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朝人民看來,DCC就是個騙錢的東西,原因是什麼? 後來visa跟銀聯鬧翻,天朝市場競爭激烈,大多數內資銀行都發行全幣種單標卡,免貨幣轉換費,到今年年中,連花旗都開始免美元卡的貨幣轉換費了,所以刷非美元貨幣沒有成本,自然更不需要DCC這個東西。 但是非全幣種單標卡來說就不一樣了,比如某發銀行,對於所有幣種收取1.5%的外匯服務費,連刷美元都收,這部分大多數人也是不知道的。 另外亦值得留意,如於海外註冊網站以港幣付款,將會被收取0-1%的跨境港幣交易手續費(Cross Border Fee,簡稱CBF)。
如需支付海外交易,Bookmark 這篇文章並參閱內文的CBF或 FCC 收費表,選用合適的信用卡。 HSBC滙豐信用卡全年網上及海外簽賬可享2.4% 獎賞錢回贈,配合最紅自主獎賞,HSBC Visa Signature信用卡海外簽賬更可享高達6.4%獎賞錢回贈。 不過,假設你有一張外幣回贈高的Visa/Mastercard,以可獲高達6%海外簽賬回贈的恒生Mastercard為例,與只有2%回贈的EarnMORE信用卡相比,使用恒生Mastercard便會較為划算。 接下來來看一個複雜的問題,如果你是用代訂網站,例如Agoda、Hotel.com等網站用台幣信用卡,訂購日本的飯店,請問用日圓、美金、台幣有什麼差異。
信用卡 dcc: 申請Citi信用卡賺AirPods Pro (第二代)
一名網友Dollmaker Huang日前在名古屋消費時,就遇到刷卡陷阱題,店員會印一張紙給你,上面問要台幣結帳,還是日幣結帳,而這位熱心網友發文解惑。 對此,大票網友學到一課,不少人也直言,真的會中計。 我雙十一那單很奇怪的是網頁刷中dcc,手機刷(已設定美金)結果是人民幣…
- 在台灣消費時,勾選了新台幣,然而微信和簡訊都通知我刷的是美元,這個時候別著急,實際在賬單出來後,還是以新台幣結算了。
- 如果直接签了字,也没做记号,那么这笔钱就要不回来了。
- 在2002年中国成立自己的卡组织后,银联需要借助VISA和万事达的帮助快速成长,后者也需要借助银联拓展中国市场,因此双标卡的发行不断增加。
- 由于中国在加入世贸组织的时签订的协议,在2015年之前不允许境外的金融公司在境内提供人民币清算活动。
- 其實央行在2年前就曾在臉書粉專上指出「DCC與傳統刷卡機制差別」,最大不同就是決定外幣兌換成「本國貨幣」匯率的時點。
- 海外交易用外幣結算雖然也要支付 1-2% 的外幣交易手續費,但仍然較使用港幣結算要支付 DCC 及 CBF 合共約 4% 的手續費低。
憑信用卡到海外/外國網站以非港元消費,卡主可選擇以非港元或港元簽賬 。 如果卡主選擇以港幣結算,一般會被收取最少4%動態貨幣交易(DCC)手續費,最高可達20%,連同海外手續費和匯率差價,即使扣減信用卡的回贈,卡主仍然需要支付高昂額外費用。 因此,卡主於海外簽賬消費時應盡量避免以港幣結算,應該只以當地貨幣結算。 當你以信用卡支付海外交易時,你選擇了使用港幣代替外幣作為付款單位,大部分香港發卡銀行會就有關簽賬額外收取跨境港幣交易費(Cross-Border Fee,簡稱 CBF),收費一般為 1%。 DCC 增加的外匯利潤空間取決於 DCC 營運商、收單機構、支付中介商和商家。
信用卡 dcc: 外幣結算有匯率差價及 FCC 手續費
DCC的全称是Dynamic Currency Conversion动态货币转换费,它和货币转换费不一样,货转是信用卡组织和信用卡的发卡银行联合收取,DCC是一家独立的公司收取,据说是一家澳大利亚的公司开发出来的。 憑信用卡到海外/外國網站付款,卡主一般可選擇以外幣或港幣簽賬 。 如果卡主選擇以港幣結算,有機會被商戶和銀行合共收取最少4%動態貨幣交易(Dynamic Currency Conversion,簡稱DCC)手續費,變相比一般為1-1.95%的外幣手續費更高。 因此,卡主於海外簽賬時應避免以港幣結算,應盡量以當地貨幣結算,避開高昂的手續費。 於外地購物時,記得留意入賬的貨幣,因為銀行有時會豁免手續費,但未必包括信用卡公司收取的其他費用如「動態貨幣轉換服務費」(Dynamic Currency Conversion,簡稱DCC),金額可以高達簽賬額的3%。 用港幣入賬時若加上這些費用,隨時有機會比以外幣入賬更貴。
- DCC機制約出現於2003年,不只針對新台幣,該系統可提供持卡人選擇使用「當地貨幣」或「母國貨幣」結帳;如果選擇以「母國貨幣」結帳,則以店家與當地收單機構當天的匯率立即結匯。
- 本行對連結之第三方網站並無任何控制權(編輯或其他),對其包含之內容並不負任何責任。
- 用信用卡簽帳海外交易要計算 3 項費用,分別係匯率、外幣交易手續費、以港幣支付外幣簽賬費用。
- 本網站內容乃僅為資訊性質用途而提供,而並無意圖向閣下提供財務意見及閣下不應依賴內容提供任何該等意見。
- 如果卡主選擇以港幣結算,一般會被收取最少4%動態貨幣交易(DCC)手續費,最高可達20%,連同海外手續費和匯率差價,即使扣減信用卡的回贈,卡主仍然需要支付高昂額外費用。
- 如果持卡人選擇以他的本國貨幣付款,交易會以加成計入服務商利潤的匯率,轉換到持卡人本國貨幣。
不過這不表示國際發卡行沒有這回事,我也曾經在加拿大實體百貨公司用花旗 VISA 買了昂貴的商品後來坐立不安回去退,看了帳單因為手續費和匯差也是一天現虧 600 台幣(商店全額退),國際消費這些眉角是在是非常多。 DCC 的主要優點是,對於國外交易來說, 消費者在交易請款結算之前,無法得知信用卡公司套用的匯率和最終成本。 因此在交易紀錄出現在每月帳單之前,無法得知實際的匯率。 不同选择导致的结果可以在POS机签购单中有所体现。
信用卡 dcc: 境外刷卡,你被DCC套路了吗
二是於7-11等便利店以現金購買預付禮品卡,但選擇不多,只有全球付Mastercard 及 八達通銀包 預付卡。 春节期间是出国旅行高峰期,很多人都会选择使用信用卡进行境外消费,既能避免携带大量现金的不便,又能享受免息期。 二、有的pose会让你在刷卡的过程中选择货币种类;有的是收银员询问你,他来操作;有的是打出pose单后让你选,然后收银员来操作,原则就是选当地货币,免税店的美元商品选美元。 因为DCC的交易过程,只有VISA和MASTER认可,其他信用卡组织比如银联、运通、JCB等都没有和DCC组织签订协议,所以在用VISA和MASTER的单币或者双币卡的时候都可能会碰到DCC,用其他信用卡不会碰到。 信用卡 dcc2025 如果是正常交易的pose单,上面应该只有一项泰铢的交易金额,至于货币转换的过程应该留给v/m这样的卡组织。
信用卡 dcc: 海外網站購物當網購/外幣回贈?信用卡跨境手續費一覽
万事达的合规团队会调查此类交易争议然后通知收单机构他们的调查进展,如果可能的话,还会要求收单银行针对这类争议做出改进。 若不使用DCC服务,货币兑换是由卡组织或发卡银行在交易入账时进行的,入账日通常在交易发生后的一至两天,但是越来越多的发卡银行已经可以做到实时入账了。 尽管卡组织和发卡银行会公布外汇牌价,但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并不会在交易时就公布交易入账后的汇率。 VISA和万事达两大卡组织都表示他们提供的汇率仅供参考,因为他们提供的时交易时的汇率,而非入账日的汇率。 DCC服务允许商户、收单银行或者自动柜员机运营商在汇率的基础上收取额外费用,此项费用有时可以高达18%。 如果DCC服务手续费低于发卡银行的货币转换费,那么DCC服务可以帮助持卡人在刷卡的当时就能看到转货币转换后的本币价格。
信用卡 dcc: 信用卡兌現計劃
從此單來看,匯率雖然不算坑爹,尚可,但加收了3%手續費。 2 中國銀聯對於經由 visa/mastercard 等信用卡組織進行結算的人民幣交易是不認的。 按照現在的情況就是經由 DCC 信用卡 dcc2025 從歐元轉換成的人民幣,再轉換成美元進行入賬。 等你還款的時候,還得用人民幣還款,這樣就產生了 3 信用卡 dcc 筆匯兌,損失大了。 會,發卡銀行會就相關交易額外收取跨境港幣交易費(CBF)並會在信用卡月結單上列明收費。
信用卡 dcc: 富邦Visa 白金卡
基本現金回贈最高可得之現金回贈金額,將為 i)銀行批核予會員之信用額或 ii)該月HK$100,000的基本現金回贈認可簽賬交易(以較低者為準),乘以適用之現金回贈比率(現為0.55%)。 合資格網上簽賬包括根據MasterCard Asia/Pacific Limited或個別商戶之收單銀行的商戶編號或交易類別釐定為網上簽賬類別之零售簽賬,交易地點及貨幣種類均不限。 於任何超級市場網上平台之交易均不計算為合資格網上簽賬。
信用卡 dcc: 信用卡外幣簽賬回贈
因為威士和萬事達要求DCC必須是在持卡人認同的情況下,才能交易。 我之前不太理解為啥國內禁止繼續發行銀聯和visa/master聯名卡。 因為很多國外商家拿到中國聯名卡以後,服務態度好的會問你走銀聯還是visa/master,不懂得或者是有小算盤的直接就刷visa/master了。 這裡額外多說兩句,比如花老師手裡用的有招商銀行的全幣種卡,雖然叫做全幣種,但是實際是雙幣,我在歐洲刷了歐元,會自動轉換成美元,這個1.5%的手續費招商銀行給免掉了,所以招行的這張全幣種的實現原理就是這樣。
信用卡 dcc: 信用卡|境外刷卡两大坑之 DCC
而這套用新台幣結帳的系統,名稱叫DCC機制,過往就曾經有民眾發現拿台灣的信用卡在國外消費,結帳時店家卻問「要不要用新台幣結帳」,持卡人一聽到可以刷新台幣,都以為會較划算,但回台收到帳單後才發現匯率貴得離譜。 消費者應該被明確提示,使用 DCC 與否的選擇權,完全是掌握在他們手上。 通过以下两张POS机签购单,我们可以看出用和不用DCC服务的区别,这两笔价格为6.90英镑的交易发生于几乎同一时间,区别是一笔使用了DCC服务,另一笔没有,支付卡使用的是VISA欧元卡。 一般来说,DCC服务通常由第三方机构联合商户推出,和发卡银行并无太大关系。 也就是说,发卡银行并不会让POS机上出现DCC服务的选项,但是两大卡组织所允许的DCC服务提供商依会据自身的业务流程提供该服务。 DCC的全称是Dynamic Currency Conversion动态货币转换费,是一家独立的公司收取,据说是一家澳大利亚的公司开发出来的。
信用卡 dcc: 比較香港BOC 中國銀行旅行信用卡 2023
對於一般接受信用卡的商家來說,DCC 提供了機會從中額外獲取無匯率風險的利潤。 根据报道,有些POS机允许商户在持卡人输完密码将机器还给商家后仍能更改交易金额,这种情况下的DCC服务是未经持卡人同意的,即使随后打印出的签购单显示已经获得了持卡人同意。 , CPC)是一种金融服务,允许商户POS机或者自动柜员机等在处理通过VISA或万事达进行的外币交易时,直接将外币转换为支付卡的本币。
信用卡 dcc: AE白金卡 | 優惠高達HK$5,900! AE細頭白金卡優惠/年費/年薪要求
卡主於海外或網上以外幣簽賬會被收取手續費,不同的發卡機構所收取的手續費並不一樣。 JCB收取1%-1.95%、American Express收取2%手續費,而本港發出的Visa/Mastercard信用卡一般會對每筆外幣簽賬收取1.95%手續費。 A:在中国银联官网上,预授权是这样解释的:指特约商户向发卡机构取得持卡人30天内在不超过预授权金额一定比例范围的付款承诺,并在持卡人获取商品或接受服务后向发卡机构进行承兑的业务。 信用卡 dcc 通俗来说,预授权其实就是从里冻结一部分钱,但这部… 前面雖然提到兩種情況,不過Agoda的收單銀行不是台灣的銀行,所以一定是國際刷卡。 但是其他國際的電商就不一定了,因此還是要看你在哪裡消費。
信用卡 dcc: 信用卡中心
相信有不少朋友在境外刷卡之后,回国一看账单,发现银行收取的金额比自己按照汇率估算的多了很多,打电话给银行,很多银行的客服也不太清楚,只能照本宣科的说,因为中间有货币转换费的问题。 如果你已经在用免货转的信用卡,发现金额差距还是很大,就有很大的可能性是被DCC了。 用信用卡簽帳海外交易要計算 3 項費用,分別係匯率、外幣交易手續費、以港幣支付外幣簽賬費用。
Mox Card 交易亦可享1%無上限回贈,回贈會以現金方式存入Mox 信用卡 dcc2025 銀行戶口,回贈同時可享活期0.3%利息。 以Mox Card每月消費HK$3,000或以上,首HK$25萬可享下一天享額外0.5%港元儲蓄年利率! Mox 另外亦有信用卡服務,Mox Credit 可享高達5%指定商戶回贈及1%無上限基本簽賬回贈。 在外國網站或實體店購物,若交易以外幣結算,發卡銀行和信用卡組織會收取 1%~2% 外幣交易手續費(Foreign Currency Conversion 簡稱FCC)。 大部分銀行的 VISA 和 MasterCard 收 1.95% ,而美國運通收 2%。 值得留意銀聯卡 Union-pay 一般不會收取FCC,但貨幣匯率會相對較高。
信用卡 dcc: WeWa 銀聯卡
不過不同財務機構在豁免首年年費後,都會為往後的免年費安排設下條件,例如會有最低簽賬額等等。 所以出卡時,緊記留意信用卡免年費的優惠條款及方式,如有任何疑問就要聯絡發卡機構查詢。 DCC 的最大受害者是持卡人,因为多花了冤枉钱;而第二大受害者是卡组织,因为货币转换费就被这样被 DCC 机构和商户联手用“欺骗”的方式跳过。 這邊可以看到,他寫的有點複雜,原因是因為 Paypal 先幫你把商家退回的美金變成台幣後,再退回信用卡。
信用卡 dcc: 海外交易應該用外幣/港幣付款?
VISA、MasterCard、美國運通、中國銀聯、JCB、DINERS CLUB 呢6間發卡組織嘅外幣匯率都會有少少差異。 兌換美元和歐洲貨幣的話,VISA 同 MasterCard 個價會靚少少;人民幣就銀聯抵啲;日圓就 JCB 最好。 如你要用信用卡進行大額的海外交易,我們建議你碌卡前先去發卡機構網頁,參考當日的最新匯率。 簡單來說海外交易就是接受你使用信用卡付款的商戶不是在香港境內,例如旅遊時於外地實體商店碌卡消費;或在網上商戶以信用卡付款,但商戶註冊地是香港境外。 A、选港币结账,那么商家就会记下我的消费金额,向信用卡组织visa申请港币费用,visa把港币转换为美元记入我的账单(中信全币通免货转),我用美元或人民币还款。
信用卡 dcc: 外幣簽賬手續費 小知識
一般而言,銀聯匯價一般比Visa/MasterCard高約0.65%,扣除外幣簽賬手續費後,用銀聯卡簽賬的支出比Visa/MasterCard少1.3% 。 查看更多 憑海外簽賬信用卡於海外消費,可賺取比本地消費更多的飛行里數、積分或現金回贈,更可以使用機場貴賓室服務或享免外幣手續費優惠。 近年来,出国的人越来越多,境外刷卡也成了一种常见的消费方式了。 很多人认为,只要拥有一张国际信用卡就刷卡无忧,然而你还不知道,境外刷卡还有可能被DCC,无缘无故你就少了一笔钱。 DCC的全称是DynamicCurrencyConversion动态货币转换费,是一家独立的… DCC的本意,是让用户可以用本国货币支付外币消费金额,以避免信用卡跨币种交易中常见收取的“货币转换费”。
信用卡 dcc: 信用卡基础知识之:什么是DCC
而海外Jetco 網絡及全球Mastercard 網絡就需收取HK$30手續費,海外Mastercard 網絡提款與作外幣交易一樣需額外收取1.9%匯率費用。 正规的商家,像前面提到的香港机场免税店,在交易的过程中还会问你选择用什么货币结算,更多的小商家问都不问,直接打出pose单让你签字。 还有一些更恶劣的商家联合收单银行,直接pose上强制DCC,根本不给你选择交易货币的机会。 一旦发现pos小票出现“Exchange 信用卡 dcc Rate”字样或有货币转换比例,务必拒绝签字,当场要求商家撤销该笔交易,重新刷卡。
信用卡 dcc: 美國運通Blue Cash® 信用卡
忘記咗都唔緊要,依家通常登入網上銀行按一按就啟動到海外簽賬或海外提款,好方便。 信用卡 dcc2025 一筆刷卡費用,會經過以下3個日期做計算,分別為:1.刷卡日(在海外刷卡的日期)、2.清算日(信用卡國際組織結算匯率的日期)、3.入帳日(發卡銀行以新台幣結算的日期)。 而以出國刷卡來說,最重要的就是涉及匯率成本的清算日了。 信用卡 dcc2025 信用卡 dcc 筆者在計算直接用刷卡時,是用最不好的條件,亦即發卡組織把泰銖先換算成美元,然後再換算成新台幣,在這情況下所收取的匯率和手續費,仍比DCC要少了5.2%。
本行根據Mastercard HK或商戶的收單銀行定義的交易類別及商戶編號全權酌情決定簽賬是否合資格簽賬。 會員進行簽賬前,本行恕不負責釐清該項簽賬合資格與否。 本行對簽賬合資格與否的決定為最終及決定性的。
因此,卡主在選擇信用卡作海外或網上簽賬時,不應只考慮手續費,亦應考慮匯率、信用卡的回贈率等因素,抵銷1.95%-2%的手續費。 DCC是DynamicCurrencyConversion(动态货币转换)的简称,出现在信用卡境外刷卡交易中。 信用卡 dcc DCC交易就是将当地货币(LocalCurrency)实时转换为持卡人的记账货币,以此来降低持卡人在交易日至还款日之间的汇兑风险。 这个名词听起来是有点高级的,因为这主要发生在你境外使用信用卡的时候。 本網站部分的超連結可連接至由第三方於互聯網上編載和經營之其他網站。 第三方乃非中信銀行(國際)有限公司(合稱「本行」)所擁有、控制或相關之單位,亦與本行無任何關係。
信用卡 dcc: IPAY 支付平台
至於現金回贈的話則不是一個大問題,因為EarnMORE銀聯卡年薪要求只是15萬,而且學生都能夠申請! 信用卡 dcc 只是有時候並不是所有地方都接受銀聯,所以也要一張HSBC Visa Signature (4.28%) 或信銀國際Motion信用卡 (0.74%) / 渣打Smart卡 (1.19%) 作備用。 如果要用HSBC,留意需要於每一季內網上/海外累積簽賬要夠$5,000蚊先有額外回贈。 HSBC信用卡比較複雜同埋要登記promotion先有優惠,詳情請先睇咗HSBC最紅網上及海外解釋,唔係好易中咗HSBC信用卡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