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4,000多個以「經典價格」售出的飯盒包括吉列豬扒火腿飯和粟米肉粒飯。 不少顧客表示香港的通貨膨脹日益嚴重,現在吃一頓飯的花費已較7至8年前昂貴一倍,4元一盒飯的光景已成為絕唱。 由羅芳祥先生及羅開福先生攜手創立大快活,同年12月,於荃灣眾安街開啟了第一家分店,致力為區內市民,提供多元化的中西快餐美食。 集團於1992年透過與一間中國公司以合資形式於北京開設首間跨境餐廳,成為中國境內首間香港連鎖快餐店。 0052)是香港連鎖快餐集團,主要在香港、珠三角地區及京津經營連鎖港式快餐店、分租食品攤位及物業投資等業務。 他在1996年開始經營學校午餐,1998年更投資6000萬元在將軍澳設立新廠房,顯示其生意愈做愈旺。
此外,集團獲得的政府補助,由2021財政年度的港幣2.725億元(包括僱員保就業計劃為港幣1.832億元)跌至2022財政年度的港幣5,890萬元。 問到未來的發展願景,羅輝承表示,會在電子化及ESG 方面加強發展,希望繼續成為消費者最愛的快樂品牌。 回想當年,羅開揚透露,自己到大快活工作,全因1975年哥哥羅開福寫信予在美國留學的他,希望他回港為事業打拼,剛好當年亦想轉行做飲食,於是決定回港。
羅開福: 羅開福
他們除了模仿大家樂的自助餐飲方式,同時也跟足對方的行銷方法。 大家樂是香港史上首家做電視廣告的飲食公司,一看到大家樂門市人流急增,大快活也開始投放電視廣告。 羅開福2025 截至2018年9月底止,公司在港共經營148間店舖,包括138間快餐店及10間特色餐廳,內地經營10間快餐店。 公司積極打造自家王牌菜式:「阿活咖喱系列、焗豬扒飯、肉醬意粉」,並設有「點都唔落味精」系列、厚切黑豚及地道亞洲菜式,以迎合顧客口味。 集團推出第三代設計裝潢,除繼續以愉快活潑的品牌顏色「橙色」作主調,更取材自香港特色 – 竹棚,為店舖注入一股煥然一新的觀感。
- 大快活由大快活集團有限公司經營,公司執行主席是羅開揚,首席執行官是羅輝承,二人同為羅桂祥家族成員,合共持有權益總數佔大快活集團已發行股份總額超過八成半。
- 此外,集團獲得的政府補助,由2021財政年度的港幣2.725億元(包括僱員保就業計劃為港幣1.832億元)跌至2022財政年度的港幣5,890萬元。
- 集團亦一直不斷擴充餐廳網絡,目前於香港及中國市場,合共經營超過155間大快活快餐店和特色餐廳(包括ASAP、一碗肉燥、一葉小廚及墾丁茶房),為顧客提供各具特色的多元化中西美食。
- 集團於1992年透過與一間中國公司以合資形式於北京開設首間跨境餐廳,成為中國境內首間香港連鎖快餐店。
- ,港交所:0052)是香港連鎖快餐集團,主要在香港、珠三角地區及京津經營連鎖港式快餐店、分租食品攤位及物業投資等業務。
大快活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羅輝承,是家族生意第三代傳人,他接受《香港01》訪問時大談心路歷程,不諱言「太子」身份曾成障礙,感恩創業時期洗廁所,「貼地」性格由此煉成。 )及香港建築師梁志天則合作為大快活旗下餐廳的室內佈置重新設計。 首間更改商標為「大」字形大快活於2003年在觀塘麗港城商場B1層翻新後重新開幕,更曾經成為全港唯一一間設有遊樂場設施的大快活。 羅開福 ,港交所:0052)是香港連鎖快餐集團,主要在香港、珠三角地區及京津經營連鎖港式快餐店、分租食品攤位及物業投資等業務。
羅開福: 公司資料
2011年9月15日,《蘋果日報》報道指大快活有一半分店未有申請「食物製造廠牌照」,卻供應燒味到其他分店。 根據香港法例,在香港樓宇內烹製或製造食品供外售予市民食用,必須向發牌當局申領食物製造廠牌照。 成為首間獲香港工業總會香港優質標誌局頒發「香港Q嘜服務證書」的快餐集團,大快活仍然努力不懈,致力樹立行業新標準,無論在食材用料,或是創新口味上,不斷精益求精。
- 因應顧客不同季節的喜好,我們亦會定期研創特色菜單,包括「點都唔落味精」系列、脆爆厚切豚皇、焦香煲仔飯、惹味煲仔菜、以及其他亞洲國家的地道風味美食。
- 樓齡在嘉湖山莊中屬最年輕,裝修用料最好及最豪華,部分單位可遠眺后海灣海景。
- 大快活於50周年發布會上,將50年前於荃灣眾安街開設的第一間分店重現,當年一個咖哩牛腩飯賣3.5元,50年後的今日賣55元,大幅升值近15倍。
- 1968年,羅騰祥離開維他奶,創立大家樂;羅芳祥與兒子羅開福則於1972年創立大快活。
- 他由改變食品質量到餐廳裝橫、品牌LOGO設計全面改革,將品牌全面年輕化。
同年,第100間大快活正式開業,而集團使命「食得開心.活得精彩」同步啟動。 大快活積極為員工提供服務培訓,讓店員在服務有不同需要的顧客時,能夠更具同理心,提供發自內心的「個人化服務」。 同時,我們亦於全線分店推行「無障礙服務」,除了在部分分店擴濶出入通道,加設入口斜階,更在店內增設可移動座椅和斜台,也在餐桌旁邊裝上掛鈎,方便有不同需要的顧客。
羅開福: 【收息】對沖日常消費 餐飲股大快活5厘收息
大快活以往在品牌策略上,並沒有鎖定固定客群,令品牌欠缺鮮明形象,被指與大家樂非常相近,而小丑圖案亦被指十分「老土」。 陳幼堅指出舊標誌由3個顏色構成,1972年至2003年使用。 大快活集團於1991年10月9日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現時法定股本為2.4億股,截至2022年12月已發行129,552,780股。 美國末季GDP增速意外下修,但首領及持續申領失業金人數意外降,加上被聯儲局視為通脹指標末季核心PCE物價指數終值意外上修至按季升4.3%,市場憂慮聯儲局延長加息周期抗通脹。 美股三大指數繼昨晚反覆升0.3%-0.7%後,期貨全面跌0.1%-0.3%,納指一百期貨沽壓較大,報12,175,回吐近0.3%。 亞太股市今天個別發展,日經假後重開回升1.3%收27,453。
羅開福: 家族特色
另外,我們更是首間快餐店推出「晚市送餐」的服務,讓顧客可享受由店員送遞到其座位上的貼心服務。 我們更不斷為大快活的皇牌產品升級,包括阿活咖喱系列、焗豬扒飯、肉醬意粉及粟米肉粒飯等,務求做到盡善盡美,精益求精。 因應顧客不同季節的喜好,我們亦會定期研創特色菜單,包括「點都唔落味精」系列、脆爆厚切豚皇、焦香煲仔飯、惹味煲仔菜、以及其他亞洲國家的地道風味美食。
羅開福: 香港連鎖快餐集團 / 維基百科,自由的 百科全書
羅家次子羅開福則將手上大快活股票轉讓予么弟羅開揚,於1988年創立了福多多飲食集團,並開辦了東東雲吞麵(已於2006年在樂富最後一間分店結業後,完全撤出快餐市場)。 羅芳祥乃大家樂創辦人羅騰祥及維他奶創辦人羅桂祥之弟,曾於兄長羅桂祥創立的「香港荳品有限公司」(即現時的維他奶)工作。 1968年,羅騰祥離開維他奶,創立大家樂;羅芳祥與兒子羅開福則於1972年創立大快活。 2013年,羅開揚兒子羅輝承加入集團,至2019年加入董事會,並且在2020年獲委任為集團行政總裁。 羅桂祥家族是一個香港望族,指羅桂祥與其弟羅騰祥及羅芳祥的家族,祖籍廣東梅县。
羅開福: 家族成員
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在釣魚台國賓館,與到訪的柬埔寨國王西哈莫尼和太后莫尼列會面。 羅開福 習近平表示,中柬建交65年來,不管國際風雲如何變幻,中柬友誼歷久彌新,中柬關係已經成為國際關係的典範。 他強調,在新時代新征程上,中方堅持和平發展、合作共贏,願與柬方努力打造鑽石六邊合作架構,支持柬埔寨建設工業發展走廊和魚米走廊,加快構建中柬命運共同體。 西哈莫尼和莫尼列表示,長期以來,中國為柬埔寨提供無私幫助和支持,柬方深表感謝,亦為中國取得的成就感到由衷高興,願以柬中建交65周年為契機,與中方深化各領域友好交流合作。 羅開揚兒子、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羅輝承補充,快餐店的生意已經隨住防疫措施「鬆綁」 有所上升,但特式餐飲的晚市仍受影響。
羅開福: 公司資料
陳幼堅先生為集團設計了一個「飛躍而起」、形似「大」字的人形圖案作為品牌標誌。 同時,餐廳設計由梁志天先生及森田恭通先生攜手負責,以橙色為主要色調,套用「牛仔褲」的布料概念,為顧客營造一個充滿活力的用餐體驗。 集團執行主席羅開揚先生榮獲「安永企業家獎2020中國 – 服務企業家獎」。
羅開福: 家族成員
大快活於50周年發布會上,將50年前於荃灣眾安街開設的第一間分店重現,當年一個咖哩牛腩飯賣3.5元,50年後的今日賣55元,大幅升值近15倍。 秉持「食得開心,活得精彩」的企業使命,亦致力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承諾,推出「快活$4飯」慈善公益活動,回饋一直為社會付出和貢獻的社區大眾。
羅開福: 香港連鎖快餐集團 / 維基百科,自由的 百科全書
新西蘭、澳洲、印尼及新加坡股市反覆升0.1%-0.6%,後者彈力最強報3,285,結束四連跌。 菲律賓、南韓、馬來西亞、台灣及泰國反覆跌0.2%-0.8%。 滬指及深成現報3,271及11,799,續跌0.5%及0.7%。 港股四連跌,今天在地產指數及科指主導,最多挫逾300點至20,006(接近牛熊線19,993)喘定,現報20,099,續跌252點或1.2%。 內地股市低收,汽車產業鏈、太陽能、農業、消費股份下跌,軍工、軟件、遊戲及半導體股份造好。 深證成份指數報11787點,跌96點,跌幅0.81%。
羅開福: 家族特色
第一代羅桂祥(維他奶創辦人)與羅騰祥均曾於維他奶前身香港荳品有限公司工作。 在2007年底至2008年底金融海嘯期間,公司股價曾大挫逾5成,隨後反映的2009年度財年每股盈利亦跌近2成。 即使現時餐飲市場競爭激烈,羅輝承亦信心十足,「 呢幾年競爭大,但我哋都生存到,我絕對有信心可以繼續(經營下去)!」同時大快活計劃進一步拓展內地市場,並在香港研發或收購更多特色品牌。 大快活由大快活集團有限公司經營,公司執行主席是羅開揚,首席執行官是羅輝承,二人同為羅桂祥家族成員,合共持有權益總數佔大快活集團已發行股份總額超過八成半。 集團收購烘焙食品廠,並名為大快活烘焙中心,確保分店每天可提供新鮮出爐的烘焙食品予顧客。 同年,提升網上點餐介面及推出會員制度,令顧客可享受更多優惠。
成為首家採用同類專業系統的快餐集團,引入SAP的企業資源計劃,管理食品製作及控制成本,從而提高升盈利。 伙數最多,但不靠近港鐵站,好在離 +WOO 嘉湖商場僅一街之隔。 另外,景湖居第3至5座有82個單位為入境事務處人員宿舍。
第二代「揸fit人」羅開揚是大快活創辦人羅芳祥的兒子,當初由哥哥羅開福手上接棒後,更帶領大快活改革創新,成功扭虧為盈,如今他又將家族生意傳承予兒子羅輝承,並支持他「放手」去做。 2012年9月,大快活為慶祝開業40週年,在9月24日至28日一連5日推出1970年代價格水平,只售港幣4元的「4蚊飯」,每天在不同分店發售,引來不少市民來臨光顧,其中以長者佔多數。 部份員工更戴上假髮、身穿喇叭褲,仿照當年制服造型向顧客派發飯盒。
羅開福: 公司資料
羅芳祥,男,是香港上市連鎖快餐集團公司大快活的創辦人之一,大快活與大家樂的創辦人分別是羅芳祥及羅騰祥,同為維他奶創辦人羅桂祥的弟弟。 羅開福 羅開福2025 大家樂的成功給已經在香港豆品有限公司工作33年的羅芳祥帶來很大的啓發,促使他選擇在1972年“退休”,連同兒子羅開彌和羅開福等開辦快餐店,並將其命名為大快活,與大家樂一較長短。 兩間公司的競爭使廣大市民更快接受創新的自助餐飲文化,迅速擴大市場。 1990年9月將公司易名為「維他奶國際集團有限公司」,並於1994年3月正式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
大家樂與大快活均是香港人常吃的連鎖快餐店,全港18區,總有一間在你的附近。 在外人眼中,這兩家快餐店的定位和經營方式相似,認定彼此屬「敵對」關係。 而且即使企業已經傳至第二代,仍然維持這個「敵對」關係。 大快活創辦人羅開福,早年大手投資天水圍嘉湖山莊廣為人知,當1997年迎來樓市逆轉,旗下32個美湖居單位被迫撻訂。 還有中國城創辦人鄧崇光和「眼鏡大王」馬寶基等曾經叱吒風雲,金融風暴後卻損手爛腳,紛套現物業抵債。 早於1972年創立的大快活已經在港屹立半世紀,接班人已傳至第三代。
積極舉辦「快活送暖」慈善公益活動,增強分店同事與區內居民及社區的聯繫。 同年,大快活成為首家推出「美味素」全蔬菜系列的快餐連鎖店,配合素食顧客對健康飲食的需求。 羅開福2025 推行「Feel Good」運動,繼「點都唔落味精」系列,新增健怡套餐、低卡路里早餐、紅米飯等健康餐單,迎接健康飲食潮流。 同時,分店數目達130間,每天服務逾200,000名顧客,提供美味又健康的優質餐飲服務。 大快活的美味情緣,於1972年,由荃灣眾安街首家分店開始。
及至1997年初,市場估計其身家高達20億元,不過風光轉眼化煙,金融風暴令其債台高築,物業投資亦失利,遭入稟呈請破產。 自此羅氏一蹶不振,2000年在私人遊艇自殺,最終獲救,及至2011年在東莞病逝。 大快活曾獲得多個獎項,包括HKMA/TVB2004年度超級品牌大獎、亞洲最具有影響力設計大獎-優秀中國設計、2004亞太區室內設計獎及2005年IF中國設計大獎。 大快活除了希望維持傳統快餐店的效率,更給予顧客咖啡店的格調。 在食品方面,引入即磨咖啡、彈牙意粉及秘製香料咖喱牛腩等。 根據集團 年度公司年報,按年營業總額達28.819億港元,股東應佔溢利達0.43億港元,毛利率為7.7%。
羅開福: 家族特色
羅輝承指,內部仍在討論來年開店步伐,但明年的分店數目將會多過今年,包括明年第四季將會推出全新的特式餐飲品牌,檔次會比目前旗下的稍為高一點。 人手方面,店舖數目增加人手需求自然上升,但近年請人困難,目前欠缺人手。 至於活躍於富豪界、人稱「神童輝」的羅兆輝,以物業代理發跡,及後涉獵建材生意仍不忘炒樓,1991年買入尖沙咀重慶大廈商場,持貨僅兩年便轉手勁賺5.4億元,成為一時熱話。
此外,配合崇尚素食及低卡路里的顧客,我們亦推出了健怡套餐和美味素等,令大家有更多選擇。 2021年,我們收購烘焙食品廠,並名為大快活烘焙中心,確保分店每天可以提供新鮮出爐的烘焙食品予顧客。 雖然大快活的發展大方向跟足大家樂,但打造馬里奧品牌,及進軍內地市場的大舉投資,兩者在同步推進時波折重重,使大快活一度出現財政危機。
同時,食品質素下降,無法掌握客人口味等因素,使大快活在1990年代錄得連續5年虧損。 而大快活二代-羅開揚就在此時正式接手這個「爛攤子」。 他由改變食品質量到餐廳裝橫、品牌LOGO設計全面改革,將品牌全面年輕化。 大快活在1992年開設另一線品牌「馬里奧」意大利餐廳,同時又進軍大陸市場,高峰期在大陸的大快活分店多達29間。 不過,過度擴張卻令業務進退維谷,結果導致了1995至1999年長達五年的業績見紅。 在人事上亦出現變動,羅家長子羅開彌於1996年離開大快活,自立門戶創立飲食集團陽光一代,專營學校午餐。
羅開福: 公司資料
為回應客人需要,我們於2020年推出「買定嚟走」網上點餐服務,讓更多客人可於家中享用大快活美食。 集團亦一直不斷擴充餐廳網絡,目前於香港及中國市場,合共經營超過155間大快活快餐店和特色餐廳(包括ASAP、一碗肉燥、一葉小廚及墾丁茶房),為顧客提供各具特色的多元化中西美食。 務求令每位顧客「食得開心,活得精彩」,就是大快活的品牌使命。 大快活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餐廳經營的香港投資控股公司。
其後,大快活於1981年成立了中央食品加工中心,確保食品質素的穩定,以及廚房效率的提升。 1991年10月,大快活集團正式於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為集團及後的發展,注入了一股全新動力。 大快活截至9月底止中期業績倒退,純利按年跌14%至1億元,主因租金以及人才培訓與發展開支增加,以及5家新開的分店中,有3間貢獻尚未反映。 羅開福 行政總裁陳志成表示,上半財年已加價約1%,目前平均單價約38元,有信心下半財年同店銷售可錄中單位數增長,並至少開設5至6間分店。 年近四十歲的羅輝承於2013年加入大快活任職行政實習生,後一步一步「向上爬」,現時任職集團執行董事及行政總裁,接手家族生意之路看似順風順水,但事實上並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