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購買屋苑連車位的這個議題,引伸出同一份文書購多於一個單位又怎辦? 尤其是如果買家本身屬於香港永久居民,用同一份文書跟發展商大手入貨,變相就能夠以首置客的名義迴避高達15%的稅項。 起初稅務局不打算作出規管,由於他們強調徵收「印花稅」是以「文書」作為基礎,但其後在傳媒壓力下,政府最終需要修例,並規定就算只用一份文書,但當中購入多於一個單位,也需要按較高稅階的15%「新住宅從價印花稅」來繳付稅項。 舉例,如果丈夫買入的單位為300萬元,而丈夫本身是香港永久性居民,且買樓前並沒有持有任何香港住宅物業,他在簽署「轉讓契約」時,提名太太持有物業,而太太成為唯一持有物業的人士。
一般常見的像是買房簽約時,買方需要繳交印花稅或是統一發票中獎超過1,000元也要繳印花稅。 過往因物業市場炒風過熱,政府認為有必要遏抑非住宅物業 (包括車位) 需求 ,於是在 2013 年引入雙倍印花稅,把第2標準稅率提高一倍。 但如果買家選擇分開兩份契約來成交,則需按照自身的印花稅來處理。 以上述例子則業主要支付「400萬元X 1.5%」,相當於60,000元的「從價印花稅」;並再就總值200萬元的車位,繳付100元的「印花稅」,合共就是60,100元。 這種以「提名人」增持物業的做法,比起一起首由太太自己購入物業,要支付劃一15%的「新住宅從價印花稅」為低,可以說是條例賦予兩夫婦走灰色地帶慳稅的一種手法。 如果同一個案,太太之前已經持有物業,並提名太太為「唯一購買人」。
印稅: 申報契稅後「這情況」要注意喔
另外,如果兩個人共同持有價值600萬的物業,如果想改名為一人持有,也是一個好時機:因為600萬的一半業權正好是300萬,轉名印花稅只用付100元。 2月22日,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公布了2023至2024年度財政預算案,公布了一系列惠及普通市民的政策,其中包括繼續派發消費券,金額為5000元;寬免差餉;補貼電價等等。 其中,一項備受市民關注的改變,就是買賣或轉讓住宅及非住宅物業須繳付的從價印花稅方面的變化。
- 金融科技平台ROOTS上會打造香港首創網上按揭申請表,一次過免費幫客戶向多間銀行遞交申請,無須再踏入銀行分行用手填表。
- 在這種情況下,徵收印花稅會減慢家庭流動性,阻止人們因額外費用而搬家,從而使房地產市場能夠以較慢且更易於管理的方式上漲,並使更多人更容易擁有房屋。
- 業主於首次出租物業後,有責任主動通知稅局其持有物業經已出租,若果被發現漏報物業出租的收入,稅局會追回漏報稅項甚至會要求漏報業主支付罰款。
- 聲明﹕ROOTS上會致力確保網站提供的資訊是最新及最準確。
- 【壓力測試懶人包】新按揭保險計劃仲伏位你要知!
由2016年11月5日起,「從價印花稅」的第1標準稅率分為第1部及第2部稅率。 第1標準第1部稅率適用於住宅物業而第1標準第2部稅率適用於非住宅物業及某些在2013年2月23日或之後但在2016年11月5日前就取得住宅物業所簽立的文書。 第1標準第2部稅率相當於2016年11月5日前適用的「從價印花稅」的第1標準稅率。 任何在2020年11月26日或以後簽立以買賣或轉讓非住宅物業的文書的「從價印花稅」將會以第2標準稅率徵收。 程式創辦人Desmond沒有科研背景,要找人才協助研發,他說來港門檻降低,加上多項資助,令他更願意再找人加入團隊。 但澳洲各州對各類文書(即書面文件)和相關交易徵收印花稅。
印稅: 印花稅收費
大家應該清楚知道,印花稅是有兩種申報方式,一種是按次申報,一種是按期申報。 對於準備移居當地的港人而言,可能會對生活及工作機會有所擔憂。 印稅2025 對於想把握投資機會的港人而言,正所謂「有危就有機」,英鎊匯率下跌及印花稅減免等優惠措施下,相信將吸引更多人入市投資。 這幾天很多朋友問財政預算案對樓市影響…日前筆者在LIVE詳細分享了我們的睇法,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到我們的YouTube頻道「第一桶金」重看,這裡先重點分享一下。 印稅 不過,也有一些業內人士認為,雖然政策算吸引,但或許還可以更寬鬆。
- 但如果兩夫婦希望減省一點稅項,實情又有沒有方法?
- 同時,這次的調整只涉及第二標準稅率,相信不會掀起炒風,認為調整有助首次置業的真正用「上車」。
- 早前財政大臣Kwasi Kwarteng發表數項稅項減免優惠,其中最為注目的必定是物業印花稅減免。
- 要留意,雖然市場上一般租約均是由業主負責繳交單位的管理費,但相關管理費是不能扣稅,而按規定,稅務報表需要在一個月內交回稅局,逾期交回亦會有罰款。
租寫字樓的優點 相比購入寫字樓,租用辦公室對於公司財務和靈活度上佔有優勢,例如: 公司資金流動性更高 租辦公室比購買寫字樓的成本更低,這點對初創和中小企最為重要。 租寫字樓的缺點 租用辦公室的弊端通常源於業主,例如: 被收取高昂的管理費。 業主可能拖延很久才安排維修辦公室損壞地方(或需要自行修理)。 香港最頂級的金融和商業區集中在港島,中環、銅鑼灣和金鐘的辦公室都因優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度而令寫字樓成交價和租金高企。
印稅: 樓市資訊 | 美聯物業
為杜絕短炒風氣,政府在2010年11月宣布推出額外印花稅。 印稅2025 但如果提名的「近親」本身已持有香港住宅物業又怎計? 實情也只需要按業權比例繳交「從價印花稅」。
印稅: 印花稅幾時交
這項措施將提高住宅樓宇投資者的成本和風險。 短線投資者須考慮三年內樓市的升幅能否抵消額外印花稅的成本,也要顧及樓市在三年內進入下跌周期的風險。 政府相信這項措施可減低短線投資者的投資意欲,而不會對一般置業自住市民造成太大影響。 民眾因買賣或贈與等方式取得房屋所有權,於申報契稅時,記得一併填寫「契稅申報書附聯」,經審核後如符合規定即可完成房屋稅及地價稅自住自用優惠稅率之申請。 在收到報稅表後,香港市民有義務在稅表列載的發出日期一個月內交回稅務局,並在收到評稅通知書的時候按時繳稅。
印稅: 房屋稅稅籍清查2/1起展開
○○ 公司與甲公司訂立承攬契約金額為 200 萬元,依法應貼用 2,000 元印花稅票,○○ 公司貼用 2,500 元印花稅票並加蓋圖章註銷,發現溢貼而未申請退稅,逕自揭下溢貼 500 元的印花稅票,貼到與乙公司訂立的承攬契約。 ○○ 公司已違反了印花稅票經貼用註銷者,不得揭下重用規定,除補徵稅款外,依印花稅法 §24 第 2 項規定,應按情節輕重,照所揭下重用之印花稅票數額,處 20 倍至 30 倍罰鍰。 公私營的公司行號、補習班或事業組織因書立應貼印花稅票憑證甚多,不便逐件貼花、銷花,可向稅捐處申請按期彙總繳納。
印稅: 註冊摘要表格指南
簡單來說,如果你是「香港永久性居民」,在買入香港住宅物業時,你並沒有持有其他香港住宅物業、亦不是其他香港住宅物業的「實益擁有人」,在進行買賣時就只需繳交「從價印花稅」。 財政部南區國稅局表示,個人購買房屋、土地(以下簡稱房地)時,如有取得折扣、減價或銷貨折讓,致買賣契約書金額與實際支付金額不同,日後如出售房地申報個人房地合一稅時,應以「實際支付金額」為取得成本。 在租住物業的過程中,一般業主會與租客訂立正式租約,及後就會打釐印,或稱繳交租約印花稅,簡單說就是到稅務局加蓋印花。 若果經由地產代理負責租屋釐印費,一般會代為網上打釐印,並為業主及租客各列印一份印花證明書。 印稅2025 若果想自行處理,業主及租客均可使用個人的「稅務易」帳戶進行網上打釐印。
印稅: More in 按揭指南:
如果太太並沒有持有物業,丈夫要先支付「從價印花稅」,即100元。 之後在提名太太成為唯一持有人時,只需繳付100元印花稅便可以。 印稅2025 但如果兩夫婦希望減省一點稅項,實情又有沒有方法?
印稅: 香港的物業印花稅主要有哪些類型?
幫助阻止投機性房地產投資:投機性房地產投資或“房屋倒置”會導致房地產市場過熱和迅速升級,投資者在短時間內購買和出售房地產以獲取快速利潤。 對“房屋翻轉者”徵收印花稅不鼓勵這種活動,這意味著房地產市場的上漲速度更加可控。 1866年,英國香港殖民政府在所有書面法律文件中將其引入香港。
印稅: 重點10: 公司股份轉讓仍能合規避稅
事實上,「雙倍印花稅」 是政府在2013年2月所實施的新稅項,就是為了買家購入過多單位,成為投資者而徵收的稅項,當時稅階是按「從價印花稅」加徵一倍稅項,故被稱為「雙倍印花稅」。 根據證券借用及借出交易進行的股票轉移,可豁免印花稅。 詳情請參閱《 印花稅署釋義及執行指引》〝證券借用及借出交易〞,申請手續請參閱 《證券借用寬免-修訂程序》[ U3/SOG/PN06B ] 。
印稅: 物業類型
在這種情況下,徵收印花稅會減慢家庭流動性,阻止人們因額外費用而搬家,從而使房地產市場能夠以較慢且更易於管理的方式上漲,並使更多人更容易擁有房屋。 如果您正在考慮在香港買賣物業,在簽訂任何臨時買賣協議之前,請務必就您的印花稅責任尋求法律和稅務建議。 最初引入印花稅是為了支付在處理房地產交易時產生的書面法律文件(有時稱為“書面文書”)的管理費用。 例如,書面法律文件可以包括財產的所有權標題,或突出顯示數據庫搜索以確保某人正在從合適的人購買正確的財產的文件。 要避免踩地雷,就要留意土地註冊處的記錄了,如果買家早前試過撻訂,後來買入新物業時,未完成好撻訂程序,就不算是首置身份,仍需要先付15%辣稅。 可不要以為,待撻訂手續完成後,相關資料已獲土地註冊處記錄,便向稅局申請退稅。
但在實際情況,還要視乎簽訂臨時買賣合約( 臨約 )與正式買賣合約 (正約) 之間的日子差距。 另外,取得物業的日期,是以簽訂最早一份「可予徵收印花稅的買賣協議」計起,例如是臨時買賣合約、正式買賣合約或轉易契。 額外印花稅須在加蓋從價印花稅相同的期限加蓋,即在買賣協議簽立日期後30天內,若過期繳付,可被罰多達10倍須繳付稅項。 落實額外印花稅的《 2011 年印花稅(修訂)條例》 於 2011 年獲立法會通過,並適用於 2010 年 11 月 20 日 至 2012 年 10 月 27 日前期間取得的物業。 只是如果他繼承物業後,他選擇再購入新物業的話,則會視為持有多於一層物業看待,需要繳付劃一15%的「新住宅從價印花稅」。 根據條例,如果一名「永久居民」跟一名「非永久性居民」近親一起買樓,可照舊繳交「從價印花稅」。
抽中一手居屋的幸運兒,除了要準備首期外,更務必留意印花稅估值並非直接以居屋折扣售價計算,各位事前宜做足準備,預留額外資金支付印花稅。 印稅 相比之下,假設樓價800萬元,首置人士只需付3.75%印花稅,即約30萬元,但非首置人士就要付15%印花稅,即約達120萬元。 港業主常用各種方法,盡量保留珍貴的首置資格,例如夫婦只用單名而非聯名買樓,或借家人名義持有物業。 近親轉讓 印稅2025 : 政府視為近親之間的資產處理,不當買賣。 近親指配偶、父母、子女、兄弟或姊妹,如物業持有人多於一位,他們亦須屬近親。 印花稅相對於三大稅種:增值稅、企業所得稅、以及個人所得稅,交的比較少,容易讓老闆或者財務人員忽略掉。
印稅: 什麼時候要繳交買賣物業印花稅?
是次減免屬永久措施,非早前有限期的印花稅減免。 上一期筆者講到英鎊匯率下跌,對本港買家而言可謂是優勢。 豈料英鎊跌勢持續,本周曾跌至1英鎊兌8.15港元的低位,英鎊兌美元更創歷史新低位。 本港買家除了可享匯率優惠外,最新的印花稅減免亦見受惠。 在港島區,世紀21亞洲地產有限公司灣仔分行經理利宏基告訴點新聞記者,港島區基本沒有300萬以下的物業,不過,在新界,屯門的上車盤就會有300萬以下的物業。
香港政府為打擊樓市炒賣風氣,因此勒令規定所有持有一項物業或以上的非首置客人士,購買物業時,必須繳交樓價15%的印花稅。 如果為首置人士置業(即置業時未持有任何物業),則可以按「第二標準」稅率繳交印花稅即可,屬於較為優惠的稅率,以「分段式」計算。 如下表所見,400萬以下物業,印花稅即為樓價的2.25%,最高至逾二千萬物業,首置人士的從價印花稅率亦只為4.25%。 部份人可能會問,本身持有工商鋪、海外物業、或車位,究竟在條例下,會否視為物業一部份,在購入香港住宅時需要繳付劃一15%的「新住宅從價印花稅」,而非較低稅階的「從價印花稅」。 稅局不會計算工商鋪、海外物業及車位為「香港住宅」一部份,故只要在香港沒有持有「住宅物業」就可用「從價印花稅」的稅階計算。
根據稅率,如果物業持有6個月或以內出售,就須繳付樓價20%的額外印花稅;超過6個月,但在12個月或以內出售,稅率為15%;超過12個月,但在36個月以內出售,稅率為10%。 印花易帳戶是方便公司客戶(例如律師行、物業代理公司等)使用電子印花服務,作核實身分之用。 由1999年4月1日開始,物業轉讓印花稅將根據代價款額或價值的確實金額計算,而非用以往調高至最接近的$100後才計算的方式。 香港印花稅條例是《香港法例》之一,第117章。 《香港法例》指定一些文件必須向香港稅務局交付印花稅,否則文件在香港不具法律效力,例如在法律訴訟時,法庭不會受理。 而且遲交印花稅款必需事前經批准,否則將被重罰。
印稅: 租約打釐印程序及金額
而英倫銀行將利率從1.75%提升至2.25%,屬14年來最大加幅,紓緩物價上漲。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 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 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
印稅: 最新文章
如年租HK$115,484,會視為HK$115,500(年租HK$115,101,則視作HK$115,200),然後再按租約年期,乘以指定百分比(見表1)。 因此,若年租HK$115,484,其印花稅則是HK$115,484乘以0.25%,約$288.7元。 只要有現金收入之銀錢收據,每張要按4‰貼印花稅票,或是向主管機關申請彙總繳納,在收據上蓋彙總繳納收據。 例如診所開給病患的收據、補習班開給家長的學費收據,只要超過250元,都屬於印花稅課稅範圍。
印稅: 物業稅與釐印費須知 – 程序/費用/計算/申報方法
要注意如果為進行銷花或是銷花不符合規定,需繳5至10倍罰鍰。 郵局有發行面額1、3、4、5、10、12、20、50、100、200元不等的印花稅票,可以買來貼在憑證上,就當作是繳交印花稅。 舉例來說,醫療院所開立自費收據需要繳印花稅,所以診所在開立收據給病患時,上面就要貼印花稅票,當作是診所繳的印花稅。 當然,部份人為免在遺產繼承上引起不必要的麻煩,很多人買樓時已傾向用「長命契」,即所謂「聯權共有」的方式來持有物業。 假如如果兩夫婦共同以「長命契」形式持有物業的話,雙方的業權及權益是一樣的,當其中一方去世,物業權益會自動轉移至其他聯權持有人身上,變相無須處理遺產承辦的問題。
換樓人士如於買入物業(以買賣轉易契日期起計)6 個月內,出售他唯一的另一個住宅物業,可向稅務局申請退還部份印花稅(相當於新舊印花稅差額),但須符合稅務局之特定條件。 從價印花稅是在物業轉讓時,必須繳付的一項印花稅,視乎買家的情況,會使用不同稅率計算,當中以首置印花稅稅率最低。 交印花稅,又稱打釐印,物業轉讓涉及契約文件,以證明業權誰屬, 打釐印的目的,是要為文件確立法律效力,以得到法律的保障。
稅額在 3 萬元以下者,可持繳款書至來來 OK、全家、統一及萊爾富等 4 家便利超商繳納,若稅額在 3 印稅 萬元以上者,請至金融機構代收稅款處繳納稅款。 周佩賢續指,集團計畫今年推售兩個市區優質項目,主打中小型單位,包括旺角洗衣街181至183號及界限街2C至2D號住宅項目,相信這次調整對銷情會有正面的幫助。 有些公司主要是做業務生意,每天簽訂的合同數量就會很多,所以就可以在一個納稅期限內,將一個月或者一個季度的彙總起來一起算,這就是按期申報。 市場憂慮英國通脹加劇,為當地經濟帶來下行壓力。 英國預算責任辦公室(Office for Budget Responsibility)將會在年底前公布全面的經濟預測,來年再會公布第二份。
印稅: 香港證券的轉讓
非住宅物業成交量在過去一段時間顯著回落,2020 年施政報告宣佈撤銷非住宅的雙倍印花稅,並於 2020 年 11 月 26 日起,沿用「首置印花稅」的稅率,適用於所有個人或公司購買非住宅物業的交易。 買賣雙方須共同及個別負上繳納額外印花稅的法律責任,為避免爭拗,如需繳納額外印花稅,最理想做法是預先商議由哪一方繳付,並將有關協議在臨時買賣合約內訂明。 自2008年金融海嘯後,「摸貨」 被視為炒高當時樓價的主因之一, 摸貨即是以確認人身份轉讓,在簽署買賣協議後,抬高價格轉讓予下一手買家,確認人藉此賺取差額,並在簽署轉讓契前沽貨離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