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行大概5分鐘,就會到達疊石陣; 很多行山人士都會將石頭疊在一起,據說愈疊得多石頭、代表愈多願望、愈穩固就愈能願望成真。 鯉魚門石礦場有很多打卡位:巨型石牆、破爛石屋、還有一大片荒草地,拍文青相就最適合~此外,不少人愛在這裏觀日落,彩霞與波光映照,配以點點魚船,畫面動人。 萬宜水庫東壩的防波堤是一大特色,主要昆是抵禦海岸的地基被潮水沖蝕的堤壩建築形式。 當你走過巨型的岩壁中,就可以尋找在世界奇特的S形岩柱。
- 沿途更會經過吳昆生先生修建的「悟園」,遠觀九曲橋及荷花池的美景,最後在大澳落山閒逛欣賞獨有的漁村風味,但因為是較冷門的行山徑,所以還是建議與結伴同行郊遊。
- 打算去看六角形岩柱和海蝕洞,這些景點都是接近水平面。
- 往下走除可近觀到六角形的火山岩柱,更可以近觀海蝕洞。
- 還記得我們小時候,每個小朋大都喜愛跳高跳低,到處攀爬,沒想到現今十多歲的小朋友連這小小的高度也嚇個半死,看來九十後的小朋友只善長於在遊戲機內跳躍。
- 不過東壩周邊路線的風景相當不錯,坐車反而享受不到真正風光。
在西灣山上既可遠眺蚺蛇尖,更可一口氣飽覽東灣、西灣、大灣和鹹田灣。 回想兩年前挑戰經典考牌路線,「一尖三咀過四灣」,無限回憶立即湧起。 東壩首位的六角形岩柱幾乎都是垂直形狀,但有一處的岩柱卻呈現扭曲的S形。
平日去萬宜水庫東壩: 景色8.阿仔級海蝕拱
在萬宜水庫東壩紀念碑側的梯級上走,及後接上枝葉稍密小徑到小山崗。 走左面小徑下降至山谷(右方可登上花山)再微升至平坦處。 先循右方小路下落石灘柱,及後返回平坦處,右轉登上山崗,再往懸崖盡處觀賞破邊洲。 隨後返回平坦的山坳,往西南方行走,即花山山腰上走。 於灘後近中央處的隱蔽小徑前進,不久即可踏上鮮有人走的水泥路。 左走(右走應可走回萬宜路,時間路況不詳)便可抵達白腊村,及後再上走水泥路至萬宜路。
破邊洲原為花山的一部分,後被海蝕作用分離,形成海蝕柱,獨自豎立在海上,非常壯觀。 平日去萬宜水庫東壩 若您在木橋步道只能遠觀,但從海路而進,便能看到它的壯觀! 花山擁有全世界最高的六角形岩柱,足足有40層樓高,非常壯觀!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世界其他的六角形岩柱主要由深灰色的玄武岩形成,但香港的六角形岩柱則由較淺色的酸性火山岩形成。 香港的六角形岩柱堪稱世界級的地質奇觀,一億四千萬年前由於猛烈的火山噴發,大量炙熱的熔融火山物質在特殊的環境條件下冷凝收縮,進而形成奇特的景觀。
平日去萬宜水庫東壩: 景色4.步道盡頭睇海蝕洞
細看S形的裂隙中,更發現啡色的火山岩中,看到深灰色的玄武岩。 吹筒坳是前往大浪西灣或浪茄的岔口,這天遊人眾多,把吹筒坳擠個滿滿的,想起自己走了一兩公里,都身水身汗了,決意要在這裡享受一下山坳匯聚而來的山風,盡數驅散剛才所積聚的悶熱。 西貢位於新界東部,面積廣泛,群山眾多,包括蚺蛇尖、西灣山、石屋山、及橫跨西貢及沙田兩區的馬鞍山等。 注意:96R及289R今年暫時加開星期六班次,直至九巴公司另行通知,但是在Google map及九巴App時間表仍顯示只有星期日及公眾假期班次。
海蝕洞在壩頂也設有資訊站,若周末來露營或行山人士,也可選擇即場購買單程車票返回市區。 不過座位有限,最穩陣當然是出發前預先在網絡購票。 以後,大家不用一窩蜂到西環泳棚了,來這裏吧,更可以觀賞自然景觀。 走到東壩,沿著車路向下走,會發現這裏的地標式景觀—–六角形岩柱群和S形岩石。 想拍下更特別的相片,就要向難度挑戰,攀上石柱了。 海蝕洞周圍的湖水碧藍得令人感動,如果要選出全香港最美的湖水,萬宜東壩的湖水一定是三甲之內,我們甚至用九寨溝的湖水來形容她。
平日去萬宜水庫東壩: 小巴公司宣布東壩小巴尾班車提早開出
它與海蝕洞及海蝕柱的形成相同,同樣是受猛烈的風浪衝擊而成,只是侵蝕的程度不同。 這是由於1.4 億年前,火山口的物質在冷卻的過程產生的裂隙,原理和池塘的泥乾裂近似。 有時候在週末繁忙時間,村巴巴士有機會大排長龍, 或是平日班次太疏送了車尾,如果不想花很多時候間等候, 乘搭的士也是個好方法。 烏溪沙石灘,面臨吐露港、遙望八仙嶺,可說是香港觀賞日落的好去處,曾獲CNN選為「香港欣賞浪漫夕陽的最佳海灘」!
平日去萬宜水庫東壩: 出發前必到火山探知館
E浪茄灣是出了名水清沙幼,背靠獨孤山,東西兩側受罾棚角咀及標尖角環護,景色亮麗,可說是零光害,自然是行山觀星露營三合一好地方! 平日去萬宜水庫東壩2025 困難版行山路線多數由西灣亭開始,行水泥徑至吹筒坳,在分岔口右轉接麥理浩徑上登西灣山(左方可下走西灣),再續走麥理浩徑至浪茄。 簡單版非行太多路線,可直接乘車到萬宜水庫東壩,再走一段水泥徑至浪茄灣。 **適合初中或以上鶴咀交通不便,屬於行山加觀星的組合好地方,這裡幾乎沒有街燈,可以說是零光害,絕對是觀星的好地方。 平日去萬宜水庫東壩2025 平日去萬宜水庫東壩2025 家長可於筲箕灣搭9號巴士在鶴咀道落車,沿指示向高頻發射站步行,向海岸保護區前行,尤以蟹洞周邊最為吸引。 而近海的機槍堡及山岬處的燈塔就是觀星的最佳位置。
平日去萬宜水庫東壩: 西貢往西貢主要景點的士車費及車程時間(2021年5月更新)
沿萬宜地質步道走,會看到一系列S形彎曲岩柱,有如一幅鬼斧神工的天然壁畫。 這裡的六角形岩柱尚未完全凝固前,受到地殼運動影響而扭曲成S形。 若干年後,岩柱較脆弱的彎曲部分,在下陷作用下裂開,地下岩漿則沿著岩石的裂隙,往上灌入石柱中,冷卻後形成現時的獨特形態。 前往東壩的方法很多,最簡單是乘坐的士前往,由西貢市中心搭的士到萬宜水庫東壩,車程約20分鐘,車費約$120。 不過東壩周邊路線的風景相當不錯,坐車反而享受不到真正風光。 萬宜水庫東壩是熱門的行山地點,更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的重要景點之一。
平日去萬宜水庫東壩: 出發前要先定好要去那些景點
的士西貢入東壩要$110 左右,回程除非甘巧合有的士入去,否則要電召,的士大佬會躲起來等你call, 而且要加$50 /100, 才接call 的。 另外,郊遊前一定要做足準備,量力而為,注意難道級別,不要獨自一人去。 【溫馨提示】郊遊時,要尊重自然環境,不要留下垃圾。 在壩頂也設有資訊站,若周末來露營或行山人士,也可選擇即場購買單程車票返回市區,不過座位有限,所以最好在出發前預先在網絡購票。 另外,行山前一定要做足準備,量力而為,注意難道級別,不要獨自一人行山。
平日去萬宜水庫東壩: 好去處
遊萬宜水庫開始沿途都沒有補給點, 平日去萬宜水庫東壩 所以要先在北潭涌做好糧水準備, 洗手間方面在北潭涌、上窑附近、 西壩亭附近、 往白臘灣分岔路、萬宜水庫東壩及浪茄灣都有廁所。 萬宜水庫往白臘灣分岔路至花山中間及浪茄都有露營營地。 近年香港多了很多展覽及博物館,故宮文化博物館和科學館恐龍展,都是不錯的週末好去處選擇! 平日去萬宜水庫東壩 情侶約會可以去這52大拍拖好去處,既玩味又能滿足女生愛打卡的要求。
平日去萬宜水庫東壩: 西貢行山路線+麥理浩徑第一段:北潭涌 東壩 浪茄 白臘時間
今次於周未早上十時許到站等車,只等了兩班車便可上,大概十分鐘來一班。 乘坐西貢市中心開出的 94 號巴士或鑽石山港鐵站的 96R 巴士(僅在週末及公共假期行駛),經過北潭涌後下車。 沿大網仔路前行至岔路口,靠右沿西貢萬宜路繼續步行約 9 公里。
平日去萬宜水庫東壩: 地方
由10月10日起,專線小巴9A逢周日及公眾假期提供全日服務,不過山友似乎唔多Buy,因為班次極少,每次要等勁耐先有車上。 **適合高小或以上 萬宜水庫東壩有六角柱石、千億年前的岩石……從西貢市中心乘的士(大約一百元)到東壩「萬宜地質步道」。 一閃一閃小星星襯著破邊洲全島六角柱石,心中一定會讚歎自然界的「鬼斧神工」! 小編建議最好日頭來這行山,欣賞地質面加貌,晚上留下看星。
平日去萬宜水庫東壩: 萬宜水庫|6. 六角形岩柱秘密
海蝕洞由大浪侵蝕而成,但自 1978年水庫建成後有防波堤阻擋,洞穴就不再遭受侵蝕,與昔日的形態相若。 市民若在這靜心細聽,更可聽到清脆而治癒的水滴聲。 萬宜地質步道可以令大家近距離欣賞六角形岩柱,而且沿途設有解說牌,路段平坦易行,特別適合行山新手和親子前往。 不少人士都喜歡來東壩郊遊行山,影相打卡,除了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周邊亦有靚沙灘及宛如歐洲的小鎮,即睇東壩3大必睇景點。 【沙灘】【西貢好去處】 沒辦法出遊的日子,其實在香港也可以擁有清澈如鏡的湛藍海灘! 浪茄鄰近萬宜水庫東壩,為麥理浩徑第一段途經,屬於西貢東郊野公園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