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正常的步伐行走,就像周日下午在公園 慈心禪 裡散步一樣。 不要慢得像烏龜一樣,選擇一個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的速度。 在佛教國家,我們有誦念這部經的習俗。 有時會發生這種情形:很多人並沒有想很多,以為這部經只是用來誦念而已,只要誦念,就已經足夠。 但這部經並不只是拿來念誦而已,而是當你誦念時,同時也是在修習慈心觀了。
佛陀非常讚歎修習慈心的功德,也鼓勵比丘們多修習慈心。 當然,這種氛圍和磁場自然也應該流露於你的言行。 你跟人說:我每天在心裡給你發慈心。 可是,你在行為上簡單粗暴地對待別人。 所以,它應該是自然流露的。
慈心禪: 慈心禪修的方法
希望到達涅槃的人,應當照著以下所教導的去做。 容易入睡 (You will sleep 慈心禪2025 easily)修習慈心能生起喜悅平靜,不但容易入睡,而且睡得沉穩。 那些樹神與精靈們深深地被這份慈愛的波動所感動,紛紛決議讓比丘們留下並且不再侵擾比丘們,比丘們也順利的完成安居期的禪修。 為了順利趕走這群比丘,樹神與精靈們不僅現化初各種令人恐懼的可怕幻象各種猙獰可懼的聲音來驚嚇比丘,還用各種方法來攻擊侵擾比丘,破壞比丘們的禪定。
- 這個自己當然可以以我們的身體為對象,然後你從內心深處發出希望自己好的願望。
- 比丘應只擁有少數物品而不是太多,因為比丘過著出家的生活,雖然可能是住在寺院之中,也要能很容易地安排自己,隨時都可以到想去的地方,而沒有太多的背負。
- 你們在生活中、在學校裏,也可以這樣做。
- 你的慈心越強,你的愉悅感越深,而且會越來越深。
所以,這個引導詞的含義,其實是很深的。 比如說,我們兩個人吵架,突然我手上抓一把刀,這是恐懼的表現。 我們說,人類的手上除了刀還有槍,除了槍還有炸彈,除了炸彈還有原子彈。 其實,這是從整體上反映出人類內心恐懼的加重。 「善於行善」意為善知如何對事物做出合宜的回應;「內心安詳」是指寂靜安詳的涅槃境界。
慈心禪: 我們怎麼練習慈心觀?
心有能量,心甚至能改變物質的結構。 經典上說,比丘必須像隻飛鳥,鳥兒的翅膀就是牠唯一的所有,牠們只帶著翅膀遠行,比丘就必須像鳥兒一般。 我們是學習中的比丘,應該學著過簡單或輕便的生活,能輕便地到任何地方去,不需太多的財物。 可能有朋友會問,發幾個願真的有效用嗎? 當修習熟練後,可以於任何時間、任何地方以任何姿勢向自己散發慈心。
數十年的人生洗禮,我深刻體會,以瞋報瞋,只會為彼此帶來更深沉的痛苦和敵意,這絕不是愛自己的好方法。 針鋒相對的那一刻,總要有人懂得先退一步。 修習慈心,就是要培養自己樂意退讓的柔軟及心量。 生命境界的轉圜,也許就在這一念之間。 我曾經給許多要出國留學的人推薦慈心禪。 慈心禪 慈心禪2025 他們到新加坡或者美國去留學,父母很擔心:到一個陌生的地方,會不會有什麼問題?
慈心禪: 生活行為
你沒辦法被傷害,並不是因為你變得很堅硬、很強大,任何跟你對抗的人最後都被你粉碎了。 慈心禪2025 相反,恰恰是你變得無限地柔軟,能接受一切,能跟一切融入,一切就不能傷害你。 你們有沒有想過,外面有危險,是甚麽意思? 我們現在都坐在這個講堂裏,空調開著。 如果有一個人的免疫力很低,他坐在這屋子裏,對他來說就是一種危險。 注意,我們現在這個引導文,是釋迦牟尼佛為寺廟的出家人說的,所以裏面有很多詞是特定的。
《慈經》這部經典記載著當時佛陀在世的時候,對禪修的比丘們教導一個修禪者,應如何對於宇宙眾生慈愛與祝福的開示。 因此,讓他們沒有危險的,是這個。 所以,消除危險也可以從我們自己開始。 「敵意」這個詞,它的含義很深。 我們現在坐在這裡都沒有敵意,對吧?
慈心禪: 慈心禪
愛一個人、愛一個地方,亦復如是。 順逆與共,悲喜相隨;連而不繫,可捨可離。 慈心很能對應我們今天的處境。 第三步是以跟你沒有利害關係的陌生人為對像。 比如,你們在學校每天到食堂吃飯,也許有不認識的同學,或者某一個路人,以他們為發射慈心的對像。
慈心禪: 這樣懺悔三次,因緣就會改變
比丘是遠離在家的快樂與悲傷的人,他過著出家的生活,所以不應受在家人起起伏伏的心情所影響,應該遠離,不應執著攀緣。 「容易被護持」是不對自己的所得做太多反應。 當有人帶東西來,不應該說:「我不要這件,我要那件。」這種人就是難以護持。 「知足」與「易被護持」,是比丘必須具備的特質。 比丘必須對已擁有及他人所給予的感到知足。
慈心禪: 慈心禪修的目的
另一方面非常重要的,是慈心教我們正面地看待自己,發掘自己的優點,看到自己的覺性。 如果我們只見到自己的錯處,只見到自己的不好的地方,只給自己負面的評價,那麼我們就成了自己的敵人了。 所以,學習去發掘自己的優點,給自己正面的評價,看看自己的長處和自己的覺性是極為重要的。 當我們學會這樣做時,我們亦會看見別人的優點,會給別人更多正面的評價,也見得到別人更多的覺性,我們遂漸會到達一個境界,在那裡再也看不到自己和別人有什麼分別了。 但這並不表示比丘在修習慈心觀前,一定得具備這些,也不表示還沒有完全具備的比丘便不能修習慈心觀。 這些美好且理想的特質,雖然比丘們可能無法完全地具足,但還是必須盡量嘗試培育及養具。
慈心禪: 生活訊息
修慈心禪的第二步是什麼呢? 第二步是你以一個自己親愛的人,比如你的母親、你的父親、你的家人、你的親戚、你愛的人、對你有恩的人……以他為對像修慈心。 只要您坐著不動,事實上頭腦就會安靜下來。 您坐的時間越長,您的思緒自己越容 易安靜下來,無需執行其他任何操作。 因此,久坐不動對於進入更深層次的狀態至 關重要。
慈心禪: 修習慈經培養美好的特質,慈經禪修祈禱文PDF下載
然後是三組(三類眾生互為一組)。 願所有一切長的、中的、短的眾生安好、快樂與安詳。 願所有一切肥厚或胖的,中型的,及瘦或小的眾生,願這些眾生,安好、快樂與安詳,或願他們身喜悅及心喜悅。 我們可以依據這部經的教導,如此修習。 比丘不應對在家人有所執著,這樣的特質是值得被鼓勵及讚歎的。 慈心禪 比丘不應該說:「這是我的護持者,他就像我的兄弟,而她就像我的姐妹。」佛陀說:「出家人必須如月亮一般,每天都是新的。」每天的月亮不正都是新的樣貌嗎?
慈心禪: 修習慈心禪由認識自己開始
相反,請與您的靈性朋友在一起。 慈心禪 請不要環顧四周,因為那樣會使您分心。 這不是在大自然中徒步,而是慈心修習的 固定下來。
慈心禪: 美國研究:修習「慈心禪」有助創傷後壓力症(PTSD)患者減輕症狀,在面對罪疚、自責等情緒時學習自我關懷⋯⋯
在這種情況下要明白到:我只給自己負面的評價,難道我沒做過好事嗎? 我們要學習如實、客觀地去看自己所做過的好事,這純粹是事實而不是驕傲自負,我們學習去觀察自己的優點和正面,就如佛陀所說的如實去觀察事物,這是很重要的。 慈心禪2025 還有,我剛才說過,學習去看別人的優點,能助我們懂得欣賞別人和生起隨喜心。
慈心禪: 慈心禪初步修習指導
所以,「危險」的含義也是很深的。 剛才我們講了,我們的生命在某種狀態下,刀和火對我們也不是危險。 意思是,危不危險,取決於我們的生命和外部的世界是對抗的狀態,還是融入的狀態。 如果可以延續的話,更可將這份慈愛送給一位陌生人,甚至香港每一個人。 雖然你並不認識這位陌生人,但他/她/牠也跟你一樣,希望得到平安、健康和快樂。
你們在生活中、在學校裏,也可以這樣做。 慈心禪2025 比丘必須謙虛而不自滿,也不應自傲。 人們,尤其是尚未證得阿羅漢的人,總是容易自傲。 他們會對自己的出生、學歷、知識、辦事能力,及成就等感到自傲。 這種慢心即使到了第三果──阿那含果,還是會生起,雖然並不是太嚴重。 慈心禪 比丘應該試著減少並去除這種自滿的心,而保持謙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