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屋聯會主席王坤昨日相信當局三年內亦未必可以百分百處理「優先處理寬敞戶」,但就指房委會政策實事求是。 他指出公屋寬敞戶增幅正逐年下降,受環境轉變的影響,公屋未來設計會以小單位為主,相信寬敞戶會再進一步減少。 房署提供調遷機會給公屋租戶遷往其年長父母或年青一代現居的屋邨以便互相照顧。 凡居於公共屋邨的年長父母可提名一名兒女或兒女配偶申請是次調遷計劃,而年青一代家庭則可提名其父母或外父母申請調遷。 運房局回覆立法會議員質詢,指至今年4月底房委會共批出約340宗申請,當中72戶已接受編配。
你說一些悲情的說話,立法會可以撥款,但是撥款之後,只是增加三萬個單位,剩下七萬個劏房戶又如何處理? 李家超作為特首,必需要弄清楚他的團隊如何分工,局長做什麼,署長做什麼,而不應該縱容把本來由房屋署起樓的工作,交由房屋局去做的奇怪不合理現象。 所有符合資格的受影響住戶均可獲發放『住戶搬遷津貼』以協助他們支付部分搬遷費用。 視乎家庭人數,津貼金額由10,270元至30,600元不等。 此外,符合安置資格的一人和二人住戶可選擇領取單身人士津貼/二人家庭津貼,以代替接受公屋或中轉房屋的安置。
優先處理寬敞戶60歲: 家庭入息超5倍或總資產超入息100倍須遷出
政府官員和問責局長要記得︰政策就是和「法」有關,中央以法治國,香港也需要一樣,例如修訂「劏房租管」。 惡劣的劏房情況需要透過「法」去改善生態環境,淘汰一些劣質劏房,讓租客能夠獲得一個舒適發展的合理生活環境,這才是政策局要做的首要任務。 優先處理寬敞戶60歲2025 簡約公屋的三萬個單位如何能夠解決十萬戶、約22萬人的劏房問題 優先處理寬敞戶60歲2025 ? 它們的造價成本和中轉屋非常接近,若果它們的成本是中轉屋的一半,需要特事特辦,不用招標,直接去做,節省金錢,那我覺得讓房屋局直接去處理,是值得一試的。 但是房屋局現在是用傳統的官僚模式處理這個簡約公屋的問題,根本上就是畫蛇添足。 房屋署2019年推出試驗計劃,以鼓勵在寬敞戶政策下獲豁免的70歲或以上全長者寬敞戶,把面積較大的公屋單位交還房委會。
- 現在的情況很奇怪︰不是說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負責房屋規劃問題嗎,為什麼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又出來發言呢?
- 這些安排目的在鼓勵租戶自願遷往有獨立設備的公屋單位,以及加快改建一型設計長者住屋及「改建一人單位」的改建進度。
- 不過,王坤稱目前有年長寬敞戶向他投訴,自己不是在「優先處理寬敞戶」的名單中,於三年內毋須調遷,但就已經收到房委會的通知信,提及該戶主屬寬敞戶,須遷至較小單位;年長寬敞戶指信件如「定時炸彈」,直斥房委會提早出信令住戶徒增困擾。
- 房委會去年初通過寬敞戶政策檢討,繼續沿用過往政策,凡有殘疾家庭成員或年屆70歲或以上年長家庭成員的住戶,就會從寬敞戶名單中剔除。
- 根據房委會資料顯示,計劃推出半年,共批准約270宗申請,並向約90戶發出「配房通知書」,當中僅13戶最終願意調遷,約60戶拒絕接受所編配單位,即約僅15%住戶最終願意調遷,調遷率偏低。
- 隨著家庭成員搬離公屋單位及離世,仍然居住在該單位家庭就會有機會被列為寬敞戶,要求遷往較小的單位。
另外,房協轄下屋邨上月起加租8%,民建聯立法會議員葉國謙表示,居民並非反對加租,但他們的人工不一定隨通脹上調。 他又要求房協可仿效房委會設立租金援助制度,而非只安排有需要住戶轉至租金較低的單位。 署方又指,處理寬敞戶個案時會留有彈性,情理兼備,例如有關住戶有醫生證明或社署文件,可獲酌情考慮。 署方亦會向需搬遷住戶,安排原邨或原區安置,有關住戶有3次選擇單位的機會,同時有搬遷津貼。 政府應該鼓勵健康商業模式的「劏房」,大家算一算,十萬個劏房戶,劏房月租中位數為 4,800 元,即是每月5億、每年60億的經濟生態。 數據參差就是因為政府沒有真正認真研究,只是做少量家訪,做公關show,沒有真正落區做調研去看清楚究真實居住環境怎樣,向市民說清楚目前十萬劏房戶的居住問題以及公屋輪候冊24萬申請者的真實情況是怎樣。
優先處理寬敞戶60歲: 檢討寬敞戶政策 加快公屋調遷
香港房屋委員會昨宣布,在今年1月至6月期間,公屋租戶如有短暫經濟困難未能及時繳交租金,可向房委會申請暫緩發出遷出通知書。 若申請獲批,房委會將在這段期間暫緩向該些租戶發出有關通知書。 租戶可聯絡所屬屋邨辦事處或中轉房屋辦事處,以了解安排的詳情。 有大埔廣福邨居民於網上發文訴苦,指家中廁所室內喉管出現嚴重滲漏問題。 她兩度向房屋署反映問題,署方卻只3次派員入屋拍下情況,未有即時處理。 帖文引起熱議,並引起當區區議員注意及提供協助,最終於發文5小時後房署便派員上門完成維修。
過去5年,房委會平均每年處理約2,200宗「優先處理寬敞戶」個案,而新增優先處理個案每年約為2,100宗。 根據公屋租約規定,每個公屋單位只供戶主和名列在租約上的家庭成員居住。 如有成員出生、死亡或家庭狀況有所改變,戶主必須立即通知所屬屋邨辦事處或分區租約事務管理處,讓房屋按現行政策處理個案。 反觀房協處理寬敞戶政策,則與房委會不同,房協由2015年8月1日起實施,如所有的家庭成員年滿65歲或以上,則可不用遷往較細面積的單位。
優先處理寬敞戶60歲: 房委會公屋寬敞戶增至近8萬戶 長者住戶免租調遷計劃僅72戶參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陳廣盛)房委會去年年中全面放寬公屋寬敞戶計算標準,並於去年10月起生效。 房委會表示,扣減26,300個已剔除於寬敞戶名單中有殘障或年滿70歲或以上家庭成員的住戶後,須要處理的寬敞戶個案約有28,200個, 當中「優先處理寬敞戶」個案約佔7,600宗,未來3年將會集中處理。 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今日(8日)決定將一項涉及公屋長者寬敞戶的計劃恒常化,讓所有家庭成員均年屆70歲或以上的公屋寬敞戶調遷至面積合適的單位後可享全免租金,並同時將計劃優化,以及擴大涵蓋範圍至更多年屆70歲或以上的住戶。 至於「非優先處理寬敞戶」的家庭,房署並無調遷的期限,但租戶可因應其需要而選擇不按調遷次序,由房署安排其調遷前合面積標準的公屋單位,並可獲發放住戶搬遷津貼。 現時房委會的一貫政策是根據租戶的家庭成員人數,按既訂的居住面積標準,編配合適的公屋單位。 不過,一些租戶在承租單位後,會因家庭成員遷出、離世、結婚、移民等原因,使餘下的租戶家庭成員享有的平均居住面積遠超原定的標準,成為「寬敞戶」。
優先處理寬敞戶60歲: 政府擬補貼輪候公屋3年市民 單人可獲1250元二人獲2200元
解決22萬人的劏房問題,不是一個政府部門的責任,就算立法會批淮撥款興建三萬個簡約公屋單位,大家拍手鼓掌,歌頌房屋局的豐功偉績,大讚3萬個公屋單位很好! 香港現在有十萬個劏房戶,那麼剩下來的7萬劏房戶怎樣處理呢? 政府官員說話要經大腦,不應該隨便像電視劇一樣,說出一些口號式標語。 當然,政府官員會說︰「有好過無。」那麼我也會說︰不知道政府官員是「有好過無」還是「無好過有」。 這些安排目的在鼓勵租戶自願遷往有獨立設備的公屋單位,以及加快改建一型設計長者住屋及『改建一人單位』的改建進度。
優先處理寬敞戶60歲: 工務小組通過新界西公屋工地平整撥款 議員憂西鐵「逼爆」
房委會於 2007 年 5 月通過處理寬敞戶的中期措施,成為寬敞戶。 本報就寬敞戶政策向房屋署查詢,署方回覆指過去3年,「優先處理寬敞戶」調遷至合適面積的單位,每年平均約有1,000宗;另外,每年平均收到約3,000多宗濫用公屋的舉報,最常見是丟空單位。 房委會在2019年推出「長者寬敞戶全免租金試驗計劃」,以終身免租來吸引「全長者」住戶調遷到較細單位,但實施一年多只有72宗成功調遷,相對於現有近8萬個「寬敞戶」及每年近4千戶的增長速度,明顯是杯水車薪。 而且根據定義,該等「全長者」住戶早已被剔出「寬敞戶」名單。 上述情況導致「寬敞戶」數目近年急速上升,由2017年的約6.3萬戶,累積增至今年3月份的7.9萬戶,平均每年增加逾3,900戶。 對於「優先處理寬敝戶」,房委會過去5年平均每年可處理約2,200宗個案,但同期又每年增加約2,100戶,當中已扣除因年齡遞增而自動剔出名單的住戶。
優先處理寬敞戶60歲: 寬敞戶調遷 殘障或70歲以上可剔除
至於「非優先處理寬敞戶」(註一)的家庭,目前而言,我們並無調遷的期限,但他們可因應其需要而選擇不按調遷次序,在房委會安排其調遷前自願遷往面積較合適的公屋單位,並可獲發放住戶搬遷津貼;及在資源許可下,獲配新落成屋邨的單位。 房委會去年初通過寬敞戶政策檢討,繼續沿用過往政策,凡有殘疾家庭成員或年屆70歲或以上年長家庭成員的住戶,就會從寬敞戶名單中剔除。 至於60至70歲的家庭成員,則會放於寬敞戶名單的最後位置。 優先處理寬敞戶60歲 此外,亦會向「優先處理寬敞戶」提供最多三次房屋編配,以及最多三個月的免租期作為誘因。
優先處理寬敞戶60歲: 寬敞戶 60歲
房委會去年推出計劃,所有家庭成員均年屆70歲或以上的長者寬敞戶,可申請計劃調遷至面積較小的公屋單位,並可享全免租金。 房委會每年會預留300個公屋單位以先到先得方式編配,並向申請住戶提供搬遷津貼,以及提供最多3次的房屋編配。 【on.cc東網專訊】香港房屋供應緊張,房屋委員會去年12月推出「長者寬敞戶全免租金調遷試驗計劃」,鼓勵長者寬敞戶由大屋搬細屋,並可享全免租金,以騰出更多大單位予有需要家庭。
優先處理寬敞戶60歲: 申請公屋入息及資產上限2022
市場注視下周美國公布最新通脹數據,以及日本政府向國會提交新任央行總裁人選。 優先處理寬敞戶60歲 歐元兌美元跌至1.068左右,英鎊兌美元報1.206,美元兌日圓報131.4。 但有不少人批評正是發文者的心態,令長者獨居卻佔用足夠幾個人住的大地方,「後生要成家立業既就等到十年八載,老人就霸住市區大單位食社會資源」、「我五個人都係住緊三百幾呎,樓主反而想比個老人家一個人,唉,資源錯配到⋯」。 優先處理寬敞戶60歲 荃灣是香港第一代衞星城市,福來邨是該區首個公共屋邨,一九六三年入伙,有九座共三千一百個單位,面積介乎二百五十八至四百八十九平方呎,居民約七千五百人。
優先處理寬敞戶60歲: 【施政報告】現金津貼輪候公屋基層家庭 資助額為綜援金額一半
但有組織擔心搬遷寬敞戶需佔用大量細單位,勢將出現與輪候冊單身人士爭位的問題。 租戶若因家庭成員刪除戶籍而成為「寬敞戶」,便須遷往房委會認為居住面積符合其家庭人數的公屋單位。 為鼓勵「寬敞戶」調遷,所有「寬敞戶」在遷往細單位後可獲發放「住戶搬遷津貼」,並在資源許可下,可獲提供調遷至新屋邨的機會。 (一)及(二)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的一貫政策是因應公共租住房屋(公屋)單位的住戶人數,按照既定的編配標準編配單位。 由於一些公屋住戶家庭成員遷出或離世後,餘下家庭成員享有的居住面積或會超逾既定標準,根據現行租約規定,這些寬敞戶須遷往房委會認為面積合適的公屋單位。
優先處理寬敞戶60歲: 單位面積超過25平方米被界定為寬敞戶
今日的小組委員會會議亦通過將單身人士津貼/二人家庭津貼分別調升至79,310元及96,180元。 由於現時大部分居住密度為每人34平方米的「優先處理寬敞戶」個案已經獲得處理,為使按序處理寬敞戶的措施得以延續,房委會必須進一步修訂「優先處理寬敞戶」界限,例如一人家庭的界限下調為超逾30平方米(詳見上文)。 今次的修訂措施其實只為上次修訂「最嚴重寬敞戶」(現稱「優先處理寬敞戶」)界限的延續。 不過,王坤稱目前有年長寬敞戶向他投訴,自己不是在「優先處理寬敞戶」的名單中,於三年內毋須調遷,但就已經收到房委會的通知信,提及該戶主屬寬敞戶,須遷至較小單位;年長寬敞戶指信件如「定時炸彈」,直斥房委會提早出信令住戶徒增困擾。 住戶如因社會或醫療因素申請調遷,倘個案屬緊急情況,如家庭發生悲慘事故、暴力事件,而須緊急遷出現居單位, 個案將獲優先處理。 住戶如遇有特殊情況,例如社會或醫療因素,而難以繼續在現居單位居住,而邨內調遷又不能解決問題,可申請特別調遷往邨外另一個單位;住戶若因經濟困難而難以負擔現時租金,可申請遷往租金較便宜的其他屋邨單位。
在北京,外交部強烈不滿美國總統拜登發表關於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言論,發言人毛寧表示,美方的言論是極不負責任,有違基本外交禮儀,北京堅決反對。 拜登較早時接受美國傳媒訪問,提到習近平正面對龐大問題,包括脆弱的經濟。 拜登說,中國的經濟運轉不是很好,由於需要保護國際貿易,中國在抗衡美國方面受到限制,習近平的處境並不令人羨慕。
優先處理寬敞戶60歲: 議員盼「放生」長者寬敞戶
根據房委會資料顯示,計劃推出半年,共批准約270宗申請,並向約90戶發出「配房通知書」,當中僅13戶最終願意調遷,約60戶拒絕接受所編配單位,即約僅15%住戶最終願意調遷,調遷率偏低。 有房委會委員指,長者本身沒有迫切需要調遷,認爲房委會可進行調查了解住戶拒絕編配原因,增加住戶調遷意欲;另有房委會委員認爲計劃宣傳不足,部分住戶未必清楚計劃細節。 優先處理寬敞戶60歲2025 香港房屋供應緊張,房屋委員會去年12月推出「長者寬敞戶全免租金調遷試驗計劃」,鼓勵長者寬敞戶由大屋搬細屋,並可享全免租金,以騰出更多大單位予有需要家庭。 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今日(12月8日)公布通過石籬中轉房屋的遷置及相關安排,另將公屋長者寬敞戶的計劃恆常化,長者調遷單位後可享全免租金。 所有家庭成員均年屆70歲或以上的公屋寬敞戶調遷至面積合適的單位後可享全免租金,並同時將計劃優化,以及擴大涵蓋範圍至更多年屆70歲或以上的住戶。 寬敞戶標準為一人居住面積逾二百六十九平方呎、二人逾三百七十七平方呎、三人逾四百七十四平方呎。
優先處理寬敞戶60歲: 【維港會】視住公屋為人生污點 網民寧露宿:起碼有尊嚴
面對公屋資源緊絀,房委會去年檢討寬敞戶政策,收緊「優先處理寬敞戶」標準,殘障或年滿70歲或以上家庭成員的住戶會從寬敞戶名單中剔除,但有60歲至69歲住戶的則仍列於調遷名單中的最後位置。 審計署曾於二○○六/○七年度就寬敞戶問題進行研究,並建議以分階段方式處理寬敞戶,以及對拒絕調遷的寬敞戶採取行動。 在考慮審計署的建議及公屋單位的供求情況後,房委會於二○○七年通過多項措施,按序處理寬敞戶個案,首先處理居住密度超過每人35平方米,而沒有長者或殘疾家庭成員的「最嚴重寬敞戶」(現稱「優先處理寬敞戶」)個案。 優先處理寬敞戶60歲 之後,房委會於二○一○年檢討有關政策,通過繼續逐步按序處理寬敞戶個案,以及將「最嚴重寬敞戶」(現稱「優先處理寬敞戶」)的定義由居住密度超過每人35平方米下調至34平方米。 屬於「優先處理寬敞戶」的家庭,他們可獲(i)最多三次位於原邨或所屬區議會選區內屋邨的房屋編配;(ii)在調遷至較細單位後會獲發放住戶搬遷津貼;及(iii)在資源許可下,會獲調遷至新落成屋邨單位的機會。
紐約3月期油收市報每桶79.72美元,升1.66美元,升幅2.1%。 布蘭特4月期油收市報每桶86.39美元,升1.89美元,升幅2.2%。 俄羅斯副總理諾瓦克表示,下月每日石油產量減少50萬桶,相當於總產量5%左右。 有分析認為,俄羅斯的決定反映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原油及燃料實施限價已經產生一定影響。 另外,美國勞工部向上修訂去年12月消費物價指數,由原來按月下跌0.1%,修訂至上升0.1%,之前兩個月的數字亦向上修訂。
優先處理寬敞戶60歲: 寬敞戶近3萬 優先處理佔7,600宗
首先,房委會對「寬敞戶」的定義及調遷安排,本身已相當寬鬆。 以2人住戶計算,如居住的單位室內樓面面積超過35平方米(376平方呎),即超標約1.3倍,才會被視作「寬敞戶」。 但列作「寬敞戶」不等於就要調遷,因房委會現時只會優先處理「優先處理寬敝戶」。 同樣以2人住戶計算,「優先處理寬敝戶」的定義為單位室內樓面面樓超過42平方米(452平方呎),即超標達1.8倍才需要調遷。 優先處理寬敞戶60歲 有殘疾成員或年屆70歲或以上年長成員的住戶,可從寬敞戶名單中剔除。 會後,葉國謙議員表示房署官員在會上澄清多項疑問,包括第一,60至69歲長者戶並非今輪政策優先處理類別,因此除非長者們自願要求調遷,否則房署不會主動要求長者戶調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