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名思義,「銀主盤」就是被銀行沒收的物業,背後跟業主放棄供樓有關。 銀主盤買唔買得過2025 部份人因為經濟環境轉變,自身出現財政問題,無能力償還按揭貸款。 銀行會向法院申請收樓,並把物業委託拍賣行或代理招標、拍賣或沽售。 若以「公開出售」形式出售物業,銀行一般會委托地產代理處理有關出售事宜,出售價格會參考市價為基準。
因此買家在申請按揭時要注要時間,盡早申請預留較多時間讓銀行審批。 至於另一部份原因,則跟過去幾年樓價累積龐大升幅有關,故一批在低位入市的業主,在經濟逆轉時,就算以較平價去貨,也能夠成功獲利。 只要業主願意賣樓,基本上也會找到買家,跟2003年時劈價盤互相踐踏出貨,截然不同。 現時市場上有數間拍賣行及代理行也有處理「銀主盤」的部門,會定期刊登銀主盤的拍賣資訊,買家可在網站上得知最新的拍賣日期及資訊。 「半契樓」即是物業業權屬於分權共有(Tenancy in Common),分權共有即是每名業權持有人各自擁有物業一部分的權益,並與他人擁有的權益分開。 「半契樓」銀主盤可能因其中一位業主將自己的業權份額抵押比財務公司以獲取貸款,最後因拖欠貸款而被財務公司拍賣業權份額。
銀主盤買唔買得過: 成交期
所有有意買入銀主盤的買家,可以搵地產代理以心宜價格向銀行入標即可,而入標會以「暗標」形式進行,即銀行不會公開其他報價。 假設銀主盤開價$600萬,而最高入標價為$550萬,若銀行最後願意接受$550萬成交,買家便可以低於市場買入該物業。 而且除此之外,買銀主盤跟買賣二手樓的流程,也截然不同。 一般來說,參與拍賣者成功競投後,便會馬上繳付樓價10%作為訂金、及簽署「正式買賣合約」,跟我們買賣二手樓,會先簽署「臨時買賣合約」不同。 至於申請按揭上,除非購入的是凶宅及「半契樓」,否則一般審批上跟二手樓並沒有太大分別,也能夠按正常年期批出三十年貸款,以及現時息率2.5厘批出按揭貸款。 不過要注意,銀主盤成交期由銀行決定,一般為45日成交,與二手樓成交日期由買賣雙方自行商討有所不同。
- 聲明﹕MoneyHero致力確保網站提供的資訊是最新及最準確。
- 而部分銀主盤並非「交吉」出售,即原業主沒有清空單位就遷出而銀行亦不會代為清空,故大家睇樓時發現單位非交吉出售亦不用覺得出奇。
- 不過,由於部分銀主盤係連租約出售,是否能夠睇樓則要視乎租客意願。
- 而好多人心目中都會覺得銀主盤一定會低於市價出售,而事實並非如此。
- 買入銀主盤或需預留裝修費用,由於銀主盤由收樓到賣出只少歷時半年什至更長。
- 「銀主盤」是指業主沒有履行償還按揭責任出現斷供,銀行將按揭物業沒收並出售情況,該按揭物業便稱為「銀主盤」。
而好多人心目中都會覺得銀主盤一定會低於市價出售,而事實並非如此。 如果本身物業值1,000萬元,但業主只欠銀行500萬元,銀行會否只以500萬元賣出? 如果拍賣行以低於估價賣樓,是需要向法院解釋為何未能以估價成交。 事實上,近年銀主盤拍賣往往也傾向以高於估價成交,成交價能還清業主貸款外,業主還有錢落袋,所以銀主盤等於業主要破產收場,這個說法未必一定成立。 與「公開出售」一樣,假如買家最高出價仍低於銀行設下的底價,銀行便不會出售物業,留待下次重新拍賣。
銀主盤買唔買得過: 買入銀主盤流程
但要注意,若銀主盤存在僭建、遺失樓契、業權不清等問題,便會影響到對承造按揭。 在買家簽過臨時買賣合約後,便等同已接受物業的所有現況,即使之後發現有業權問題,買家亦不能再向向銀行提出爭議。 有些銀行會在物業淪為銀主盤一刻估價;也有一些銀行在拍賣開始前才進行估價,視乎不同銀行而定。 假如銀行在物業淪為銀主盤後馬上估價,但其後市況突然急升,買家在拍賣場上便有機會因此執平貨了。 正因為「資不抵債」放棄供樓而出現「銀主盤」,很多時「負資產」也會跟「銀主盤」扯上關係,但實情「負資產」卻不一定等於「銀主盤」。 銀主盤買唔買得過 因為只要業主繼續承擔供樓責任,銀行不會貿貿然因物業變「負資產」而追收差額,業主不會因此被迫斷供而淪為「銀主盤」。
- 另外,單位亦會因原業主的種種問題,而導致買家要承受額外的風險,因此會以較低估價出售。
- 「半契樓」銀主盤可能因其中一位業主將自己的業權份額抵押比財務公司以獲取貸款,最後因拖欠貸款而被財務公司拍賣業權份額。
- 金管局在今年四月推出「供息不供本」的計劃,向受疫症影響的供款人提供援助。
- 造成業主「供唔起樓」的原因包括因為經濟轉差所造成失業或減薪,又或者業主早年借發展商二按以高成數按揭買入物業惟未能轉按至銀行,以及業主自身出現財政問而斷供等等。
- 如果本身物業值1,000萬元,但業主只欠銀行500萬元,銀行會否只以500萬元賣出?
- 考慮申請產品前,我們建議你查閱產品之官方條款及細則。
- 同時不保證物業業權完整,也不負責還原單位內的非法改建,並要求買家負責銀主的律師費。
其實銀行收回物業時,會再為物業做估價,一般都貼近市價,因此拍賣時不會只以業主餘下借款將物業出售。 而銀主盤的拍賣終究價高者得,因此最後賣出價未必會低於市場價格。 銀主盤較常出現「半契樓」,而半契樓嘅賣方一般無法提供樓契,由於沒有完整樓契作抵押,因此銀行亦不會批出按揭。 因此買入「半契樓」要有不能從銀行取得按揭貸款的心理準備。 當業主斷供按揭2至3期後,銀行或財務公司會向法庭申請收回物業,然後將物業於市場上出售。
銀主盤買唔買得過: 按揭計算機
造成業主「供唔起樓」的原因包括因為經濟轉差所造成失業或減薪,又或者業主早年借發展商二按以高成數按揭買入物業惟未能轉按至銀行,以及業主自身出現財政問而斷供等等。 這種「暗標」出售的方式一般設招標期,銀行會在截標後售予出價最高的買家。 如所有標書的出價均低過銀行底價,銀行可重新招標,因此並非一定能價高者得。 入標時代理一般會要求買家同時付約出價的3%-5%為臨訂,以防買家中標後反悔,若未能投得物業,買家可獲退回臨訂。 除了拍賣外,銀行亦可委託地產代理放售物業,開價一般以市價做參考。
銀主盤買唔買得過: 成為銀主盤程序
以金管局公布數字來看,未償還按揭貸款的「拖欠比率」升幅達一倍,但整體數字拖欠金額不算高企。 銀主盤買唔買得過 銀主盤買唔買得過 截至2020年6月止,貸款額拖欠三個月以上的比率為0.04%;而拖欠六個月以上則為0.02%。 以整體未償還貸款額15,149億元,拖欠三個月以上的貸款額為6.05億元,而六個月以上則為3億元。 銀主盤買唔買得過2025 亦有因為樓價出現下行趨勢,物業成為負資產,而業主認為樓價仍會繼續下跌,覺得繼續供樓並不划算而主動放棄供樓,物業亦因而淪為「銀主盤」。 買銀主盤不同買二手樓,在成交期上是由承按的銀行決定,一般成交期為45天。
銀主盤買唔買得過: 物業有拖欠負債
若買家打算買入銀行盤並申請高成數按揭,須預早準備好申請文件,並到審批時間短之銀行進行申請。 有興趣嘅買家可以聯絡拍賣行查詢有關銀主盤資料,亦可於拍賣前預約睇樓。 不過,由於部分銀主盤係連租約出售,是否能夠睇樓則要視乎租客意願。 而部分銀主盤並非「交吉」出售,即原業主沒有清空單位就遷出而銀行亦不會代為清空,故大家睇樓時發現單位非交吉出售亦不用覺得出奇。
銀主盤買唔買得過: 按揭計算機
若該銀主盤於拍賣當人有興趣買家眾多,最後投得物業嘅價格有機會高於市價,所以並不存在銀主盤必然大平賣的結論。 另一種出售方式則以「拍賣」形式進行,銀行會委託拍賣行拍賣物業。 有意買入「銀主盤」買家可以留意拍賣行網站、網上廣告,報章及宣傳單張,當中會有拍賣日期、時間及地點等資訊。 另一情況,若最高入標價$550萬並非銀行接受範圍,銀行便不會出售物業,所以有人以為「銀主盤」一定會低於市價出售實屬一場誤會。 只要銀主盤沒有產權問題,銀行對物業的估價便不會受影響。 另外,不少人會存有誤解,認為銀主盤會較一般的二手樓便宜。
銀主盤買唔買得過: 買入銀主盤流程
買家可經代理「入標」,將出價寫入標書,再場遞交至銀行。 由於銀行不會公開其他標書的報價,因此這種入標方式稱作「暗標」。 首先,銀主準備的買賣合約設立了很多條款去保障銀主利益,當中包括銀主不會負擔物業的負債,如欠交的管理費、利息及法律費用,買家需支付欠款。 同時不保證物業業權完整,也不負責還原單位內的非法改建,並要求買家負責銀主的律師費。 買家在簽署前應細閱文件內的所有條款,確定自己清楚明白合約內容才簽署,如有疑問應向律師查詢,或是選擇其他物業。
銀主盤買唔買得過: 成為銀主盤程序
不少銀主盤可能丟空多時,並非交吉放售,即原業主遷出前沒還原單位,銀主亦不會代為清空單位,因此要有心理準備入面會茸茸爛爛,買家要預留一筆錢作裝修用途。 凶宅沒有明確的法律定義,而買家即使去查冊,亦不會顯示想購入的銀主盤是否凶宅,買家需要向地產代理或律師查詢。 銀主盤買唔買得過2025 買入銀主盤或需預留裝修費用,由於銀主盤由收樓到賣出只少歷時半年什至更長。 若銀主盤並非連租約出租,即單位可能已經掉空多時無人住,買入單位或需進行適量維修翻新先至「住得人」。
銀主盤買唔買得過: 成交期
到拍賣當日,有意買入銀主盤嘅買家可以帶同臨時訂金(約為樓價3%-5%)到拍賣現場參與拍賣。 而拍賣會以「明標」形式進行,並以價高者得形式出售。 進行拍賣時,拍賣行會為銀主盤開價,而每次舉手則為增加金額。 而成功投得銀主盤嘅買家須即時簽訂必買必賣合約並繳付大訂。 銀主盤有時或連租約出售,買家買入後會被視為非自用住宅物業申請按揭,沒有按揭負擔的申請人,按揭成數只有五成。 事實上,究竟目前業主拖欠銀行還款的比率是否嚴重呢?
銀主盤買唔買得過: 物業有拖欠負債
但究竟在什麼情況下,一個物業才會成為「銀主盤」呢? 一般來說,如果業主斷供兩至三個月,銀行方才會向法庭申請收樓,執達吏發出通告收樓清場、還要讓測量師進行估價,之後委託拍賣行拍賣,屆時物業才會成為「銀主盤」。 聲明﹕MoneyHero致力確保網站提供的資訊是最新及最準確。 銀主盤買唔買得過2025 網站所顯示的資訊或與金融機構或服務供應商之網站有所出入。
目前市場並沒有對銀主盤的正式統計,只有很粗略的數字。 2003年,本港銀主盤高達2,000個,而今日就約只得50個,是高峰期四十分一。 數字不及當年般多,原因之一,跟政府奉行在家工作,影響法庭審理案件。
【銀主盤入門】在市道不景下,若手上有一定資金但又不算多,想置業除了可抽居屋之外,銀主盤成了上車的另一途徑。 銀主盤日常聽就聽得多,但要入手,也要先做足功課,了解清楚所有細節,購入才能沒後顧之憂。
雖然不時會聽到有人以低市價10%至20%買得銀主盤,但或因物業內裝修、坐向、觀景、樓層等細節,影響其價值,令估價偏低。 另外,單位亦會因原業主的種種問題,而導致買家要承受額外的風險,因此會以較低估價出售。 在拍賣場上,很多時會遇到不同類型的物業,其中一類常見的就是「半契樓」。 所謂「半契樓」,是指一些原本屬分權共享 (TENANT IN 銀主盤買唔買得過 COMMON) 的物業,但因其中一方把自己的份數賣走,而出現「半契樓」的情況。 銀主盤買唔買得過2025 部份原因是另一半業主失去聯絡、因其中一方業權破產被銀行收回業權,而另一方業權人拒絕搬走,亦拒絕接收業權;又或者離婚而不想面對另一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