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陽工業新經營團隊入主八年後,董事長吳清源親自領軍,拚命找回三陽工業過去的榮耀,SYM銷售最差時台灣機車市占率僅剩下9%,今年5月開始連續拿下機車市場單月銷售冠軍,市占率不斷衝高,全年榮登銷售冠軍寶座。 2021 年 5 月份總市場共售出 56,652 輛新掛牌機車,比起前月的 63,100 輛減少 10.2%的銷量,主因與汽車市場相同,由於 COVID-19 新冠肺炎疫情於 5 月中旬於北部開始至全國進入第三級警戒,大幅降低人流之後,使銷量亦有所下滑,幾乎各家車廠都比 2020 年同期減少 15~40%銷量,僅有 Gogoro 相較 2020 同期逆勢成長 29%。 總市場第 4 名依然是 PBGN 聯盟龍頭車廠的 Gogoro,12 月繳出突破萬輛的 10,550 輛,成為 2021 年單月銷售最佳的月份,觀察 Gogoro 於 2021 年的銷售趨勢,可以看到 2020 年到 2021 年初因為油車熱賣而備受壓抑的 Gogoro,在 2021 年下半呈現穩定成長的趨勢,Gogoro 若能持續維持月銷萬輛的熱度,2022 年將有機會重新站回年銷 10 萬輛大關。
- Gogoro 於 2021 年 4 月 27 日發表 3 Premium 車型,預計 6 月下旬將開始交車,用以取代舊年式的 3 Delight 車型。
- SYM 於 6 月份為市場帶來全新主力產品「新迪爵 125」,6 月份掛牌數為 1,490 輛,7 月份掛牌數達 4,678 輛,再次證明市場對於經濟實惠通勤車款的需求,搭配上市初期的首購優惠價,成為同級競品中銷量最亮眼的車款。
- 為了節省您的時間,本列表整理每個產品重點資訊,讓您可以快速瀏覽這文章所提供的產品是否是您所需要的,點選您有興趣產品的「名稱」或「圖示」可以進一步跳到文章所屬的介紹區塊瞭解更多細節。
- 第 4 至 6 名依序為 Gogoro、摩特動力 PGO 以及 Honda,電動機車龍頭 Gogoro 在 7 月份繳出 5,901 輛成績,較 6 月份些微衰退,品牌旗下最熱銷的產品依舊由 Viva Mix 車系以 3,521 輛拿下,至於新推出的 Delight 車系,未來是否會蠶食 Viva Mix 車系銷量,亦或者雙雙成為品牌主力產品,待市場反應觀察。
- 總結整個機車總市場來看,10 月分銷售表現並未因著振興五倍券的發放而有特別顯著的成長,且與 2020 年 10 月同期相較之下,絕大部分的品牌銷售量都呈現明顯退步,僅有像是 Gogoro、Honda 與中華 e-moving 等少數品牌比去年同期成長,特別是中華 e-moving 靠著加入 PBGN 聯盟後所推出的 EZ1,為品牌帶來相當不錯的助益。
- SYM 推出的「新迪爵 125」,7 月份掛牌數達 4,678 輛,再次證明市場對於經濟實惠通勤車款的需求。
- 第 4 名則是電動機車領頭羊 Gogoro,單月售出 6,655 輛新車,獨自位於第二集團,也是除 3 大廠以外能夠維持在市佔率 10%以上的車廠。
SYM 於 6 月份為市場帶來全新主力產品「新迪爵 125」,6 月份掛牌數為 1,490 機車銷售 輛,7 月份掛牌數達 4,678 輛,再次證明市場對於經濟實惠通勤車款的需求,搭配上市初期的首購優惠價,成為同級競品中銷量最亮眼的車款。 當然,2020 年因燃油機車廠大舉反攻而衰退的 Gogoro 電動機車,2021 年則在燃油機車攻勢減緩下,呈現熱絡的反彈格局,11 月份繳出 8,722 輛,相較於 2020 年同期成長 50%,PBGN 聯盟單月銷售也達到 10,944 輛,順利突破 1 萬輛大關。 專注在電動機車領域的Gogoro,在地方政府補助方案陸續公布後也帶動買氣,累計銷售12,806台,是國內第4大車廠,市佔率為7.9%,相較去年同期成長3%;其它車廠包括台鈴Suzuki、Honda、摩特動力PGO、宏佳騰等總共賣出17,177台,市佔率達10.6%。 隨著清明連假結束,台灣第1季機車銷售排行也正式出爐,相較去年同期166,317台衰退4,914台,不過國內龍頭KYMCO光陽仍舊拿下銷售冠軍,SYM三陽緊追其後競爭相當激烈,而YAMAHA山葉及電動車領導品牌Gogoro分居3、4名,沒意外今年將再度上演「兩陽」對決戲碼。
機車銷售: 機車自助加油!他不解「頂多省4元」卻排爆2023-02-15
接下來第 8 至第 10 名分別為 Aeonmotor 宏佳騰機車、Vespa、Kawasaki,基本排名不變,但銷量皆較 4 月份下滑 20%左右。 最終,2021 年 12 月機車銷售量達到 101,208 輛,全年機車累積銷售量輛則有 809,204 輛的規模,相較於在 7 期燃油車汰舊換新政策補助與 ABS/CBS 補助刺激下,引發 2020 年機車市場熱銷突破百萬輛大關的 1,035,854 輛,2021 年總市場相比 2020 年衰退幅度超過 2 成,幅度確實不小。 去年推出大改款 Force 2.0 的 Yamaha,在 2021 年繳出 191,266 輛成績,儘管銷售量未能突破 20 萬大關,但市佔率卻不降反升來到 23.6%,主因是在晶片荒影響下,交車依然能保持穩定,才讓 Yamaha 市佔率得以提升。 緊隨其後的 SYM,2021 年表現相當強勢,在多款新車帶動下,曾在單月擊敗 Kymco 登上第一名,最終全年銷售為 220,830 輛、市佔率 27.3%,若非受到晶片荒導致交車延遲,積累的訂單無法完全消化,總成績還有望更進一步。 全年度品牌排行部分,Kymco 以 247,508 輛、市佔率 30.6% 的成績,連續第 22 年穩坐銷售龍頭寶座,執行長柯俊斌日前曾透露其中關鍵,儘管晶片短缺、航運塞港,但透過靈活調度以及供應商之間的聯繫,能讓光陽不會面臨停工的窘境。
而位居第 3 名的 Yamaha 山葉機車,其雖然保有 125c.c.級距的銷售冠軍,但在大型重型機車銷售狀況並未如同上個月分來的優異,加上電動機車的銷量也持續下滑,因此品牌單月總銷售數也比起 9 月退步將近 9%,跌破 18,000 輛。 第 4 名 Gogoro 銷量較 2022 年 12 月有著明顯衰退,1,647 輛的掛牌也是繼 2021 年 2 月以來最低點,但若參考 2022 年銷量的走向,估計從 2 月開始銷售數字會逐步來升高。 車輛表現部分,以 Viva Mix 車系、Delight 車系、S2 車系最熱門,分別繳出 309 輛、292 輛、291 輛的數字;前述有提及在後頭的 Kymco Ionex 來勢洶洶,而相較 Gogoro 此前大約維持在電動機車約 70%以上的佔比,凸顯品牌在 1 月份的表現並未很好,接下來的銷售狀況值得來關注。 在結束農曆春節連假後,揭曉了 2023 年首個月份的銷售數字,因農曆年節的關係,2023 年 1 月份工作天數僅 17 天,並也直接反映到銷量成績上,市場總銷量為 44,483 輛,對比銷售較旺的 2022 年 12 月份,有著高達 37.5%下滑,而若相較去年同期則是 2.8%的退步。 各車廠相比前一個月份都有不小程度的衰退,而銷售冠軍依然為 SYM 三陽機車,持續鞏固國內機車銷售霸主的位置。
機車銷售: 【SYM 三陽】2022全新 DUKE迪爵 125 碟煞 CBS 七期 機車(2022機車推薦)
單月掛牌15,204輛的Kymco這回真的跌了一大跤,佔有率雖較五月的25.8%略有成長,但也只有26.4%,回顧今年1-4月佔有率最低仍有30.1%、最高來到33.4%,而今連兩個月的二字頭確實不禁讓人起了個大問號,到底Kymco怎麼了? 根據知情人士表示,Kymco充分知道Sym的實力和企圖心,只要每個月保持在5%的差距範圍即算安全,但從2021年開始Sym展現強勁攻勢,並不斷縮小彼此之間的差距,雖說如此卻沒有積極作為,甚至連心態上也沒有做調整,縱使靠GP125、新名流等國民機種稱局,不過在面臨晶片短缺、新機種開發間過於冗長、產品與策略規劃新鮮感不足且背離市場的情況下,讓Sym超車是剛好而已,甚是還有人認為決策高層過於樂觀與自滿的心態也是一大問題。 機車銷售 對此Kymco執行長柯俊斌認為,Kymco目前面臨產品陸續交替之際,且晶片欠缺的狀況仍然嚴重,因此連續兩個月下滑是事實,當然也證明Sym是可敬的對手。
- 隨著 3 月台灣機車銷售成績出爐,2022 年第一季的機車市場戰報也就跟著公布,從累積銷售量可以明顯發現,KYMCO 與 SYM 之間的兢爭相當激烈,而總市場表現上,相比去年略為衰退,但仍維持 16 萬的水準。
- 進入到 2021 年 10 月份,同時也是政府開始發放振興五倍券的月份,雖然許多品牌主打與振興券相關的促銷方案,希望能藉此延續 9 月份買氣成長的態勢,然後經過 10 月份一整個月的銷售過後,就銷售報告來看,總機車市場的銷售數字僅比 9 月份多出 963 輛,同時在品牌前 10 名部分,僅有 Kymco、Gogoro、Suzuki、Aeonmotor 與中華 e-moving 有些許成長。
- PBGN 聯盟除了 Gogoro 之外,銷售表現最強勢當屬宏佳騰 Aeonmotor,隨著品牌電動車擁有 Ai-1、Ai-2 與 Ai-3 等車系,加上將於 2022 年正式上市的 Ai-4 車系,展現逐漸齊備的產品線,而主力車系 Ai-1 Sport 更於 12 月衝出破千輛大關的 1,004 輛,大力挹注品牌銷售量到 1,470 輛,成功擠下本田機車 Honda 的 1,442 輛,佔據總市場排行第 7 名。
- 銷量數字上以新豪邁和 GP125 最為亮眼,分別繳出 2,534 輛和 2,184 輛,至於 KRV 車系則有 950 輛的成績,值得關注的是,日前有網友捕捉到疑似改款 Racing S 測試車,採用當今流行的裸把造型設計,預期許多細節上將有新樣貌,強化整體運動感,U-CAR 也將持續追蹤關於新車的消息。
- 總結整個機車總市場來看,10 月分銷售表現並未因著振興五倍券的發放而有特別顯著的成長,不過各品牌與 2020 年 10 月同期相較之下,中華 e-moving 靠著加入 PBGN 聯盟後所推出的 EZ1,為品牌帶來相當不錯的助益。
位居第 5 與第 6 的摩特動力 PGO 與 Honda,銷量分別為 1,680 輛於 1,096 輛,PGO 銷售的主要戰力仍以燃油車款,如 J-bu bu 車系、Spring 車系為主。 至於 Honda 部分則是 149c.c 以上跨騎式排擋車佔品牌銷量大宗,其中比例最高的 Honda H’ness CB350 車型總共繳出 134 輛的成績。 Gogoro Delight 車系未來是否會蠶食 Viva Mix 車系銷量,亦或者雙雙成為品牌主力產品,待市場反應觀察。 Kymco 光陽機車旗下 GP 125(左)、Nice XL(右)兩款產品銷量較 6 月份提升,但品牌整體仍不敵對手 SYM 陣營的窮追猛打。 機車銷售市場總銷量呈現回暖走向,從 6 月份畢業潮一路延續至 9 月份開學季,都是學生族群、新鮮人選購代步工具的階段,包含 SYM Jet S 車系、Yamaha Cygnus Gryphus(勁戰車系)、BWS、Limi 與 Vinoora 等鎖定年輕人為主要客群的車款,銷量也都有上升趨勢。 未來 Kymco 光陽機車是否推出市場主流新車款,正面迎戰 SYM 新迪爵 125,亦或者以購車優惠方案搶市,重回機車銷售寶座,值得市場關注。
機車銷售: BMW「電動3系列」大陸172萬起開賣!最大馬力335匹、標配曲面螢幕
2001年退伍就加入Toyota,不斷充實累積經驗,直到2015年感謝公司拔擢、貴人相伴成為雲嘉南地區最年輕的銷售經理! 中間遇到瓶頸,曾想放棄,但總是遇到不同的貴人,讓我找到初心,繼續努力,一切多麼不容易,感謝這19年來服務的2000多位車主,因為你們成就了現在的崇源。 第 5、6 名分別是 Honda 與 PGO,兩家車廠原本的銷量數字就很接近,而 PGO 1 月份衰退的幅度較 Honda 更為明顯,因此雙方的名次在本月份有所對調。 以銷售黃紅牌擋車為主的 Honda,1 月該級距銷量最出色依然是貿易商導入的 CB350 車系,共有 141 輛的領牌,但在本月掛牌最高則是 Super Cub C125 的 165 輛,有著復古簡易的風格車型,新車售價為 17 萬元。 2023 年 1 月份市場總銷量為 44,483 輛,對比銷售較旺的 2022 年 機車銷售 12 機車銷售 月份,有著高達 37.5%下滑,銷售冠軍依然為 SYM 三陽機車。
機車銷售: 電動車驗車過戶GG?業者未召回改這配件 衰車主:好像變成我的問題
銷售冠軍 SYM 三陽機車 1 月份掛牌數為 17,357 輛,市占率來到 39%,對比去年同期則是有 24.1%的成長,也是 Top 10 中唯一較去年相同時期有所成長的車廠。 作為銷量龍頭的 SYM 主要以燃油車販售為主,品牌唯一的電動機車 e-Woo 單月僅掛牌 7 輛,而銷售最為出色的依舊是全新迪爵車系,總銷量達到 3,912 輛,Jet 車系亦有不錯的 2,925 輛成績;而上市至今累積銷售破萬輛的 MMBCU,1 月領牌數為 2,048 輛,在該級距上持續在獨走。 連兩個月站上銷售冠軍的Sym,以19,009輛、33.0%的表現拉大與Kymco之間的距離,且前半年總計銷售掛牌100,170輛,佔有率也超過三成來到30.7%,成為台灣國產品牌中唯一破十萬大關的車廠,就個人觀察Sym無論是直線或者彎道超車Kymco都不會令人感到意外,因為這幾年不僅機種不斷更新,更在設計面下了不少功夫,成功地抓住年輕族群的心。 一如許多業界人士所言,Sym這幾年能成功,是基於「年輕人才懂年輕人」的觀念,一系列的靈獸系列及技術上的更新提升,都讓這個20多年來屈居老二的品牌揚眉吐氣,在沒有電動機車的情況下超越Kymco。 如果和2021年同期的47,165輛相比,2022年六月交出57,586輛的成績,成長了10,421輛之多,主要是去年台灣面臨嚴峻的三級警戒,整體消費幾乎停滯,時空轉換過了一年後雖然每日確診人數以數萬計,但在與病毒共存的大前提下做好自主管理的民眾也習以為常,消費生活亦逐步趨於正常化,同時六月正值畢業季,無論是大學新鮮人或者步入社會都對購車有所需求,因此在諸多因素下刺激銷售,交出將近5.8萬輛的總掛牌數。
機車銷售: 台灣「TOYOTA新入門休旅」現蹤跡2023-02-20
同樣的,已轉換以電動車為銷售主力的宏佳騰 Aeonmotor,全月掛牌數僅有 236 輛,上月比更只有 16.1%,成為榜內衰退幅度最大的品牌。 Yamaha 於 1 月 機車銷售2025 19 日發表 EMF 新款電動機車,展現結合品牌設計風格,持續拓展電動車產品線的企圖心。 總結整個機車總市場來看,10 月分銷售表現並未因著振興五倍券的發放而有特別顯著的成長,不過各品牌與 2020 年 10 月同期相較之下,中華 e-moving 靠著加入 PBGN 聯盟後所推出的 EZ1,為品牌帶來相當不錯的助益。
機車銷售: HONDA今年推「全新入門休旅」!售價比HR-V便宜 採1.5升新油電
前三大機車廠 Kymco 光陽機車、SYM 三陽機車與 Yamaha 山葉機車,1 月份領牌數依序為 15,265 輛、13,988 輛與 9,580 輛,相較於 2021 年 12 月份銷售量,都呈現出領牌數減少過半的狀況,不過有趣的是,同樣是政策補助誘因減少的影響,電動車陣營的衰退幅度明顯更大,所以,反而光陽與三陽機車的品牌市佔率,較上個月份同步提升,分別達到 33.4%與 30.6%,至於山葉機車則由 21.5%微幅減到 21%。 總結整個機車總市場來看,10 月分銷售表現並未因著振興五倍券的發放而有特別顯著的成長,且與 2020 年 10 月同期相較之下,絕大部分的品牌銷售量都呈現明顯退步,僅有像是 Gogoro、Honda 與中華 e-moving 等少數品牌比去年同期成長,特別是中華 e-moving 靠著加入 PBGN 聯盟後所推出的 EZ1,為品牌帶來相當不錯的助益。 雖然 Aeonmotor 暫時守住電動機車銷售第 2 名的位置,品牌總掛牌數也比 9 月成長 17%,但是 Kymco S7、S7R 已大幅逼近 Aeonmotor 在電動機車的銷售成績,無疑帶來相當程度的威脅性。
機車銷售: 定位在 HR-V 之下!Honda 全新休旅預計今年問世
雖然五月份因為疫情嚴峻確診數飆升,加上中國封城和運輸塞港,以及仍未解決的晶片短缺問題,導致五月份台灣機車銷售總數跌至近4.9萬輛,不過隨著疫情走緩及畢業潮來臨,六月份的機車銷售表現不俗拉升至57,586輛,同時Sym更連兩個月站上龍頭寶座市佔率突破三成,似乎也阻斷Kymco連霸之路。 隨著 3 月台灣機車銷售成績出爐,2022 年第一季的機車市場戰報也就跟著公布,從累積銷售量可以明顯發現,KYMCO 與 SYM 之間的兢爭相當激烈,而總市場表現上,相比去年略為衰退,但仍維持 16 萬的水準。 第 3 名由 Yamaha 山葉機車以 13,834 輛成績拿下,延續 5 月、6 月份的銷售情形,除了旗下 125c.c 級距 Cygnus Gryphus(勁戰車系)、Limi 車系皆增加約 300 輛、BWS、Vinoora 也微幅成長,甚至 150c.c 級距的 Force 車系,銷量更增加 411 輛。 在電動機車市場方面,佔總銷售市場占比依舊持平,電動機車銷售主力 Gogoro,於 7 月中為市場帶來以女性用車思維打造的 Gogoro Delight 車系,經過半個月時間,掛牌數累計 318 輛,是否能夠延續新車上市蜜月期,在市場闖出新銷售亮點,有待接下來幾個月驗證。 進入 2022 下半年的首月,7 月份機車市場掛牌數為 65,862 輛,相較於 6 月份的 57,584 輛,成長比率達 14.3%,若與 2021 年 7 月份的掛牌數 63,142 相比,也有 4.3%的成長,電動機車的掛牌數為 7,436 輛,較上月些微衰退,佔總市場的約 11.3%。 至於以進口車導入的品牌,包括 Honda、Vespa 與 Kawasaki 等,則顯著較不受到政策補助的影響,在上月比的銷售表現都還能維持在 6 成以上,這也讓 1 月份的銷售排行榜在第 5 名之後,出現新一輪名次的異動,第 5 名至第 7 名依序是 Suzuki/eReady、Honda 與 PGO,彼此相差僅有 25 輛,名次攻守之戰頗為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