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氣象局今晨5時半最新資料,杜蘇芮中心在鵝鑾鼻的南南西方約200公里海面上,以每小時16轉22公里速度,向北北西進行,近中心最大風速每秒43公尺,7級風平均暴風半徑280公里。 衛生福利部8月推行「年輕族群心理健康支持方案」,心理健康司表示,將針對15歲到30歲民眾提供一年3次免費心理諮商,已經和全國超過300家機構合作,只要負擔行政費用就可以接受諮商,預期受惠1.8萬人次。 一次諮商會補助該機構1600元,等於可以節省4800元的諮商費用,希望鼓勵出現情緒困擾的年輕族群尋求心理健康服務。 受感化者須接受感化主任為期一至三年的輔導及監管。 索取感化報告是希望了解更多案情、被告家庭背景和個人性格各方面等等,讓 法官聽取專業意見後再作最適合的判決。 警方或其他紀律部門在招聘人員時,可以查閱求職者是否曾被警司警誡,以此作為是否聘用的考慮。
- 被告也可直接向原訟法庭提出上訴而不用需先尋求覆核。
- 如在緩刑的實施期間犯了可懲處監禁的罪行,新的判罰監禁期屆滿後始執行原來緩刑的刑罰。
-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香港討論區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 如果犯案人有定罪紀錄,便不大可能獲安排警司警誡。
- 中度颱風「杜蘇芮」暴風圈26日下午3點觸陸後,氣象局持續發布陸上、海上颱風警報,彰化、南投、雲林、嘉義、台南、高雄、花蓮、台東、屏東、恆春半島、澎湖皆納入陸上警報範圍。
如果有關覆核被駁回,被告便可向高等法院原訟法庭提出上訴。 上訴通知書應在裁判官駁回覆核後14天內提交。 警司警戒2025 警司警戒2025 被告也可直接向原訟法庭提出上訴而不用需先尋求覆核。 上訴通知須在裁判官作出裁定後14天內提交。 由於電腦和資訊科技不斷迅速發展,令罪犯有機可乘,利用新科技進行犯罪勾檔,例如黑客入侵、網上騙案、網上盜竊等。 假如閣下在互聯網上被人行騙或盜竊,請到就近一間警署報案或利用本站的 電子報案中心 報案。
警司警戒: 少年法庭
另據了解,該修正草案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已經獲得超過700則討論,不少人提出反對意見。 鄭淑心坦言,因為現在年輕人憂鬱傾向比過去來說比較高,但是可能不願意求助或者不知道求助管道,希望藉由此方案鼓勵他們去接近心理健康服務,協助其調適心理壓力與負面情緒,維護身心健康。 法庭指出被告並無向警署值日官投訴被警員毆打,或被警員插臟嫁禍的指稱,向警察投訴科提出毆打投訴時,亦沒有提及被警員插臟嫁禍,法庭認為被告指控沒有邏輯。 法官根據上段所具有的權力,須解釋為包括判處裁判官可判處的任何懲罰的權力,不論該懲罰較裁判官所判處的懲罰為重或為輕。 與小威同案兩位朋友年齡分別為16及17歲。 心健司副司長鄭淑心受訪表示,將從8月1日起試辦為期一年的年輕族群心理健康支持方案,15到30歲民眾到與衛福部合作的心理諮商機構,只要負擔行政費用,就能免費接受3次的心理諮商。
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 計劃重點﹕透過警司級或以上的警務人員,根據律政司指示╴酌情考慮向犯事青少年作出警誡,代替作出刑事檢控。 若違反感化令,法庭可能會警戒被告,或判處被告罰款。 若違反感化令,法庭有機會會再次就被告的原本罪行,再行判刑。 在一般情況下,當值律師服務不會為違反感化令的被告提供律師服務,因這不是新案件。 (1) 凡有兒童或少年人因任何罪行而被帶到少年法庭席前,法庭有責任盡快以淺白語言向其解釋該指控罪行的內容。
警司警戒: – 社區支援服務計劃
(2) 法庭如信納該兒童或少年人明白指控罪行的性質,法庭須問其是否認罪(除非該指控罪行是殺人罪行)。 (3) 警司警戒 法庭如不信納該兒童或少年人明白指控罪行的性質,或該兒童或少年人不認罪,法庭須聆聽證人所提出支持有關申訴或告發的證據。 每名上述證人的主問證供作畢後,法庭須詢問該兒童或少年人,或如認為適當,詢問其父母或監護人是否有意向證人提出任何問題。
1)接受警方的監管,而最長年期為兩年或直至十八歲生日(兩者中以較短的期限為準);及 2)接受社區支援服務計劃的跟進服務。 社區法網提供的資料只供初步參考,而有關資料並非正式法律意見。 閣下如欲就任何法律事項取得更詳盡的資料或支援服務,須諮詢閣下的律師。 他/她須接受警方監管,為期兩年或直至年滿18歲(兩者中以較短的期限為準)。
警司警戒: 香港
接受警司警誡的青少年需接受由警方保護青少年組提供的警方監管,限期最多兩年或直至18歲(以較早時間為準)。 而便裝警務人員會依行使酌情權的警司指示登門探訪他們,確保他們不再犯罪及與不法分子為伍[2][7][8]。 警司警戒 所謂檢控,亦即正式落案,傳召犯事者上庭,經法庭審理判決。 警方可以照一般案件處理,將少年犯人起訴交由少年法庭處理。
答覆:主席:(一)及(二)警司警誡計劃的重點是透過糾正督導而非法律制裁,讓那些觸犯輕微罪行的青少年,能夠有改過自新的機會。 警司級或以上的警務人員可根據律政司指引,酌情考慮向該青少年罪犯作出警誡,代替提出刑事檢控。 警司警戒 警務人員在衡量是否施行警司警誡時,會根據既定程序詳細考慮多項因素,例如青少年罪犯在犯案時是否仍然未滿18歲、青少年罪犯所干犯的罪行性質的嚴重性、該名罪犯是否自願而明確地認罪,以及其本人及其家長或監護人是否同意施行警司警誡等。 警方一向就警司警誡計劃的實施情況,向「撲滅罪行委員會」定期報告,並共同研討跨部門合作事宜。
警司警戒: 颱風前「帝爺公蛇」現身 專家:這2個月要注意
這款藥品無同成分同劑型藥物,市占率100%,食藥署副署長陳蕙芳強調回收不會造成缺藥,原廠預計下月會輸入180萬顆藥物;另國內先前已經核准同成分不同劑型的替代藥品,上月專案輸入約3個月量,正好可彌補缺口 。 另為強化輸入產品安全衛生把關,增列「乾鹿茸(包括中藥用)」與「其他鹿茸 (包括中藥用)」2項貨品號輸入規定為 「F02」(原無輸入規定),自8月15日起,輸入上述兩項號列產品且供食品用途者,須向食藥署辦理食品輸入查驗。 食品藥物管理署修正「中華民國輸入規定 F01、F02 貨品分類表」及「複合輸入 規定含『F01』貨品分類號列表」,內容包含配合農委會漁業署管理需求與我國種苗業者輸入種植用種子進口需求進行增列與刪減。 衛生福利部今日公布8月將推行2項新制,分別是心理健康司的「年輕族群心理健康支持方案」以及食品藥物管理署的「中華民國輸入規定F01、F02貨品分類表」及「複合輸入規定含『F01』貨品分類號列表」修正草案公告生效。
警司警戒: 計劃內容
過去十年接受警司警誡的青少年人數及相關罪行見附件一。 至於曾接受警司警誡的青少年的重犯率,在過去十年一直維持在百分之二十以下的低水平,而按年份及罪行分類的重犯人數見附件二。 (三)及(四)警方一直透過多方面的措施,協助接受警司警誡的青少年人改過自新,減低他們再次犯案的機會。 施行警誡的警司在取得青少年罪犯的父母或監護人同意下,可將青少年罪犯轉介給警務處的青少年保護組進行督導探訪,從而進一步強化警司警誡計劃的效能。 警方亦會評估該青少年是否需要接受其他跟進服務,而考慮將其轉介至社會福利署、教育局或營辦社區支援服務計劃的非政府機構等作跟進,或召開多專業「家庭會議」以考慮其他有益的復康計劃,從而減低他們重犯的機會。 事實上,預防青少年干犯罪行的工作極為重要。
警司警戒: 計劃詳情
警司警誡計劃(英語:Superintendent’s Discretion Scheme),簡稱警司警誡,是香港一種處理罪行的方式,乃由警司或以上職級的警務人員行使酌情權,向18歲以下犯罪的青少年施行警誡及進行監管。 警司警戒 而在2008年起,此計劃延伸適用至65歲以上干犯任何罪行的長者[1],涉案的長者在接受總警司警誡後將不獲起訴。 警司警戒2025 如果青少年拒絕接受監管及支援,警方不能再以相同罪名起訴他們,因為警方已經行使酌情權不起訴[5]。 而警司警誡並不代表被定罪及不會留下任何案底,然而警方會保留警司警誡記錄,如果犯人因干犯其他罪行而被法庭審判,法庭會考慮其警司警誡記錄及就此作判決[7][8]。 當一名介乎於10歲至未滿18歲的青少年干犯罪行時,如果警方有充分證據之情況下,便會按程序進行檢控及送上法庭審理,或者根據警司警誡計劃進行處理。
警司警戒: 颱風前揪爬桃園最難山岳!70歲男失聯
警方也可基於他們的背景及性格,例如是缺乏家人及朋友支援等,以及在他們的自願情況下,轉介至社會福利署的「社區支援服務計劃」,為他們提供輔導及支援計劃,例如是技能學習班、義工或領袖訓練等。 目的令他們能重新融入社區、培養良好的行為,減低他們再次違法的可能性,並將他們的精力引導至一些具建設性的渠道及活動上。 另外,社會福利署等政府及非政府機構也設有家庭會議機制,以考慮其他有益的復康計劃,以免他們再犯[2][5][6][8]。 警司警誡的先決條件包括:有足夠證據作出檢控、犯案人必須承認犯罪、犯案人及其父母或監護人必須同意接受警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