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的手指關節部位,如果有長期慢性勞損或長時間著涼,都會影響局部的血液循環,出現感覺異常,也會有腫脹、癢等表現。 手指頭痛風2025 手指頭痛風2025 當痛風反覆發作,卻遲遲未將體內高尿酸濃度的症狀改善的話,尿酸結晶將會在關節處聚集、形成痛風石,情況嚴重有可能使關節變形,影響日常活動。 除了由服用醫生開處的降尿酸藥物外,可能需評估是否用手術方式去除痛風石。
它屬於自體免疫性疾病,會令身體的免疫細胞失去正常作用,攻擊關節組織,引起炎症和損傷1,令手指關節痛。 比起男性,RA更常見於中高齡女性,症狀包括手指關節痛、全身關節腫脹、僵硬和發熱,病情加重會導致關節畸形和功能障礙。 手指頭痛風 值得一提的是,這種病也會使人發低燒丶食慾不振和異常疲倦。
手指頭痛風: 中醫教你按摩6個穴道 緩解偏頭痛攻勢
在大於30歲的男性與50歲以上的女性族群中,痛風的盛行率為2%[40]。 已知糖皮質激素是和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擁有差不多藥效的藥物[46][47],因此若是患者不適合使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類藥物,那麼糖皮質激素將是個好選擇[2]。 對於痛風,關節注射糖皮質激素同樣有效,但若關節已被感染,注射糖皮質激素反而會使狀況更糟[2]。 高尿酸血症也是典型的痛風特徵,但近一半的痛風發作沒有伴隨高尿酸血症,且大多數人尿酸水平的升高不會發展成痛風[3][29],因此,測量尿酸水平的診斷功效是有限的[3]。 高尿酸血症定義為男性血漿中尿酸鹽水平高於420 μmol/l(7.0 mg/dl)或女性血漿中尿酸鹽水平高於360 μmol/l(6.0 mg/dl)[30]。
- 魚類、兩棲動物與其他非靈長目動物能合成尿酸氧化酶[72]。
- 事實上,兩者雖然都是關節疼痛,但在治療、發生率都有差異性,未來有望透過新抗體檢查方式及早診斷出類風濕性關節炎。
- 而預防用藥有別嘌呤醇、非布司他與丙璜舒(英語:Probenecid)。
- 使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類固醇,或秋水仙素等藥物能改善痛風的症狀。
- 其他免疫性疾病,例如僵直性脊椎炎、乾癬,同樣會造成關節疼痛,如果有免疫性疾病家族史,建議可以優先到免疫風濕科做檢查。
- 與一般發炎症狀類似,患處會有明顯【紅、腫、熱】,而要特別注意的是比起一般發炎,患者的患處(通常是以單一關節為主)會感到【急遽且強烈的痛楚】,且疼痛感會在一天以內達到高峰。
但還有的患者出現手指的腫脹、搔癢是發生凍瘡,往往在手指尖部、關節處或者整個手指,長時間的暴露在寒冷的環境中,都會出現局部腫脹、搔癢的情況。 手指頭痛風 而還有的患者是由於發生自身免疫相關性疾病,就會在手指部位出現腫脹、搔癢的感覺,像紅斑性狼瘡、皮肌炎的患者都會有類似的症狀表現。 如果不接受治療,急性痛風發作可能會惡化為慢性痛風並造成關節面損傷、關節變形、或是無痛性的痛風石[4]痛風患者如果在五年內不接受治療,產生痛風石的機會約為三成,通常會出現在耳殼、手肘的尺骨鷹嘴突、或是阿基里斯腱[4]。 腎結石也是痛風常見的併發症,約有一至四成的患者有這個問題,目前認為是由於尿液的酸鹼值偏酸,因而會促使尿酸在腎臟形成沉澱[4]。
手指頭痛風: 痛風
不過小編在此也為大家整合了一些醫師推薦的關節炎食物,對關節炎和手指關節痛的患者或有幫助。 退化性關節炎(Osteoarthritis)是由於身體退化,關節液分泌減少,或經常重複特定動作,長時間的慢性勞損令關節軟骨磨損所致。 由於骨頭表面的軟骨組織受損會使避震效果大大減退,患者在活動關節時便沒有足夠緩衝,猶如「骨頭撞骨頭」,導致關節痛、僵硬,甚至會引起關節病變。 退化性關節炎常見於中老年人丶女性和超重人士,一般會出現在膝蓋、髖關節、腰部和手指關節。 痛風多以【單一位置關節】炎為主,患部會有明顯的【紅腫】現象,發炎程度在【1天之內達到頂點】,腳大拇指、手指、手腕、膝蓋、腳踝都是常見發作的部位,也有可能形成【痛風石】。 與風濕性關節炎不同,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成因是由不明原因引起免疫系統主動攻擊關節組織,疼痛程度在這 5 類關節炎中最嚴重,若不治療,骨頭將變形到完全無法生活。
痛風是一種急性的關節炎,症狀包括關節紅腫、發熱疼痛,原因主要是尿酸的結晶積在關節內,引起發炎疼痛。 中醫師表示,痛風可依照症狀分成不同階段,若不想讓痛風發作,就要好好利用痛風「間歇期」來調整,平常也要維持健康飲食、規律運動的習慣,必要時可吃降尿酸藥物來預防。 這種情況一般多見於與過敏相關的疾病,像蕁麻疹、接觸性皮膚炎、藥疹的患者,都會出現手指部位腫脹、搔癢的感覺。 而且對於接觸性皮膚炎、藥疹的患者,可能還會出現局部的水泡、脫皮的情況發生。 手指頭痛風 但臨床中還有的患者發生手指部位腫脹、搔癢的感覺是發生局部的感染,像局部出現細菌感染、淋巴感染的情況,都會出現這種類似的症狀。
手指頭痛風: 痛風該看哪一科?
尿酸也可能在腎臟結晶,或者是因長期服用止痛藥對肝腎造成的傷害,形成慢性腎衰竭。 使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類固醇,或秋水仙素等藥物能改善痛風的症狀。 患者透過改變生活方式使血液中尿酸水平下降能緩解急性痛風發作,而別嘌呤醇和丙磺舒(英語:Probenecid)兩種藥物能為那些頻繁的痛風發病者提供長期預防[4]。
人因為工作壓力大所導致高度緊張的精神狀態,將造成內分泌功能異常,使尿酸生成量增加,讓人出現高尿酸血症,進而提高痛風發生的可能性。 「免疫風濕科」專門處理免疫性統的疾病、過敏問題以及風濕性疾病。 舉凡風濕、痛風等各種關節炎、板機指、五十肩、高尿酸血症(可以說是痛風的必經階段)紅斑狼瘡、過敏性皮膚病等等,都是該科的業務範圍。 類似這樣的個案情況,其實時常發現,因為臨床上要診斷類風濕性關節,仰賴血清學檢查的「類風濕性關節炎因子」及「抗環瓜氨酸抗體」二種方法為主,但仍有至少 30% 的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對於這兩項檢測呈現陰性。
手指頭痛風: 「類風濕性關節炎」與「痛風」差異一次懂
痛風最常見的原因為攝取太多『海鮮、啤酒、動物內臟』等高普林食物,導致【體內尿酸過多】,或是因『高糖高脂飲食、作息不正常、壓力、腎臟疾病、肥胖』等原因導致【尿酸代謝不佳】。 痛風主要發生在末梢肢體的關節處,由於這些地方的血液循環較差,使尿酸容易在此結晶沉積。 通常第一次發生痛風的部位,大多在腳掌大拇指的第一個關節處,隨著時間一久,便會同時在手指關節、手指甲、手腕、手肘、膝蓋關節、腳跟、腳踝、腳背、腳指等部位發作。
手指頭痛風: 類固醇
不過「降低尿酸的痛風藥」並沒有抑制痛風疼痛、緩和腫脹的作用,所以不能算是痛風的治療藥。 但每日攝取可以減少積累在體內的尿酸,預防痛風發作、改善腎功能問題。 一種是可以對付發作時產生的疼痛(對症治療),使用特效藥──秋水仙素(Colchicine)、消炎止痛藥等藥物能夠抑制關節炎;另一種是原因療法,使用尿酸排泄劑、防止尿酸生成劑,來減少體內過多的尿酸。 在美國,非裔美國男性相對於歐裔美國人而言有兩倍的機會患上痛風[56],太平洋島國居民與紐西蘭的毛利人的痛風發生率也偏高,而澳洲原住民雖然血中尿酸濃度平均較高,但發生率卻不高[57]。 手指頭痛風 在中國、玻里尼西亞、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都會區,痛風的發生率也都在上升[4]。 手指頭痛風2025 有些研究指出痛風急性發作好發於春季,這可能是飲食習慣隨季節改變、酒精攝取量、運動量或是氣溫的改變造成[58]。
手指頭痛風: 手指又腫又癢是什麼原因?過敏、痛風、感染都有可能
此階段的患者體內尿酸濃度過高,但尚未出現任何關節疼痛的情形,即使尿酸濃度高過 7.0 mg/dL,也僅有17.3%的痛風發作機率,需定期健檢確認身體狀況。 在沒接受治療的狀況下,急性痛風發作一般會在五到七天內緩解,但有六成的患者在一年內會第二次發作[1]。 手指頭痛風2025 患有痛風的人罹患高血壓、糖尿病、代謝症候群、腎臟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比較高,也因此整體死亡風險相對於常人較高[4][55]。 手指頭痛風 痛風與疾病風險的相關部分可能是因為痛風與胰島素抗性與肥胖症的關係,但也有部分的風險上升似乎是獨立的[55]。 醫師在對痛風的鑑別診斷中,最重要的是將敗血性關節炎納入考量[3][4],特別是在患者有感染症狀或治療效果不佳時[3]。
手指頭痛風: 痛風症狀為何常半夜出現?依通風部位腳趾,膝蓋分辨三階段!6種人高風險
除了手指的紅腫癢痛之外,還有可能會出現手臂或者身上風團樣皮疹,或者斑丘樣紅疹,而症狀主要以搔癢為主。 痛風發生第一時間【冰敷】症狀處降低發炎反應,並盡可能【抬高患處】讓血液流動,最後盡量【避免觸碰患處】,若疼痛無法緩解,可以施打或服用【類固醇及其他消炎藥】快速舒緩症狀。 減少肉類與海鮮的攝取量、服用足量維生素C、控制醇類與果糖的攝取量,以及避免肥胖症都是有效的飲食與生活型態[2]。 低卡路里的飲食可以使肥胖男性之尿酸濃度降低100 微升/升(1.7 毫克/分升)[21]。 每日攝取1500 毫克的維生素 C可以降低45%的痛風風險[33]。 痛風可能是由於睡眠呼吸中止症缺乏氧氣的細胞釋放嘌呤所導致的。
手指頭痛風: 痛風是什麼?
這樣的感染分為幾種,最常見的就是手指的甲溝炎,指甲嵌到肉里,繼發的感染。 可以用含碘的消毒水清洗傷口,尤其要注意清理指甲縫裡的比較髒的物質,還可以口服消炎藥,然後去正規的醫院,請醫生把嵌到肉里的指甲給消除。 以免下次再發生這樣的情況,如果感染很嚴重,出現了手指腫脹疼痛難以忍受,並且感覺到手指有跳痛,隨著心跳的搏動,手指頭也會一跳一跳地感覺到疼痛。 這樣已經進展到了膿性指頭炎,必須立刻到醫院,將腫脹的手指切開,把裡面的膿液放出減壓,否則會發生更加嚴重的併發症。 手指頭痛風2025 手指頭痛風 如果是真菌感染而導致的手癬,一般除了搔癢的症狀之外,還有可能會出現有皮膚脫屑等症狀。
手指頭痛風: 血液檢查
手指出現紅、腫、痛、癢的症狀,可能是由於手指頭皮膚過敏導致的。 也有可能是因為手指的感染引起的,由於工作、生活的原因,造成手指頭外傷,甚至出現甲溝炎,都可能會造成細菌由傷口進入身體局部感染,出現紅、腫、痛、癢的症狀。 也有可能是由於痛風導致的,痛風導致身體血液中的血尿酸增高,局部受損或者受涼,導致血尿酸過飽和,聚集在局部,出現痛風性的關節炎,引起手指頭的紅、腫、痛、癢的臨床症狀。 其他關節,例如腳踝、膝蓋、手腕和手指也有可能受影響[3]。 這有可能是由於體溫較低而產生[1],而晚上睡覺時,人體的抗發炎物質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在半夜時分泌最少,加上睡眠時酸鹼值因體內累積二氧化碳而偏向酸性,因此痛風最易在半夜出現。
手指頭痛風: 手肘痛、手腕痛、手指痛的原因,治療與自我檢查
為幫助醫師診斷,實驗室需進行滑液的革蘭氏染色及培養[3]。 痛風也與軟骨鈣質沈積病和類風濕性關節炎症狀相似[3]。 痛風石可被誤認為是基底細胞癌或是其他腫瘤,特別是當痛風石並不位於關節時[32]。
在他的《格言》中,他對痛風下了以下的結論:「太監不會得到痛風,女人在更年期以後才會得到痛風,痛風的發炎在發生後40天內就會消退,痛風在春秋兩季較會發生。」[60][65][66]。 西方人終其一生有1到2%的人會患上痛風,而且這個比率正在上升[2][4]。 從1990到2010年,痛風的發生率上升了將近兩倍[6],一般認為上升的原因包括壽命延長、飲食改變、以及與痛風相關的疾病的發生率上升(比方說代謝症候群和高血壓)[11]。
他建議,痛風的第一階段要注意日常飲食,像是盡量少吃紅肉、海鮮,而且不吃動物內臟;平常也要少喝高湯、少喝酒;若搭配規律的運動,便可以預防痛風發作。 類風濕性關節炎( RA ),強直性脊柱炎,會導致手指小關節痛腫。 是一種以慢性多關節炎症為主要表現的全身性疾病,多以手足小關節起病,常呈對稱性,早期症状為受累關節的疼痛、腫脹、活動困難及發僵,以四肢小關節(手指、掌指、足趾)為主。 4、血管病變:如果患者血管回流不暢,或者出現動脈缺血性疾病,可以引起局部腫脹、皮膚搔癢、疼痛劇烈等。 手指頭痛風 另外,如果患者血液回流不暢,出現血液淤滯,局部皮膚則會發紅。
飲用含酒精的飲料是導致痛風原因之一,特別是啤酒、烈酒和紅酒,導致病發風險更高[13]。 適量攝取咖啡、維他命C和奶製品,以及體格鍛鍊可以減小得到痛風的風險[14][15][16],目前認為可能是這些食品能減少細胞發生胰島素抗性[16]。 李俊儀表示,痛風的第三階段為「痛風間歇期」,這時痛風發作的時間會增加,通常因為身體尿酸值愈高而愈頻繁發作;侵犯的關節也會從單一關節到多個關節,尿酸不斷在關節累積,最終形成痛風石。
手指頭痛風: 風濕頭痛
除了穴位按摩之外,也可以做一些簡單的頸部肌肉放鬆,來舒緩局部緊繃,對改善慢性頭痛也有一定的幫助。 由食指開始,直到尾指,順序把每一隻手指向內收(其餘手指則保持伸直),然後微微收回拇指,使每一次拇指的指腹都能觸碰到其他手指指腹(就像手指腹之間「擊掌」一樣)。 其中的別嘌醇、福避痛是屬於防止尿酸生成劑,其他的則是尿酸排泄劑。 此外,消石素(Uralyt-U)也能讓尿中的尿酸更容易溶解,預防尿路結石。 有各式各樣的種類,如:洛索洛芬(loxoprofen)、萘普生(Naproxen)等等。
台灣人口當有高達 20 %的人飽受「關節炎」困擾,當中有 1% 是屬於「類風濕性關節炎」,但因為患者早期病程還不嚴重時,血清學檢查可能呈現陰性,或是誤以為關節疼痛就是「痛風」。 事實上,兩者雖然都是關節疼痛,但在治療、發生率都有差異性,未來有望透過新抗體檢查方式及早診斷出類風濕性關節炎。 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s)是治療痛風的一線藥物,且不同的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對痛風的療效都差不多,沒有特別有效的藥物[2]。 用藥後痛風症狀可在四小時內緩解,不過一般建議病患持續用藥一至兩周[2][4]。 但對於患有消化道出血、腎功能衰竭、心衰竭的病患,不推薦以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來治療痛風[40]。 手指頭痛風2025 儘管歷史上吲哚美辛是最廣泛使用來治療痛風的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但也推薦使用擁有差不多療效且較熟知其副作用的布洛芬做為治療痛風的藥物[21]。
手指頭痛風: 預防法
不同的藥物可以降低血清的尿酸濃度而避免重複發作[36]。 初步的證據顯示每天數次冰敷20至30分鐘可以減緩疼痛[37]。 急性痛風的處方有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s)、秋水仙素與類固醇[2]。
中醫治療類風濕關節炎已有逾兩千年的歷史,類風濕關節炎屬於中醫的「痹證」範圍,是指人體受到風寒濕熱等邪毒入侵,導致氣血運行不暢通,才會使經絡麻痺僵硬,肌肉和關節便有僵硬丶腫脹變沉。 手指頭痛風2025 因此,每逢環境變得潮濕或冷熱交錯,便會容易使類風濕關節炎發作;在內因方面,中醫認為類風濕關節炎與先天也有關係,除了遺傳因素外,先天肝腎虧虛丶氣血不足者,也容易有氣血鬱滯的症狀,發展成類風濕關節炎。 在痛風初期時,患者血清中的尿酸濃度會增高,但並【不會馬上未出關節炎症狀】,若未即時發現並調整飲食或作息,就有可能會進一步引發急性痛風關節炎。 痛風患者有60%都有肥胖問題,主要身體過胖後會有胰島素抗阻問題,將導致體內再度吸收即將排出的尿酸,因而提升痛風發作機率。
嘌呤(purines)是人體的自然產生物和某些食物中的天然物質。 於正常情況下,人體會在分解嘌呤(purines)時產生尿酸。 然而,當身體產生過多尿酸或尿酸排泄過少時,體內便會積聚過多尿酸並在關節內晶體化,形成尖銳的針狀尿酸結晶,繼而引起關節及周圍組織發生炎症和痛症。 手指頭出現明顯的紅、腫、搔癢,需要仔細觀察紅腫部位的外觀。
其他的罕見症狀包含疲倦和高燒也有可能伴隨關節疼痛發生[1][3]。 手指出現腫脹,變粗,並且出現皮膚搔癢,有可能是過敏引起的。 手指接觸過敏原可引起局部過敏,從而出現手指腫脹、皮膚搔癢,還有可能出現皮膚紅腫或出現皮疹。 手指頭痛風 出現上述症狀,首先可用抗過敏藥物進行治療,如口服 Fexofenadine 等藥物進行治療,緩解局部過敏症狀。 局部外用 Dexamethasone 藥膏等藥物,緩解手部腫脹、搔癢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