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這名納稅人另外購買了可扣稅的合資格年金,保費為 HK$2 萬,他/她的TVC扣除額同樣是 HK$6 公屋漏報保險2025 萬,但年金的保費便無法成為扣稅支出。 根據《稅務條例》,不論納稅人隸屬哪個強積金種類,但凡是計劃內成員,其每月作出的供款都可享有相應的扣除額。 納稅人除了可以利用自己的保單作稅務扣減,還可以為指明親屬(例如父母、子女等)的保費申請扣稅,保單數目不設上限。
- 如納税人在沒有合理辯解的情況下,未有在指定期間內就獲退還保費一事以書面通知税務局局長,税務局局長會考慮施行罰則。
- 合資格延期年金保費方面,稅局指由 2019 年 4 月 1 日起,納稅人就繳付合資格年金保費以及作出可扣稅強積金自願性供款,均可享有薪俸稅或個人入息稅扣減。
- 如果樓上樓下雙方願意合作,其實漏水仲裁會更是節省金錢和時間的處理方法。
- 他的僱主除了成立強積金計劃外,還保留獲豁免的認可職業退休計劃作為額外保障。
- 房屋署發言人今日(17日)提醒所有公屋申請人,必須如實申報入息及資產,違規者其申請除有機會被取消外,更會被檢控。
- 房屋署於去年抽查公屋輪候冊時,發現一名公屋申請人作虛假陳述,隱瞞保險計劃的現金價值及紅利收入。
Bowtie 資訊團隊嘗試以 公屋漏報保險 2 個案例解釋保單持有人可以節省多少稅款。 公屋漏報保險2025 自願醫保合資格產品是市場上唯一一類可扣稅的醫療保險產品,保單持有人可就保費支出,在報稅時申請稅務扣減。 由於《税務條例》不容許扣除自僱人士配偶向強積金計劃作出的供款,因此在計算應課利得税利潤時,這名東主只可獲扣除他自己的強制性供款$18,000。 一名僱員於2022/23課税年度期間的正職年薪是$180,000,強制性供款額為$9,000,另外加上自願性供款$6,000,全年合共供款$15,000。 同年他在另一公司兼職收取薪金每月$3,500,年薪合共$42,000,按《強積金條例》,他不用為此兼職收入供款。 於計算薪俸税時,他的應課税入息為$222,000,可扣除的強制性供款為$9,000。
公屋漏報保險: 扣除資格
本文介紹此兩種供款的可扣除金額,以及僱員和自僱人士在不同情況下可申請的扣除金金額。 有關申請人於2012年12月接受登記申請公屋,去年通過資格審查並安排配房。 公屋漏報保險 「善用公屋資源分組」於去年11月抽樣調查該公屋申請,發現其申請人在遞交申請前,已經持有一份具有現金價值及紅利收入的保險計劃。 補交資料時自己亦要計數,睇下計埋保單價值,有無超出申請公屋嘅資產上限,以免搞完一大輪先發現自己都唔合資格,白等一餐。
如果你寄出報稅表後才驚覺忘記填報免稅/扣稅項目,例如供養父母免稅額、居所利息扣稅、個人進修開支、應酬費等,你可以按報稅表所要求的格式補充所遺漏的資料,或使用稅局提供的專用表格作出修改。 前者必須採取統一的保障範圍和賠償細則,即不論計劃是由哪間保險公司提供,都必須涵蓋 12 項「基本保障」,且年度保障額不可低於 HK$42萬。 在2022/23課税年度期間,他所有業務盈虧合算的總利潤是$300,000。
公屋漏報保險: 房屋交易要注意物件是否存在「優先購買權」
李太輪候公屋4年後,在2016年初獲房署安排與房署職員會面,以進行資產審核程序。 於繳納期間內提出申請延期或分期繳納,稅捐稽徵機關受理後,得酌情核准延期1至12個月,或分期2至36期,以降低民眾稅負壓力。 民眾交易屬房地合一稅課稅範圍之房地,如屬非自願離職原因出售房地,應留意是否符合財政部公告之規範要件,始可適用20%較低之優惠稅率計算應納稅額,否則將遭補徵稅額。 應注意被繼承人死亡前2年內贈與財產情形,如有贈與屬遺產及贈與稅法第15條規定對象之財產,仍應併入被繼承人遺產總額申報遺產稅,以免遭補稅處罰。 公屋漏報保險2025 民眾若為增加自住房屋使用面積,而將毗鄰房屋打通合併使用,如經地政機關辦竣建物合併登記,即可申請合併房屋稅籍。
房屋漏水一直是台灣不動產買賣糾紛之中最常見的瑕疵類型,雖然漏水不算是重大瑕疵,但卻是多數買方購屋最避之唯恐不及的麻煩;然而,交屋後才發現的房屋漏水究竟該由誰負責? 專家表示,只要發現後在六個月內通知賣方,都能請求解除契約的主張,向賣方提出修繕請求,若通知對方後六個月內賣方不處理,就要告上法院。 你可以登入「稅務易」帳戶,在螢幕左方列表選擇「聯絡我們」,然後點選「2021 /22 課稅年度報稅表的補充資料」一欄,再在「查詢詳情」內清楚註明需要更正或補充資料事項的詳情,之後按「完成」即可。 納稅人可為自己及同居配偶申請扣除捐贈給《税務條例》第88條所規定的慈善團體/政府作慈善用途的現金捐款。 一名獨資經營業務的人士(東主)在某一課税年度的利潤為$1,000,000,於2022/23課税年度期間,他的強制性供款額為$18,000。
公屋漏報保險: 年金扣稅
在這提提各位納稅人,強積金自願性供款的扣稅額是和年金一併計算,而稅務局會優先扣除強積金供款的部分,餘下的才用於年金計劃。 因此,假如納稅人發現在扣除自願性供款的部分後,尚未達扣稅額上限的話,可考慮投保合資格延期年金,用盡餘下的扣稅優惠。 公屋漏報保險2025 《2019年税務及強積金計劃法例(關於年金保費及強積金自願性供款的税務扣除)(修訂)條例》在2019年3月29日刊憲成為法例。 公屋漏報保險 此修訂條例落實就繳付合資格年金保費和作出可扣税強積金自願性供款的納税人提供薪俸税和個人入息課税的税務扣除。 此項税務扣除適用於2019年4月1日開始的課税年度(即2019/20及其後的課税年度)。
- 該帳戶的持有人必須為納税人本人;你只可就你本人作出的可扣税自願性供款申請扣税。
- 在公屋的「入息及資產申報」中,申報人須要交代「入息」和「資產」的相關資料,其中包含儲蓄成分的人壽保單將被歸類於「資產」中的「投資」項目,而保單所衍生的紅利將被視為「入息」項目。
- 如果這名納稅人另外購買了可扣稅的合資格年金,保費為 HK$2 萬,他/她的TVC扣除額同樣是 HK$6 萬,但年金的保費便無法成為扣稅支出。
- 扣稅三寶並非政府官方名稱,當中的「三寶」是指「自願醫保計劃」、「合資格延期年金」及「強積金可扣稅自願性供款」,香港市民自 2019 年起透過購買相關產品或參與供款,以達致慳稅效果。
- 由於申請人涉嫌提供虛假資料,觸犯《房屋條例》第26(1)(c)條的規定,房屋署依例將他的個案交由檢控組跟進。
- 於計算薪俸税時,他的應課税入息為$222,000,可扣除的強制性供款為$9,000。
- 稅務局指出,納稅人或者其配偶在 2019 年 4 月 1 日起以保單持有人身分為自己或者指明親屬繳付自願醫保保單的合資格保費,就可申請扣稅。
申索扣除合資格年金保費和可扣税強積金自願性供款可在2019/20及其後的個別人士報税表(BIR60)內提出。 如你在提交報税表後才打算提出申索,你可填寫並交回IR831表格。 每名納税人可獲容許的扣除額不得超過實際支付的合資格年金保費和可扣税強積金自願性供款的合計金額;或指明最高扣除額,數額以較低者為準。 公屋漏報保險 2019/20及其後課税年度的指明最高扣除額(兩項合計)為60,000元。
公屋漏報保險: 申請人須如實申報入息及資產
不過,房屋署通常會以個別個案考慮懲處,包括寫悔過書,即使交由法院審理,最終亦多數判以罰款和社會服務令,未聽及有公屋戶因此被沒收公屋。 公屋漏報保險2025 公屋聯會副主席梁文廣表示,作虛假陳述的情況主要分為兩大類,一是綠表人士申請公屋時作出虛假陳述;二則是公屋戶住滿10年或以上後,須每兩年申報全家入息時,較常出現虛假陳述。 有公屋申請人在填寫申請表時,作出虛假陳述,隱瞞擁有超過248多萬元存款,本周一(20日)被九龍城裁判法院裁定罪名成立,判囚14天並緩刑兩年。
公屋漏報保險: 年金種類會影響扣稅嗎?
有關的自願性供款必須存入根據《強制性公積金計劃條例》註册的強制性公積金計劃所提供的「可扣税自願性供款帳戶」(TVC帳戶) 。 該帳戶的持有人必須為納税人本人;你只可就你本人作出的可扣税自願性供款申請扣税。 惟在會面過程中,房署職員發現李太與丈夫早於1988年已投購儲蓄類型的人壽及意外保險,但李太並未有就此申報。 雖然計及該保單的現金價值及夫婦的其他資產後,他們仍符合公屋申請的入息及資產,但房署以他們虛報資料,遂取消其申請,更警告他們有機會被檢控。 透過稅務易(eTAX)網上報稅的話,確認個人資料之後,到「選擇報稅表各部」頁面,勾選「根據自願醫保計劃保單繳付的合資格保費」即可。 稅務局指出,納稅人或者其配偶在 2019 年 4 月 公屋漏報保險 1 日起以保單持有人身分為自己或者指明親屬繳付自願醫保保單的合資格保費,就可申請扣稅。
公屋漏報保險: 贈與免稅額244萬,通關密語1220
不過房屋署在同年5月的調查發現,申請人實際上擁有銀行存款逾68萬元及多份有現金價值的保險計劃,總值超過5萬元;另外她的丈夫亦刻意隱瞞銀行存款及保險計劃的現金價值共約1萬元。 如果你購買的是長期儲蓄/投資類保單,首數年的現金價值多數低於你已繳交的保費。 因此,在投購上述類型保單的初期,理論上是可以減低申請人的資產值。 不過,在輪候期間,保單的現金價值便會逐步上升,同樣有機會令造成資產「爆額」的情況。 須繳稅的夫婦之間可分配合資格年金保費的扣稅額,2人每年可扣除總額是 HK$12 萬。 前提是每位納稅人所申請的扣除額不可以超過個人上限(即 HK$60,000)。
公屋漏報保險: 個人申報「重購退稅」須符合「這要件」
房屋署指出,近日有公屋申請者及其丈夫於申請公屋表格上,隱瞞擁有逾70萬元存款及資產淨值。 二人在周一(8日)被法庭裁定罪名成立,分別被判處罰款8000元及90小時社會服務令。 香港政府並無為「公證行」這個行業進行註冊或作出審核,所以任何公司都可以自稱「公證行」。
公屋漏報保險: 「免稅額」及「扣稅項目 」的分別
房屋漏水爭議向來名列房產交易糾紛前3名,從交屋時起算5年,賣方對標的物須負擔瑕疵擔保責任。 中華民國不動產仲裁協會仲裁人蕭琪琳表示,賣方常主張未來交屋,就以買方看到的現況交屋,不負任何擔保責任,並要求寫入買賣契約書中,然而發生瑕疵問題後,是不是賣方就不須要負責? 公屋漏報保險2025 內政部提供「地籍異動即時通」便民服務,讓申請該項服務的民眾,應用系統主動通知簡訊或電子郵件,使申請人得知名下登記的不動產權利異動情形,進而有效阻擋不法情事發生,守護財產安全。
公屋漏報保險: 年金扣稅貼士
在公屋的「入息及資產申報」中,申報人須要交代「入息」和「資產」的相關資料,其中包含儲蓄成分的人壽保單將被歸類於「資產」中的「投資」項目,而保單所衍生的紅利將被視為「入息」項目。 但假如你是在收到評稅通知書後才發覺有錯漏,就必須在一個月內填妥反對/申請修訂評稅通知書的表格,列明自己尚未獲得哪項免稅額和開支扣除。 公屋漏報保險2025 公屋漏報保險 為方便評稅主任盡快處理你的申請,你需要提交報稅表和相關證明文件,否則你有機會被判反對無效。
公屋漏報保險: 「我們這一攤」到醒吾餐飲系搶人才
而後者則允許各保險公司自由添加保障項目,亦可以針對性地調整個別項目保障限額、年度保障額,甚至施加地域限制,所以不同靈活計劃的保障差異可以很大。 自願醫保計劃(VHIS)是一項由食物及衞生局策劃的公共醫療措施,主要目的是透過鼓勵市民投保個人住院保險,以減輕公共醫療系統的負荷。 計劃於 2019 年 公屋漏報保險2025 公屋漏報保險 4 月推出,其中一個推動大眾投保的誘因是「扣稅優惠」。 不過,申請人於申請公屋及出席詳細資格審查面晤時,卻沒有如實填報保險計劃的現金價值及每月平均紅利收入。 公屋漏報保險2025 房屋署提醒所有公屋申請人,如因違反《房屋條例》第26(1)(c)條,即在申請公屋時明知而向房委會作出虛假的陳述,即屬犯罪。
公屋漏報保險: 自願醫保慳稅例子
每份保單的內容不同,業主必須瞭解清楚自己的家居保險對於漏水的賠償範圍。 根據過往經驗,我們協助過的業主當中,擁有「第三方責任保險」的業主通常有一定優勢,因為即使樓下投訴漏水,就算造成對方財物損失亦可以交給保險公司處理,免卻了不少煩惱。 業主選擇家居保險時應盡可能瞭解清楚涉及漏水的賠償範圍以及保障金額。 在房署要求提交「入息及資產申報」時,須填寫「富戶政策」申報表(填寫申報表樣本 HD1119C),緊記將有關保單的現金價值及紅利計算在內。 2000 年 12 月 1 日起,每名 18 至 65 歲「打工仔」每月需要強制支付薪金的 5% 公屋漏報保險2025 作為 MPF 供款,以作退休生活之用,並減輕社會福利負擔。 扣稅三寶並非政府官方名稱,當中的「三寶」是指「自願醫保計劃」、「合資格延期年金」及「強積金可扣稅自願性供款」,香港市民自 2019 年起透過購買相關產品或參與供款,以達致慳稅效果。
公屋漏報保險: 放寬「連續繼承」房地合一稅「計算期限」
由於一般 MPF 的每月供款上限為 HK$1,500,每年最多供款開支共 HK$1.8萬,每年最高扣除額上限為 HK$1.8萬。 即使納稅人就其TVC賬戶供款申請稅務扣減優惠,原有的強制性供款扣稅額亦不會收到影響。 公屋漏報保險2025 你應該在報税表– 個人(BIR60)的第4.3部就有關課税年度申索扣減。 一名無固定收入的僱員在2022/23課税年度的收入合共$500,000,但在2022年4至6月的入息少於$5,000,該3個月不用供款,其餘月份每月的法定供款額為$1,500。
公屋漏報保險: 年金慳稅
需要留意的是,由於扣除額不會因應保費高低而有所變動,因此保費越高,可獲扣除的百分比就越少。 他的僱主除了成立強積金計劃外,還保留獲豁免的認可職業退休計劃作為額外保障。 公屋漏報保險2025 他在某一課税年度同時參加該兩個計劃共供款$11,000,包括強積金計劃的強制性供款$6,000,認可職業退休計劃自願性供款$5,000。 在計算薪俸税應課税入息時,他只可獲扣除$6,000的強制性供款。 他可在計算薪俸税應課税入息時扣除有關計劃的強制性供款,而扣除額不得超過有關年度的最高扣除額。 但假若他是公司的非執行董事,只收取董事袍金,按《強積金條例》他不用參加強積金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