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三聖過渡性房屋項目位於屯門三聖邨,鄰近交通及社區配套設施完善,步行約五分鐘即可到達輕鐵三聖站,亦有九巴、城巴及小巴路線接駁港九新界。 項目樓高七層及設有升降機,提供123個單位,當中包括1-2人、3-4人及無障礙單位,預計容納約400人居住,亦設有公共空間,凝聚住戶及區內居民,重建「齊家」。 談到屯門發展新市鎮初期,三聖邨當時背靠高山,可發展的土地不足,因此填海計劃就成為當時土地來源。
- 不過在青山灣鄰近發展迅速的同時,昔日水上人家的風俗傳統亦因此逐漸消融。
- 三聖廟乃屯門三聖邨的起源,主要供奉「孔子」、「釋迦牟尼」和「老子」三位聖人,建有「九宮八卦魚池」,不少善信覺得許願池有求必應,非常靈驗。
- 時至今日,居民仍保留了逾百年的風土習俗,例如天后誕有神功戲演出。
- 屯門區的三聖@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2,154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11,516人。
- 另外,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海景花園,青榕臺,翠濤居,海慧花園,碧翠花園。
- 隨著時代變遷,水上人將豐富漁獲於岸邊擺賣,並開始吸引不少附近居民及其他地區的市民專程到訪「尋鮮」,逐漸演變成今日別具漁港風情的三聖海鮮街。
炎炎仲夏,一家大小或情侶可以前來「青山灣泳灘」,水清且沙幼,加上沙灘附近設有遊樂設施,是親子郊遊消暑好去處。 「三識」之一 識食: 來到三聖食海鮮,最不能錯過的當然是海鮮街「三大極品」—「生猛九節蝦」、「青山方利」及「青山灣奄仔蟹」。
三聖邨: 項目啟動短片
三聖水上人日常的主要食物是海鮮,特別對於烹調海鮮十分講究,更積攢多代祖傳經驗,巧手烹調之餘,背後亦擁有不少動人故事。 三聖邨 時至今日,居民仍保留了逾百年的風土習俗,例如天后誕有神功戲演出。 三聖邨2025 除了特色水上人文化外,屯門三聖邨附近亦有不少隱世景點值得一遊,例如評定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的三聖廟、嘉道理碼頭及加多利灣等。 炎炎仲夏,散步於毗鄰的青山灣海濱長廊,更可飽覽三聖避風塘及屯門海岸景緻。 時至今日,居民仍保留了逾百年的風土習俗,除特色水上人文化外,還有天后誕有神功戲演出等。
- 現在,三聖公共運輸交匯處仍是港鐵的輕鐵建議接駁車站,並有四條全日巴士路線使用此站,分別是港鐵巴士K51綫、港鐵巴士K53綫、九巴61M線和九巴261線。
- [8]三聖選區亦首次出現議員更替,也是首次由泛民主派人士奪取該選區議席;而此次選舉亦正式結束蘇炤成長達三十八年的區議員生涯。
- 炎炎仲夏,散步於毗鄰的青山灣海濱長廊,更可飽覽三聖避風塘及屯門海岸景緻。
- F
- 魚、蝦、蟹、螺的種類數之不盡,更有罕見的本土海鮮,如金邊方利、海紅斑等,絕對是認識海洋動物的好地方。
隨著時代變遷,水上人將豐富漁獲於岸邊擺賣,並開始吸引不少附近居民及其他地區的市民專程到訪「尋鮮」,逐漸演變成今日別具漁港風情的三聖海鮮街。 三聖邨 三聖邨(英語:)是香港公共屋邨之一,位於香港新界屯門新市鎮東南部的三聖墟,於1980年入伙,由香港房屋委員會管理。 三聖邨(英語:Sam Shing Estate)是香港公共屋邨之一,位於香港新界屯門新市鎮東南部的三聖墟,於1980年入伙,由香港房屋委員會管理。
三聖邨: 單位類別
除了三大極品必食之外,三聖海鮮街更有多款富有地道風味的特色名菜,供大眾選擇。 三聖廟乃屯門三聖邨的起源,主要供奉「孔子」、「釋迦牟尼」和「老子」三位聖人,建有「九宮八卦魚池」,不少善信覺得許願池有求必應,非常靈驗。 三聖廟乃三聖邨的起源,主要供奉「孔子」、「釋迦牟尼」和「老子」三位聖人,建有「九宮八卦魚池」,不少善信覺得許願池有求必應,非常靈驗。 儘管青山灣已有翻天覆地的變化,但該廟至今仍保持1921年落成的模樣,全以花崗石築砌。 當天,來自三聖街道的12支參賽隊伍,早早地來到比賽現場進行排練。 三聖邨2025 隨後,民族舞《雲裡土家》《再唱山歌給黨聽》《彩雲之南》、古典舞《關雎》、蒙古筷子舞《歡樂的草原》等一系列精彩的節目接連上演。
這裡原來算是漁民居住地,1970年代屯門開始發展新市鎮,這裡居住了大量漁民,政府便在三聖墟對出興建三聖邨安置他們。 上世紀60-70年代,古老漁村也逐步城市化,屯門新市鎮計劃開始,把青山灣大面積填地填海造地,包括安定邨、友愛邨、屯門碼頭、龍門居等地。 三聖邨2025 2019年至2020年間,香港新媒體社會企業 三聖邨 不朽傳耆 獲屯門區議會及仁愛堂資助,舉辦了「導.賞屯門」長幼社區導賞計劃 [10]。 三聖邨2025 不朽傳耆為青山灣、三聖設計了保育青山灣漁村歷史的《三聖巨石傳說》[11],並培訓區內長者、樂活中年、在職青年和中學生成為導賞大使。
三聖邨: 服務時間
[6]但最終葉劉淑儀沒有出選,蘇炤成則在本區角逐連任,成為是屆區議會選舉年紀最大的候選人。 蘇炤成在是屆選舉與初次參選的公民黨前黨員巫堃泰[7]爭奪議席,結果蘇炤成以636票的差距落敗。 [8]三聖選區亦首次出現議員更替,也是首次由泛民主派人士奪取該選區議席;而此次選舉亦正式結束蘇炤成長達三十八年的區議員生涯。 2021年7月,因應政府計劃追討協助民主派初選區議員的酬金津貼傳聞所帶動的區議員辭職潮中,巫堃泰辭去區議員職務。 屯門三聖是一個文化郊遊新景點,這個隱世漁港位於青山灣東南岸,為生活於「住家艇」上的水上人提供天然的避風港。
輕鐵三聖總站於1992年2月2日啟用,三聖巴士總站作為輕鐵接駁巴士的指定轉車站,緊接於5月1日啟用[2],最初只有輕鐵接駁巴士521線與九鐵巴士A59線在此設有中途站。 嘉道理碼頭是最佳觀賞整個屯門三聖避風塘的地方,並擁有源遠流長的歷史,包括碼頭兩邊的炮台及龍舟訓練場等,而對開海面是稀有的中華白海豚出沒之處。 屯門三聖邨的海鮮街聞名,今個夏天將帶大家「味.遊三聖」,走訪三聖多個充滿歷史文化的隱世景點,以視覺及味覺親身品味三聖獨特「鮮」味。 專綫小巴方面,140M線以此站為總站,總站名稱為「恒福花園」;另已取消的同系路線141亦曾以此為總站。 部分140M線小巴的舊版牌布卻把恒福花園的英文名稱誤寫成「Hang Fuk Garden」。 三聖邨 「三識」之一 識玩:
三聖邨: 屯門閣
而在當地修建三聖廟時發現一個山洞,洞裡藏有一尊麒麟像,故石洞稱為麒麟洞,而小山崗就稱為麒麟崗。 以前香港漁民大多信奉鬼神,而「寄石」便是其中一個儀式,喻意將漁民部份靈魂寄存在近岸的巨石裡,希望在海上遇上凶險時,有穩固的巨石庇護,保佑出海能平平安安。 隨著屯門發展新市鎮,三米多高的巨石亦是填海後海岸線的分界,標誌著新與舊的交替。 屯門三聖邨內有一條海鮮街,內有10多間海鮮檔,琳瑯滿目的海鮮令人大開眼界。 三聖邨 魚、蝦、蟹、螺的種類數之不盡,更有罕見的本土海鮮,如金邊方利、海紅斑等,絕對是認識海洋動物的好地方。
三聖邨: 香港公共屋邨 / 維基百科,自由的 百科全書
不過大量漁民散布在沿海地區一帶,因受填海影響,政府決定興建三聖邨安置當地居民,由於居民主要是漁民為主,故樓宇名稱均以進漁樓、豐漁樓、滿漁樓等吉利之意命名。 原來的三角形海灣被填成一條峽長的明渠,漁船被安置在避風塘,漁民更需要交出船牌換取上樓居住的資格。 水上人的特色「粉艇」現今只剩下兩隻擁有牌照,因政府不再發牌,昔日穿梭在漁家之間售賣餛飩、魚蛋粉的「粉艇」將會成為歷史。 三聖海鮮街的由來 漁民文化深度行 三聖海鮮街昔日是一座由一艘艘「住家艇」組成的水上浮城,後因漁民於街上擺賣漁獲逐漸演變成海鮮街。
三聖邨: 水上人家三聖邨
計劃旨在透過長者豐富的人生閱歷,配合年青人無限創意,成就不一樣的導賞體驗和社區風景,也體現長幼共融。 恒福花園為輕鐵三聖站上蓋物業,在1993年6月入伙,九巴隨即於10月增闢繁忙時間路線261M往返荃灣站,為首條專營巴士路線以此為總站。 現在,三聖公共運輸交匯處仍是港鐵的輕鐵建議接駁車站,並有四條全日巴士路線使用此站,分別是港鐵巴士K51綫、港鐵巴士K53綫、九巴61M線和九巴261線。 三聖公共交通交匯處(Sam Shing Public Transport Interchange)[1],位於新界屯門區三聖墟三聖街恒福花園地下,與輕鐵三聖站同處屋苑基座,是一個採用平行式月台設計的室內巴士總站,亦是港鐵巴士與輕鐵之間的建議轉車站。 三聖海鮮街有十多間海鮮店舖,熟路的食客會先在海鮮檔自行揀料,然後拿貨給附近的酒家烹煮。 在三聖邨旁的居屋物業兆麒苑,便是由青山灣及老鼠洲交界的填海地上興建。
三聖邨: 社區保育
屯門三聖邨附近亦有不少隱世景點值得一遊,例如評定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的三聖廟、嘉道理碼頭及加多利灣、青山灣海濱長廊等。 後來屯門大幅填海造地發展,漁船搬遷至三聖灣對出,後來再進一步填海,政府在鄰近三聖墟對出興建三聖邨安置漁民。 F
三聖邨: 救世軍「齊+」@三聖過渡性房屋開幕暨奉獻禮 (15/12/
1999年區議會選舉,鄰近的恆福選區設立,自始與三聖選區分劃青山公路南北沿線範圍,該次選舉三聖選區只有蘇炤成參選而自動當選。 2003年區議會選舉,議席由蘇炤成和蔡天文爭奪,最後蘇以六成半得票勝出。 2007年區議會選舉,蘇炤成和公民黨的黃曉楓參選,最後蘇炤成以五百票差距勝出。 選區位於屯門東南部,現時包括三聖邨與大欖段(至小秀村路)沿線,以及青山公路掃管笏段、青山公路青山灣段以南的範圍,名稱來自區內的三聖墟,與其相連的選區有新墟、掃管笏以及恆福,並且以青山灣與屯門碼頭區相隔,與元朗區及荃灣區分別以大欖郊野公園和青山公路連接。 選區因應人口分佈設有兩個投票站,分別設於三聖邨內的救世軍三聖邨劉伍英學校以及大欖涌職業訓練局和富慈善基金李宗德博士全人發展教育中心。 雖然之前有傳年屆79歲的蘇炤成將會打算在2019年完成任期後退休,並不會角逐2019年區議會選舉,而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有意接替蘇炤成在本區參選。
三聖邨: 香港巴士大典
三聖邨屬於屯門區議會的三聖選區[7] 三聖邨2025 ,該選區於1994年香港區議會選舉設立,由立言香港成員巫堃泰擔任當區前區議員。 在立法會地區直選當中,則屬於新界西北(LC8)選區[8][9]。 三圣邨(英语:Sam Shing Estate)是香港公共屋邨之一,位于香港新界屯门新市镇东南部的三圣墟[1] ,于1980年入伙,由香港房屋委员会管理。 商場於1980年開幕;2005年由領展接管,2018年進行翻新工程、同年重新開幕。 三聖商場(英語:Sam Shing Shopping 三聖邨 Centre)是領展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簡稱領展)旗下的商場,位於香港新界屯門區三聖街6號[1],滿漁樓與進漁樓旁邊。 “這次創新打造‘三聖盃’文化活動品牌,旨在以滿足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為切入點,讓群眾文化活動內容更加豐富多彩,讓更多的群眾參與到活動中來,享受優秀群眾文藝成果。
三聖邨: 有夜繽紛活動檔主稱不獲准再參加 發展局:要求聯辦機構檢視安排
1950年代初,因來自大陸的移民日益增加(詳情可細閱樓聲語系列-石硤尾篇),大量移民在山邊修建了不少寮屋及在海邊搭建棚屋,因此近海地區便逐漸發展成三聖墟。 三聖選區前身是1982年區議會選舉、1985年區議會選舉、1988年區議會選舉及1991年區議會選舉的屯門東南選區。 當時先為雙議席選區,因應屯門新市鎮發展帶動人口增加,1985年分拆出友愛雙議席選區、屯門市中心雙議席選區,再於1991年分拆出單議席安定選區後,屯門東南選區定為單議席選區。 三聖(英語:Sam Shing,代號:L13)是香港屯門區議會下轄的選區,1994年採用現名,現時議席懸空,前任區議員為立言香港成員巫堃泰。 麒麟崗公園內有一巨石,居民深信此石具有靈氣,稱為麒麟石,是青山灣填海前的海岸線標誌。 三聖邨 麒麟崗公園內有一巨石,居民深信此石具有靈氣,稱為麒麟石,是青山灣填海前的海岸線標誌,不少人會在巨石前膜拜。
”三聖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街道將持續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群眾性文體活動,不斷豐富轄區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動群眾性文體活動蓬勃發展。 三聖邨 記者瞭解到,三聖街道每年都會聯合社區、老年協會、老年大學舉辦舞蹈大賽。 三聖邨2025 每一屆舞蹈大賽都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和廣泛的參與度,已經成為轄區居民群眾新時代精神文明實踐的重要載體。 設有少量無障礙設施,包括斜道出入口、通道、暢通易達洗手間等,但設施數量不足夠,海鮮街及附近的通道較大狹窄,未能充份考慮輪椅/行動不便人士的需要。 2011年區議會選舉,由獨立民主派人士翁世銘和蘇炤成爭奪,最後蘇炤成以六成二得票勝出,蘇炤成2013年在田北辰引薦下加入新民黨,蘇氏於2014年1月10日正式加入新民黨,並成為新民黨第十二位區議員[3],並於2015年成爲中央委員會成員[4]。 青山灣海濱長廊為政府未來發展重點之一,希望將其打造成香港的漁人碼頭,接近270度的無敵海景,不但能飽覽漁港景觀,更是最佳欣賞日落的位置。
三聖邨: 路線數目
三聖海鮮街保留傳統揀選加工模式,食客先到海鮮街挑選喜愛的生猛海鮮,再交由附近餐廳加工,享受特色的屯門鮮味。 三聖邨是安置上岸居住的漁民為主,故樓宇名稱命名均與漁業有關且帶吉利之意。 ※ 三聖邨 以八達通繳付的車費可在輕鐵/屯馬線轉乘時獲得全數回贈# 有 Y 者表示以屯馬線車程取代長程直達輕鐵車程,總車費會更平宜。 三聖邨 + 長者與合資格的殘疾人士,在公共交通票價優惠計劃實施期間,原票價高於 $2 的車程只需繳付 $2 車費。
三聖邨: 地點 : 三聖邨 無障礙分類 : 特色景點 無障礙資料 : 三聖邨設有少量無障礙設施,包括斜道出入口、通道、暢通易達洗手間等,但設施數量不足夠,海鮮街及附近的通道較大狹窄,未能充份考慮輪椅/行動不便人士的需要。
另外,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海景花園,青榕臺,翠濤居,海慧花園,碧翠花園。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26,240,年齡中位數為 43.6歲。 救世軍承蒙運輸及房屋局支持及撥款,成功申請使用前救世軍三聖邨劉伍英學校空置校舍改建為救世軍「齊+」@三聖過渡性房屋,為弱勢社群提供一個適切的居住環境外,亦透過多元化而優質的全人服務,關顧住戶身心靈發展,協助住戶適應新環境,開創新生活。 巴士站鄰近麒麟崗公眾公園、三聖邨、三聖商場、青山三洲媽廟、青山灣海鮮坊(俗稱三聖海鮮街)、青山灣海濱長廊等。 三聖廟是1914年由當時普濟會興建,並由港九船塢業人士出資在1921年建成。 廟內供奉孔子、釋迦牟尼、老子三位聖人,故稱為三聖廟,供善信祈福還願及節日廟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