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小型家用電器(如電風扇、咖啡機、吸塵機、風筒、微波爐等)均可回收,其他類型的小型電器(如藍芽耳機、電子辭典、電腦硬碟、遊戲機、手提 /固網電話、USB線、電線和拖板等)亦可回收。 一般家居廢塑膠均可回收,即各類飲品樽、個人護理用品樽、清潔液樽、膠袋、膠餐具、塑膠容器、包裝膠物料、光碟、光碟盒、發泡膠等。 回收車會在週末輪流到訪全港18區,回收廢舊電器和「四電一腦」。 每一個地區大約每四個月會有回收車到訪一個星期六、日,回收車會在不同地點停泊, 回收車時間表和地點會不斷更新。 此外,玻璃煮食容器及餐具、鏡、強化玻璃、玻璃窗、其他玻璃建築物料,及非玻璃物料(如陶瓷器、水晶等)亦不適宜放入玻璃樽回收桶。
但在捐贈前需要留意,部分機構可能會因為疫情關係而暫停回收,又或是對於回收物品有不同要求,想要捐錢電器前(特別是大型電器),可以先向心儀機構查詢。 若部分舊書不適合重用,回收前則需要先除雜質,如膠紙、萬字夾、書釘等。 四電一腦綠在區區2025 《綠綠賞(電子)積分計劃》的試驗期原定為一年,參考計劃的成效及市民意見,環保署正著手延長有關積分計劃。 除了「四電一腦」電器,其他小型電器,如電飯煲、焗爐、多士爐、風扇、抽濕機、吸塵機、風筒、手機、相機等,全部都可以在「綠在區區」回收。 而且更可以登記「綠綠賞」智能積分卡或「綠綠賞」手機APP,一邊回收一邊儲積分換禮物,每件電器相等10分積分。
四電一腦綠在區區: 金鐘道政府合署 – 香港金鐘道66號
因此,我們將標準化回收物分類推廣至「回收環保站」,希望統一的分類要求可令市民對整體「綠在區區」設施的指引更清晰,幫助我們推廣乾淨回收,令更多市民參與。 環保署在2005年1月推出家居廢物源頭分類計劃,目的是透過鼓勵及協助物業管理公司於屋苑/住宅大廈範圍內提供廢物分類回收設施,方便居民參與廢物源頭分類,以提高回收物料的收集數量和減少廢物的棄置量。 四電一腦綠在區區2025 電器回收後,可以加工或分拆零件轉售及再用,減少電子廢物對環境的傷害。 屯門環保圓(WEEE PARK)是為配合廢電器計畫而興建的,裡面擁有非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及回收設施,用先進科技把舊電腦電器除毒、拆解和循環再造,轉化為有價值的物料。 「四電一腦」計劃提供方便的回收渠道,妥善收集要棄置的舊電器。 市民現時購買「四電一腦」,可享有由銷售商提供的法定免費除舊服務,上門移走一件同類的舊電器。
- 如果要送走電腦,最好妥善將電子儀器格式化,保護個人資料安全及私隱。
- 透過《綠綠賞(電子)積分計劃》,市民於提交一些市場價值較低的回收物(例如塑膠及玻璃樽),亦可獲得綠綠賞積分,以鼓勵市民進行乾淨回收。
- 《綠綠賞(電子)積分計劃》下的禮品包括日常生活用品及糧油乾貨,也有環保產品。
- 市民於提交回收物時,只需出示綠綠賞積分卡背後或由綠綠賞手機應用程式所產生的會員號碼二維碼影像,即可賺取相應綠綠賞積分,累積綠綠賞積分可兌換由環保署提供的禮品。
- 四電一腦的「四電」是指冷氣機、雪櫃、洗衣機、電視機,而「一腦」即是電腦產品,包括電腦(上電腦、手提電腦和平板電腦)、打印機、掃描器及顯示器。
- 若部分舊書不適合重用,回收前則需要先除雜質,如膠紙、萬字夾、書釘等。
- 回收前需要去膠紙、除雜質(如萬字夾、書釘等),並且切勿濕水。
因此,一般工商業界可繼續按現行做法來處理其營運所產生的廢物,將可回收物料收集、重用或循環再造。 部分完好塑膠玩具為可重用物資,鼓勵市民捐贈予有需要人士及機構。 若玩具已損壞未能重用,則回收前需要先把金屬配件與塑膠分開(例如拆螺絲)。 《綠綠賞(電子)積分計劃》下的禮品包括一些較受街坊歡迎的日用品,如麵食、米、食油及調味料,及環保用品例如竹漿廁紙、毛巾及環保回收袋。 我亦時常推出更多種類的禮品,以持續吸引市民參與乾淨回收。
四電一腦綠在區區: 香港小童群益會 – 灣仔駱克道3號八樓
市民於提交回收物時,只需出示綠綠賞積分卡背後或由綠綠賞手機應用程式所產生的會員號碼二維碼影像,即可賺取相應綠綠賞積分,累積綠綠賞積分可兌換由環保署提供的禮品。 我們鼓勵市民使用綠綠賞手機應用程式,及與家庭成員分享會員號碼,加快賺取積分。 綠綠賞會員亦可於各「綠在區區」,包括「回收環保站」、「回收便利點」及「回收流動點」向職員查閱綠綠賞積分。 四電一腦綠在區區2025 「綠在區區」品牌以「綠」字為概念,取諧音數字“6” 為標誌,其設計亦與英文“GREEN” 的字首“G”及常見循環再造標誌的形態相近,寓意綠色生活無處不在,「綠綠」無窮。
除了在住宅樓宇進行廢物分類外,市民也可把回收物料帶到社區內多個收集地點。 「綠在區區」社區回收網絡由回收環保站、回收便利點及回收流動點所組成,至今已有超過160個公共收集點,接收塑膠、玻璃樽、小型電器、四電一腦、慳電膽/光管、充電池,以至廢紙及金屬等常見的回收物。 除了支援社區回收,「綠在區區」亦會透過舉辦多種環保教育及宣傳活動,從多角度把綠色生活文化注入社區。 環保署於 2003 年 1 月分別委託了香港明愛及聖雅各福群會在全港推行電腦及電器用品的回收試驗計劃。 四電一腦綠在區區 鑑於該計劃得到初步成功,環保署於2005年第4季在前身為九龍灣廢物轉運站的九龍灣綜合回收中心設立一個電器和電子設備區域回收中心,配合當時推行的整體廢物源頭分類回收計劃。 因此,循環再造的工序在2005年開始遷往九龍灣綜合回收中心進行。
四電一腦綠在區區: 回收電器有門路
坊間有不少非牟利機構如明愛、香港青年協會、保良局、救世軍及國際十字路會等。 四電一腦綠在區區 環保處設立了不同的社區回收中心、回收流動點以及廢舊電器回收車,方便接收不同地區市民的廢棄家電。 到環保處回收網絡回收舊電器,更可參與「綠綠賞」計劃,儲分換領不同生活用品。 四電一腦是一個生產者責任計劃,由2018年起開始實施,相關的電器及電子產品廢物都必須交由持牌的回收設施作適當處理、拆解及循環再造,以解決廢物處置及電子污染問題。 如果想回收電器,環境保護署提供了3個途徑——綠在區區回收站、廢舊電器回收車及上門回收營辦商,方便市民進行回收舊電器。
- 透過四電一腦計劃,相關廢電器電子產品必須交由持牌回收設施作適當處理、循環再造及轉廢為材,長遠解決過往在運送、貯存和拆解過程不當處理而可能污染土地和環境的問題。
- 估計項目總共向7800個受助家庭送出超過25000件經修復的電器。
- 當然,除了捐贈或是送到回收點外,你也可以將不要的舊電器出售,延續電器本身使命!
- 只要拍張相片,連同舊電器的資料放到二手交易平台、社交網站,即可找到買家(或是同樣以免費方式捐出去),部分買家更願意自行上門取件,可以減卻不少麻煩。
- 上門的「除舊服務」只包括搬走舊電器,所以事前應該要先將需要棄置的 「四電一腦」電器,移除裝置接駁,以便回收人員收走。
- 除了回收站,環保署還在全港18區設立22個「回收便利點」,所有「回收便利點」將於2020年年底前陸續投入服務。
- 「綠在區區」至今已有超過160個公共收集點,接收9種常見回收物。
市民於「綠在區區」回收點提交回收物時,只需出示「綠綠賞」手機應用程式的二維碼或智能積分卡(或印於積分卡面背後的二維碼影像),即可賺取相應的「綠綠賞」電子積分以兌換禮品。 其實自從政府推出四電一腦回收計劃後,換新家電已經變得相對方便。 但有時想處於舊電器,不一定同時買新的,那這些舊電腦、家電就可以透過捐贈、二手電器回收及社區回收中心等途徑處理。 立即看看Cosmo整理的4個回收電器方法及3大回收注意事項吧。 四電一腦綠在區區 透過四電一腦計劃,相關廢電器電子產品必須交由持牌回收設施作適當處理、循環再造及轉廢為材。 這長遠解決了過往在運送、貯存和拆解過程不當處理而可能污染土地和環境的問題。
四電一腦綠在區區: 1 回收環保站
送走舊電器前,應先作簡單清潔以保持衛生,方便要處理回收程序的前線工作人員。 如果要送走電腦,最好妥善將電子儀器格式化,保護個人資料安全及私隱。 你也可以到環境保護署網頁,查看持牌處理、再加工或循環再造電器廢物人士或公司名單。 四電一腦綠在區區 社區環保站「綠在區區」及其流動街站,亦回收「四電一腦」和其他家電,提供另一方便市民大眾回收舊電器的地區途徑。 各「綠在區區」更有不同回收有賞計劃,可以儲印花換禮品,環保減廢又加分。
四電一腦綠在區區: 回收電器方法2. 社區回收:「綠在區區」計劃
家中如要丟棄舊電器「四電一腦」(即洗衣機、雪櫃、電視機和冷氣機,以及電腦、打印機、掃描器和顯示器),記得要依照環境保護署(環保署)規定回收途徑,切勿胡亂棄置。 由即日起至2月11日,在環保署「綠在區區」及「回收流動點」提交8種指定回收物(包括四電一腦),更可享「綠綠賞」雙倍積分,可兌換麵食、日用品等禮品。 收集點包括參與計劃的屋苑及工商業大廈 和 14個公眾回收點 。 仍可操作的電腦,經翻新後,會經慈善團體,轉贈給有需要人士。
四電一腦綠在區區: 回收網絡
我們鼓勵市民建立廢物源頭分類的習慣,把更多種類的可回收物進行乾淨回收。 我們亦希望通過有關要求讓市民更珍惜綠綠賞積分卡,並多加使用。 各個參與的屋苑亦可定時舉辦大型的回收活動,來集中收集其他種類的可重用及可回收物料,例如舊衣服、舊電器和舊電腦等,然後再轉交回收商。
四電一腦綠在區區: 方法3:自攜到「綠在區區」 回收同時儲積分
雖然政府在廢物減量的工作上擔當了主導的角色,但社會大眾的參與同樣重要。 於2021年2月公布的《香港資源循環藍圖2035》,以「全民減廢‧資源循環‧零廢堆填」為願景,提出應對至2035年廢物管理挑戰的策略、目標和措施。 除了回收站,環保署還在全港18區設立22個「回收便利點」,所有「回收便利點」將於2020年年底前陸續投入服務。 同樣地,按下以下項目的超連結,可以去到相關環保站的Facebook平台專頁,了解該站的開放時間及最新資訊。 四電一腦綠在區區2025 綠在區區接受電器,除了「四電一腦」電器,其他小型電器,如電飯煲、焗爐、多士爐、風扇、抽濕機、吸塵機、風筒、手機、相機等,全部都可以回收。 而且在「綠在區區」回收,更可以登記「綠綠賞」智能積分卡或「綠綠賞」手機APP,一邊回收一邊儲積分換禮物,每件電器相等10分積分。
四電一腦綠在區區: 回收途徑三:致電回收營辦商
除了支援社區回收,亦會透過舉辦多種環保教育及宣傳活動,從多角度把綠色生活文化注入社區。 《綠綠賞(電子)積分計劃》是環境保護署(環保署)於2020年11月16日推出,通用於全港所有「回收環保站」、「回收便利點」及「回收流動點」的資源回收獎勵試驗計劃。 當市民攜帶8種回收物(即:塑膠、玻璃容器、小型電器、慳電膽、光管和充電池、四電一腦、廢紙及金屬)到上述社區回收網絡進行乾淨回收,可透過綠綠賞積分卡獲取積分,以換取小禮品如麵食、調味料、毛巾等。 就算並非要買新「四電一腦」,也可以使用這個回收服務,經收集的舊電器將送交下游的循環再造商跟進處理。
四電一腦綠在區區: 回收點:
香港的地理環境狹小,卻要應付大量廢物,我們實在有需要了解如何可以改善這個情況。 因此,我們必須立即行動,一起肩負減少及回收廢物的責任。 由2020年11月16日起,環保署推出「綠綠賞」智能積分卡,每次提交回收物,都可以賺取相應的「綠綠賞」電子積分以兌換禮品。 全港現時已有11個回收環保站(前稱「綠在區區」)投入服務。 四電一腦綠在區區2025 另一方面,由香港明愛推行的電腦用品回收試驗計劃大受巿民歡迎,回收和處理的廢電腦和電腦配件約有15萬件。
四電一腦綠在區區: 環保署設四電一腦免費回收熱線
報紙書刊、辦公室用紙、瓦通紙(即紙皮)均可回收,其他類型的廢紙(如教科書、補充練習、學校筆記簿)等亦可回收。 回收前需要去膠紙、除雜質(如萬字夾、書釘等),並且切勿濕水。 訂閱後能閱覽名家專欄及專題報道,更可參與會員Live Chat。 現時已有9個回收站投入服務,按下以下項目的超連結,可以去到相關環保站的Facebook平台專頁,了解該站的開放時間及最新資訊。
餘下的舊電腦,則會交由指定的回收商拆件,由用的零件和物料,會用以回收循環再造。 環境保護署於2015年起,在全港18區推動「綠在區區」計劃,我們可以將舊電腦電器送往「回收環保站」、「回收便利點」及「回收流動點」,轉廢為材。 環保署不但可以回收電腦電器產品,例如「四點一腦」和小型電器,更接受廢紙、金屬、塑膠、玻璃樽、慳電膽、光管、充電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