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自己的價值和底線,以及考慮公司的其他因素,將有助於你做出明智的決策。 此外,與獵頭建立良好的關係,利用他們的專業知識和經驗,將在薪資談判中為你提供寶貴的幫助。 在薪資談判之前,你不僅僅應該關注薪資,還要考慮公司的其他因素,如公司文化、發展機會和工作環境。 這些因素將對你的工作滿意度和長遠發展產生重要影響。 因此,在薪資談判之前,先了解公司和老闆的情況,有助於你做出更全面的決策。 轉工加人工 4/提出合理加薪範圍
- 另外,辨清公司是放銀行假或勞工假都十分重要,銀行假的假期日數會比勞工假多。
- 記着,只要大家你愈了解市價,在加薪談判時,「來來回回」的次數便可減少。
- 未必得,因為轉工時已加人工,該新薪酬已是你的market price。
- 尤其當員工認為自己一直不被重視,有心跳槽時,這時候獲得晉升,在求職網站上更改頭銜,就很容易被獵頭公司挖角。
- 現時不少HR和headhunter選擇在LinkedIn 尋找適合的應徵者,所以把LinkedIn當成Facebook/Instagram 般經營,是每位打工仔需要做事。
調查指,薪酬待遇(71%)、事業發展和晉升機會(48%)及企業文化(44%)仍是受訪者尋找新工作機會的主要誘因。 轉工加人工2025 如果你在一個重視創新和合作的環境中工作,這可能會給你帶來更多的工作滿足感。 綜合市場的消息,在正常市況下,打工仔轉工一般可以加薪20%,少則15%,10至25%都屬於正常範圍。 因為一般公司每年都會加5%至10%人工,因此若是為加薪而轉工,但加幅與現職公司的加幅差不多的話,理論上就不值得轉工。 他指人工由入職的$13,500 ,在6年間跳至$38,500,而同期畢業的人,卻只加了一至兩次人工,甚至同一分工做6年都只得20-25k。
轉工加人工: 加薪之後 會否交多稅?
此外,《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指出,不是每個人都樂意擔任管理職,這也是升職後離職的原因之一。 蓋洛普(Gallup)調查發現,由於混合辦公和遠距工作逐漸成為新的工作型態,使管理團隊更具挑戰性。 經歷裁員潮的公司,剩下的管理階層必須負擔更重的工作量,導致主管比員工更倦怠、更想離職。
所以,各位打工仔必需留意,自己在填寫「要求薪金」時,這個新的工資究竟會否令自己需繳付的稅款,增加多少。 這可能對不少剛離開校園,或超過10年沒轉過工的打工仔來說,沒有頭緒。 甚至有人從沒想過,加人工後,因為個人在稅階或稅率計算方法變得有所不同,最終亦交多了薪俸稅。 所以,MoneySmart整理5個因素,供大家參考。 正式要求加人工前,你應先詳細調查,了解市場上,個人職位市價多少。 轉工加人工2025 重點是,在加人工的角力中,先開口說價錢的人就輸了。
轉工加人工: 轉工時加人工到底該怎麼加,幾時加? 獵頭怎樣幫到你
呢個時候你再糾纏落去都無用,不如開宗明義問佢到底要達到咩條件先會加畀你。 不過記得企硬問清問楚,唔好畀老細又蒙混過去,否則下次都只會又有其他原因耍走你。 而如果你老細同你提出一啲無理要求嘅話,你要諗清楚係咪時候轉工喇。 轉工加人工2025 到底出邊公司出緊咩條件俾同你同一個職位嘅打工仔呢? 不妨做多啲功課,上吓各大求職網了解一吓行內嘅趨勢,摘錄低啲數據資料,整理一下再展示畀你波士睇,以數字證明你係underpaid,須要加人工,否則遠走高飛。
一般而言,至少要做一年才被視為在該公司有工作經驗,但最理想的是做夠3至4年,而當中有升職、加薪等被舊公司認可的成續,才最佔優。 一般行業而言,香港轉工叫價為10-20%,部分工種如 IT 、Digital Marketing等人才需求較高,有機會可再叫高一些。 如果不確定自己的議價能力,可向相應行業的headhunter請教。 但對於近10年的新興行業,市場人才流動率整體較高,老闆們明白和體諒短時間轉工的人才,對他們也較易接受。
轉工加人工: 討論區
如有發現侵犯版權,原作者及jobsDB保留採取法律行動的權利。 去年亦有近七成受訪者獲發花紅,而50%受訪者獲發多於一個月的花紅,整體貼近疫情前水平(2.23個月)。 老細永遠有一萬個理由唔加人工俾你:市道差、生意差、上面唔開心、佢唔開心…… 總之點都係想耍走你,佢差嚟差去嘅時候你要強調自己加人工嘅理據。 光是今年 轉工加人工 4 月,美國上班族就有 400 萬人辭職離開工作崗位,只比 3 月的 450 萬人略少,而且預計有更多人因追求高薪、彈性上班或各種挑戰等,而跟上這個潮流。
- 如欲刊登於其他網站或刊物,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與我們聯絡。
- 大部分公司都會向僱員提供醫療保險或工作津貼,在轉工時亦要考慮新公司有否提供這些福利保障。
- 如果公司提供其他福利或優惠,例如彈性工作時間、醫療保險等等,這些都可以對你的期望薪金產生一定的影響。
- 如果不確定自己的議價能力,可向相應行業的headhunter請教。
- 談加薪最重要的是個人表現,打工仔平常要養成記錄工作成果的習慣,最好能以量化的方式呈現出來,以數字說服上司為何你值得更高的薪酬。
- A︰事實上,各人辭職的理由都不盡相同,在職涯道路上追求的東西亦不一樣。
- 其實每個人轉工都總有個人的理由,打工轉工時,除了考慮金錢因素外,亦可以考慮年尾花紅、公司福利、同事關係、工作前景等。
但加了人工後,有時亦可能交多了薪俸稅,所以了解薪俸稅稅階亦很重要。 現時薪俸稅的計法就是年薪先減強積金及各類免稅額,再將餘下款額按稅階(見下表)計算。 稅階共分5個,為方便讀者理解,我們以a、b、c、d、e作劃分。 轉工加人工2025 調查亦預示今年人工將現升勢,有66%受訪者估計在下次薪酬調整時可獲加薪,同時有48%受訪者估計花紅亦將增加,比例顯著高於去年同期水平(分別為43%和29%)。 因此許多中階主管夾在老闆和下屬之間,兩邊不討好,壓力也很大。 蓋洛普進一步指出,高達 55% 管理階層現在積極尋找跳槽機會,高出「個體工作者」(individual contributor)的 49%。
轉工加人工: 爭取加人工想升職 轉工必備5大心態
在軟件公司擔任系統工程師的尼爾森(Yehuda Nelson)便是如此。 當初他向公司提出升職,卻在幾個月後才獲得批准,此時他已動念跳槽。 他表示,自己太晚被升遷,而且薪資和職位都不符預期,所以升職幾個月後決定跳槽到另一間公司,成功得到更高的職位、薪水以及理想的工時。 轉工加人工2025 升得太早,員工不知道自己能否勝任;升得太晚,人家已經開始找新工作。
轉工加人工: 獵頭的專業幫助
調查訪問本地共476名來自不同行業受訪者,如金融服務、零售、創新科技、製造業等。 畢馬威行政人員招聘服務主管李果行表示,當中分別有37%來自金融服務,以及45%來自創新科技的受訪者表示會增聘人手,反映該行業前景較佳。 最多HR 投訴的是應徵者遲到、衣著配搭出錯,Samantha 轉工加人工2025 指第一印象非常重要,面試者不能忽略最基本的禮儀。 其次是CV寫得很多,實際會面時發現經驗不如CV所寫,出現錯配,提醒大家CV 上所列的成績和工作範圍不能誇大失實,以免浪費雙方時間,也留下較差印象。 假如公司真的無法提供範圍內的薪金,那你就需認真考慮轉工了。 至於留在原職的受訪者,有50%表示於2021年獲加薪,有19%受訪者獲加薪3%至5%,而獲加薪6%或以上的受訪者則達20%。
轉工加人工: 【職場熱話】阿媽成日返工時間打電話嚟吵 打工仔哭訴:遲早收警告信
將平時自己做得好、波士讚你嘅嘢儲起佢整理好,到時到候就拎出嚟同老細傾,作為你要求嘅有力理據。 呢招唔單止嗌加人工啱洗,甚至要求升職、或者搵下份工都非常啱用,可以深深impress對方,留下好印象。 另一方面,頻繁跳槽其實存在風險,特別是在經濟不景氣、大環境劇烈變化的年代,反而讓經常轉職者暴露在被裁員的風險。 Samantha 指,頗多應徵者會主動傳email給新公司的上司和HR作致謝,這是表達禮貌方式之一,視乎個人習慣,不會予人「擦鞋」感覺。 轉工加人工 轉工加人工2025 如欲刊登於其他網站或刊物,請電郵至[email 轉工加人工 protected]與我們聯絡。
轉工加人工: 可能你有興趣我們其他轉工錦囊文章:
他認為現時職位「各方面都唔錯」,過去一周都適應得到,「如果跳槽,人工係高啲,但係唔知嗰邊啲同事好唔好人,工作環境又好唔好……」,希望網民可以分享看法讓他參考。 受訪的高級管理層因為比較看重工作滿足感,因此亦有意投身初創。 最理想梗係有得「升」又有得「加」,但當公司資源有限,大部分會以「升職」取代「加薪」去留住人才,令唔少打工仔覺得「搵笨」決定轉工。 只不過,轉工雖然可以爭取更多人工,但同時有好多不確定性值得考慮,都要評估返新公司有冇足夠嘅晉升機會,職銜(Job title)對未來職業生涯有冇幫助,新工作環境適唔適合等等。 如果而家你仲未搵到工,有得升職又唔使簽賣身契唔畀走(有啲公司升職要夾硬留多一年先可以走…),有個靚Title轉工都唔錯。
轉工加人工: 轉工加人工 5個因素要考慮 (包括薪俸稅)
在這被動情況下,求職者可以審視自身條件,準備心態和文件是否充分。 有時講開買乜乜嘅時候,可以輕輕帶句啲嘢好貴呀、生活艱難咁,俾啲hints你波士知道你想加人工。 不過呢,呢招只適用於啲唔縮骨嘅波士,而大部份波士其實都好縮骨,九成九即刻側側膊扮聽唔到就算。 整體而言,受訪者認為初創公司具吸引力,有47%受訪人士表示,最希望加入金融科技初創,亦有33%受訪者希望加入電子商貿初創。 去年約三分一(36%)曾轉工的受訪者人工加幅逾20%,並有19%人加薪30%或以上。 受訪者對2022年轉工的人工加幅亦較樂觀,有51%的受訪者預期轉工將獲加薪兩成或以上,而19%則估計轉工可獲加薪三成或以上。
轉工加人工: 【求職攻略】Job Agents 究竟有咩用? 打工仔嬲爆:問長問短又無下文
2021年加薪幅度最高的行業為金融服務業及專業服務業,分別有25%及30%人獲加薪一成或以上。 最近在討論區上,有網民就開帖文「大家覺得幾耐轉一次工先叫正常」,網民指自己本身不太喜歡適應新環境,但無奈轉工的加幅太吸引! 他指自己出社會6年,轉了6份工,每次都會大約2至3月,加了薪金和出了Bonus/獎金後,就會過檔。 確定了自己的價值和底線後,你就能在薪資談判中更自信地表達自己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