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人們需要修習念處禪修,讓心變得成熟,了知聖諦。 人在過去生中,什麼樣的罪業不造呢? 今生幸好得以聽到佛法,就應當認真修持,才可以消除宿業,超度怨家,超越輪回。 所有的怨家,如果是很難解開怨結的,只要能發菩提心,並誠心超度他們,就沒有怨業不能得以解開的。 佛教覺光法師中學連登2025 佛教覺光法師中學連登2025 你念佛的時候感到氣短胸悶,這不是身體虛弱的緣故,而是業障所造成的,你盡管懇切志誠念佛。
他可以清楚地辨別名和色,了解心和物質。 把硬看成硬,苦看成苦,緊看成緊。 這符合bhūtaṃ bhūtato passati 的教導,意思是:如實地觀看目標真實的樣子。 當目標生起,在它生起的瞬間觀照到它,並觀察到真實、本來的現象。
佛教覺光法師中學連登: 星雲大師談處世(新版)
任何人一點主觀的知識,一點點學問,自認為是對的,但以根本智一照,往往有最大的壞念。 佛教覺光法師中學連登2025 所以,不善已生令斷,未生令不生,是最難的。 次第斷過,把我們的習氣漸漸轉變過來。 這次課程講見地、修證、行願,但行願沒有談,因為很難做到的。 習氣過錯是不可能斷的,但心理行為及習氣不能斷,是做不到身內的功德成就,所以功夫不會進步。
- 因為有內在的敵人和外在的敵人,所以內在和外在都有戰爭發生。
- 我會斬釘截鐵地告訴諸位這個法門。
- 了解這一點,強烈的迫切感便會生起。
- 如果你報告想像的事物而不是你的經驗,那麼你的報告將沒有任何意義。
- 這些力量,除了念以外,可能有過多或不足的情況。
它包括了淨土宗、密宗所有諸佛菩薩的觀想方法等等。 第二念法,第三念僧,都有很多道理。 我們只能簡化扼要說明,希望大家自已去作深入研究學習,不要只當故事聽,辜負了我的講解,也辜負了你自己。
佛教覺光法師中學連登: 星雲說喻 套書
除了睡眠的時間,人們一直不斷地在見物、聞聲、嗅香、嚐味、身觸、心想 。 如果不曉得如何保持正念,遇到可愛的事物時便生起貪愛、欲望(lobha ),遇到不可愛的事物時,便生起瞋恚、不滿(dosa)。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人的心充斥著煩惱(kilesa)。 因為不知道事物的真實本質,便有無知(avijjā )與錯誤的見解(diṭṭhi )。
再不然,後面幾個遍行馬上來了,觸、受、想、思。 覺得身上氣動了,那正是「想」,所以五遍行俱在,哪裡談得上空呢! 唯識的道理分析得非常清楚,光以為空了,過於籠統,將來生死到來,或者想求證果時,一點也不得力。 因為做功夫才有,不做就沒有,所以是靠不住的。 離幻即覺,亦無漸次,知道是妄念,妄念早跑了,這中間再不必加一點,不增不減,那個寂滅清淨同覺性。
佛教覺光法師中學連登: 星雲說喻一:布施
再者,「無慚」(ahirika 佛教覺光法師中學連登 )、「無愧」(anotappa)對心也會有很強的負面影響。 「無愧」就好比是不怕喝酒開車之後果的酒鬼;「掉舉」就像一堆灰燼被石頭擊中後撒在各處,這些灰燼將到處飄浮,不易再安定下來。 這些一定會發生在心受煩惱攻擊的禪修者身上,而受煩惱攻擊實際是因為他懈怠,未提起精進好好觀照。 拳擊手需要避開對手的拳頭,又要同時尋找機會全力攻擊對手。
佛教覺光法師中學連登: 中國佛教史
所以教授師接引人,除了要有他心通,知道別人的根器以外,還要看個人的身心狀況,而教授他最適當的方法。 阿羅漢可以從鑰匙孔裡出入,這是神通,與法、報、化身沒有關係。 (師不予置答。)此如濟公活佛,還是大阿羅漢境界,是獨覺乘,還不是大菩薩境界。
佛教覺光法師中學連登: 佛教覺光法師中學 收生安排
另外坐姿和行走最適合用來平衡五根。 坐姿能讓定力成長,但需某程度的精進來維持身體的正直。 行走增強精進根,有助於平衡坐禪時培養出的強大定力。
佛教覺光法師中學連登: 佛教覺光法師中學
閱讀能力增進時,我們可以一下子讀許多字。 同樣地,當禪修者的觀照技巧提升時,會從原本一次觀照一個目標進步到一次自動覺察到許多的目標且不用標記。 佛教覺光法師中學連登 如同不需特別瞄準便能投鏢射中牛眼一樣,經驗豐富而技巧純熟的禪修者,可以不需特別的努力便觀察到種種目標。
佛教覺光法師中學連登: 教育傳媒 到校直擊
為此,你必須具備三種精進來修習內觀(vipassanā ):初發的精進、持續的精進、圓滿的精進。 沒有這三種精進,你會被認為是有名無實的禪修者。 你必須避免煩惱生起,如同你會避開傳染病爆發的地區一樣。 佛陀曾經推薦:去除煩惱或防止煩惱生起,不令其引生違犯戒律行為的最佳方法,即是修習正念。
佛教覺光法師中學連登: 星雲說喻五:禪定
然而,如果你因為不想傷害別人而饒過那人,你就是在修習第二種節制。 佛教覺光法師中學連登 在《法句經》第276 偈中,佛陀明確地表示,要從煩惱束縛解脫,要使煩惱乾涸,必須要準確、精準地觀照目標。 纏縛煩惱(pariyuṭṭhāna kilesa )只顯現在心中,不會表現在身行與語行。
佛教覺光法師中學連登: 中學分區名單
曾有這樣的論點認為,「標記」實際上是把概念法引入內觀禪修中,與「如實觀見事物」的教導相衝突。 其實,注釋書提到一種概念,合宜的概念。 例如,雖然不標名、命名,就可以覺知到「熱」,但是,「熱」有名稱概念,在英語是heat,巴利語是uṇha 。
佛教覺光法師中學連登: 星雲大師一筆字
照頭陀行的規矩,我們坐在這裡是犯戒的,因為有貪圖享受的味道。 頭陀不三宿空桑,恐怕留戀,有了牽掛的情感;著糞掃衣——垃圾堆裡頭撿來的破布,洗淨後做的衣服。 我是法王,在三界中,我愛怎麼樣就怎麼樣。
佛教覺光法師中學連登: 星雲之影(不可折扣)
奉行戒律的人通常能夠驅逐一切粗顯、中等和細微等三類煩惱。 巴利語dhamma(法)的意思是,「有能力去支持、承載、提升或拯救某物的事物」。 因此,dhamma(法)能提升或拯救人類,不讓人類生命的品質下降。 Vinaya(律)則能驅離人類的粗野,讓人類不再野蠻。
佛教覺光法師中學連登: 教育界
所以修持要有成就,必須要有所緣。 這個有所緣,就是知覺部分,就是把第六意識知覺部分,緣在一點上面。 假定有大根器、大氣魄的人,就這麼一路下去就成了。 因為這一所緣當中,就包括了三止三觀。
極樂世界它為什麼提供你五種神通? 你如果說你不修六波羅蜜,就極樂世界乖乖地呆著就好嘛! 古德說,阿彌陀佛他不但提供你一個這麼好的環境,他提供你五種神通,就是讓你親近十方諸佛,然後廣度眾生用的。 五種神通就是讓你離開極樂世界,第一個親近諸佛,第二個廣度眾生。
佛教覺光法師中學連登: 持續拓展英文課程深廣度 貫徹多元STEM 教育
精進的「現起」是「不崩倒」:它能讓相應心所在面對困難時不致崩潰。 當精進的特相、作用和現起出現時,禪修者將變得非常果敢、勇悍。 佛教覺光法師中學連登 有了這種勇猛的精進,禪修者能夠驅散不善,並彰顯眾善。 我們來思考尋、精進在場時的利益,與它們不在場時的損失。
像海賢老和尚,這一句佛號念到功夫成片,快樂! 念到事一心不亂,見思煩惱念掉了,天天不去想它,它自然就沒有了,這習慣就斷掉了,他提升了,他那個樂趣超過阿羅漢。 再念到理一心不亂,法身菩薩的法喜充滿。 我那個時候估計他,看他的傳記、看他的光碟,我估計他得理一心不亂,四十左右就得到了。 佛教覺光法師中學連登 佛教覺光法師中學連登2025 你看看他,他對於一切人事物,沒有什麼不好,都好,好人很好,壞人也很好。 「三人行必有吾師」,一個好人、一個壞人、一個自己,好人是我的老師,壞人做壞榜樣讓我看到了,反省我有沒有這個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