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山峰只是相隔5-10分鐘的路程,靠的就是數之不盡的樓梯。 只要沿著山脊行走,便可一一探訪八個仙峰,蔚為奇觀。 最後一個仙峰 八仙嶺行山2025 — 純陽峰,風景特別壯麗,回望可見到八仙嶺八個山峰,向前望可見到黃嶺。
- 若想瀏覽大埔三門仔海濱單車徑的詳情可到新界單車徑網絡專題網站,「香港出行易」一站式交通運輸流動應用程式亦載有三門仔海濱單車徑的路線圖。
- 33歲男子陳璟輝本周日(23日)前往八仙嶺行山後失蹤,至今早(27日)消防、警方及民安隊等一眾救援人員繼續上山搜索,至下午終有新進展。
- 事發時五十四名師生正在八仙嶺遠足,行程原訂由大美督經馬騮崖上攀至仙姑峰,期間疑因有人遺下火種,引起山火。
- 我們上午9時出發,下午3時完成,當中也包括了約大半小時拍照時間。
正 所 謂 「 欲 窮 千 里 目 , 更 上 一 層 樓 。 」 若 想 一 睹 壯 麗 的 山 川 氣 勢 , 便 要 不 辭 勞 苦 , 登 上 八 仙 嶺 。 八 仙 嶺 山 道 沿 連 綿 山 巒 的 山 脊 而 走 , 兩 旁 山 勢 巍 峨 陡 峭 , 景 物 全 無 遮 擋 , 置 身 其 中 , 儼 如 飛 鷹 於 天 際 翱 翔 ; 山 脊 兩 旁 景 色 , 天 地 合 一 , 蔚 為 奇 觀 。 由 於 路 途 崎 嶇 難 行 , 必 須 有 豐 富 的 遠 足 經 驗 者 , 才 可 嘗 試 登 臨 。 愛玩小生卻很喜歡這段路段,因為山路兩旁開始有較多金黃色的芒草、而兩旁的風景亦似乎走入與世隔絕的地方,沒有村莊,只有樹林和平原,似乎走到外國的行山徑似的。 八仙嶺為筆者其中一條最喜愛的山徑之一,除八峰甚有氣勢外,犁壁山至屏風山一段的峻峭山勢及碧油油的山坡的確令人開懷,縱不時回望亦不覺厭膩。 歡迎以 Payme AlipayHK 贊助 Tim Sir 的努力!
八仙嶺行山: 沿途特色
進入洞梓童軍中心後,稍稍內進(右方的舊有樓梯已被鎖上),在右方設黃色欄杆的水泥斜道上走,在屋舍後方循「梁省德小徑」的路牌上行。 在分岔口右轉,沿小徑走至一草地後接隱密小徑急攀而上。 走至一處平地後右轉 (左方崗松間的支徑應可通往麻雀塘)再上走,在前方山崗的左側繞過。 接著先後遇上三條支徑(首條在左方,應可通往沙羅洞;第二條則在右方,應可下走至布心排;第三條亦在右方,可下走至犁壁山新村)需繼續直走,沿黃嶺南脊上升。
連走八仙嶺、犁壁山、黃嶺屬中長途路線,雖然路線清晰,但樓梯頗多,體能要求較高,行山新手不宜。 我㥃這次因要配合比賽路線,故由降下坳燒烤場出發,比較熱門的選擇是由大尾篤出發接衛奕信徑上山。 八仙嶺行山2025 在山頂可以找到這條路線的第2條標高柱,回望八峰氣勢磅薄,仿如一條匍匐的巨龍。
八仙嶺行山: 八仙嶺
八仙嶺是衛奕信徑難度最高一段,登屏風山的天梯極大級,全程總攀升和總下坡分別超過850米,不容輕視。 大家千萬不要以為橫越八仙嶺後便可鬆一口氣,因為後面還有高海拔639米的黃嶺在後頭迎接大家。 「打大佬」前,會經過犁壁山讓大家先緩一緩氣。 犁壁山是在八仙嶺和黃嶺之間的山峰,我們只是怱怱走過,也沒有特別停下來細賞景色。 明明在地圖上與之相鄰的黃嶺,一睹真身卻好像變得遙遠極了,心想為何這條橫亙的山脊怎麼好像走極都走不完。 說起行山風景之優美,八仙嶺及荔枝窩的而且確是上佳之選;其中的八仙嶺自然教育徑,座落於大埔的大尾篤及新娘潭之間,可在大埔火車站乘坐75K巴士在大尾篤總站下車,沿新娘潭道上斜約十五分鐘,便到達八仙嶺自然教育徑的起點。
八 仙 嶺 是 八 仙 嶺 郊 野 公 園 的 中 心 點 , 多 條 山 徑 均 可 以 通 上 八 仙 嶺 , 但 較 為 安 全 的 路 線 是 已 開 闢 且 有 清 晰 路 標 的 衞 奕 信 徑 第 九 、 十 段 。 此 兩 段 由 九 龍 坑 山 至 南 涌 , 途 經 八 仙 嶺 , 全 長 十 七 點 四 公 里 , 走 畢 全 程 需 時 七 小 時 , 必 須 量 力 而 為 。 八 仙 嶺 郊 野 公 園 既 有 氣 勢 不 凡 的 八 仙 嶺 、 屏 風 山 , 又 有 流 水 響 水 塘 及 鶴 藪 水 塘 , 並 毗 鄰 船 灣 海 , 可 謂 山 水 兩 相 宜 , 郊 遊 設 施 亦 可 以 一 次 過 滿 足 不 同 人 士 的 要 求 。 經 驗 豐 富 的 遠 足 人 士 , 可 嘗 試 橫 跨 八 仙 嶺 郊 野 公 園 的 衞 奕 信 徑 第 九 及 十 段 。 八 仙 嶺 頂 的 礫 岩 , 是 地 理 學 上 著 名 的 冠 岩 。 在 公 園 另 一 方 的 新 娘 潭 路 , 路 旁 的 燒 烤 及 郊 遊 場 ─ ─ 涌 背 及 涌 尾 燒 烤 場 , 亦 屬 八 仙 嶺 郊 野 公 園 範 圍 。
八仙嶺行山: 【香港山峰50全攻略 – 第一回】青山 – 香港三尖 無盡天梯 Hikipedia
鍾離權有傳是漢朝將軍,鐵拐李原本無跛,但借屍還魂後成為跛腳乞丐。 風流書生韓湘子攜帶紫金簫,曾因吹得一手好蕭而令東海龍女化為銀鰻。 八仙嶺行山2025 純陽峰、鍾離峰、果老峰、拐李峰、曹舅峰、采和峰、湘子峰及仙姑峰為八仙,當中最高為純陽峰590米,采和峰489米為八仙最矮。
- 在山脊之上視野非常開闊,除了可俯瞰船灣淡水湖和吐露港,更能極目新界東北一帶。
- 八仙嶺山火發生於1996年2月10日,香港中國婦女會馮堯敬紀念中學的49名學生由5名老師帶領,參與該校地理學會及愛丁堡公爵獎勵計劃合辦的「金腳計劃」遠足活動。
- 如果想找一條比較容易又可以欣賞美景的行山路線,可以選擇八仙嶺自然教育徑。
- 大路往左行2分鐘可到犁壁山頂,是拍照的理想位置。
- 該段單車徑是新界單車徑網絡上水至大學站段的分支路段,沿三門仔路由汀角路交界處延伸,沿途可以觀賞八仙嶺、船灣海和吐露港景色,署方形容自然風景優美,遊人沿途可飽覽船灣避風塘景色。
- 在左方危險警告牌後的山徑前進,上攀陡斜的林蔭道,急升至一個小平台。
八仙嶺自然教育徑的終點會抵達新娘潭路,朝船灣淡水湖方向步行回大美督郊野公園管理站,再步行下山至大美督巴士總站就可乘搭交通工具離去。 如果想找一條比較容易又可以欣賞美景的行山路線,可以選擇八仙嶺自然教育徑。 沿八仙嶺自然教育徑走,雖然不能走畢8個山頭,不過全程只有約4公里都可以飽覽美景。 一開始有連綿的石級上斜,然而沿路有不少林蔭位置,不算太辛苦。 一邊上斜同時可以眺望船灣淡水湖、馬鞍山、吐露港的景色,視野廣闊得令人心曠神怡。
八仙嶺行山: 最高瀏覽
在左方危險警告牌後的山徑前進,上攀陡斜的林蔭道,急升至一個小平台。 及後再沿茂密的山徑至一增小石壁之下,已達馬騮崖。 攀過此石崖,其後沿徑再走一段,不久便上攀至仙姑峰。 由此右轉循衛奕信徑第十段下走,接回八仙嶺自然教育徑,再右轉逆走教育徑下走至漁護署管理站及大美督。
八仙嶺行山: 沿途沒有補給
這次環走八仙嶺10座山峰,雖然都有賽事要完成,卻有另一番感受,讓我們重新認識八仙嶺。 我們由降下坳燒烤場出發,前往八仙嶺自然教育徑,並接上衛奕信徑第十段及第九段,登八仙嶺、犁壁山及黃嶺,最後接回八仙嶺自然教育徑下山回到起點位置。 這條路線可謂先甜後苦,八仙嶺自然教育徑的一段比較平緩輕鬆,踏上八個連綿山峰後再登黃嶺坡度愈高,頗為吃力。
八仙嶺行山: 八仙嶺 Pat Sin Leng
那時目標明確,走到氣呼呼,莫說打卡拍照,就連停下來看風景的力氣也沒有。 每次都是數着數着便再也不知道走到第幾座山了,只是記得後面的山愈走愈高,累到一見到補給站便急不及待地衝去吃冰菠蘿。 從起點上行數分鐘,經過春風亭,這是紀念1996年2月10日,馮堯敬中學的四名老師及40多名中學生在這條路徑遠足時,遇上山火,兩名教師及三名學生不幸葬身火海。 事件10週年紀念之後數天,我們經過春風亭,還可見到留下來的鮮花及悼念信。 八仙嶺位於新界北區,分隔開沙頭角與大埔,沿衛奕信徑第9、10段走,可以走畢8個山頭,不過全程約17公里,而且沒有太多林蔭位置,對於行山初哥來說可能會有點吃力。
八仙嶺行山: 起點:大美督
幾次登上八仙嶺都被蜜蜂追趕,不要拍打慢慢行就可以「人蜂和平共處」。 大埔分區指揮官劉肇邦警司表示,警方在過去五日中每日出動超過100人搜索失蹤者,他呼籲近日天氣酷熱,行山者不應獨自進行戶外活動,他表示大埔區由2月至今共有167人進行山活動需要消防及警方協助,市民應加倍小心。 消防處署理消防區長洪德城表示,消防處於5月23日晚上11時50分接報,一名年約30歲男子於當日早上9時許離家,獨自前往八仙嶺郊野公園行山後失聯,警方、民安隊及消防人員連日搜索,今日於下午4時於近黃嶺坳對落約 120米草叢發現,男子由消防處無人機發現,由救援隊救出,男子被發現時已昏迷失去知覺,被吊往直升機坪後證實死亡。 由此沿衛奕信徑左走至分岔路口右轉(左方山徑可通往鶴藪),稍稍上升後下走至平頂坳,再左走沿著南涌郊遊徑下走至丹竹坑。 登上仙姑峰以後,等待我們的還有7個山峰(未算及犁壁山及黃嶺),雖然上落都是數十米左右,但絕對是一場耐力戰,體能欠佳者難以應付。
八仙嶺行山: 八仙嶺嚴重山火
該段單車徑是新界單車徑網絡上水至大學站段的分支路段,沿三門仔路由汀角路交界處延伸,沿途可以觀賞八仙嶺、船灣海和吐露港景色,署方形容自然風景優美,遊人沿途可飽覽船灣避風塘景色。 單車徑盡頭的休息處有洗手間、飲水機、有蓋座椅和單車泊位等設施。 終於來到八仙嶺的最後一座,亦是最高的一座山峰純陽峰(590米)。 我們從八仙嶺的石牌起計,來到最後一峰約需1小時,當中包括了不少拍照時間。 八仙嶺坐落於新界大埔,山嶺上諸峰起落,概分八峰,因而以道教的八仙為名。
八仙嶺行山: 路線圖文分享
少了昔日比賽的緊張氣氛,又只有我倆二人成行,我們相約好不以衝時間為目標,旨在以均速完成約16.7公里的路線。 我們上午9時出發,下午3時完成,當中也包括了約大半小時拍照時間。 八仙嶺行山2025 首先乘坐港鐵到大埔墟站,轉乘75K巴士於大尾篤「龍尾站」下車。
八仙嶺行山: 大埔站 八仙嶺行山路線分享-衛奕信徑9段 (芒草、海景、山景)
經過紀念八仙嶺山火的兩位老師的春風亭後,沿路不太斜,邊走邊傾約一小時到達路口,有明顯路牌指示往八仙嶺。 第一個山峰是511米的仙姑峰,樓梯級鋪得極佳又仍有樹蔭,不太吃力約廿分鐘就到。 一般步速約5-6小時才可完走八仙嶺,建議最好在9時前起步,而且避免在炎熱天氣行走以免中暑。
八仙嶺行山: 香港好去處|大埔三門仔海濱單車徑開通 全長900米飽覽八仙嶺和吐露港等景色
在這兒小休一會,徐徐下山,視線由剛才的叢林密佈,遂步變得開揚。 這段路跟衛奕信徑第十段重叠,直到下圖的岔口,沿右邊繼續。 八仙嶺的稜線上以一道以石級、泥徑及水泥造的山徑連貫。 嶺上山徑四通,可分別通往大尾篤、鹿頸、南涌、新娘潭、丹竹坑及鶴藪等地;另有數道隱徑可登上仙姑峰、純陽峰和黃嶺。 事件中消防出動67輛消防及救護車,派出238名消防及救護人員處理,包括攀山拯救專隊、高空拯救專隊及搜索犬等。 洪德城指連日天氣不穩,酷熱警告及雷暴警告,而男子失蹤位置偏僻,及由草叢遮蔽部分身體,另外因現場範圍廣闊,及死者失蹤線索較少,增加搜救困難。
八仙嶺(英語:Pat Sin Leng)是香港新界東北部的一條山脈,位於大埔吐露港北岸,山脈全長約1公里,由8個高度相約的山峰組成,鄉民將之與中國道教八仙傳說結合,賦以「八仙嶺」之名,現爲八仙嶺郊野公園的一部分。 八仙嶺一帶蜜蜂數目不少,筆者曾被蜜蜂緊貼了十分鐘,待它採完面上的鹽分後才得以自由。 漁護署指引3點為︰勿行入草叢等蜜蜂聚居點、勿打擾蜂巢、勿用香體用品。
由此踏上林蔭石道,到了自然教育徑(標誌桿13)左轉,登上仙姑峰。 峰頂既可俯瞰整個船灣淡水湖,亦能一覽八仙嶺餘下七峰。 八仙嶺行山 到達黃嶺前靠左走 (右邊支路往鹿頸),屏風山就在眼前。
八仙嶺行山: 八仙嶺行山路線|大美督起步不經黃嶺 「避開」天梯落山往新娘潭
案件列作屍體發現,交由大埔分區雜項調查隊跟進。 若想瀏覽大埔三門仔海濱單車徑的詳情可到新界單車徑網絡專題網站,「香港出行易」一站式交通運輸流動應用程式亦載有三門仔海濱單車徑的路線圖。 大約5分鐘之後,就到達「春風亭」,是政府為了記念1996年八仙嶺大火慘劇而建造。 經過這個亭之後,步伐彷彿沉重起來,可能因為亦正式向八仙嶺山征挑戰吧。 1996年2月10日,八仙嶺發生了一場嚴重山火,造成3名學生和2名教師喪生,事後港英政府在仙姑峰山腳修建了春風亭,以紀念事件中捨己救學生的兩位教師。
著名的八仙嶺山頂無樹蔭,最少八上八落令不少人望而生畏。 然而經樹蔭處處的大美督登頂,再「避開」最難行往鶴藪的崎嶇天梯,卻是不錯的選擇。
現今八仙嶺自然教育徑上的「春風亭」,便是紀念山火中捨己救人的兩位老師(周志齊老師、王秀媚老師)而興建。 八仙嶺行山 八仙嶺行山 八仙嶺行山2025 「春風亭」寓意春風化雨,教育深恩,作育萬物。 初段由大美督登上仙姑峰比較斜,所以需要一定體力,然後經過連綿山脈,遠望船灣淡水湖及大埔一帶,景色怡人,回程時需行碎石路落斜到鶴藪水塘。
八仙嶺山峰間距離不遠,完成8個峰連同打卡及休息約1小時,佔全程約六分之一。 純陽峰大石為理想的打卡景點,可拍到黃嶺一帶的山勢。 別以為行過梯級等於很快到終點,一路都以風化嚴重的沙石路為主,要看清楚落腳位,穿抓地力及保護力強的行山鞋是必須的。 屏風山、黃嶺、犁壁山都有支路沿山脊行走,景色較衛奕信徑好,但體力付出較大,應量力而為。
八 仙 嶺 郊 野 公 園 成 立 於 一 九 七 八 年 , 位 於 新 界 東 北 區 , 面 積 達 三 千 一 百 二 十 五 公 頃 。 八 仙 嶺 之 名 源 於 八 個 山 岳 有 如 八 仙 , 而 其 他 著 名 的 山 峰 還 有 黃 嶺 、 屏 風 山 、 九 龍 坑 山 及 龜 頭 嶺 。 這次登山還有一個特別任務,就是完成今年第一個虛擬山賽(Virtual Race)。
要 數 本 港 最 具 挑 戰 性 的 山 峰 , 以 連 續 上 下 坡 次 數 密 集 程 度 計 算 , 八 仙 嶺 當 之 無 愧 。 八 仙 嶺 的 主 峰 為 「 純 陽 峰 」 , 高 五 百 九 十 公 尺 , 為 群 峰 之 首 , 可 遠 眺 新 界 東 北 水 天 一 色 的 景 觀 。 此 外 , 亦 可 從 相 反 方 向 , 由 大 美 督 郊 野 公 園 管 理 站 , 直 上 八 仙 嶺 , 經 春 風 亭 , 攀 登 上 純 陽 峰 , 經 犁 壁 山 , 再 登 黃 嶺 , 沿 屏 風 山 的 山 脊 至 湖 水 如 鏡 的 鶴 藪 水 塘 。 此 段 共 十 二 公 里 , 走 畢 全 程 需 時 五 小 時 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