寫字樓,而且這數字仍不斷攀升。 太古地產、信和置業、英皇集團、新鴻基地產及恒基兆業地產等發展商均在黃竹坑持有新落成或發展中項目。
在4G 通訊普及之後的每年9月21日的上午9點21分都會透過災防告警細胞廣播訊息系統並以國家級警報到所有手機作為演習訊息。 金寶集團表示,活化工程後,由偉晉中心經行人天橋步行至港鐵黃竹坑站只需要2分鐘,至金鐘及中環等核心商業區僅需10至15分鐘。 黃竹坑香華工業大廈高層A室單位,面積約有3,534方呎,以意向價2,250萬元放售。 黃竹坑東面的壽臣山一帶,曾經是香港圍的所在地,被認為是香港地名來源之一。 隨著黃竹坑站於2016年年底啟用,大大縮短了通勤時間,從核心商業區乘港鐵前往只需10分鐘,因而提升了黃竹坑的公司租戶組合。 Gigi Lo指出通勤時間減少,意味著有更多跨國企業及專業服務公司考慮把後勤辦公室從中環遷到黃竹坑。
到了明朝嘉靖年間,有人在該處一帶建立香港圍,成為香港島早期具規模的村落之一。 2017年黃竹坑寫字樓淨租出樓面達146,000平方呎,證明黃竹坑尤其深受大面積單位租戶歡迎,例如安盛、孖士打律師行,以及菲利普莫里斯、華倫天奴及連卡佛等消費者產品品牌。 發展商曾表示,項目的目標買家是換樓客、居住南區的分支家庭及中環上班族,故預計項目樓價不會太低。 目前區內的半新樓,要數到南灣(11年樓齡)及深灣9號(9年樓齡),其中南灣實用面積平均呎價為21,531元,深灣9號則約27,899元。
餐廳以現代美國菜為主題,囊括菜式橫跨歐亞,如實反映洛杉磯的多元文化精神。 客人可以藉著享用 1st & Beaudry 的多款招牌菜式,品嚐洛杉磯最聞名的早午餐滋味。 首推 招牌彩虹沙律 Sunset Boulevard($118),以顏色、味道繽紛的新鮮蔬果,包括哈斯牛油果、 意大利青瓜、紅水菜、紅菜頭片,以及堅果穀物等拌成,豐富滋味共冶一爐。 根據房屋委員會的「整體重建計劃」,於2003年決定清拆重建黃竹坑邨,並於2007年9月28日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