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貢地政處會諮詢消防處的意見,按個別情況審慎考慮每宗申請。 本文向有意購買西貢村屋的人士/西貢地產代理闡釋,在訂立西貢村屋買賣合約前必須注意的重要事項,但內容僅屬一般性質資料,並非巨細無遺,亦不會詳述交易的一切細節。 文中同時介紹西貢物業代理/西貢地產代理須向賣方及買方出示以供查驗的各種文件,西貢地產代理以證明賣方擁有土地的業權或有權興建有關之西貢村屋。 西貢地產代理/賣方的業權 – 賣方應出示有關之西貢村屋所在土地由政府發出的租契或批約的正本或核證副本,西貢地產代理以證明他擁有這西貢村屋的業權。 倘租契附表或新批約所載的地段資料,顯示有關地段並非「屋地」或其他建築 物,有關土地應已獲政府發出建築牌照,准許將租契或新批約訂明的原本用途,改變為建築用途。
加拿大移民、難民及公民部7月24日就「支持香港居民來加拿大特別措施指引」發表更新公告,指撤銷在涉及家庭團聚、學生和永久居留的優先處理部份,香港居民不再享有優先處理權。
早禾居: 沙田十景
1988年佔地約8公頃的沙田公園啟用,以中式園林設計,設有園藝花園、流水景色、露天廣場及演奏台等特色設施。 政府正計劃興建天橋連接沙田市中心唯一未被連接的新城市中央廣場,除了可方便遊客外,亦讓市民更快捷到達沙田政府合署,無需繞經沙田站。 但至今因排頭村居民以天橋會破壞該村居民生活環境及百多年的風水為理由,加上因為財政問題而並未獲得接納,所以仍未興建該天橋,現時前往該處仍然要途徑沙田站的上蓋行人天橋前往。 除了以上較大型的購物商場外,沙田市中心附近還有沙田廣場、希爾頓中心及偉華商場。
- 在特殊的情況下,申請建屋的地點如獲批准在斜坡上進行地盤平整工程,申請人必須聘請認可人士或認可工程師,向建築事務監督提交地盤平整圖則請求批准。
- 第1期已於2004年10月落成,而第2期工程已於2007年完成,第3期已於2016年11月完成,總樓面面積達330,000平方米。
- 自此沙田這個名稱便逐漸越來越被廣為人知,瀝源這個名稱卻反而慢慢被人遺忘。
- 現時沙田市中心有14條行人天橋(包括新城市廣場連接南北兩翼的行人天橋,最遠連接至禾輋邨美和樓,全長超過2公里)連接各大商場,令沙田市中心成為一個大型購物中心,亦使該地帶成為新界東的最主要購物區)。
- 批約條款 – 倘擬興建西貢村屋土地的租契或新批約規定,須在展開建築工程前提交建築圖則的書面批准,則賣方應出示該書面批准(見上文第3.1 段)。
- 位於火炭半山的穗禾苑為沙田最早落成的居屋屋苑,亦是為居者有其屋計劃第一期的其中一個屋苑,於1983年正式落成。
現時沙田市中心有14條行人天橋(包括新城市廣場連接南北兩翼的行人天橋,最遠連接至禾輋邨美和樓,全長超過2公里)連接各大商場,令沙田市中心成為一個大型購物中心,亦使該地帶成為新界東的最主要購物區)。 沙田區本來只是沙田海及城門河兩岸的填海地,包括大圍、火炭、沙田市中心、石門、小瀝源、圓洲角、九肚山及馬料水等地方。 但沙田區今日已擴展至馬鞍山一帶,包括烏溪沙等地方。
早禾居: 早禾居-Floral Villas
「認可西貢鄉村範圍」一般指環繞某認可西貢鄉村周圍300呎的地方,申請在這範圍內建造西貢村屋將可獲得考慮。 不過,申請建屋地點如在環繞認可西貢鄉村周圍超過300呎的地方,但位於「發展審批地區圖」或「分區計劃大綱圖」上已劃為「鄉村式發展」用途,則申請亦可獲得考慮。 根據上述條例,申請人在展開任何建築工程之前,除非由認可人士擬備的圖則已獲建築事務監督正式批准,否則必須先取得西貢地政專員發出的豁免證明書。 業主並須向西貢地政專員分別申請地盤平整工程及渠務工程豁免證明書。
賣方必須是西貢村屋所在土地的承租人,或新批約的承批人,或為承租人或承批人的業權繼承人或承讓人,其業權並已根據《土地註冊條例》(第一二 八章)的規定,在有關的新界區土地註冊處登記。 轉讓限制 – 根據西貢村屋小型屋宇政策(見註1) 向西貢原居村民批出的土地或發出的建築牌照,通常附有條文,限制土地的售賣或以其他方法轉讓。 即使在土地上的發展已經完成,此等限制條文可能仍然有 效,例如西貢地產代理/西貢村民須向政府繳付額外的地價,才可將限制條文撤銷。 西貢地產代理及買方必須細閱這些文件,查核這些限制條文是否仍然適用,或是否已由西貢地政專員發出修訂書或同意書撤銷。
早禾居: 註冊日期 單位地址 面積 成交價 呎價
早在1950至60年代沙田尚未發展為新市鎮時,大埔道已設「沙田酒店」。 在興建公共屋邨同時,香港房屋委員會同時計劃興建居屋屋苑。 早禾居2025 位於火炭半山的穗禾苑為沙田最早落成的居屋屋苑,亦是為居者有其屋計劃第一期的其中一個屋苑,於1983年正式落成。 而沙田區首個私人參建居屋的屋苑則為海福花園,於1985年入伙。
- 而位於沙田市中心的沙田大會堂於1987年啟用,為繼香港大會堂後的香港第2個大會堂。
- 由於本區接近河流,因此當地的居民往昔以務農為主。
- 沙田區(英語:Sha Tin District)是香港十八區的其中一區,位於新界的東部,面積約6,927公頃。
- TS Tower位於香葉路43號,地理位置優越,四通八達,港鐵及其他公共交通工具皆可到達。
- 恒生管理學院於2010年註冊成為一所專上學院,由恒生商學書院成立及轉化而成。
而沙田新市鎮以填海造地方式,將沙田海兩岸的海域利用海堤填海而慢慢變成土地,餘下中央比較深水的地方,成為原來城門河的延伸。 1988年沙田裁判法院及沙田中央圖書館(現稱沙田公共圖書館)啟用。 早禾居2025 而位於沙田市中心的沙田大會堂於1987年啟用,為繼香港大會堂後的香港第2個大會堂。
早禾居: 早禾居附近屋苑
翡格 (前身為LBP酒店)由集團營運,位於香港中環的中心地帶,只需數分鐘步行路程可達西營盤及上環港鐵站、澳門客運碼頭和巴士站。 早禾居2025 酒店設有46間無煙客房,提供三款雅緻客房︰豪華客房及套房、商務套房及尊貴白金套房。 值得注意的是,非常榮幸地從2013年到2019年,每年均獲得世界上最大的旅遊網站TripAdvisor頒發的卓越證書。 早禾居位於幽靜的西貢早禾坑,依山而建,被翠綠樹木包圍,自成一隅,盡享綠色寧靜生活。 俯瞰南中國海的各式單位居高臨下,包括28個單位、41間獨立屋及9間大面積獨立屋,實用面積約900-3,970平方呎。 屋苑內有私人會所,設施包括綜合球場、遊樂場、泳池及健身室等;跑道和緩跑徑;以及健身房和多功能室。
早禾居: 早禾居 近期成交
唯政府各部門多年來一直以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來作標準,認為毋須興建有關社區設施,因而備受批評。 沙田體育會成立於1982年,積極培訓優秀運動員,亦為居民提供各項體育項目訓練班及比賽。 同年沙燕棒球隊成立,得到時任沙田政務專員的曾蔭權支持,成為全港首支華人少年棒球隊[11]。 早禾居2025 及至從1984年起舉辦的沙田龍舟競渡,每年端午節均吸引不少健兒到沙田城門河上較量,很多公司亦派員參賽同歡,同時亦催化了香港龍舟運動的普及化。
早禾居: 早禾居 位置地圖
當局亦會收取政府按特惠率計算的地價,但在批出免費建屋牌照供建造小型屋宇時,則會免收地價。 對於在收地、清理、平整地盤或基礎設施方面使用過公帑的土地,所收取的地價將會較高。 須注意的重要事項在不合適的陡峭斜坡上建造西貢村屋的申請,通常不會獲得批准。 在特殊的情況下,申請建屋的地點如獲批准在斜坡上進行地盤平整工程,申請人必須聘請認可人士或認可工程師,向建築事務監督提交地盤平整圖則請求批准。
早禾居: 西貢放盤平均呎價
本頁顯示的樓盤說明和相關信息均由地產代理或業主或第三方提供的樓盤資料。 OneDay不保證或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承擔任何責任。 西貢區的大網仔@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521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11,526人。 主要街道包括西貢躉場、西貢南山、西貢新安村、西貢龍尾。 另外,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逸瓏園,南山,西沙小築,大網仔,大環。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38,330,年齡中位數為 早禾居 42.4歲。
早禾居: 公共設施
除根據西貢村屋小型屋宇政策發出的土地批約或建築牌照外 ,集體契約或其他土地批約通常沒有訂立轉讓土地 的限制條文。 不過,買方應當查閱契約或批地文件 早禾居 ,西貢地產代理以確定是否訂有此類限制條文。 沙田區(英語:Sha Tin District)是香港十八區的其中一區,位於新界的東部,面積約6,927公頃。 此外沙田區有四個輕工業區,包括大圍、火炭、小瀝源及石門。
早禾居: 3廁,海景,連車位,獨立屋早禾居出租單位 西貢
沿線建有多個公共屋邨及私人屋苑,服務範圍內共幾十萬居民居住,被稱為「街坊鐵路」,現時馬鞍山綫車廠設於大圍站與顯徑站間。 2020年2月14日落成的屯馬綫一期,在沙田區增設顯徑站。 及後因香港中文大學、沙田馬場建成及沙田新市鎮的迅速發展,加設大學站、馬場站、火炭站及大圍站,以紓緩沙田站的壓力。 早禾居2025 時至今日,沙田區有着最多港鐵東鐵綫車站,總共有5個,馬鞍山綫落成後,沙田成為全港最多重型鐵路車站的地方,共15個車站。 另一方面,1982年沙田至九龍一段的九廣鐵路(英段)被電氣化,現時東鐵綫車廠設於火炭站旁。
早禾居: 區議會
另外,位於馬鞍山烏溪沙的富寶花園落成,是香港最大規模的私人參建居屋計劃屋苑,總共有4,200個單位。 現時,沙田共有18個居屋屋苑及7個私人參建居屋屋苑。 現任沙田區民政事務專員為柯家樂女士,於2021年5月14日接替黃展翹出任該區專員。 [7]作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代表負責監督、落實及統籌地方行政計劃在區內的運作,確保當局適當地跟進區議會所作出的建議及促進區內居民參與地區事務,並向政府反映社區的各階層人士所關注的事務及問題。 TS Tower是一個綜合式發展項目,位於舒適而優美的港島南。
1980年代香港政府決定擴大原先規劃容納大約360,000人的規模,並將馬鞍山納入沙田新市鎮發展的一部份,使沙田區發展至現時的規模,而沙田區議會亦於1981年4月成立。 香港科學園坐落於新界大埔區白石角,東南面則屬於沙田區,鄰近香港中文大學,佔地約22公頃。 是一個以高科技及應用科技(包括電子、生物科技、精密工程及訊息科技和電訊)為主題的研究基地,現由香港科技園公司管理。 香港科學園除了向企業提供科技支援、研究發展外,並提供服務式住宅及健身中心等消閒設施。 第1期已於2004年10月落成,而第2期工程已於2007年完成,第3期已於2016年11月完成,總樓面面積達330,000平方米。 科學園三期西面現進行擴建計劃,於2016年11月22日舉行動土儀式,預計在2020年落成。
1910年九廣鐵路通車,並於沙田村附近設立一火車站,名為沙田站。 自此沙田這個名稱便逐漸越來越被廣為人知,瀝源這個名稱卻反而慢慢被人遺忘。 1920年代澳籍華僑劉希成購入沙田站附近一帶鹹水田,但卻未作發展[2]。 1937年的一場風災,使大埔潮水上漲至6米以上,潮水由吐露港倒灌進沙田海,並使兩岸大片土地遭淹沒,造成嚴重傷亡。 1950年沙田站附近的大塊農地(即現時新城市廣場一帶)被劉希成兒子劉瑞發展為沙田墟[2],並於1956年正式落成,佔地15萬呎,而沙田墟所售賣的雞粥及燒乳鴿亦遠近馳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