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聯絡道通車後,過年期人潮依然擠爆白沙屯,平交道人車爭道、險象環生,因此廟方計畫將白東里十一鄰道路拓寬、另在白沙屯天德宮周邊興建停車場,盼能紓解參拜車潮[14]。 乾隆年間,陳志城入墾本地,繼有駱當入墾於過港庄,續有林、王、鄭等諸姓加入墾荒,奉請一尊軟身媽祖供奉於民宅,乃全庄精神之所託[2]。 咸豐年間,白沙屯居民一起集資為輪值於爐主家的媽祖神像籌建廟宇,於1863年(同治二年)完工[2][3][4]。 2011年信徒籌設山邊媽祖宮籌建委員會,隔年由山邊媽祖鑾駕擇定臨時廟地,並定名山邊媽祖宮,直到2013年入廟安座。
- 2013年初,山邊媽祖臨時無預警的以大轎親擇了現在的臨時廟廟地,建造了山邊媽祖臨時行宮,換個方式持續默默地守護山邊庄,至今已有數年光陰。
- 一樓正殿為天上聖母殿,神房內供奉的軟身媽祖神像歷史比拱天宮悠久,本地人稱為「大媽」,集開基、鎮殿、進香為一身[5]。
- 每年進香啟駕前,執侍婦女以茉草水為該像沐浴洗淨,然後換上信徒所奉獻的鳳帽,蟒袍,后冠,鳳裙,弓鞋等新衣新袍[5]。
- 山邊媽祖,正是由山邊庄六、七十戶的地方居民擲杯輪祀的媽祖,神像大小八吋八,根據山邊媽祖宮主委陳文明推測,應為早期從福建隨先民渡海來台的神像。
- 白沙屯何時開始前往北港進香年代不可考,但相傳在建廟之前庄民已組團前往北港進香,而且根據耆老回憶在他們祖父輩的時代已有此傳統,因此可確定超過170年以上歷史。
- 山邊庄中信眾秉持先賢傳統,年年以擲杯方式聖擇值年爐主,由值年爐主輪值供奉之,過爐之日即為往北港朝天宮進香回鑾十二天之後,當日經開爐儀式後,由前任爐主全家虔誠辭駕跪拜,隨即以四人大轎恭迎前往新任爐主家中安座。
該神像是為唐山師傅雕塑的,在兩岸交流不便的清代,這類神像相當罕見[6]。 每年進香啟駕前,執侍婦女以茉草水為該像沐浴洗淨,然後換上信徒所奉獻的鳳帽,蟒袍,后冠,鳳裙,弓鞋等新衣新袍[5]。 為媽祖換裝的女性,除了手腳俐落、聰明外,還需經過擲筊,如當地女性陳生煌自十二歲起就跟母親陳王玉娘見習,在日治時代為該神像沐浴、換裝的工作就由她倆擔任,戰後才由么妹陳瑞雲接替,後來兩人輪番接替[6]。 國寶級薪傳獎得主吳清波曾在2006年冬替此像粉面,後2017年夏再由林延樺重新粉面[7]。
山邊媽祖由來: 白沙屯媽祖到白沙屯的由來故事
現在山邊媽祖的自有轎班約20人,本地與外來人數各半,進香出發前會訓練個兩三次;轎班人員會經由委員會口試初步審核,嚴禁在執勤時嚼檳榔、喝酒,維持莊嚴,慢慢營造出人員自律、自主氛圍。 據說山邊庄的照府王爺是由平埔族的鳥神修煉而來,因此神尊臉上的花紋斑斕,彷彿是鳥的羽翼在陽光下般璀璨。 相傳早期時,山邊庄海邊漂來一面令旗,被當地林姓庄民撿回家後卻被孩童拿去玩耍,結果觸怒王爺,小孩因此腹痛不已。 山邊媽祖由來 白沙屯媽祖進香路線總是飄忽不定,但不變的是「雙媽同轎」,全程相伴直到回鑾,終於回到通霄秋茂園邊,雙媽會「分轎」各自回宮。 廟方主委黃木桂解釋大媽進香返宮後要等十二天後再露臉、開爐,一般信徒說法是神明長途進香勞累,所以輪由二媽遶境,十二天後會舉行開爐,由廟方供應湯圓,代表進香圓滿成功[23]。
信徒洪建華為了方便遊客,募集新腳踏車分別放在白沙屯車站、白沙屯天德宮兩處,供往來遊客免費自由騎乘,於2017年6月中旬首上路,獲得不少好評,由老技師駱政雄巡視[15]。 廟方在通霄、後龍兩鎮交界過港溪畔有香客大樓,於2010年9月12日落成剪綵,頂樓可遠眺後龍好望角到白沙屯西海岸[11]。 山邊媽祖由來 當天時辰一到,山邊媽祖便藉由大轎指出七星劍的插入點,再由山邊媽祖臨時行宮的主委將七星劍擺至指定位置,說時遲那時快,山邊媽祖大轎一發力,便將七星劍敲入土中,整個過程令山邊庄民感動。 有關照府王爺的稱號,也有另外一個有趣的小典故,閩南語發音的「鳥」和「照」雷同,而早期山邊庄民只著重於口語相傳,所以才有不同的稱呼。 眾人遂請示山邊媽祖,山邊媽祖聖示逐步擇地蓋廟,在眾善信集思廣義著手規劃蓋廟事宜,因而促成山邊媽祖籌建管理委員會。 山邊媽祖由來2025 山邊庄中多為務農的中老年人,年輕人口大多外移工作,時至今日由於山邊媽祖香客數倍增長,而擔任值年爐主職位之人,家中需要有人全天留守並招呼各地前來參拜的信徒,同時需保管香油錢及維護山邊媽祖神尊安全。
山邊媽祖由來: 白沙屯媽祖勇字由來一、
因此,九房派下族譜中就有一段這樣的記載,昔日先祖父子開拓到山邊村(現地名為苗栗縣後龍南港里),亦有受僱看管石滬之勞,亦受當地先民之照顧。 此活動也是通霄男子成年禮之一,起源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通霄男子被徵召作軍伕,事先會到此廟祈求庇祐,待平安歸來再參加徒步進香還願[19]。 原先通霄鎮的新埔居民也會一同前往進香,但一年進香回鑾途中,兩地陣頭發生爭執,新埔人在1952年另外雕刻開光另一尊媽祖,供自己居民膜拜,後建立廟宇新埔雲天宮[20]。 當年,山邊庄民則急中生智將山邊媽藏匿於現今山邊土地公廟旁的樹叢裡而躲過此次劫難。 山邊媽祖由來 三百年以來,山邊媽經歷了成功護民渡海來台、守護石滬共生養民、扭轉正廳改造事件及偕白沙屯媽往北港進香之無形文化資產盛典活動。 媽祖娘娘來了,從拱天宮廟外被簇擁準備登轎,但仔細一看並不是白沙屯媽祖,而是隔壁村庄的「山邊媽」。
- 該神像是為唐山師傅雕塑的,在兩岸交流不便的清代,這類神像相當罕見[6]。
- 現在山邊媽祖的自有轎班約20人,本地與外來人數各半,進香出發前會訓練個兩三次;轎班人員會經由委員會口試初步審核,嚴禁在執勤時嚼檳榔、喝酒,維持莊嚴,慢慢營造出人員自律、自主氛圍。
- 【好書推薦】《我的媽呀!林小姐》那些年我們陪媽祖散步的日子 寶島神很大主持團隊感動實錄★三立新聞網/寶島神很大提醒您:以上言論及圖片僅供參考,不代表本台立場。
- 苗栗地方耆老較為一致的說法是:曾聽聞先祖口傳白沙屯媽祖金身原是由鹿港上岸,而後輾轉駐駕苗栗,護佑白沙屯子民。
所以每當媽祖轎踩轎改變前進方向後,執頭旗的隊伍必須秉持【只進不退】的原則繞道或走遠路再回到進香隊伍的前哨。 雖然臺灣各地媽祖在農曆三月進香、遶境,但白沙屯媽祖鮮少與大甲媽祖遶境進香的隊伍交會過,直到2004年4月25日在沙鹿創下首次相遇[19]。 2016年3月17日白沙屯媽祖與山邊媽祖曾駐駕於大甲鎮瀾宮董事長顏清標宅,2020年7月5日,白沙屯媽祖與山邊媽祖前往北港朝天宮進香時,停駕大甲鎮瀾宮,由副董事長鄭銘坤迎接媽祖鑾轎,媽祖信眾對此盛事十分興奮。 白沙屯媽祖進香時,山邊媽祖神轎也會一同前往,在2009年報導時,長年跟隨進香的山邊居民林梅蘭表示,她祖父曾負責編織山邊媽鑾轎,推估兩尊媽祖同行進香至少百年以上[18]。 山邊媽祖由來 山邊媽祖由來 供奉的千里眼、順風耳神像為頭戴官帽、腳穿鞋的文身造型,與一般媽祖廟常見武身造型不同;據老一輩傳述,這項淵源與白沙屯媽祖每年到北港朝天宮進香有關聯[10]。
山邊媽祖由來: 白沙屯拱天宮
山邊媽祖鑾轎於回鑾安座前,會先恭送白沙屯媽祖鑾轎進入拱天宮廟前,才轉向前往山邊庄,以此展現媽祖姐妹敬重情誼,此傳統百年來不曾改變。 苗栗地方耆老較為一致的說法是:曾聽聞先祖口傳白沙屯媽祖金身原是由鹿港上岸,而後輾轉駐駕苗栗,護佑白沙屯子民。 雖然上述說法並未有歷史記載可以參考,但流傳至今日,相信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供世人了解白沙屯媽祖由來 。 傳聞白沙屯媽祖的由來是按照苗栗「天德宮」長老陳漢明先生的親耳所聞表述:「三十餘年前,天德宮已故乩童洪萬安先人,曾應地方頭人要求起乩請示聖母,媽祖聖示其來到白沙屯時間為清乾隆十四年,斯時白沙屯地區僅有三姓人家」 。 白沙屯何時開始前往北港進香年代不可考,但相傳在建廟之前庄民已組團前往北港進香,而且根據耆老回憶在他們祖父輩的時代已有此傳統,因此可確定超過170年以上歷史。 早年先民為祈求海上平安奉請一尊軟身媽祖神像供於民家,清咸豐年間白沙屯居民將白沙屯媽祖輪值供於爐主家,咸豐晚期開始集資籌建拱天宮,於清同治二年落成,所以媽祖神像比拱天宮悠久。
看完此篇介紹讀白沙屯媽祖由來、遶境由來及媽祖勇字的由來,是不是對白沙屯媽祖稍微了解了呢。 山邊媽祖由來2025 今天,白沙屯媽祖繞境活動也是全台的宗教盛事,不只當地居民參與,每年到白沙屯媽祖遶境時間 ,全台信眾從各地集結而來,白沙屯媽祖遶境已成為全民宗教文化信仰活動。 廟方主任委員洪文華講述,毗鄰海濱的白沙屯居民多數先祖是福建泉州同安、惠安移居而來,自乾隆年間奉請媽祖渡海來台啟肇以來,媽祖已成為當地人最重要的心靈依靠,而白沙屯媽祖徒步進香,乃白沙屯最重要、最具地方特色的活動[5]。 該活動在2011年3月6日由文建會正式指定為國家重要民俗文化資產[16]。 廟方也與悠遊卡公司合作,在2018年進香前推出悠遊卡,卡片版面除印有白沙屯媽祖神像,卡片製程摻入香灰並過火[17]。
山邊媽祖由來: 收驚問事一把罩 王爺公來保庇
【好書推薦】《我的媽呀!林小姐》那些年我們陪媽祖散步的日子 山邊媽祖由來2025 寶島神很大主持團隊感動實錄★三立新聞網/寶島神很大提醒您:以上言論及圖片僅供參考,不代表本台立場。 【好書推薦】《我的媽呀!林小姐》那些年我們陪媽祖散步的日子 寶島神很大主持團隊感動實錄 ★三立新聞網/寶島神很大提醒您:
山邊媽祖由來: 白沙屯媽祖遶境由來
現在,山邊媽祖與白沙屯媽祖的進香活動,完全配合拱天宮白沙屯媽祖的時辰,只是山邊媽位於白沙屯北邊兩公里處,會提早出發,巡庄過後再前往拱天宮合轎。 山邊媽祖由來2025 早期會將舊的神衣留給爐主,現在則會選在元宵節前後的假日,公開讓信徒擲筊杯,杯數最多者可以將裱框的神衣迎回家,今年獲得山邊媽祖神衣的信徒就是連得11個聖杯的台中幸運兒。 現今通霄白沙屯拱天宮天上聖母神威顯赫,信徒滿天下,其年年前往北港進香,動輒數萬人徒步參與盛會,其活動盛況空前。
山邊媽祖由來: 當地女子婚嫁前,參與白沙屯媽祖遶境
參與白沙屯媽祖遶境的時候,可以看到抬轎班制服背上的「勇」字,許多人都很好奇,這個勇字是什麼意思,又是什麼由來。 設計的過程中,穿插著幾次,必須由廟方執事人員,以擲杯方式請示山邊媽,去指引其設計方向與主軸. 其中最令人玩味的「祖」字,則經山邊媽指點後,要求務必去勾勒出,徒步進香這個重要元素。 幾經腦力激盪,說來神奇,當年涉濁水溪後,所遺留下來的腳印圖騰就在腦海裡逐一呈現。
山邊媽祖由來: 特殊爐主制 媽祖平日住爐主的家
山邊媽搭上白沙屯媽祖鑾轎稱作「合轎」,兩位天后共乘前往北港進香,這是百年來不變的傳統,雙媽合體,同台同框。 山邊庄中信眾秉持先賢傳統,年年以擲杯方式聖擇值年爐主,由值年爐主輪值供奉之,過爐之日即為往北港朝天宮進香回鑾十二天之後,當日經開爐儀式後,由前任爐主全家虔誠辭駕跪拜,隨即以四人大轎恭迎前往新任爐主家中安座。 傳統習俗為,白沙屯當地男子在服兵役之前,家人為他祈求媽祖庇佑 ,待平安退伍返鄉,並參與徒步進香以答謝白沙屯媽祖保佑。
山邊媽祖由來: 白沙屯媽祖的進香好姐妹:山邊媽祖
在今年,陳主委根據耆老口述、蒐集相關資料並融入創新,恢復了山邊庄消失近五十年的「跳火群」傳統,由民眾乞甘蔗(節節高升)、橘子(大吉大利)、發財金,再背著跳過火群,過火祈福。 他說:「早年,都是由青面蘇府王爺、馮府王爺帶領大家跳火群,山邊媽(原爐主媽)則帶領大家去北港進香。」如今,復辦的元宵跳火群也新增遊庄祈福的活動,則是由山邊媽祖宮二媽、現爐主媽及遊庄媽三尊媽祖聯合出轎。 照府王爺在山邊庄的地位,可以說是非常舉足輕重的,除了是擔任山邊媽祖的開路先鋒之外,在早期醫藥不發達的年代,老照王的神尊底座更常被信眾挖去當藥引,以救治山邊庄民。 山邊媽祖由來2025 因此照府王爺更是山邊庄民的守護神,其愛民如己出的精神,是每位山邊庄民們心中的精神支柱。
山邊媽祖由來: 活動消息 News
透過這個活動,兩位聖母的百年姊妹情誼,越來越多之善男信女結緣山邊天上聖母,進而認識山邊庄。 山邊媽祖每年最重要的進香活動便是年年與通霄白沙屯拱天宮天上聖母共乘同一鑾轎,以徒步方式前往北港朝天宮進香。 同轎中有白沙屯媽祖及山邊媽祖兩天后一路和香燈腳們相伴相隨護佑群黎,直到回鑾至通霄秋茂園才個別分轎於白沙屯拱天宮八人大轎及山邊媽祖宮四人轎內,回到二位媽祖最愛的白沙屯庄與山邊庄。 一樓正殿為天上聖母殿,神房內供奉的軟身媽祖神像歷史比拱天宮悠久,本地人稱為「大媽」,集開基、鎮殿、進香為一身[5]。
山邊媽祖由來: 進香
安奉於神房前有稱為「黑面二媽」與「粉面三媽」的兩尊神像,前者負責每年遊庄,後者則在該地居民家中辦喜事、聖誕或是鄰近宮廟慶典時受邀作客[5]。 山邊媽祖由來 像是2018年2月13日,由三媽神轎帶領信眾踏上拱天宮聯絡道(拱天路)作祈福[8]。 當日,神轎往路口兩根電線桿衝去,地方居民解讀是神明認為電線桿影響安全,將一根民眾自備電桿經往住宅處遷移,另一根台電電桿也外遷[9]。 許多初次參與白沙屯媽祖進香的香客,會對於神轎裡的媽祖感到好奇,究竟為什麼會有兩尊媽祖呢? 山邊媽祖由來 據說,更早之前,與白沙屯媽祖一同前往北港進香的不只一尊媽祖,如今,只剩下山邊媽祖與白沙屯媽祖相伴相依。
山邊媽祖由來: 苗栗後龍山邊媽地理位置
山邊媽祖一直都是維持百年來爐主輪祀的傳統,但後來卻因山邊庄人口嚴重外流的影響,每年參與爐主擲選的人數越來越少。 山邊媽祖由來2025 2013年初,山邊媽祖臨時無預警的以大轎親擇了現在的臨時廟廟地,建造了山邊媽祖臨時行宮,換個方式持續默默地守護山邊庄,至今已有數年光陰。 而先前庄內傳出有長者受到聖母託夢表示要蓋廟的消息,山邊媽祖宮主委即於媽祖聖駕前擲筊,喜獲三聖筊,確定媽祖婆真的要蓋廟啦! 此一消息傳出,整個山邊庄都熱血沸騰了起來,終於在今年國曆9月29(農曆8月13)在山邊庄照府千歲、蘇府千歲、馮府千歲等山邊大神的陪同下,親踩廟地。 山邊媽祖由來 每年進香,山邊媽祖會依循白沙屯拱天宮天上聖母於農曆十二月十五日所擇定之進香日期,於進香出發吉時前,由山邊庄民以四人大轎恭迎聖駕前往白沙屯拱天宮進行合轎儀式,合轎儀式完成後兩尊媽祖共乘鑾轎前往北港進香。
山邊媽祖由來: 地方公務員考試9日登場 屏東考場明正國中
其實進香鑾轎上,有白沙屯媽祖及隔壁村庄的「山邊媽」,追溯過往,當年白沙屯媽祖進香因為人手不足,跟隔壁山邊庄借壯丁來抬轎,後來隔壁也打造了自己的媽祖娘娘,最後兩方決定合作,共同前往北港進香,年復一年,百年來從沒缺席。 日本共同社報導,今年是富士山登記為世界文化遺產第10年,富士山名聞遐邇,吸引很多海內外登山客前來,但有勇無謀的彈丸登山方式讓當地自治體(縣市等)、業者備感困擾。 2023 白沙屯媽祖遶境進香活動盛大舉行中,相信許多人都聽過大甲媽祖,對於白沙屯媽祖粉紅超跑的了解有多深呢 ? 這樣的傳統行之有年,也因此串連庄裡的人以及媽祖的信徒,維繫這小小村落的人情與人際網絡,「爐主家以前都會很多人登門參拜,每天都有不同的人會來,很熱鬧。」陳主委說。 後經由其他神明指示,此令旗的神明希望林姓庄民能幫助其轉為神尊,以供後人景仰膜拜,至於神明的容貌,已託夢給清水的一位神像雕刻師傅,這就是最早照府王爺神尊的由來,又因其神尊臉部特殊的色彩與臉譜,因此又有鳥王爺的稱號。 山邊媽祖由來2025 一路上,祂永遠莫忘初衷保持謙卑,引領著早期先民們渡過重重難關,引領著後來的信徒們走向泱泱大道,不離不棄。
以上言論及圖片僅供參考,不代表本台立場。 山邊媽祖由來2025 而值年爐主因當年度奉祀山邊媽祖往往亦結識了許多來自全省之信徒,並與信徒培養出像家人及好朋友般的情誼,信徒每逢假日、初一、十五及佳節期間前往山邊媽祖參拜,亦會到歷年爐主家中拜訪寒暄一番,就像回到家鄉的感覺。 其中未在山屋休息、採取彈丸登山方式者約3800人,有人是在登山道小休片刻,甚至有人因天寒隨地升火取暖。 山梨縣富士吉田市、山屋業者所組的公會認為這種登山方式很危險,今天向山梨縣府提出陳請書,盼縣府提出對策。 山邊媽祖現今因山邊庄人口外移,本來的值年爐主制度,因人口太少難以延續,因此在民國102年建成臨時廟,將山邊媽祖請入廟安座,接下來將籌備建廟,希望不讓人口不斷變少,影響這尊在山邊人心中無法取代的媽祖。
白沙屯媽祖今年4月11日起駕,前往雲林北港朝天宮進香,這是一年一度的盛事,也是行之有年的傳統,現在年年都有近5萬人同行。 山邊媽祖由來2025 山邊媽祖由來 但在同一頂鑾轎中,卻少有人注意到另一尊神明、白沙屯媽祖的姐妹──山邊媽祖。 山邊媽祖由來 山邊媽奠基於後龍鎮南港里山邊庄,相傳早期隨先民一起渡海來台,是庄民開疆闢土的守護神。 山邊媽祖由來 經由九房耆老口述,山邊庄先民與九房朝合祖(西元一七四六年)原為福建省惠安縣後龍鄉後亭(後陳)村一帶之舊識。 山邊媽祖由來2025 在一次,山邊庄先民返鄉省親的因緣際會下,九房先祖知曉台灣後龍是個極具潛力的新興區域,後續便隨之渡海來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