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項津貼計劃於2013年4月開始發放,津貼金額則追溯至2012年12月。 長者租金津貼計劃2025 政府預料會有40萬長者獲得資助,涉及每年額外62億港元公帑開支。 另外,在2020年1月1日起推出廣東及福建計劃,方便分別長期居住在廣東省及福建省的合資格香港長者,亦可受惠於相等於香港的福利。 行政院2022年起核定「中央擴大租金補貼專案計畫」,自57億預算增加至每年編列300億租金補貼給租屋族。 2023年租屋補助將於2023年7月3日開始申請,符合條件每月最高領11200元,且18歲就能申請,也不用再提供房東資料。 對此,《風傳媒》整理租金補貼2.0申請資格、加碼條件等相關資訊,提供有需要的讀者參考。
- 長者選擇與成年家人同住一單位或選擇與成年家人分別入住兩個就近單位可參加「天倫樂」優先配屋計劃。
- 我們設有租金援助(租援)計劃,透過寬減租金 (註一) 援助暫時有經濟困難的公共租住房屋(公屋)租戶 (註二)。
- 為落實分級醫療、提升用藥安全,以及鼓勵民眾珍惜醫療資源,衛生福利部調整健保「門診藥品部分負擔」與「急診部分負擔」方案,7月1日上路。
- 內政部300億元租金補貼2.0專案將於7月3日起再次受理申請,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日前出席記者會時強調,租金補貼「每年都會有」,鼓勵民眾踴躍申請,300億元預算若不夠用,行政院會再支持。
- 同樣是港燈推出的援助計劃,於港燈供電範圍內,合資格劏房租戶可申請上限為15,000港元一次過資助,用於重鋪電力線路以安裝港燈獨立電表(每個分間前單位資助上限為港幣45,000元)。
- 這次租金補貼受理申請期間,從今年7月3日上午9時至113年12月31日下午5時止,採隨到隨辦方式辦理;未曾申請過租金補貼的新戶,在完成租賃契約簽約,即可提出申請。
家庭成員或親友的金錢援助,及在安老按揭計劃下每月所獲得的款項,並不屬於工資,但未動用的款項,如累積為儲蓄或現金,則會被視作為「資產」計算。 少數無法線上申請者,請在申請期限內下載申請書,以掛號郵寄至申請人租賃房屋所在地的直轄市、縣(市)政府,或內政部營建署辦理。 3.房東不願提供資料,導致租客無法申請補助的問題也有望解決,2.0上路後不需要提供房東的身分證字號。 為配合長者的住屋需要,我們特別提供多個賦予長者申請者優先配屋計劃。 單身長者可參加「高齡單身人士」優先配屋計劃;兩位或以上長者,可一同參加「共享頤年」優先配屋計劃。
長者租金津貼計劃: 長者租金津貼計劃
「300億元中央擴大租金補貼」提供每戶每月最高2000元至8000元租金補貼,根據租賃房屋所在地,以及身分(共分3級)補助上限有所不同。 長者租金津貼計劃 內政部300億元租金補貼專案去年有32.6萬人申請,並有27.8萬人獲核准。 鄭文燦表示,目前全國租屋族約90萬戶,行政院今年有把握可達成補助50萬戶的目標,照顧一半以上的租屋族。 二、下載「公共福利金計劃申請表」,填妥後連同有關的證明文件副本寄回或親自交回社會保障辦事處。
- 營建署說,本次租金補貼受理申請期間自112年7月3日上午9時至113年12月31日下午5時止,採隨到隨辦方式辦理,未曾申請過租金補貼的新戶,於完成租賃契約簽約即可提出申請。
- 內政部300億元租金補貼專案去年有32.6萬人申請,並有27.8萬人獲核准。
- 「300億元中央擴大租金補貼」將於2023年7月3日上午9時起,開放隨到隨辦,截止日期為2024年12月31日下午5時止。
- 至於沒有領取綜援的長者,如符合資格,亦可向房屋署申請津貼,安裝平安鐘。
- 營建署今(29)日表示,於今年5月仍有撥付租金補貼紀錄的舊戶可以免再次申請,會主動將資料帶入申請,至於新戶,只要在網站上填寫資料、上傳相關文件即可完成申請。
承租人申請通過後,地方政府就會依公益出租人資格認定作業要點,將房東審認後認定為公益出租人,房東便能享有綜合所得稅每屋每月1.5萬元免稅、房屋稅比照自用住宅優惠稅率等稅金優惠,無須另外申請。 2012年10月,政府公布長者生活津貼計劃細節,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指出,長者生活津貼不同於高齡津貼。 其設立為加強支援(1)香港65歲或以上,兼(2)自身有需要的長者的生活開支。 [29]香港特區政府強調,長者生活津貼計劃目的不為「敬老」,而是「扶貧」[30]。 社會經濟弱勢家庭:符合低收入戶和中低收入戶之條件提高補助至1.4倍;身障、原住民、65歲以上年長者等對象提高補助至1.2倍,讓弱勢團體能享有穩定居所保障。
長者租金津貼計劃: 合資格租住物業
內政部營建署提供試算租屋補助系統,讓民眾在申請前可以自行判斷是否符合資格,以及申請通過後可能拿到多少補助金。 已參加計劃的長者在他們目前私人樓宇租約期滿時,只要符合當時資格,便可自由選擇繼續領取租金津貼,或者改為接受公屋單位編配。 長者租金津貼計劃 長者租金津貼計劃原於2001年8月開始試行,讓合資格的長者申請者領取現金租金津貼,租住私人樓宇以代替公屋編配。 營建署說,本次租金補貼受理申請期間自112年7月3日上午9時至113年12月31日下午5時止,採隨到隨辦方式辦理,未曾申請過租金補貼的新戶,於完成租賃契約簽約即可提出申請。 透過線上申請網站申請者,只要在網站上填寫資料、上傳相關文件即可完成申請。 (中央社記者陳俊華台北29日電)營建署今天說,300億元中央擴大租金補貼專案已核准的27.8萬戶中,有13.2萬戶是社會經濟弱勢戶、占47.5%,青年家戶則占全體28.1%,補貼對象仍以最需要協助的弱勢家戶為主。
另外,申請人可在本網頁下載「公共福利金計劃申請表」,填妥後連同有關的證明文件副本寄回或親自交回社會保障辦事處(詳情請參閱「公共福利金計劃申請指引」)。 內政部啟動「300億元中央擴大租金補貼專案計畫」,申請族群不但首次擴大到18歲以上的學生族,更針對單身、新婚和育兒家庭祭出加碼補助,自7月3日起開放民眾申請。 營建署今(29)日表示,於今年5月仍有撥付租金補貼紀錄的舊戶可以免再次申請,會主動將資料帶入申請,至於新戶,只要在網站上填寫資料、上傳相關文件即可完成申請。 住在公屋的獨居長者,或所有同住的成員都年滿60歲的長者家庭,如正領取綜合社會保障援助金(綜援),可向社會福利署申請特別津貼,安裝緊急警報系統(平安鐘)。 至於沒有領取綜援的長者,如符合資格,亦可向房屋署申請津貼,安裝平安鐘。
長者租金津貼計劃: 津貼2023|7個租屋資助津貼計劃:私樓租客、公屋長者都有份|資助額可達36,000元
現時的高齡津貼(俗稱「生果金」)為每月HK$1,515,65歲至69歲長者需要經過入息及資產審查,符合資格才會獲得,而所有70歲或以上的長者均毋須經過任何審查便可以申請領取。 內政部長林右昌指出,「擴大照顧、簡政便民」兩大原則是今年租金補貼2.0的主要目標,除了新戶隨到隨辦、舊戶不用重新申請、申請免附房東身分證字號、放寬房屋適用範圍,也下修申請者年齡至18歲。 長者租金津貼計劃 且租金補貼金額將分類別加碼,如單身、新婚、育兒家庭或弱勢,有1.2至1.8倍不等的加碼,估計2.0專案可減輕租屋族2到4成的租金負擔。
長者租金津貼計劃: 申請流程
就此,財務委員會主席張宇人裁定修訂為新文件,故此立法會議員梁國雄於早前遞交達302項的修訂全部作廢;不過立法會議員仍然可以重新發言或者提出終止動議。 經過兩個多小時會議後,再無議員發言或者動議,張宇人於兩度詢問有否新發言後亦都再無議員發言,最終宣布表決。 [6]多年來,一些團體及政黨人士都爭取設立全民退休保障制度,政府銳意推出長者生活津貼作為過渡期的對應政策[7];但是政府、政黨與社會就應否要設立資產審查,持有不同意見。 合資格申請住戶可享有最多三次位於原邨或同一個公屋申請地區(即市區、擴展市區(包括東涌)、新界及離島(不包括東涌))內屋邨的房屋編配,調遷往面積合適的新或翻新單位。 長者租金津貼計劃 成功調遷後,除可享全免租金外,亦可獲得一次性「住戶搬遷津貼」。
長者租金津貼計劃: 香港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
育有未成年子女家庭:1名未成年幼兒補貼金額提高至1.4倍、2名則為1.6倍、3名以上提高至1.8倍,減輕育兒壓力。
長者租金津貼計劃: 津貼2023|3. 中電2億元社區支援計劃
計劃主要為長者自住業主提供財政資助,津貼維修自住樓宇的費用,改善樓宇失修的情況,並加強長者居所的安全。 房協的長者安居資源中心提供全面的安居綜合服務,透過教育、身體機能測試、家居風險評估等,讓長者認識身體機能的變化,了解家居生活中的潛在危險,以減少發生意外。 為照顧長者的住屋需要,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和香港房屋協會(房協)分別為長者提供不同種類的公共房屋資助。
長者租金津貼計劃: 租金補貼要來了!舊戶自動帶入免申請 新戶可線上申請
符合資格的青年,參加勞動部公告的政策性產業職前訓練期間,每月可領新台幣8000元、最高可領9萬6000元。 「TPASS行政院通勤月票」將於7月1日上路,通勤月票包含基北北桃1200元、中彰投苗999元、南高屏999元3大生活圈等方案。 長者租金津貼計劃2025 搭乘台鐵、捷運、輕軌、客運、市區公車、公共自行車等交通工具,都能透過一張月票整合。
長者租金津貼計劃: 高齡津貼(生果金)
申請人可得的津貼是由本署收到申請的日期(如申請是由其他機構轉介,則為申請日期或轉介日期)或由申請人符合資格領取津貼的日期起計算,但以較後的日期為準。 此外,在海外居住的香港人只要合乎申領資格,亦可以委託親友或一些機構(例如長者安居協會),遙距申請長者生活津貼,定期發放至海外港人在當地的銀行戶口。 「 年度300億元中央擴大租金補貼專案計畫」7月3日起開放民眾申請,此次擴大補貼專案申請身份從20歲下修至18歲,且就算租約缺房東證號也可申請;房東也享有每年最高18萬元所得稅免稅額優惠。
長者租金津貼計劃: 津貼2023|預計可領資助額達36,000元
家庭成員或親友的金錢援助,以及在安老按揭計劃(只適用於以自住物業作抵押的安老按揭計劃)及保單逆按計劃下每月所獲得的款項則不包括在內,但款項中未動用而累積為儲蓄/現金的部分,會被視作「資產」計算。 同樣是港燈推出的援助計劃,於港燈供電範圍內,合資格劏房租戶可申請上限為15,000港元一次過資助,用於重鋪電力線路以安裝港燈獨立電表(每個分間前單位資助上限為港幣45,000元)。 香港特區政府於2013年,實施「長者生活津貼」,作為扶貧措施。 於2018年6月1日之後,舊有的長者生活津貼會易名為「普通長者生活津貼」,而新一層高額援助名為「高額長者生活津貼」亦已經推出。 普通長者生活津貼及高額長者生活津貼每金額分別為2,845元及3,815元。 長者租金津貼計劃 我們設有租金援助(租援)計劃,透過寬減租金 (註一) 援助暫時有經濟困難的公共租住房屋(公屋)租戶 (註二)。
長者租金津貼計劃: 津貼2023|6. 節能家電資助計劃
2013年2月底,社會福利署率先向29萬名正在領取高齡津貼及通過入息資產申報的長者發出自動過戶通知書。 如果長者仍然合符入息資產限額,則毋須回覆及申請,長者可以自動於同年4月5日開始領取長者生活津貼[26]。 此外,獲得社會福利署一次過過戶追溯至2012年12月至2013年3月的高齡津貼差額,即合共6,640港元[27]。 同年4月2日開始,社會福利署接受長者生活津貼第三階段的新申請,合符資格的長者可以於同年12月31日前申請[28]。 成功申請者可按實報實銷的方式,獲發一次性不超過2,500元的津貼,以支付緊急警報系統的安裝費或服務費。 傷殘津貼/高齡津貼/長者生活津貼申請人可親自或由親友代其前往其住區內的社會保障辦事處﹐或用電話﹑傳真﹑電郵﹑網上表格或郵遞方式提出申請﹐亦可由政府部門或其他非政府機構轉介。
長者租金津貼計劃: – 公共福利金計劃
現行法定免部分負擔的民眾,不受此次調整影響;為保障中低收入戶、身心障礙者的就醫權益,亦不受影響。 1.家庭成員未持有自有房屋 長者租金津貼計劃2025 2.家庭成員持有共有房屋且持分合計非全部
內政部營建署今天說,7月3日上午9時再次開放受理300億元中央擴大租金補貼,今年5月仍有撥付租金補貼紀錄的111年度舊戶,免再次申請,會主動將資料帶入申請,經審查通過將接續核發租金補貼。 這次租金補貼受理申請期間,從今年7月3日上午9時至113年12月31日下午5時止,採隨到隨辦方式辦理;未曾申請過租金補貼的新戶,在完成租賃契約簽約,即可提出申請。 2012年12月7日,香港立法會財務委員會審議長者生活津貼;政府提交修訂,刪除文件中涉及逾25億港元的追加撥款,及指出將會將其撥入下年度財政預算案中處理。 而由於處理準備事務的人手聘請需要盡快進行,因此開設職位的2千多萬撥款必須盡快處理,以避免進一步影響長者生活津貼的推行時間。
長者租金津貼計劃: 長者津貼2021丨長者生活津貼、高齡津貼、長者牙科服務資助申請須知 附申請資格、津貼金額、申請表格
2012年12月10日,社會福利署批出合約,讓承辦商準備相關表格及信件,並且核對和轉換社會保障系統資料等事務[24][25]。 長者租金津貼計劃 2012年香港特區行政長官選舉,候選人之一的唐英年在其政綱宣稱:如其當選,會將香港老人每月津貼增至港幣3000元;另一候選人梁振英則宣稱會推出「特惠生果金」,將俗稱「生果金」的高齡津貼增加一倍[8]。 居住於新大廈類別的住戶,例如和諧式大廈及1992年或以後落成的樓宇,必須入住單位滿兩年後方可申請租金援助。 7月1日新制上路,修訂汽車排氣檢驗配套之6項相關法規,規範汽油汽車車齡只要滿8年,每2年需要接受排氣檢驗一次,如有檢驗不合格紀錄者,須連續2年到檢。
長者租金津貼計劃: 租金補貼 舊戶自動帶入免申請超便民
市建局宣布,再度為轄下約1300個住宅和商舖租戶延長租金寬減措施3個月,涵蓋今年 7月至9月底,其中安置大廈和重建項目內已收購物業的約870個住宅及商舖租戶,租金可獲50%的寛減,繼續支援租戶的業務復蘇。 今年二月香港馬拉松舉行期間,「劉馬車」混入尖沙咀起步點,參與半馬比賽,他其後沿賽道到達維園終點更領取完成賽事的獎牌。 田總當時表示,假如情況屬實,之後或禁止對方再參與田總舉行的賽事。 契約內應記載出租人姓名、承租人姓名、承租人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租賃房屋地址、租賃金額及租賃期限等資料。
長者租金津貼計劃: 政府
《香港財經時報》整合7個租屋資助津貼懶人包,私樓租客、公屋長者都有份。 有意申請租金補貼的朋友,可以透過內政部提供的「300億元中央擴大租金補貼資格檢視及金額試算」系統,初步了解自己每月能夠獲得多少補貼。 香港房屋委員會推出長者戶全免租金計劃,給予符合資格的長者戶一個選擇,調遷至面積合適的公共租住房屋(公屋)單位後,可享全免租金。 已參加計劃的長者在他們目前私人樓宇租約期滿時,只要符合當時資格,可自由選擇繼續領取租金津貼,或改為接受公屋單位編配(參考房委會《公營房屋政策》甲部第三章)。 「入息」包括工資、手工業或生意上的入息等(包括薪金、工資、每月收到的佣金或獎金,以及從自僱所得的每月入息)、退休金/長俸、從收租所得的淨收益,以及從年金計劃所得的固定年金(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