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室內展館,戶外風景亦相當怡人,如蜻蜓池、中草藥園、示範農田等等,中心內亦設有全長約0.6公里的蕉坑自然教育徑,走完全程約45分鐘,小朋友參觀完展覽館,可直接親身接觸大自然。 經過一整日步履不停的旅程,返回西貢碼頭後是時候大快朵頤,安撫一下肚皮。 鹽田梓船期 海鮮街內酒家、食肆林立,臨海品嚐漁民即日撈上的魚類、海產,好不快慰,故深受遊客歡迎,作為一天行程的結束最好不過了。 要去小島前必先到西貢碼頭比較各間船務出海的價錢和套餐,有些船務可直接來回一個景點,有些則推出如「環島遊」、「岩石觀賞遊」等套裝行程,任君選擇。
- 在西貢碼頭洪記海鮮酒家側有來往鹽田梓的街渡售票處,主要提供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的服務,每人來回收費$60,已包括參觀文物室、鹽田保育的費用,詳情可參閱官方網頁。
- 在西貢碼頭有些船務的遊覽套餐包乘船圍繞滘西洲、吊鐘洲一帶游走,在海上欣賞奇形怪狀的岩石,十分方便。
- 就算不是為了打卡,這個教堂的歷史色彩也足夠吸引訪客來參觀。
- 到了1920年代,鹽田梓再也看不到任何鹽田。
- 9件藝術品中,其中有6件位於鹽田梓,另外3件會於橋咀洲展出。
- 每週更新旅遊影片/遊記文章,間中介紹酒店/旅遊資訊。
漲潮時,海水淹沒大片平地;退潮時,隨著風吹日曬,平地成為適合製鹽的場所。 鹽田梓船期2025 村民因此開設鹽田、建造水閘,以控制海水的進出,同時全面發展製鹽業,把生產的鹽販售到西貢和鄰近地區。 鹽田梓雖是客家村落,但由於全村都信奉天主教,又稱為「教友村」,島上的聖若琵堂更有逾百年的歷史,曾由聯合國頒發「文化遺產保護」優異獎,具歷史價值。 大約30分鐘的導賞團,由舊村民帶領大家參觀舊鹽場,同時示範鹽的誕生。 做鹽相當考功夫,首先引入海水於沉澱池中,經過五層的水池隔除雜質,再經過12–14日的蒸發,便結晶成鹽。
鹽田梓船期: 客家村屋
連接鹽田梓與滘西洲的一條長長的玉帶橋,把海分開兩邊,站在橋上聞著海水味,欣賞一下海岸線和附近的紅樹林,亦不失為一個拍拖隱世好去處,當然也要站在橋上找好角度,以大自然作背景打卡影相。 成人來回船程收費大約為$60;小童及長者來回船程收費則大約為$40。 行完聖福若瑟神父故居,之後會經過活泉井,沿路上山15分鐘左右就能登上鹽田梓雙子亭,亦是鹽田梓島上最高。 鹽田梓船期 大家可以在雙子亭俯瞰整個鹽田梓的風光,可看到西貢一帶的景色及滘西洲高爾夫球場。 大家可以使用鹽田梓聖若瑟小堂祈禱及靜思,但必須保持安靜。
- 澄波學校建於1920年,是鹽田梓及附近村莊唯一的小學,在村民陸續搬走後,於1997年關閉。
- 你可以在禮拜堂外的馬賽克台階前拍出令人難忘的相片。
- 直到2000年,要不是一群熱心的原住民後代回到鹽田梓,大力推動復興社區,這條客家村落大概會完全消失。
- 進入鹽場,迎接你的是「鹽光之所」,這個立方體形狀的藝術裝置,反映了鹽晶體的原始形狀,現場亦會有義工講解整個製鹽過程。
- 這座橋最初由客家村民於 1950 年代初建造,連接鹽田梓和鄰近的滘西洲。
只要前往西貢,在洪基海鮮酒家旁的西貢碼頭乘搭街渡船便能到達鹽田梓碼頭,只需 15分鐘就能到達小島。 2015年,鹽田梓重建鹽田的工程,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亞太區「文化遺產保護傑出獎」,肯定了村民和熱心人士多年來為保護香港這個工業遺產所作的努力。 鹽光保育中心每逢週末和公眾假期都對外開放,同時每天舉辦兩場介紹鹽田的講座與海鹽製作工作坊,有興趣可以提前在網上預約。
鹽田梓船期: 鹽田梓一日遊|3. 澄波學校
這種仰賴天日的傳統曬鹽法,自然無法大量生產,不過卻能夠產出高素質的海鹽。 到了1920年代,鹽田梓再也看不到任何鹽田。 雖然在1940年代,島上仍有約1,000人居住,不過在這之後的數十年間,村民紛紛搬離,人數大減。 到了1980年代,全島更只剩下四位村民;小島漸漸荒廢,一度被稱為「鬼島」。 店內還提供少量特色菜餚,墨西哥醃椒焗鯖魚,魚肉肥美,啖啖滋味,配上墨西哥椒汁,香辣醒胃。 雖是簡單的農家菜,但卻極具特色及本地風味,亦能看出老闆的用心,但注意店子只在星期六、日營業,建議大家要提早留位及預約菜式。
自大學畢業開始工作後,每逢連假都找機會旅遊出走,累積了不少旅行心得。 每週更新旅遊影片/遊記文章,間中介紹酒店/旅遊資訊。 鹽田梓船期2025 跟著90後的我們,一起踏上旅遊的步伐吧~ 儘管世界很亂,我們還有彼此在身旁。 鹽田梓船期 曾與大澳並列香港5大鹽田,當年全村村民都以賣鹽為生,產量多到能提供全西貢的用鹽量,可惜後來全球製鹽開始工業化,鹽田梓的造鹽業也漸漸沒落。 這系列的玻璃彩繪由藝術家-姜立如製作,作品名為《鹽田梓.鄉情》。 藝術家透過一幅幅色彩豐富的玻璃彩繪,把鹽田梓村民的昔日生活故事展現出來,希望參觀者能感受到鹽田梓的鄉情。
鹽田梓船期: 【鹽田梓一日遊】鹽田梓藝術節 交通詳情、行山、打卡、美食推介
要前往鹽田梓,建議大家先乘巴士或專線小巴前往西貢碼頭。 在西貢碼頭洪記海鮮酒家側有來往鹽田梓的街渡售票處,主要提供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的服務,每人來回收費$60,已包括參觀文物室、鹽田保育的費用,詳情可參閱官方網頁。 鹽田梓船期 從西貢碼頭到鹽田梓大約只需15分鐘,島上居民昔日以曬鹽為生,故島上有一大塊鹽田,但現已荒廢。 交通:乘巴士或小巴前往西貢市,從西貢碼頭乘街渡前往鹽田梓,船程約15分鐘。
鹽田梓船期: 鹽田能讓你了解村民如何製鹽
結束行程後不妨返回西貢海旁廣場附近搜索美食,西貢最出名的美食當然是海鮮,但其實也有不少隱世小店藏匿於市場街中,當中不乏針對年青人口味的Café、西式餐廳,充滿歐陸風情,是醫肚不錯的選擇。 鹽田梓船期 各個展館佈置精美,十分吸睛,家長可以隨時幫小朋友和巨型展品拍照。 鹽田梓船期 而位於橋咀洲連島沙洲的《日光下的月影》,藝術家以竹藤製成彎月,旁邊圍着12個高低不一的藤球,在不同時間與角度都可以欣賞到作品的不同狀態。
鹽田梓船期: 香港鹿頸行山 輕鬆扮下偽文青
鹽田梓過往唯一的學校澄波學校,現在已變成鹽田梓文物陳列室,裡面放置了大量鹽田梓村遺下的文物,如一個小型故事館,可以了解在地客家文化。 依家喺香港嘅村校真係買少見少,如果話校址仲可以保留舊貌的又有多少呢? 來到鹽田梓,村民活化咗呢間島上唯一一間學校:澄波學校,將佢變身成為鹽田梓 嘅文物館,入面分咗做唔同嘅區域,例如家居生活、農業器具、考古發現等,等大家可以清晰知道及了解文物以前嘅用途。 漫步到鹽田梓南端,一條狹窄的樓梯通向玉帶橋,是許多蝴蝶和昆蟲棲息的地方,在這裡可以欣賞到島上豐富的自然生態和紅樹林。
鹽田梓船期: 服務時間
西貢碼頭亦是攝影愛好者捕捉白腹海鵰的熱門景點,白腹海鵰現為中國國家II級重點保護物種,而西貢羊洲正好居住了一對,時不時在西貢海岸上空傲翔,幸運的話或能瞥見牠們的蹤影。 除此之外,在走遍橋咀洲時,你也可以在路邊欣賞到由畫家貓珊與智障及自閉症譜系障礙人士共同製作的藝術品《大菠蘿遊》。 鹽田梓船期2025 《大菠蘿遊》一共有10件作品遍佈於橋咀洲,作品以橋咀洲特色作構思,與香港特色食品物菠蘿包作連結,以陶瓷作品擺設介紹橋咀洲上「菠蘿包石」的由來與自然生態。
鹽田梓船期: 好去處
雖然鹽田梓沒有像西貢其他外島的營地,但也十分適合露營。 鹽田梓船期2025 無論是半天遊,或是兩天一夜的露營,鹽田梓也不會令你失望! 現在就去計劃一下行程吧,👉 點擊這裏查詢更多鹽田梓的評論。 首先,海水必須引入到鹽田,再經過大約兩個星期蒸發而結晶成鹽。 陽光普照和高溫天氣,都有助於加快整個蒸發過程。
鹽田梓船期: 鹽田梓一日遊【5】雙子亭
同時因為作品會受潮汐潮漲影響,亦可以表達出「在不適合的時機下無法觀察到作品,就如大自然一樣無常」的意味。 鹽田梓船期 其中位於鹽田梓的《「鹽」下乘涼》以重現鹽田收成的場景,更會定期灑上鹽水,寓意人生與造鹽過程一樣,必須經歷磨煉。 而《🤲🏻》則以天主教為題製作,從高處俯瞰是一對以磚塊拼成的掌心,猶如如天主教的「明陣」。 另外,外型如擺放在博物館的恐龍化石的《流水龍骨》是一件互動藝術品,以過往鹽田梓居民的提水工具「龍骨水車」作為原形構思,以踩水車腳踏的形式欣賞這件有互動及聲音元素的作品。
鹽田梓船期: 西貢鹽田梓一日遊+最新船期及開放時間表|7大好去處+美食指南+交通詳情
鹽田梓以前是一條以客家人為主的客家村,島上可見很多充滿客家文化特色的建築和食物。 西貢鹽田梓擁有近300年歷史,是個融合了客家和天主教文化的小島,距離西貢碼頭只有約15分鐘船程。 鹽田梓上的村落主要以客家陳氏組成,但隨著城市發展,鹽田梓村民以遷離或移民到外國,令它一度荒廢。 除了必睇9大藝術品外,西貢海藝術節亦有26個導賞團與活動可供參與,部分活動除了有廣東話團外,亦有新增英語及普通語團。 如果想更了解鹽田梓及橋咀洲的歷史文化,絕對不可以錯過由專業人士帶領的導賞團。 另外,藝術節也有如划獨木舟、實境角色扮演遊戲、製鹽工作坊及音樂表演等活動,讓你用不同媒介深入鹽田梓及橋咀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