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對2023年樓市看法摘要 ◆ 困擾本港樓市四大因素──疫情、俄烏衝突、股市下挫及加息已逐步淡化,市場看好2023年樓價止跌回升。 本港樓市自2021年9月樓價觸及歷史高位後,即持續回落,由當時的最高點計,樓價至今累積跌約18%,而單計2022年則跌約15%。 此輪跌市主因是受新冠疫情、俄烏衝突、股市下挫及港美持續加息四大負面因素影響。 不過,該四大負面因素在2022年末已陸續出現轉機或正在淡化,市場人士相信,倘這股良好勢頭持續,有望推動2023年本港樓市實現否極泰來,止跌回升。 以上註冊量屬二手住宅數字 美聯樓價指數(全港)乃根據全港138個著名中小型私人屋苑的成交個案,計算加權平均數,而於08至21年以100個屋苑計算;08年前則以50個屋苑計算。
首先,本地疫情一直良好受控,過去一年確診宗數持續低企,遠勝亞洲及環球其他地區及城市。 加上作為香港後盾的中國內地疫情亦較穩定,對香港來說是極大的利好條件,勢將帶動香港經濟加速反彈。 雖然近期環球有Omicron變種病毒爆發,但其殺傷力不大,而本港亦陸續進行第三針疫苗接種,估計疫情來年可繼續穩定受控、利好經濟及樓市。
樓市順風耳: 奧運 租樓 幾錢 I 香港 月租 租樓 I 超旺九龍市區 15 分鐘到中環【2021年租金】
業界一致看好2023年樓市將止跌回升,認為隨着內地與香港正常通關後,市場購買力回流,刺激樓市交投,樓價在首季有望止跌回穩,全年將回升5%至10%。 2022年本港樓價跌約15%,踏入2023年,樓市驅疫重生,多個利好消息相繼出現,首先是內地與香港正常通關在即,加快香港經濟復甦;其次是美國將會放緩加息步伐,資金重回香港,股市上升促進財富效應。 陳永傑指,今年首九個月,香港受著疫情反覆及美國加息的雙重夾擊,物業市場成交低迷,二手成交量僅2.5萬餘宗,比對去年同期減少40%,一手情況亦相若。 若香港銀行開始上調最優惠利率,相信對樓市帶來一股陣痛,但香港業主供款能力穩健。 信和置業(00083)主席黃志祥表示,預期加息周期壓力逐漸放緩,中國重新通關將為香港住宅市場提供支持,集團已為短期內營運環境正常化做好充分準備。 樓市順風耳 他又稱,隨着今年初內地與香港重新通關,兩地之商務往來逐漸回復,將會提升內地企業的租賃需求,集團會繼續加強租賃組合提升競爭力,其中黃竹坑Landmark South和元朗朗壹廣場已獲得佔用許可證。
- 高明、高覺聽得周營中擂鼓鳴鑼不止,便走出帳來。
- 大家要明白,見到樓市跌,多數人是看樓市指數去得出觀點,但影響個別單位價值因素有很多,好像地點、校網、屋苑的環境及管理等,以致想賣樓業主當時狀態,情況就好似大市升,個別股都可以跌。
- 對於不愁盤川的人士,因為過去多年樓價大漲小回,難免心存僥倖,希望保留後路,料不會即時沽樓,但若然形勢或樓市不妙,最後都會賣樓。
- 香港樓價方面,布少明預料次季樓價可升約3%,全年香港樓價估計有10%升幅,挑戰香港樓市歷史新高。
香港樓價方面,布少明預料次季樓價可升約3%,全年香港樓價估計有10%升幅,挑戰香港樓市歷史新高。 因應「新香港人」及國內人士對香港豪宅的熱烈追捧,他估計豪宅樓價有機會跑贏大市,升幅有機會可逾15%。 利嘉閣總裁廖偉強指出,2023年租金表現也可因應樓價上升而一併回升,當中中小型住宅租金於2023年料升3%;而豪宅租賃料仍相對遜色,租金來年表現料持平在原地踏步。 陳永傑續指,港府正積極研究放寬防疫措施,相信放寬入境限制可令香港經濟緩步復甦,但對樓市幫助較輕微,況且於現時經濟下行的環境下,相信需要持續的救市措施,才能挽回疲弱的經濟。
樓市順風耳: 【$1x,xxx 月租大單位】月租藍籌大屋苑 三房海景配套樣樣齊 I 一片睇晒 3 個 美孚新邨 單位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 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 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記者蔡文居/台南報導〕台南市土城正統鹿耳門聖母廟委託薪傳獎大師林增桶塑造約六樓、十九米高的「千里眼、順風耳」大將軍雕像,其中千里眼昨天雕塑成形,成為國內最高的千里眼,順風耳預估明年農曆三月完工,未來將成為當地新地標。
- 其實每年11月至1月都是樓市淡季,地產商只會推出貨尾,但不會減價,到了旺季時有了更大需求,有更多樓盤推出,就更加不會減價。
- 幾年前當人提起 深水埗 大南街 好多人都對佢有一種負面印象,但近年就完全唔同啦,大南街 搖身一變成為 文靑集中地,開左好多高檔 咖啡室 Cafe 及其他貴價商鋪,一到假日全條街嘅商鋪都大排長龍。
- 估唔到過了咁耐,我這位朋友仍然處於「等待時機」階段,今次再聽他這一番話,令我不知應如何給他反應才是。
- 加上作為香港後盾的中國內地疫情亦較穩定,對香港來說是極大的利好條件,勢將帶動香港經濟加速反彈。
4月27日,美聯布少明在媒體指出,香港樓價已從低位回升。 樓市順風耳2025 「美聯樓價指數」最新報168點,2021年至今香港樓價指數累計升幅已經有2.65%。 施永青近期接受多個報章訪問,認為現時全世界資資產價格均呈現上升趨勢,不過實際上中美關係緊張,香港在國際上的角色受到多個限制,因此樓宇價值升值成疑。 報告指出,本港置業負擔加重,主要由於市民收入下降。
樓市順風耳: 樓市走勢2021升定跌?綜合8大地產界猛人樓市走勢預測
【香港樓市2022】總結2021年樓市走勢屬先揚後受壓樓價走勢方面,預期若2022年疫情漸退,有利整體經濟及失業情況持續改善,樓價必可受惠。 樓市順風耳 個人認為,受訪者對後市的看法,反映市場在疫情悲觀情緒,預料近期樓價整固走勢將持續,繼續維持首季樓價跌約3%左右的預測。 其實,本港樓市非全無風險,由於樓價高企,令租金回報創低位,買樓投資誘因大減,只由自住需求帶動。 樓價貴已引起中央關注,住屋問題持續成社會深層矛盾,而內地大城市如北京及深圳已出招打壓樓市,例如限制借貸,香港會否跟隨仍是未知數,這些不明朗就是風險所在。 雖然二手住宅市場於上半年未破97年紀錄,但仍錄29,273宗及2,650.2億元,創2012年下半年30,263宗後的8年半新高, 而金額將創1995年下半年有記錄以來歷史次高,料僅次於1997年上半年3,060.5億元。
樓市順風耳: 香港的「樓市」,你真的懂?
香港泊車自駕旅遊 停車場收費時租日泊夜泊月租 出入口 教學影片分享 鄰近停車場 商場泊車優惠 車CAM駕駛影片.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後來,天帝昊天經過此山,千里眼和順風耳兄弟誤以為昊天為凡人,欲將其捕捉,當做食物。 天帝昊天擁有鬼神莫測的神威,很容易就將千里眼和順風耳收服,念在千里眼和順風耳兄弟有特殊能力,便將他們留在了身邊。 楊戩令軍中舞動紅旗,擂鼓鳴鑼,以迷惑千里眼和順風耳。
樓市順風耳: 最新成交
這兩個人原是棋盤山上的桃精和柳鬼,會使用很多妖術。 高明眼觀千里,人稱千里眼;高覺耳聽八方,故名順風耳。 商紂王把他倆差往前線,協助袁洪與周國的姜子牙作戰。 新鴻基地產(00016)屯門兆康NOVO LAND第2B期,昨日公布首張價單,涉及146伙,折實平均呎價約13,288元,較對上於去年8月推出的第1B期首批折實呎價低約5%。 最後,會陷入買不買樓的迷思,是因為你有想等到最低位時才買的想法,但股市指數都難估,更何況買樓涉及因素更多,因此更應做是從實際出發。
樓市順風耳: 香港樓市已破97年多個紀錄 見頂之兆?
事實上,去年樓價已調整約一成半,相信不少用家正伺機入市。 展望2023年,首季成交量有機會由谷底稍為回升,再現「小陽春」。 惟今年上半年樓市「能見度」仍低,下半年倘若有好消息或者市場明朗化,料樓市最快今年中才呈現突破,預料2023年樓價觸底反彈約5%。 作者簡介:陳海潮是利嘉閣地產研究部主管,專職樓市數據分析,緊貼市況撰寫研究報告。
樓市順風耳: 相關
蘇民峰指出,地運每20年轉一次,過去地運轉變交界年份,包括1984年、2004年,下一次轉運是2024年,屆時北區當旺,但目前不宜買北區樓,因為樓市將會下跌。 他續稱,目前講咩地運都無用,因為2004至2024年旺西南區,一個地運去到十年就見頂,所以2014年已見頂,2014年後買乜都無用,全世界都貴。 至於新界區方面,上水、粉嶺、馬鞍山、天水圍、大嶼山北岸等。 反之,下元九運下港島南區及九龍油尖旺的風水則會較遜色。 而該區有意化解運程之人士,龍震天指應多參考根據個別單位的大門方向、單位格局或馬路方位而設的擺設指南。 樓市順風耳 據龍震天的說法,背山面海與為戶主帶來好運沒有直接關係。
樓市順風耳: Replies to “奧運 租樓 幾錢 I 香港 月租 租樓 I 超旺九龍市區 15 分鐘到中環【2021年租金】”
今年首季樓價會有大約5%的下跌,而第二季方面,由於4月至5月會延續疫情的影響,不過季尾估計疫情會受控,因此預測第二季樓價會持平,另外,他又估計最快第三至第四季,樓價才會出現輕微反彈。 據中原研究部數據,若以H 樓市順風耳 按計,現時香港私樓供樓負擔比率為62.3%,較去年底上升1.2%,仍屬於可負擔的健康水平。 事實上,於樓價下跌、租金上升的此消彼長因素下,私人住宅物業的租金回報率持續保持於2.3厘以上。 據中原地產研究部資料, 7月中原城市租金指數CRI回報率報2.41%,H按息為2.22%,CRI回報率仍高於H按息0.19厘。 中原亞太區副主席兼住宅部總裁陳永傑指,現時香港按揭息率介乎2.875厘至3.375厘,較過去30年平均按息4.3厘,仍有1.425厘至0.925厘的距離,現時按息仍處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