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鐵公布於2017年12月5日已向政府匯報,估計沙中線項目總成本將由708.27億元,增加165.01億元至873.28億元,包括備用資金及可能上調的項目管理費而需支付的款項。 事實上,若按每公里成本計算,沙中綫建築費為全球鐵路工程第二貴,平均每公里造價達59億港元,比德國、荷蘭、韓國、台灣等地的高鐵項目都要昂貴。 1970年,顧問公司完成對興建地下鐵路系統的進一步研究,發表《集體運輸計劃總報告書》,具體提出建造地下鐵路的建議。 原本的沙田綫易名為東九龍綫,走綫亦有所變更,北面的終點站由本來的火炭縮短到九龍鑽石山,而南面的終點站亦由本來的尖沙咀延伸過海,到達上環林士街。 1967年9月,英國的費爾文霍士顧問工程公司發表了《香港集體運輸研究》,提議香港興建地底集體運輸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其中一條稱為沙田綫,由火炭經慈雲山及九龍城區,並以尖沙咀作為南面的終點站。
- 到工程造假醜聞鬧大,隨著更多爆料曝光,港鐵才承認有「剪鋼筋」事件,但一直只以以「唧牙膏」式披露工程不合格記錄詳情,又聲稱未有為部分工序保留書面記錄,一直避答記者問題,都對公眾感覺港鐵的管治崩壞。
- 1967年,香港政府在檢討香港交通同時,邀請英國交通研究部門就香港整體交通作出研究,因此出現首條過海鐵路隧道的雛型。
- 香港討論區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 。
- 但考慮到選乘東鐵的人,不一定是到金鐘及中環等地區上班,九鐵公司遂考慮在購物熱點的銅鑼灣設銅鑼灣北站。
- 東鐵線過海段於2022年5月15日正式啟用後,東鐵線全長約46公里,連接金鐘站和羅湖站及落馬洲站(共16個車站)。
- 特別是列車到旺角東之後,仍然有大量乘客需要企,與以往可以坐形成強烈對比。
- 不過,於2011年11月11日,政府刊登憲報,宣佈取消興建鑽石山列車停放處,並改為於紅磡貨場停放列車。
沙中線鐵路項目分為兩段,首段由大圍經啟德至紅磡,兩端連接馬鞍山線及西鐵線,形成東西走廊的屯馬線,而次段由紅磡至金鐘,將東鐵線延伸至金鐘,則成為南北走廊。 隨着屯馬線於去年6月27日全線開通和明天紅磡至金鐘段通車,一個貫通東西南北的鐵路網絡將為香港市民帶來更大的出行方便。 因應經濟持續發展、人口增加和客量上升,在1989年、1998年和2022年,香港第二、第三和第四條過海鐵路隧道也相繼通車。 長期以來,位於紅磡的黃埔居民,飽受交通不便之苦,居民曾多次向政府爭取興建鐵路連接。 本來在地鐵的標書中,黃埔花園居民的需要會透過延長觀塘綫,從油麻地站伸延至黃埔花園來達成。 第四條過海鐵路2025 而九鐵原來的標書中,沙田至中環綫當初定線方案也有包括在黃埔花園設站,黃埔花園的居民本來可望終於有鐵路駛入。
第四條過海鐵路: 東鐵綫過海段5.15通車 成為香港第4條過海鐵路
因應東鐵線過海段開通,運輸署會加強會展站接駁鄰近地區的公共交通服務,也會密切監察東鐵線沿線的公共交通服務情況,按需要作出適當調整。 兩條巴士綫暫定只有上午8時和8時15分開出兩班車,無回程班次。 西貢區議員方國珊認為,運輸署提出的計畫保守,除班次過少,亦欠缺放工回程班次。 她建議將兩條綫均改為全日路綫,讓區內居民減少依賴港鐵。 項目最初分別稱為東西走廊和南北走廊,取代沿用多年的東鐵綫、西鐵綫及馬鞍山綫,除未能反映途經地外,亦易令人混淆。
有建議將前者命名為樂民站、後者命名為宋皇臺站或九龍城站,甚至直接互換名字。 會展站工程由「禮頓—中建」聯營承建,田北辰說,挖掘工程的程序是先建造兩幅垂直牆身,再向下挖走牆身之間的泥土,同時會在牆身之間加上橫向工字鐵支撐,但在施工期間,港鐵發現橫向支撐物數量不足。 毛孟靜指她徵詢過專業人士意見,包括一名沙中線前工程人員,對方表示如是準備丟棄的垃圾理應不會堆放得如此整齊,而且該些廢料上亦支撐著喉管,並不尋常。 另一土木工程師則認為用這種方式建牆是「百份之百違規」。
第四條過海鐵路: 紅磡至中環南的鐵路線
民主黨表示,原定今晚舉辦春茗晚宴,但酒樓在下午通知,指有突發工程而無法提供場地,春茗晚宴無法如期舉行。 羅健熙說,社會各方都應思考,為何會這麼巧合、為何會有這樣的氣氛、這樣的氣氛對社會有甚麼益處。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香港討論區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 第四條過海鐵路 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 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 2022年5月,《明報》跟隨視障人士進行實測,發現會展站、金鐘站及紅磡站扶手電梯的發聲提示器裝在「右方」,並非視障關注團體與港鐵於2021年9月開會後同意統一的「左方」。
- 九鐵公司最初的方案是沒有打算在銅鑼灣設站的,過海後的東鐵將會直接與地鐵金鐘站交匯。
- 他又指港鐵曾指「中科要脅要錢」,企圖抹黑中科,「將中科在建築界推埋死角」,潘謂港鐵刊登廣告聲明不盡不實,驅使他站出來說清楚。
- 港鐵高層在6月6日再召開記者會,表示在5次巡查發現鋼筋有問題,其中2015年12月發現有5條鋼筋被剪短,但另外4次沒有完整紀錄,只提到「少於5支」。
- 傍晚,潘亦到蘋果日報直播交代細節,潘焯鴻批評事件發生後港鐵不討論事件,但又出廣告質疑别人批評片面。
數星期後,集體運輸臨時管埋局宜佈,將「早期系統」略予縮減,成為「修正早期系統」。 臨時管理局放棄採用單一承建合約的方法,將工程分為25個主要土木工程合約及10個電機及機械工程合約。 690S由坑口出發,途經環保大道、清水灣半島、峻瀅、日出康城,再經將藍隧道和東隧,過海沿東區走廊前往交易廣場。 至於694S就由調景嶺站開出,途經唐俊街、環保大道、清水灣半島、峻瀅、日出康城和將藍隧道,經東隧過海前往英皇道、筲箕灣道和小西灣。
第四條過海鐵路: 1980’s 港島綫
擴建部分採用獨特的中庭設計,配合大型天窗,採集自然光。 城巴表示,正與運輸署商討具體通車日期及安排,會與署方及地區人士保持聯繫。 九巴對運輸署計畫增設將藍隧道過海巴士綫表示歡迎,並正與署方商討具體安排。 1978年12月14日,香港第一條過海鐵路最後一段沉管安放至海床,並於同月27日正式合攏。 1967年,香港政府在檢討香港交通同時,邀請英國交通研究部門就香港整體交通作出研究,因此出現首條過海鐵路隧道的雛型。 運輸及房屋局長陳帆要求港鐵董事局解除工程管理人員職務。
第四條過海鐵路: 港鐵
有沙田區的居民組織表示,顯徑站可以舒緩大圍站由馬鞍山綫(現為屯馬綫一期)轉車乘客,建議分階段興建沙田至中環綫,並先行興建大圍至鑽石山一段,當中包括顯徑站。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鄭汝樺在2008年10月30日於立法會上,原則上認為在設計及需求上有理據增設顯徑站,並會以此為方向進行規劃。 2009年1月13日,政府表示將會在沙中綫加設顯徑站。 因為顯徑邨一帶有足夠的人口及社區設施,而且額外興建顯徑站的成本不高。
第四條過海鐵路: 2000’s 將軍澳綫二期 – 康城站
2019年,《蘋果日報》揭發翻新太子警察體育遊樂會所時所更換大量家具電器、健身器械及餐飲設備的費用,由沙中綫工程費承擔。 到2020年3月,運輸及房屋局表示,由於銅鑼灣警官會所受沙中綫通風設施影響,需要拆卸,也沒有合適地點重置。 而3億元工程合約費用中,大部分涉及機電工程及結構費用。
第四條過海鐵路: 2000’s 將軍澳綫
但整體來說,這可使一直有盈餘的東鐵為九鐵帶來可觀利益。 日後東鐵列車離開旺角東站後,將會從靠近愛民邨的現有隧道駛入地底,到達紅磡站新建的地底車站月台。 此外,當時還建議除了選擇設立何文田站外,還可以以機利士路站取代,以服務紅磡北部。 東鐵線過海段順利竣工,來之不易,我在此要特別感謝工程團隊在建設過程中縱然遇上大大小小的施工挑戰,都一直竭盡所能,迎難而上。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會展站施工期間,工地範圍內發現了三枚二次大戰留下的炸彈,須先後由警察爆炸品處理課到場拆除;其中一枚重達1,000磅炸彈的彈殼現時展示於會展站月台,供市民參觀,別具意義。
第四條過海鐵路: 2010’s 港島綫西延 (西港島綫)
環境運輸及工務局發言人後來指出,政府仍在研究沙田至中環綫分段興建的可能性,故先興建大圍站至紅磡站一段不能排除。 政府亦研究沙中綫沿綫發展對鐵路的影響及兩鐵合併計劃中的沙中綫方案,當時未有任何定案。 第四條過海鐵路 至於紅磡黃埔的鐵路交通,政府審議九鐵及地鐵的計劃,表示會在沙中綫有定案時公佈使用九鐵的自動行人系統,抑或是地鐵觀塘綫延綫的方案。
第四條過海鐵路: 東鐵過海|5月15日通車 成為第四條過海鐵路
城巴表示,正計劃開辦兩條經將藍隧道及東隧過海的新路線,分別直達港島東區及中西區,正與運輸署商討具體通車日期及安排,期望可拉近康城與港島的距離。 九巴亦指,對增設兩條新過海線表示歡迎,正與署方商討具體安排。 今早(21日)運輸署聯同巴士公司向西貢區議員交代過海巴士線詳情,指暫訂增設兩條線,分別為坑口北往中環交易廣場的聯營路線690S,以及調景嶺站往小西灣的城巴694S線,暫定只各設早上8時及8時15分兩班車,料於3月啟航。 港鐵之前曾稱,由紅磡站到會展站車程需時約5分鐘,全綫開通後,東鐵綫將會貫通新界東北、九龍中及香港島。 剛才我和各位主禮嘉賓乘搭東鐵列車由紅磡站過海來到這裏的會展站主持通車儀式,稍後我們又會從會展站再乘坐東鐵列車到金鐘站,體驗這條全長六公里的新建鐵路。 第四條過海鐵路 第四條過海鐵路 隨着屯馬線去年6月27日全線開通和紅磡至金鐘段5月15日通車,貫通東西南北的鐵路網絡將令香港市民出行更方便。
第四條過海鐵路: s 港島綫
但是由於香港社會環境急速變遷,使原路綫計劃被拖延近半個世紀。 直至1998年,現時的計劃才正式公布,並且於2002年由九廣鐵路公司成功投標興建;可是由於兩鐵合併,路綫最終由香港政府興建,並且以服務經營權方式授予港鐵公司營運。 東鐵線過海段於2022年5月15日正式啟用後,東鐵線全長約46公里,連接金鐘站和羅湖站及落馬洲站(共16個車站)。 東鐵線過海段涵蓋紅磡站擴建部分、新建的會展站和金鐘站擴建部分,這是東鐵線由紅磡橫越維多利亞港延伸至灣仔北部和金鐘的延線。
第四條過海鐵路: 東鐵線過海段最快明年六月通車 乘客毋須轉線直達灣仔北
學員在完成基礎訓練後,與友師的互動環節亦陸續展開,部分學員在過去兩個月更已與友師見面三至四次。 西貢區議員方國珊表示,兩條擬於3月啟航的兩條巴士線,分別為聯營線690S,以及城巴694S線。 第四條過海鐵路2025 690S預料由坑口北開出,途經環保大道、清水灣半島、峻瀅、日出康城,再進入將藍隧道,前往總站中環交易廣場。
與之後的過海鐵路隧道不同,本隧道與車用海底隧道並不重疊。 第四條過海鐵路2025 2018年3月中,《東方日報》揭發紅磡世界殯儀館對出的隧道自2017年8月已出現滲水問題,工程人員用近半年時間作補救措施,但成效欠佳。 港鐵到2018年2月發現隧道的接駁工程出問題,需鑿開其中一個駁口石屎表面調查,發現內部的鋼筋疑未有完全接駁好和未有灌滿石屎。 其後重新施工,需臨時拆除一段長約10米的路軌和三處有同類問題的石屎,並重造駁口。 在工程期間,鐵路途經的不少道路,包括漆咸道北、馬頭圍道、浙江街、農圃道、世運道迴旋處、太子道東需進行臨時改道,而馬頭圍道部分路段更在工程期間由原來的雙向六車道收窄為雙向三車道。
第四條過海鐵路: 香港第一條過海鐵路
而下層南北走廊(東鐵綫)月台層板搭建後,連續牆的接駁位在2016年6月拍下的相片顯示多處出現滲水。 港鐵一度否認牆身滲水,到媒體公開滲水的影片及相片後,港鐵才改口承認。 第四條過海鐵路2025 過去,兩鐵合併前的地鐵公司在有限工程撥款亦能按計劃完工通車。 但興建沙中綫多年,港鐵已多次以工程遇上複雜地質和地底管線狀況為由要求追加撥款,有議員質疑港鐵未有做好勘測工作。
第四條過海鐵路: 職員廁所違規吸煙釀小火 港鐵發通告重申行為守則
2019年7月18日,政府及港鐵決定屯馬綫大圍至啟德段將會於2020年2月14日通車,並爭取於2021年第三季開通啟德至紅磡段。 最終提前一季於2021年6月27日屯馬綫全綫正式通車。 其後,東鐵綫紅磡至金鐘段亦於2022年5月15日通車。 然而,宋皇臺站C出口的修訂方案於2022年6月10日才刊憲,預計2026年才完工。 大圍至紅磡段(第一期,項目代號「東西走廊」):由馬鞍山綫向南伸延,經過顯徑(顯徑站,穿過獅子山到達大磡(鑽石山站),再經過啟德(啟德站),以上路段組成屯馬綫一期。 其後再向南伸延,再經過啟德新發展區(馬頭涌、馬頭圍)(宋皇臺站)、土瓜灣(土瓜灣站),老龍坑(何文田站),到達紅磡(紅磡站)與現西鐵綫(尖沙咀支綫、九龍南綫)貫通,組成屯馬綫。
第四條過海鐵路: 沙田至中環線「東鐵線過海段」
但未能提供原警官會所的相關拆卸及原址重置工程的費用詳情。 2018年8月8日,《蘋果日報》報導土瓜灣站的工程導致附近23棟樓宇出現沉降,地下煤氣管亦受影響,超標最嚴重逾一倍。 因應配合信號系統的提升,港鐵聲稱繁忙時段的班次可由現約3分鐘一班加密至約2分鐘一班,理論上載客量會較改編車組前為多(以每小時班次和總車卡数計算,現時為240卡,改編後為270卡)。 立法會鐵路事宜委員會主席田北辰認為地盤毋須停工,到此階段停工意義不大。
第四條過海鐵路: 通車時間
2012年12月14日,港鐵公司將沙田至中環綫南北走廊的列車合約批予現代Rotem,總值約40億港元。 現代Rotem將會負責37列列車的設計、供應、製造及營運測試。 每列列車共設有9卡車廂,主要在韓國設計及製造;首列列車預計於2015年9月付運香港進行測試,至2020年整批列車將會全面投入服務。 至於觀塘綫延綫,由於屬於原有地鐵網絡的延伸,政府於是決定用擁有權方式給港鐵公司興建及營運,並需要填補約22億元的資金差額使之合乎回報率。 政府會和港鐵公司方面討論如何填補這差額,如考慮在何文田站(即前山谷道邨用地)以鐵路加物業發展方式作出補助。
第四條過海鐵路: 資料 – 沙田至中環鐵路前身
消息指,會於下月15日通車,並在下周二正式公布,通車日期較原定提早約一個月;而在通車前會舉行通車儀式,亦會有開放日,讓公眾參觀新建的會展站。 第四條過海鐵路 自2010年以來住宅印花稅未有調整,財政預算案公布,當中屬於100元象徵印花稅的門檻由200萬放寬至300萬,市場上納米單位、細價樓將會受惠,料有助上車客。 一名上海女子被前男友借款三百餘萬遲遲不還,報警一查發現對方連身份都是假的! 不過天網恢恢,警方追查至內蒙古發現可疑人物畢某,在一處地點蹲了兩小時,終於將他捉拿歸案。
另一條路線694S由調景嶺站開出,經過將軍澳南至善街、環保大道、清水灣半島、日出康城,再進入將藍隧道,在港島途經太古坊、筲箕灣道、柴灣道,終點站為小西灣。 民主派初選案,16人否認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案件繼續在西九龍裁判法院審理。 控方證人區諾軒繼續作供,指出當時記者會主要講述「立會過半」願景及各區贏取議席目標,當日戴耀廷、時任立法會議員張超雄等一同出席記者會。 片段中,戴耀廷提出,「立會過半」會是「大殺傷力憲制武器」,可以爭取特赦抗爭者、認真徹查警暴及重啟政改。 張超雄提到,如果「立會過半」,就可以兩次否決財政預算案,逼使立法會解散,特首下台。 團體「關注學童發展權利聯席」早前訪問333個基層家庭,當中80個家庭分別參與共創明「Teen」及「兒童發展基金」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