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新措施的推行並沒有舒緩重建區內舖租戶的迫遷狀況,在兩個月後土瓜灣庇利街/榮光街重建項目即發生大規模的迫遷事件,位於庇利街單數3至21號中,有近一半或以上的小店均分別被業主要求終止租約[32]。 銀漢街重建 銀漢街重建 該局在土瓜灣銀漢街至庇利街一帶展開收購多年的舊樓,於今年進入成熟期,可正式推出項目邀請發展商參與市區重建發展。 其中庇利街/榮光街項目已率先由恒地(00012)於今年9月以近82億元投得合作發展權。
發展計劃圖的草圖連同所有申述須經由城規會呈交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核准。 市建局建議在該項目內提供約750個中小型住宅單位及平台低層用作商業 / 銀漢街重建2025 零售,並設地下停車場提供泊車位、上落客貨處和旅遊車泊位,以輔助周邊範圍於銀漢街、土瓜灣道、榮光街及崇安街的發展及 / 或重建。 於該項目範圍內介乎鴻福街及銀漢街擬議開闢道路,以連接毗鄰市建局庇利街 / 榮光街發展項目由環安街伸展,通往銀漢街的道路網絡,以改善地區交通流通情況。 在該項目的發展計劃草圖得到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批准後,市建局會向合資格的住宅自住業主提供「樓換樓」選擇,作為現金補償的額外選擇。 市區重建局成立至2012年,推行了56個重建項目,令到3萬4千戶居民受惠,並且為到房屋市場提供約1萬9千個新住宅單位。
銀漢街重建: 重建發展模式爭議
胡源輝成長於昔日髹上大大個「維他奶」標誌的土瓜灣漆馬大廈,小時候爸爸經營車房,雖然曾到加拿大讀大學,經營過餐飲業,因為對家庭有責任感,回來子承父業,「賣菜的、賣魚的、做校服的,以往統統在此。1984年土瓜灣街市建好,政府才把地攤安置進去。但不知是否橫街出口太多,容易令大街塞車,政府其後把橫街規劃成死胡同」。 從此車子從銀漢街駛入,只能拐兩個彎,經榮光街駛出土瓜灣道,中間還夾雜了鴻福街和啟明街這兩條內街。 道路不通,自然人流大減,僅餘的只剩唐樓居民,地舖業主沒法子,唯有減租招客。 銀漢街重建 銀漢街重建 市建局今年推出最少數個相鄰的土瓜灣重建項目招標,尋找合作發展夥伴。 第1個的庇利街/榮光街商住重建項目,在今年9月份率先由恒地以81.89億元投得,每呎樓面地價約11414元,較落選的次標高逾15%。 因有庇利街的標價作參考,今次嘉里投得銀漢街項目的每呎樓面地價,已較之上升約10.3%,正反映在土地短缺及樓市長旺下,有心爭地的發展商會日益進取。
- 根據《市區重建策略》,「樓換樓」是給予住宅自住業主現金補償及特惠金以外的另外一個選擇。
- 市建局以「小區發展」模式,在九龍城土瓜灣小區開展涵蓋本項目在內合共八個相連的發展項目。
- 另有34家發展商獲邀入標的銀漢街/鴻福街商住重建項目,亦將於本周四截標,該項目佔地約4.93萬方呎,可建總樓面約44.38萬方呎,估值約46億至52億元。
- 市區重建局成立至2012年,推行了56個重建項目,令到3萬4千戶居民受惠,並且為到房屋市場提供約1萬9千個新住宅單位。
幸運的,可找到租金便宜或有高樓底的舖位繼續經營,重新上路;否則,轉行做保安或清潔的大有人在,再不然,索性結業退休。 「嗌喇喂!抄牌喇!」一見警察拐入銀漢街,電單車店四季非凡老闆胡源輝,馬上提嗓大叫,提醒行家駛走待修的車輛。 銀漢街、榮光街、鴻福街、啟明街一帶,堪稱「車房街市」,街上車比人多,各種車房服務如維修、燒焊、打蠟、美容,一應俱全。 然而,「同行如敵國」的道理在此不太成立,這班「車房佬」甚少惡性競爭,反而喜歡一起吹水互窒、研究這樣那樣,然後收工飲番杯,為一日辛勞作結。 鴻福街/銀漢街商住項目於上月底截標,市建局當時共收到8份標書,幾乎全由本地發展商入標競爭,如長實(01113)、新地(00016)、恒地(00012)、會德豐地產等。
銀漢街重建: 市區更新探知館
市建局續指,會重新規劃玉成街、部份鴻福街和啟明街,提供更多地面空間予行人享用及舉辦活動,成為社區聚腳點。 經詳細考慮及審議後,市建局董事會認為Port Destiny Limited的標書合乎本項目的招標要求,故決定將本項目的合作發展合約批出予該發展商。 在與中標者完成簽訂本項目發展協議後(一般在中標後21個工作天內完成),市建局會以不記名方式,公布這些合乎招標要求但落選標書的投標金額。
- 針對目前多項重建項目均為舊樓重建,不利於整個舊區的重新發展,市區重建局董事會於2015年4月23日開會討論有關於來年的計劃時,非執行董事蔣麗芸提出未來應該多做「舊區重建」,而非「舊樓重建」。
- 嘉里曾參與發展市建局項目要追溯至2005年,當年投得西營盤第一街/第二街重建項目,並建成縉城峰,現相隔16年,雙方又再攜手合作。
- 2012年9月,市區重建局企業傳訊總監邱松鶴被指控於2012年5月至9月期間在維基百科上編輯市區重建局、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發展局局長陳茂波、市區重建局主席張震遠、永利街、嘉咸街以及利東街的條目,作出隱惡揚善的刪改。
- 迫遷事件引起基層租戶的連串抗爭,要求修改市區重建局的政策漏洞。
- 香港維基媒體協會於9月21日發表聲明,強調嚴禁用戶利用維基百科宣傳,勸喻公關應該避免在有利益衝突的條目作出編輯。
項目因涉及修訂該區的規劃大綱圖,市建局會於2021年3月8日或之前,向城市規劃委員會(城規會)提交KC-016發展計劃圖的草圖,當中包括第一階段社會影響評估報告。 銀漢街重建2025 而第二階段的社會影響評估報告亦擬於2021年4月21日或之前提交城規會。 有關資料將由城規會安排的日期起,存放於指定的規劃資料查詢處,供公眾查閱。 上述資料亦會在城規會安排的日子同時刊載於市建局網頁()、存放於市建局總辦事處及市建局九龍城地區辦事處,供公眾查閱,直至城規會審批有關發展計劃圖。 如城規會經考慮後根據《城市規劃條例》認為發展計劃圖的草圖適宜公布,城規會將展示予公眾查閱,為期兩個月。
銀漢街重建: 九龍城「小區復修」先導計劃 突破「三無大廈」困局 促成業主組織法團
所有標書必須在2021年11月25日(星期四)中午12時前送抵皇后大道中183號中遠大廈26樓市建局總辦事處。 該局昨日公布,經詳細考慮及審議後,董事會認為由嘉里建設全資附屬公司 Port Destiny Limited所提交的標書,合乎本項目的招標要求,故決定將本項目的合作發展合約批出予該發展商,其中標金額為55.878億元。 以該項目的總可建樓面約44.38萬方呎計,每呎樓面地價約12591元。 項目完成後,預計可提供上限為41,229 平方米的總樓面面積。 在2009年11月,市區重建局推出「優化住宅租客援助措施」,但只為被迫遷的租戶提供小額搬遷補助金,被批評為是「假優化,真卸責」,是變相剥扣了租戶原有安置或賠償權益。 根據市區重建局2010至11年進行的統計,在香港市區內樓齡逾50年的樓宇有逾4,000幢。
銀漢街重建: 樓宇復修
近年市局重建局發展的項目,管理費都高於私人住宅,如煥然壹居管理費呎租達港幣4元。 另外,由於市建局在發展項目的公契中列明收取管理人酬金為大廈開支的百份之十,變相盡可能谷大大廈支出,以賺取更多管理人酬金,亦令管理費居高不下。 【明報專訊】「土瓜灣」3個字,預計明年便將在港鐵路線圖正式登場。 最近再有兩個重建項目,盯上這庶民小區,「成個土瓜灣都倒數緊」,老街坊都在搖頭嘆息說。
銀漢街重建: 項目進展
九龍城區議會關注重建工作小組主席馬希鵬表示,九龍城、土瓜灣一帶現時有約9個市建局的重建項目,亦聽到有發展商在馬頭圍道、炮仗街、永耀街及北帝街等一帶有收購動作,預計屯馬線通車後會「大變天」。 土瓜灣將由小社區,變成新型豪宅林立的中型私人住宅區,憂土瓜灣變成「第二個美孚」。 在2017年6月13日,市區重建局宣佈優化「住宅租客體恤援助計劃」,指在優化政策下,被迫遷住宅租戶可獲賠償金,或如符合入住公屋資格,可獲公屋安置,或如未能符合入住公屋資格,亦可獲安置於市建局的安置大廈[27]。 市建局以「小區發展」模式,在九龍城土瓜灣小區開展涵蓋本項目在內合共八個相連的發展項目。 八個項目將在不同時間批出合作發展合約予發展商,但各個項目之間將透過「總體設計要求」所訂立的標準,繼續發揮協同效應。 市區重建局(市建局)今天(2021年10月26日)邀請34家發展商及財團入標競投,合作發展土瓜灣鴻福街 銀漢街重建 銀漢街重建2025 / 銀漢街項目(本項目)。
銀漢街重建: 鴻福街/銀漢街發展計劃 (KC-
在2012年2月,順寧道重建關注組於市區重建局新重建項目的社會影響評估中發現了一項名為「住宅租客體恤援助計劃」的新措施,聲稱會賠償給被迫遷租戶,但在順寧道重建關注組去信追問市建局細節後,發現在申請條件上十分苛刻,批評是刻意令被迫遷租戶難以申請[26]。 針對目前多項重建項目均為舊樓重建,不利於整個舊區的重新發展,市區重建局董事會於2015年4月23日開會討論有關於來年的計劃時,非執行董事蔣麗芸提出未來應該多做「舊區重建」,而非「舊樓重建」。 而另一位非執行董事黃遠輝指出,在會議上討論了市區重建局的長遠策略定位,例如在舊區集中重建項目,令到舊區更新更快可見成效。 市區重建局(簡稱:市建局;英語:Urban Renewal Authority)是香港專門負責處理樓宇重建及復修的法定機構,前身為於1988年成立的土地發展公司。 鑑於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希望加快市區重建,於2001年通過《市區重建局條例》及成立市區重建局,職責包括加速舊區重建、促進復修樓齡較高樓宇、修葺保育具有歷史或者建築價值的樓宇,並且透過改善舊區的環境促進經濟發展。 項目涉及約560個業權,估計重建範圍內居住了約830戶家庭及有約90間地舖。
銀漢街重建: 市區重建局 – URA
未找到舖位搬走的袁胡二人,早前一同收到地政總署的律師信,勒令二人搬遷。 起初他們聽說過,當局或會建一座車房大樓,安置受重建影響的車房,最終計劃不了了之。 銀漢街重建 胡生指市建局至今仍未算好給租戶的實際賠償金,來信只列出幾條難以理解的公式,說明欠奉,他表明難以接受如此的條款。
銀漢街重建: 市區重建局社區空間
同年4月,市區重建局開始在市區重建事務中擔當「促進者」(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角色的框架。 同年5月,市區重建局通過「需求主導」(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重建模式的執行框架;該重建模式是香港政府於同年2月公布的新《市區重建策略》的其中一項重要措施;同年8月,通過其藝術文化支援政策(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成功取得本項目的發展商及財團,須按發展協議中列明有關九龍城土瓜灣小區發展的「總體設計要求」作為興建新發展項目的藍本,與毗鄰的市建局重建項目產生協同效應,以達致整個小區的重整及規劃更完整及一體化,促進該小區的連接性和步行環境,並以更具特色的「地方營造」及智慧元素,提升該區的宜居性。 銀漢街重建2025 市建局總經理(規劃及設計)黃知文在今天的新聞簡報會上,簡述KC-016項目時表示:「KC-016項目是依據地區為本的市區更新模式,按2011年《市區重建策略》羅列的目標進行,透過重整及重新規劃該項目及毗鄰已開展項目的土地用途,提供更有效的人車道路網絡,並以較佳的城市設計和更多社區設施,提升該區的宜居性。 相同問題在往後重建區仍有一直發生,而在關注團體爭取多年後,市區重建局在2017年6月才宣佈推出一項優化措施,指在收購物業前被業主迫遷的小商戶亦可以申請一筆「營商特惠津貼」的補償[31]。
銀漢街重建: 市建局鴻福街 / 銀漢街項目招標
像1986年率先搬進鴻福街的東源汽車,老闆袁士生就是看準樓底高達16呎,七人車升至半空,維修員仍可挺直腰板,站在車底,抬頭修車,比鑽進或屈身車底工作舒適得多。
銀漢街重建: 市建局公布鴻福街 / 銀漢街項目招標結果
該合併項目覆蓋兩個相鄰的地盤,分別為鴻福街/啟明街及榮光街/啟明街,總地盤面積約5.85萬方呎,可建總樓面約52.68萬方呎,預料可提供約900至1000個中小型單位。 【大公報訊】本地發展商今年又再起哄爭地,由市建局今年推出的土瓜灣第2個重建項目,鴻福街/銀漢街商住項目剛由嘉里建設(00683)以每呎樓面地價近1.26萬元,擊退7家財團,奪得項目合作發展權,較3個月前恒地所投的第1個項目,上調逾10%。 市建局早前宣布會整體規劃,並會興建一條橫跨土瓜灣道的行人天橋,連接土瓜灣站,亦提供地面空間予行人享用。 市區重建局(市建局)今天(2021年12月16日)公布,經過公開招標競投後,決定與嘉里建設有限公司的全資附屬公司,Port Destiny Limited,合作發展土瓜灣鴻福街 / 銀漢街項目(本項目)。 該公司以投標金額港幣五十五億八千七百八十萬元投得本項目的合作發展合約。
店舖營業多年,認識不少熟客,「麥當勞開生日會嘅小朋友,到而家結婚都仲幫襯我」,暫時業主雖沒有明言會在通車後加租,或要收回舖位重建,但他亦預計租金會上升「睇佢(業主)體唔體諒,但冇理由(有人出價)10萬蚊唔租,租果萬幾蚊」。 文師傅指,近年土瓜灣新建私樓單位「細細哋都過千萬」,社區大規模重建下「年紀大啲咪去第二度囉,一定㗎啦,社會要進步」。 鑑於社交距離措施仍在實施當中,市建局在項目進行凍結人口調查時,除配備口罩、面罩及其他一貫防疫及消毒物資、職員事前必須接受深喉唾液測試外,亦加強同事管理感染風險的能力,安排調查員在進行凍結人口調查前,在手機安裝市建局感染風險提示程式—「健康碼」2.0版本,並佩戴連接程式的電子手環。 程式透過定位功能,結合衛生署的確診或疑似2019 冠狀病毒個案的大廈名單資料庫,提示職員避免進入有社區傳播風險的建築物;程式亦加入掃描政府「安心出行」場地二維碼的功能,進一步加強防疫功能,保障調查員和居民的健康。
市區重建局(市建局)今天(2021年3月5日)啟動土瓜灣道/榮光街發展計劃(KC-016項目)並展開法定規劃程序。 市建局自2016年開始以小區為本的市區更新模式,重新規劃及重整小區範圍,在整體規劃下推行七個重建項目,逐步提升小區的連接性、暢達性及步行環境;KC-016項目將令小區的規劃發展更完善,提升行人和道路網絡,加強小區內外的暢達性,為地區帶來更大的規劃裨益。 2011年3月,市區重建局董事會通過《「樓換樓」先導計劃(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根據《市區重建策略》,「樓換樓」是給予住宅自住業主現金補償及特惠金以外的另外一個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