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事監督每個個案完畢後,須與受訓者進行不少於30分鐘的回應討論,並在調解完成後的14日內填妥及簽署評估表格(表格1)。 家事監督在回應討論及填寫表格1時務須盡量完備詳盡,並須向受訓者提供表格1的副本。 受訓者完成40小時基本家事調解訓練(第1階段)後,須在監督指導下參與兩宗真實家事調解,受訓者可瀏覧 () 網頁參閱認可家事監督名單。 否 – 參與調解完全屬自願性質;但是,若就爭議事項已在或將在法庭開展法律程序,法庭在行使酌情權裁定訟費時,會考慮所有相關情況,包括考慮某方是否在沒有合理的解釋下,拒絕參與調解。
申請調解評審的人士於通過認可評審前,須應調評會的要求參與評核,包括個人面試及可能進行另一個模擬調解,模擬調解由調評會指派的認可家事監督指導,家事監督須就該模擬調解填妥及提交表格1。 另外,本中心亦會推薦會員加入各政府機構或專業組織的調解員名冊,例如土地審裁處、金融糾紛調解計劃、香港調解資歷評審協會(「調評會」)和民政事務總署的相關名冊。 已經完成理論培訓、通過筆試、並完成角色扮演培訓的考生可以參加評核試。
調解員課程: 資歷架構
他們須要符合擔當調解員的認可要求,這些要求包括談判和解決糾紛的知識和技巧。 香港調解資歷評審協會有限公司 (「調評會」)承認成功的調解員的技能與爭議種類的關係不大。 調解員如擁有某種爭議的相關專門知識,在若干情況下無疑可以有助達成和解。 然而,正常的認可程序中卻不一定要評核準調解員的專門知識。 尋求調解的雙方一般有足夠能力評估專門知識的重要性,並能據此選擇調解員。 但家事調解卻例外,調解員須對家事法例和家庭的動力關係有專門認識。
現時,大部分有關調解課程的評核方式都是採用Role-play(角色扮演)模擬試,這一種評核方式無疑是最實用,令到學員感受到真實調解會議的情況。 但由於每個課程的模擬試都有自己一套的評分標準,評核員和扮演爭議角色亦可能因欠缺適當的培訓而表現不一,最後影響學員的發揮和有關表現。 同意進行共同調解或現場指導受訓者的家事監督,將只會與一位受訓者共同調解或現場指導一個個案。 每個個案最少為時五小時,而個案的復雜程度須足以讓受訓者表現出處理有關情緒激動的能力及能夠調解復雜的財政與子女問題。 學員成功完成兩宗模擬調解個案後,須取得兩份由評核員填妥的模擬評核表格。 該評核表格目的在於證明該申請人已具備可勝任調解員的能力。
調解員課程: 專業輔導.心理治療
然而,有興趣報讀的人士未必能夠清楚了解這些課程的認受性,尤其是現時未有劃一的規範。 有見及此,筆者希望能夠藉着這篇文章,跟大家分享一些值得注意的事項。 調解員課程 第三階段結果在相關調解評審委員會會議日起三星期內, 以郵遞形式公佈,並不會透過電話或電郵形式公佈。 調解員一般在法庭以外的地方,通常在私人辦公室,與各方舉行調解前的個別會面。 然後,調解員會安排共同會談以開始調解,會上調解員會解釋調解的程序和基本原則。 各方當事人接著輪流陳述爭議立場和訴求,和清楚界定爭論的範圍。
- 如成功繳費後,請列印繳款確認頁面以作紀錄,並在報名表格第4部分填上賬單編號(如繳款確認頁面所示)。
- 調解員接受過專門訓練,善於打破談判僵局,並能令各方專注於尋求解決方案。
- 當事人如接受私人執業的調解員所提供的調解服務,必須支付費用。
- 如欲由調評會在下一次會議上考慮其申請,學員須提前兩星期向委員會提交申請。
- 上述申請人須在遞交申請表時,同時附上有關身份證明文件及簽證/進入許可標籤副本,並在入學時提供有關身份證明文件及簽證/進入許可標籤正本予以核實。
- 每個個案最少為時五小時,而個案的復雜程度須足以讓受訓者表現出處理有關情緒激動的能力及能夠調解復雜的財政與子女問題。
- 申請人如能提供擁有豐富的調解經驗的證明,或可獲得豁免任何或所有認可程序。
完成此40小時的課程後當符合香港調解資歷評審協會有限公司(HKMAAL)認可的第一階段訓練,學員可進一步報考HKMAAL的第二階段模擬調解考試,以獲取認可綜合調解員的資格。 調解員課程2025 調解員課程 香港和解中心成立於1999年,是香港首間獲政府認可為慈善機構的專業調解組織,擁有過千位來自不同專業界別的會員,於調解業界中具有領導地位。 二十多年來,本中心一直透過多元化的會務,致力推動調解發展,締造社會和諧。 除提供專業調解服務外,會務亦涵蓋專才培訓、專業提升、大眾教育、對外協作等範疇。
調解員課程: 課程比較
將填妥的報名表格、有關證明文件(如適用)及簽證/進入許可標籤副本(如適用)連同繳款確認頁面,電郵至 -polyu.edu.hk。 調解員課程 按照學院學費退還的政策,除申請不獲接納或所選的課程取消外,所有已繳學費恕不退還。 故此,如果在職場上能靈活處理好糾紛,就能修補大家的關係,培養良好的工作氣氛,提昇工作效率,建立雙贏的局面。 報讀人士可於網上報名或自行下載並填寫申請表SF26。 填妥申請表後,請連同最高學歷證明副本,電郵至 或遞交到本院報名中心。
由於調解員會協助各方當事人商討彼此的分歧,因此當事人應該共同委任一名各方同意的調解員。 上述申請人須在遞交申請表時,同時附上有關身份證明文件及簽證/進入許可標籤副本,並在入學時提供有關身份證明文件及簽證/進入許可標籤正本予以核實。 學生有責任確保在學期間持有有效的身份證明文件及簽證/進入許可標籤。 其他非本地申請人,不能註冊為本學院短期課程學生及修讀短期課程。 如欲申請加入調解評審委員會申請人須按以下所載,就每個評審類別繳交所需的申請評審費用,以及就每一類別繳付每一曆年(7月至6月)的委員會費用。 如達成協議,各方當事人須在協議上簽署;經簽署的協議對各方當事人均具約束力。
調解員課程: 課程類別
近年除了學習兒童為本家事調解,也成為家事調解認可督導,協助培訓新入職調解員。 受訓者須向家事監督/家事監督代理(視乎情況而定)支付(由家事監督/家事監督所屬的代理與受訓者書面形式協訂)指導費,作提供指導服務的報酬。 調解員課程2025 就私人執業的認可家事監督而言,該等費用將附加於一般客戶費用。 個案來源及進行指導調解的地點由家事監督及受訓者磋商。
調解員課程: 費用
對於舉辦機構,現時市場上有一些課程是由個別團體舉辦,亦有由兩個機構合辦,甲:只負責提供場地和行政管理;乙:真正提供課程導師和內容。 由於這兩個機構之間是有合約協定,若非問題嚴重,否則提供場地和行政管理的大學專業進修部門,亦很難干預或協助改善上述課程的質素。 是次研討會為爭議解決業界重要的全球峰會,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專業服務協進支援計劃資助。 當事人如接受私人執業的調解員所提供的調解服務,必須支付費用。 當事人應諮詢自己的法律顧問,以了解調解服務大概的收費,並與訴訟的費用作出比較。 就大部分的情況而言,調解比訴訟所需的費用少得多,過程也快捷得多。
調解員課程: 香港調解資歷評審協會申請
陳佩瑜女士在香港明愛從事社會工作服務長達38年,期間曾在青少年及社區發展部的鄰舍社區發展計劃及家庭服務工作。 在家庭服務的工作包括擔任學校社會工作及家庭輔導員,陳女士更需要處理自閉症的治療工作。 她與年青人相處上,取得他們的信任,並且可以調和他們與父母的衝突。 在處理家庭關係上,陳女士善長調解夫婦之間出現的不和,婆媳問題及婚外情等等的問題,讓他們可以透過輔導化解彼此的分歧,並加強家庭成員間的溝通和聯繫。
調解員課程: 相關課程
如家事糾紛中的一方或多方當事人,因情緒或心理上受到嚴重困擾,以致無法代表自己或專注於子女的需要,這等情況均不適合調解。 每申請一項課程,須呈交一張報名表格,並以銀行本票/劃線支票/網上電子繳費系統,繳付課程學費。 調解員課程2025 調解員課程 此文本只作一般參考用途,不應被視為法律或法院常規的詳盡或具權威性的說明。 雖然我們已盡力確保所提供的資料準確無誤,但本文本的內容並非法律或專業意見。 請注意:對本文本的內容,司法機構並不承擔任何責任。 郵寄/親身遞交一張繳付學費的銀行本票/劃線支票,抬頭請寫上「香港理工大學」,並於銀行本票/支票背頁寫上申請人姓名、課程編號及班別編號。
調解員課程: 香港國際仲裁中心於2013年9月16日起停止所有評審的工作
除了你的律師可以助你選擇調解員外,綜合調解辦事處亦可向你提供有關選取調解員或調解服務機構的途徑。 就香港調解資歷評審協會有限公司 (「調評會」)之調解員評審標準而言,成功完成由香港國際仲裁中心認可之為時最少40小時之調解訓練課程仍符合成為調評會認可調解員的必要條件之一。 調解的費用主要包括調解員的按時收費及其他費用,譬如租用會議室的費用。 各方當事人一般會在調解進行之前,協議平均分擔調解的費用。 某方當事人如果決定聘用律師或其他專業人士在調解的過程中提供專業意見,當事人需自行負責支付有關的服務收費。 香港的民事司法制度改革於2009年全面實施,其中一環為使用調解解決糾紛,由調解員協助下促進雙方商議出滿意的和解方案,若成功調解,所需的時間和耗費也較少。
調解員課程: 家事調解員
調解旨在化解紛爭,解決日常生活或工作上可能遇到的爭議和衝突,有組織及有系統地安排和引導當事人了解問題癥結所在,從而達致和解共識。 本課程將深入介紹調解技巧,例如:談判、重塑、提問及溝通技巧等,以及和解協議的草擬方法。 課堂內亦提供實習環節,讓學員模擬整個調解過程,進一步掌握技巧,化解衝突。 各機構就收錄調解員自行定下不同的要求,這些要求包括談判和解決糾紛的知識和技巧。 調解員亦或須遵守有關機構的《道德及專業實務守則》。
調解員課程: 課程資料
調解員的任務並非為當事人作出決定,而是協助當事人超越當前情況的局限,思考解決爭議的可行方法,並促使當事人找出最爲適合的解決爭議的途徑。 除非各方當事人完全同意,否則任何曾經商議的解決方案都不是最終的。 在調解過程中,爭議各方均有機會陳述本身的論點,和聆聽對方的説法。 調解員的任務並非為各方作出決定,而是幫助各方探討本身論據的強弱,並尋求可行的解決方案,從而利便各方達成和解協議。 調解員不會就誰對誰錯作出裁決,亦無權強行各方和解;作出決定的權力始終在爭議各方的手上。
跟據調評會之調解員評審標準,考生必須于成功完成由香港國際仲裁中心認可之調解訓練課程當日起之3年內, 成功完成調評會第二階段評核試 (即為從評核試中獲得2個由不同的調評會認可評核員的推薦及合格)。 有關調評會調解員評審程式之詳情,請流覽調評會網頁 。 調解員課程2025 向大眾提供有關調解的專業培訓是香港調解仲裁中心其中的一項核心任務。 專業調解訓練課程包括約四十小時的課堂培訓,當中囊括調解技能的實習環節。 根據本中心既定的認可計劃,通過了專業調解訓練課程及調解員評核試的學生,將可加入成為本中心的專業會員(PMHKMAAC),並可列於本中心的調解員名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