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後初期,香港50至70年代,中上環洋行及報館林立,中上環滙集了不少小型印刷廠,衍生了超過一百間印刷廠、紙品、油墨、燙金、電版等店舖。 單單是永利街便有十餘間印刷的商戶,替中上環區的各大小洋行印制合約、發票、戲票等生意滔滔不絕。 身為中國人要感到驕傲,因為印刷這門技術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其餘三個發明是造紙術、指南針和火藥,這四種發明亦直接推動了歐洲文明的發展。
- 茶餐廳保留不少舊有的裝修,對比附近一大堆因應自由行而新進駐的扮復古茶餐廳,簡樸小店更顯真材實料。
- 上環 文華里 圖章街位於上環地鐵E2 出口附近一條小巷,又稱香港上環圖章街,以傳統手雕圖章廣為人知,半閒山館亦是其中較為出名的,所以說香港那個地區可以代表「圖章香港」,就非上環圖卓街莫屬。
- 在 Google Maps 中把這趟活字印記的航跡紀錄下來,原來平日沒有留意到,中上環區仍然經營不少跟印刷關係密切的紙業、印刷業以及燙金業,不過鑄字粒的行業已經絕跡 ( 台北太原路還有一家碩果僅存的日星鑄字行 )。
- 此後上環一直隨著香港經濟而發展,其他行業亦在區內發展。
- 後來在2012年Kiri製作成為《無臉人》一曲,又於2013年寫了《ALL IS FAIR》歌曲和歌詞,寄給了何韻詩,得到了賞識,簽入了何韻詩自己的唱片廠牌Goomusic旗下,開始為多位歌手創作歌曲。
廣東最著名的涼茶,也是由鶴山人王澤邦於1828年 (清道光八年) 始創,就是王老吉涼茶,當年曾經招呼林則除,不過王老吉跟香港印刷業扯不上關係,純粹是介紹鶴山人的招牌作。 有人把鶴山人與鶴佬人混為一談,其實鶴佬人 (福佬人)是居住香港的民系,還有客家人、廣府人、蜑家人。 鶴佬人出自河洛,即是中原一帶,河南黃河與洛水之地,鶴山人跟鶴佬人只是名字上比較相似罷了。
上環印刷: 香港中上環 活字印刷
古時活字印刷在中國並不普及,因為泥活字字型不穩定,而銅活字成本太高,加上中文字筆劃比起英文字型複雜,管理及規模難以控制。 活字印刷術是在小鉛字粒上澆鑄凸起的單字,然後按照付印的稿件,揀出所需要的單字,組合排成一個版面而施行印刷的方法。 CraftHongKong 創辦人 Jane Li是一位擁有GIA Graduate Gemologist (珠寶鑑定研究寶石學家)資格,曾奪得多項珠寶設計獎項的珠寶設計師。 自小喜愛中國文化,學習中國書法,機緣巧合下接觸篆刻手雕技巧及印石收藏品,便愛上了這項傳統手藝並希望將篆刻手藝文化傳揚至新一代的香港人。 但隨著尖沙咀中港碼頭陸續提供來往澳門的航運服務,信德中心的港澳碼頭就不再享有這個專利,此外上環信德中心的天台設有直升機場,提供來往香港至澳門的直升機客運航線。 上環(英語:Sheung Wan)[註 1],位於香港島中西區的北部,東起鴨巴甸街、永吉街,西至威利麻街、南至皇后大道中,上環於區議會設有兩席議員,分別名為上環選區及東華選區,而信德中心至無限極廣場一帶則屬鄰近的中環選區。
- 鉛字粒除了澆鑄制成之外,昔日大報館的印刷房內,每當遇上所欠缺的字型時,有師傅即場在鑄字機前雕出鉛字粒,這門工藝真的令人敬佩。
- 英文方面,灣仔 ABC 提供大量字粒,包括各種字型,售價以磅數計,因為英文名粒需求多而且不同字粒所用的鉛量相異,依磅秤計算最實際。
- 年輕時,他看中香港印刷業好景,於是學師入行,不夠100呎的「騎樓底」,工具五臟俱全,放了30多年的字粒櫃,一排排放好英文字母,還有一台已逾80年歷史的切紙機(行稱紙鍘),全港只剩下這台仍然靈活地工作。
- 由荷里活道轉入平安里這條小巷,拾級而上原來營運著一間「友誠印刷」,平日走過也不曾留意到。
- 活字印刷術是在小鉛字粒上澆鑄凸起的單字,然後按照付印的稿件,揀出所需要的單字,組合排成一個版面而施行印刷的方法。
- 上環印章街可以做雕刻圖章之外,其實現在還可到 CraftHongkong 圖章雕刻網店看看不同的印石價錢以及各款高質印石的色樣,在這文華里印章網上版認識更多有關手雕圖章的知識,並比較下圖章街價錢跟網店的分別。
- 自小喜愛中國文化,學習中國書法,機緣巧合下接觸篆刻手雕技巧及印石收藏品,便愛上了這項傳統手藝並希望將篆刻手藝文化傳揚至新一代的香港人。
當時香港報館大部份設於中環,包括中國日報報館以及華僑日報等,現時中西區文物徑亦有介紹中國日報於士丹利街的報館舊址,即現時陸羽茶室,中國日報頗有名氣,由四大寇陳少白創辦,印刷機器及鉛字皆由孫中山從日本橫濱購入。 另外一間華僑日報報館舊址設於荷李活道,現時被改建為聚賢居 (Google Maps),原址還保留了一點線索,就是地下的西餐廳名字叫 “The Press Room” ,不要錯過這地方,因為下經常出現標緻的外籍美女。 活字印刷肯定會成為歷史,昔日被稱為「黑手黨」的活字印刷執字員,已經絕跡江湖。 鉛字在社會上曾經擔當重要角色,1925 年省港大罷工期間,單單是鉛字工人罷工,可以令到不少報紙被逼停刊。 香港活字印刷的發展,自從 1960 年代天天日報動用了 120 餘萬元購入了全世界第一台滾筒柯式印刷機,從此執字粒開始轉為植字方式,印刷亦由滾筒印刷提升至高速柯式印刷。 我認為宗教經書的印制間接發展出活字印刷技術,除了中國佛經,西方的聖經推動了德國人古騰堡 Gutenberg,於 1452 年開始鑄造鉛字及使用印刷機印刷聖經,雖然古騰堡辦活字印刷弄得破產收場,但是由他開始了現代活字印刷的發展。
上環印刷: 香港 中上環 活字印記
干諾道西為當時的食米批發中心;德輔道西一帶則是海味和鹹魚的集散地。 此後上環一直隨著香港經濟而發展,其他行業亦在區內發展。 記者跟Sam哥上落中環窄街,氣囉氣喘之際,忽然轉入歌賦街的長樓梯,直達住宅的地庫,聽見機器作動的聲音,原來Sam哥帶大家見識地底山寨印刷廠。 強哥是合興印刷的第二代傳人,接手父親的印刷店,他82年入行,到91年買下現有的舖位,繼續這行業。 上環印刷 上環印刷2025 上環印刷 訪問時候,他正處理活動遊戲券的針窿線,即把票尾變成可沿線撕下的模樣。 店內有8座大機器,包括不同型號的印刷機,但他慨歎市道只及80年代好景時的兩成,現時onemanband一腳踢,也出租「車位」給行家使用,同行可互利合作。
在今日的香港交易所的前身「聯合交易所」成立之前,香港的股票及期貨主要由4個交易場所負責。 當中的「金銀業貿易場」及其他2家交易所就在上環的蘇杭街。 行完中上環,順著皇后大道西,去到西環正街的聯華茶餐廳歎茶。 茶餐廳1964年已開業,是附近老街坊日常「打躉」好去處,價錢也夠晒街坊價,好似一個西式快餐,35蚊就有飯有湯,效率也快,十分鐘內熱辣送到。 茶餐廳保留不少舊有的裝修,對比附近一大堆因應自由行而新進駐的扮復古茶餐廳,簡樸小店更顯真材實料。
上環印刷: 上環圖章街
自1843年,上環一直是華人聚居的地方,英國人及外國人則住在中環。 上環印刷 1874年桂文燦編纂的《廣東圖說》同治刊本,當中以群帶路標誌為上環、中環、下環。 上環印刷2025 1866年的《新安縣全圖》,群帶路所標示的位置亦在上環現址相近。
黃伯(72歲)開設的公司,已是中上環少數的地舖印刷店。 年輕時,他看中香港印刷業好景,於是學師入行,不夠100呎的「騎樓底」,工具五臟俱全,放了30多年的字粒櫃,一排排放好英文字母,還有一台已逾80年歷史的切紙機(行稱紙鍘),全港只剩下這台仍然靈活地工作。 平常的下午,他會操作柯式印刷機,製單據本子、信封信紙等。 在 Google Maps 中把這趟活字印記的航跡紀錄下來,原來平日沒有留意到,中上環區仍然經營不少跟印刷關係密切的紙業、印刷業以及燙金業,不過鑄字粒的行業已經絕跡 ( 上環印刷 台北太原路還有一家碩果僅存的日星鑄字行 )。 上環 文華里 圖章街位於上環地鐵E2 出口附近一條小巷,又稱香港上環圖章街,以傳統手雕圖章廣為人知,半閒山館亦是其中較為出名的,所以說香港那個地區可以代表「圖章香港」,就非上環圖卓街莫屬。 文華里印章街雖然街長只有400米,但亦有不少遊客為了一睹這重傳統手雕圖章香港手藝,而專訪文華里。
上環印刷: 中國人 與 印刷術
目前尚不清楚她是否停止了她的Kurious 上環印刷2025 上環印刷2025 Grocery品牌。 回想從前,印刷行業那繁華氣象令黃伯面上泛過一陣嫣紅,「以前我哋行頭好大,而家一個人係好難生存,我哋呢啲(獨力經營)叫偷雞,夾硬嚟!」未言休,是要捱下去嗎? 樂觀的黃伯教精記者,「做人最緊要唔計較,肯搏命,人哋畀張稿你,你就要做得到。」面對前景,他笑言:「做多十零廿年無得做啦,科技進步呀嘛!」 訪問那天,又雨又寒,黃伯重複整理著未能滿分的菲林底稿,低溫未阻他勤勞地「搵食」。 Sam哥讚黃伯隨遇而安,對面新建商廈餐館四扇大排煙門,日以繼夜放送濃熱油煙,夏天時更甚,但黃伯照樣硬食,並指對家都是做生意,不想投訴,「唔願阻人搵食」。
上環印刷: 文華里圖章街 ( 上環圖章街 )
成為Bwebs編網系統的會員後,你可免費獲得一個個人網站,和郵箱。 當時要買中文字粒,要到上環區 4 間鑄字店買字,包括永成、博文、建國及達興鑄字廠。 英文方面,灣仔 ABC 提供大量字粒,包括各種字型,售價以磅數計,因為英文名粒需求多而且不同字粒所用的鉛量相異,依磅秤計算最實際。 不過隨著柯式印刷 offset printing 的興起,幾家鑄字粒店於 年間相繼結業。
上環印刷: 再談 活字印刷
一入大門,已被閣樓外牆的關二哥高高在上的神位而震懾,上香插花需要擔梯上落。 走上閣樓雅座,放置幾張卡位,轉角處會看到虎紋貓叔在紙皮箱上小睡,看見有客人來只瞄兩眼,又再回到無盡的境界去。 必食推介是焗豬扒飯,廚師先把飯加入蛋炒香,配合番茄紅蘿蔔焗厚豬扒,豬扒脂肪少,口感好,即叫即焗,冬天食最開心。 Sam哥自幼在家庭式小型印刷廠中生活,與其說印刷只是一種搵食工具,不如說是已把工藝融入生活。
上環印刷: 上環印章街價錢
歌手何韻詩去年就找來Sam哥拍攝《是有種人》MV,片中細緻描繪他印刷生活的日常,也是歌詞中「純粹熱愛耕耘」的有種人。 上環印刷 何韻詩也託Sam哥為她印刷《是有種人》單曲CD封套,用活版印刷,印出歌詞,而油墨乾了之後有凸出的效果,在硬卡紙上更有手感。 不少和出版相關的專題節目,製作人都特地找Sam哥借用場地,例如港台的「華人作家」系列電視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