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定植 為防除畦面雜草,可在定植前以銀黑色塑膠布或可長久使用之雜草抑制蓆覆蓋畦面(附圖),配合株距每1.5~2.5公尺打洞定植。 定植後每日早晚給予澆灌或使用噴藥桶點灌,以避免土壤水分過多。 台灣苦瓜播種定植適期,北部為3~6月;中部為2~9月;南部地區一年四季均可栽培,但冬季低溫期仍需選擇較耐寒的品種,以避免生長停滯,產量過低。 山苦瓜種植月份2025 發芽初期,介質經常保持濕潤狀態,乾濕變化不可過大,才能保持發芽及生長整齊。 在第二片本葉展開以後,水分供應不可過多,上午及傍晚各澆水一次即可。
催芽完成後之種子以50格穴盤播種,介質可利用泥炭土或經調配好之育苗介質。 播種後保持介質的濕潤,乾濕變化不可過大,亦不宜處於浸水過濕狀態。 苗株生長至展開3~5片本葉、根部生長旺盛時即可定植田間。
山苦瓜種植月份: 病蟲害防治
苦瓜苗期較少需要外加肥料,噹發現苗株葉片黃化,或生長勢變弱,再補充肥料即可。 (七)設施栽培 栽培時儘量以網室栽培減少病害發生及害蟲為害,並以輪作或嫁接等方式減少病害發生,同時注意勿過量施肥,尤其是氮肥用量。 利用水平網室栽培苦瓜可有效防治瓜實蠅、蚜蟲等害蟲危害。 網室栽培同時也阻擋授粉昆蟲自然授粉,必須人工授粉或在設施內飼養蜜蜂幫助授粉,0.1公頃的網室以1箱(4片蜂片)的蜜蜂為原則。
- 肥料使用可參考施肥手冊,但不同田區土壞理化特性不同,建議在栽培前,先採土進行土壞分析, 目前國內農業改良場均有此項服務。
- 苦瓜含苦瓜素,故帶有苦味,煮後轉成苦甘味,有促進食慾、解渴、清涼、解毒及軀寒之效用。
- 依據果實形態顏色之差異,可將苦瓜分為白皮苦瓜、綠皮苦瓜、山苦瓜等三大類。
- 果形變化多,最普遍者,與白皮大苦瓜相似的圓錐型或紡錘形,也有長條形品種。
- 而土壤較黏重或排水不良田區,雨季應避免種植苦瓜。
但夏季栽培,需注意颱風及豪雨所造成的災害丶浸水及病害等問題。 不同季節必須採取不同的生產策略,預先降低損害的發生程度。 山苦瓜種植月份2025 同時需考慮供銷及價格問題,例如夏季中部地區栽培較多,產期較集中,通常價格較低;而南部地區夏季酷熱多雨,管理不易,生產成本相封較高,獲利空間較小 山苦瓜種植月份 。
山苦瓜種植月份: 栽培技术
田區若有噴灌或滴灌設備,採用液態肥料隨灌溉水施用,可減少施肥勞力。 目前大多使用棚架栽培,有水平棚架及拱型棚架(彎弓架)兩種。 山苦瓜種植月份2025 若使用水平棚架栽培,建議在畦上直立面,張設尼龍瓜綱,配合摘心、理蔓技術,可促進開花結果。
由於設施生產隔絕授粉昆蟲,除利用人工授粉外,可在綱室中飼養蜜蜂幫助授粉,提 高授粉率,每分地飼養密度4片蜂片即可 。 冬季寒流來時,蜜蜂活動力減低,宜補採人工授粉措施,促進結果量。 大青苦瓜泛指果皮深綠色的品種,種類多樣化,例如農民最熟悉的珍珠苦瓜,鱗目細小圓潤,宛如果皮上鑲滿細小的深綠色珍珠。 大青苦瓜也有果型和鱗目似白皮苦瓜的品種,或長形苦瓜的品種。
山苦瓜種植月份: 農業知識入口網
藉由優良的栽培技術,降低生產成本,並從產量及品質上,獲得較高的售價,提高苦瓜栽培的收益。 山苦瓜種植月份 母蔓長到60-80公分時,進行摘心,則將在第9-12節後穩定開花丶著果,可較早進入採收期。 根據實瞼結果,以嫁接苗搭配早期摘心方式最佳;若設備充足,可利用嫁接苗加低温短日處理,促進開花,產量集中於採收期的前丶中段。 另外,採收期維持3-4個月即可,過長的採收期,並不會提高經濟效益。
結果期則需防止瓜實蠅的為害,瓜實蠅係臺灣苦瓜之主要害蟲,在臺灣中部、東部地區,瓜實蠅在苦瓜園內之族群密度於6月份急速上升,7~8月達到最高峰,10月後其族群始行下降。 被害率隨瓜實蠅之族群密度增高而加大,對於瓜長4~20公分之瓜皆可危害,曝露時間愈長,遭受瓜實蠅危害愈嚴重。 山苦瓜種植月份2025 以謝花至瓜長2~3公分之被害率最低,套袋愈晚被害率愈高。 山苦瓜種植月份 白苦瓜套用內層黑色之牛皮紙袋或黑色PE塑膠套袋,但夏季溫度較高,勿套用黑色PE袋。
山苦瓜種植月份: 生長環境
套袋更具有阻絕農藥及灰塵污染的功能,除非使用系統或移行性農藥,否則果皮殘留農藥的情形,應可大量減少,封淤苦瓜食用安全,具有顏著功效。 果形變化多,最普遍者,與白皮大苦瓜相似的圓錐型或紡錘形,也有長條形品種。 鱗目大多是圓形及長肋條形,苦味比白苦瓜種,比青苦瓜淡。
山苦瓜種植月份: 山苦瓜的種子如何摧芽? – 農業知識入口網
另外,不同季節選擇適噹的品種,尤其是冬季栽培時,需選用較耐寒的品種。 生育中後期,必須注意藤蔓及枝葉不可過多,否則容易因過度遮陰及枝葉過密,造成開花和結果量減少,病蟲害防治也較困難,不但用藥量及施藥勞力增加,防治效果也較差。 操作重點在剪除不開花的冗蔓及生長勢較弱的藤蔓,需 保持陽光可通透照射至地面。 育苗需注意 種子播種前處理丶催芽丶播種丶介質與穴盤選擇,而苗期管理則包括苗株生長控制、水分、肥料丶光線管理及病蟲害管理等工作。 山苦瓜種植月份2025 近年來新育成的苦瓜品種花蓮1-5號等小型苦瓜種子較小,種殼較薄,不需要破殼,直接進行育苗即可,惟於低溫期播種則可如上述之方法先浸種後以30℃催芽,以增加發芽率。 播種前要先玻殼,其目的在幫助種子吸水,加速發芽。
山苦瓜種植月份: 栽培技術
一般多採水平綱室栽培,主要目的在阻隔蚜蟲及粉蝨等病媒昆蟲入侵,防止病毒病發生,並且降低瓜實蠅及一些瓜類害蟲的危害程度,可大幅減少農藥使用。 山苦瓜種植月份2025 雖然設施栽培可減少部分病蟲害的發生,但設施中溫度和相對濕度較高,反而提供一些病蟲害良好的發病環境,如白粉病、露菌病丶缸蜘珠、蚜蟲等。 故農友應隨時注意設施內的衛生,如有發病嚴重的植株和殘體,應儘速移出,斷絕蔓延的機會。
山苦瓜種植月份: 山苦瓜 – 農業知識入口網
播種時,採用50格穴盤,以種子側面直接放搵介質上,再覆蓋一簿層介質。 採用蓮蓬頭或澆水壺澆灌,水壓不要太大,避免沖掉介質。 介質宜以粒徑較小的介質調製,或滇接使用未添加肥料的育苗專用介質。 鱗目較大,果肉及果腔內膜組織較鬆軟,是國內消費者最喜愛的總類,生產規模也最大。 白皮大苦瓜種類繁多,各產區均有當地的地方品種,種苗公司的商業品種也大多以白苦瓜為主利品種。 目前農民所栽培的品種,大部分是地方品種,且多自行留種,造成品種性狀混雜的現象。
山苦瓜種植月份: 苦瓜種植問題 – 農業知識入口網
可利用指甲7]下緣夾缝或瓜子夾,將種子 外殼輕輕夾玻即可勿使用刀刃夾玻種子外殼。 因爲容易用力過度,而傷害到子葉,造成表面傷口而感染。 玻殼後,以流動水浸種12~ 24小時,或每6~8小時換一次水。 山苦瓜種植月份 浸種後,將種子 表面搓洗乾淨,再以30°C催芽24小時,或 催至胚根露出外殼後,才播入穴盤。 苦瓜生育期較長,栽培管理較视雜,操作也較困難,病蟲害也較其他蔬菜多而敏感,必須配合良好正確的栽培管理,植株生育才能強健,進而提高產量,改進品質。 同時,封於病蟲害的耐受性也有幫助,可減少農藥的施用,並節省人工成本。
山苦瓜種植月份: 台中市優質雪梨評鑑 和平區農會梨產銷班31班朱朝明獲第一
蘋果苦瓜的果形呈短圓筒形或球形,果長在20-25公分以內,果肩和底部圓鈍整齊。 由於果形特別,曾深受消費者及農民的喜愛,但目前已少有栽培。 山苦瓜一年可種植二次但本農場只耕種春作,3月定植後60~70日陸續採收,正常情況一分地可採收1.5~2頓農作物。
山苦瓜種植月份: 作物栽培管理 > 苦瓜
(四)理蔓 苦瓜多為子蔓開花結果,為促進開花結果及結果數,在苗株約60公分左右進行摘心處理,視栽培密度留3~6條子蔓。 在藤蔓生長上棚架後,應注意藤蔓不可過密,需適當的修除不開花的冗蔓或過老的藤蔓。 促使通風良好,並使上下層葉片較均勻接受到日照,以維持果實品質及結果量。 (六)病蟲害防治
山苦瓜種植月份: 苦瓜種植問題 – 農業知識入口網
取適當距離條施,以耕耘機作畦後種植,或於作畦後在畦中央開溝施下有機肥後覆土,種植於畦兩邊。 追肥使用量視生長時期採取撒施,施在地面距離根基部約10公分左右,使用含氮較高之油粕類有機資材或油粕液肥則可獲得較快效果。 常用有機質肥料要素含量可以參考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編印之作物施肥手冊。 山苦瓜種植月份2025 目前市面上有機質肥料種類很多,因此建議使用通過國產優良堆肥認證之有機質肥料品質較有保障。
(五)施肥 苦瓜生育期長,吸肥力強,氮肥效果顯著,故宜施用含氮量高的有機質肥料。 基肥可選用腐熟堆肥,於種植前施下,每公頃用量12,000公斤以上。
山苦瓜種植月份: 生長環境
爲保持土壤濕度穩定,灌溉次數丶灌溉量也要穩定,水分供應至土壤濕潤即可,亦不可 過乾。 初忌長時間浸水,只要浸水超過1天,根部就因缺氧而受損,所以雨季栽培需特別注意田間排水。 而土壤較黏重或排水不良田區,雨季應避免種植苦瓜。 灌溉方式以噴帶噴灌或滴灌最理想,如採溝灌時,畦溝水灌滿後,立即停止,並在30-60分鐘內,即將畦溝中的水排除。 一般採寬哇栽培,每分地80~120株,行距4~5公尺,株距2.1 ~ 山苦瓜種植月份 2.4公尺。
山苦瓜種植月份: 栽培技术
缺點是光照不均勻,造成果實表面著色不均,杲形不端正,下雨過後,果實容易受感染而腐爛。 山苦瓜種植月份2025 和平區農會總幹事李順冬表示,由於雪梨屬溫代水果,低溫的需求較高,致許多梨農轉種甘露梨,使得今年雪梨種植面積從1600公頃減少至800公頃,12月是主要產季,因產量少,農曆年前價格可望升高。 對於栽培品種的選擇,除考量栽培管理困難程度與設施之外,愿考慮產品銷售市場,針針不同市場的消賚習慣,種植適合品種。
山苦瓜種植月份: 山苦瓜的種子如何摧芽? – 農業知識入口網
通常大青苦瓜的苦味較重,果肉及果腔內膜組織較堅韌,經過一些處理手續之後,可將苦味及果肉較老的感覺去除。 一般家庭消費及烹飪,較不喜愛此類品種,栽培者相對較少。 但近年有機蔬菜及生機飲食受消費者重視,大青苦瓜逐漸受到青睞。 苦瓜含苦瓜素,故帶有苦味,煮後轉成苦甘味,有促進食慾、解渴、清涼、解毒及軀寒之效用。
和平區農會總幹事李順冬表示,因雪梨對低溫的需求較大,原本和平區雪梨種植面積約1600公頃,因氣候暖化,造成種植的瓶頸,許多梨農紛紛改種低溫需求沒那麼高的甘露梨,使得今年雪梨種植面積僅剩約800公頃。 山苦瓜種植月份 但甘露的產季集中在中秋節前後,雪梨產季則在12月,主要供應農曆年節需求,因今年產量較少,預計農曆年前價格會較高。 (二)育苗
山苦瓜種植月份: 台中市優質雪梨評鑑 和平區農會梨產銷班31班朱朝明獲第一
整地時,可將部分有機質肥料作爲基肥,其施用量視土壤狀況而定。 砂質土壞保肥力差,可依施肥手冊建議量施用;但壞土或較黏重之土壤,則不宜施用過多基肥,容易造成營養生長過度旺盛,而延遲開花。 山苦瓜種植月份 山苦瓜種植月份2025 畦面以3尺之銀黑色塑膠布覆蓋,可減少生育初期雜草危害。 (一)栽培期高屏地區全年皆可栽培,中部地區冬季低温期不利苦瓜生育,僅可在夏季生產。
農業局表示,雪梨屬薔薇科梨屬的落葉喬木,需一定低溫才可萌芽、開花、結果,是體型較大的品種之一,有「梨中之王」的美譽。 比較接近野生形態的苦瓜,果形較小,外觀變化大,單果重20~200公克,外型有紡錘形、圓筒形、及圓錐形,鱗目從尖刺形到珍珠形或圓形。 山苦瓜的苦味比大青苦瓜更重,但依據報導,期抗氧化能力及降血糖,降血脂效果,較其他種類苦瓜強。 山苦瓜種植月份2025 商業品種除了農友公司的'小月 '之外,近年來,花蓮區農業改良場也陸續推出花蓮1號~4號的山苦瓜品種。 苦瓜品種間差異極大,種類繁多,栽培上可依造果色、果形、果皮瘤狀突起和型態等性狀分類。
依據果實形態顏色之差異,可將苦瓜分為白皮苦瓜、綠皮苦瓜、山苦瓜等三大類。 山苦瓜生長期為2~3個月肥料在定植前先施灑於畦內,一分地施灑20~30包有機肥,開始結果時要適度追肥補充肥料。 山苦瓜為葫蘆科山苦瓜屬多年生宿根草質藤本植物,一般南方稱為涼瓜、錦荔枝,北方稱為紅姑娘、癲瓜等。 其營養價值很高,富含維生素 C、維生素 E、胺基酸及礦物質,同時山苦瓜具有抗突變、降血糖、抗腫瘤、降低膽固醇含量等功效。 廣泛分布於熱帶、亞熱帶及溫帶地區,在我國分布較廣,福建、廣西、廣東、雲南、貴州、江西、湖南、浙江、江蘇、安徽等地都有發現。
山苦瓜種植月份: 作物栽培管理 > 苦瓜
較傳統水平棚架插單支竹竿引導藤歹潯多蔓的方式,可提早10-15天採收。 苦瓜是台灣地區重要的瓜果蔬菜類,近5年全台栽培面積維持在1500~2000公頃,但以屏東縣785公頃最多,其次是彰化、台中、及高雄三縣。 苦瓜栽培管理除理蔓、水分、肥培及病蟲害防治等一般田間管理工作外,育苗技術及苗其管理是最基本的工作。
山苦瓜種植月份: 山苦瓜的種子如何摧芽? – 農業知識入口網
斜紋夜盜蟲可應用性費洛蒙緩釋劑懸掛誘蟲盒誘殺,每公頃設置5~10個或利用蘇力菌在清晨或傍晚時進行防治。 鱗翅目初齡幼蟲大多有群集性,應把握幼齡幼蟲尚未分散前噴藥之防治效果較佳。 開花的方法中,以嫁接效果最好,不但始花期明顏提早,早期產量也顔署高於其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