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1994年5月12日進行開幕典禮,由該年行政局首席議員、鄧連如勳爵作嘉賓。 配合行業標準設備的多元化訓練廚房,適合不同種類的國際性美食烹調使用。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柴灣2025 外籍英語活動統籌會定期為同學舉辦不同種類、富趣味性的工作坊和節慶活動。 語文老師也為同學安排中、英文工作坊,開設「語文診所」,為學生解決語文學習上的困難。 另設有學習資源中心大樓,在2015年冠名爲「國際扶輪三四五零地區學習資源中心」[6]。
- 自動學實驗室為一設備齊全的實驗室,訓練學生的自動學,機電一體化,氣動和油壓設備,可編程邏輯控制器,伺服控制器,微控制器,軟件和固件編程工具。
- 巴士站鄰近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柴灣分校)、城巴柴灣車廠、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柴灣校園)及永泰道花園。
- 學院的學術範疇包括健康及生命科學[3]、商業、幼兒、長者及社會服務、酒店及旅遊、工程、設計、資訊科技等類別。
- 由於香港專業教育學院的課程既實用又廣受專業認可,有中學畢業生為將來前途決定捨棄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大學提供的資助學位[8][9][10],申請入讀香港專業教育學院的高級文憑課程[11][12]。
- 該實驗室還提供了機電技術工程實踐,機電和電子設計項目, 以及相關活動.
是職業訓練局在1982年成立後所建立的三所工業學院其中之一(另外兩間位於屯門(1986年)及柴灣(1988年))。 香港於2012年推行新高中學制後,學院主要為中六完成香港中學文憑的學生,提供一年制基礎課程文憑及兩年制高級文憑課程,並為中三程度的離校生提供中專程度的職業教育課程。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柴灣 學院同時繼續為在職人士提供夜間的證書至高級文憑課程。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柴灣: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沙田)
在1970至1990年代,香港工業學院主要為中五會考生及中七預科畢業生提供全日制的文憑及證書課程,並為在職學生提供夜間制及給假調訓制的證書課程。 為配合香港理工學院及城市理工學院於1993年升格大學,香港政府安排職業訓練局設立香港科技學院接辦兩間理工學院的高級證書及高級文憑課程,兩間科技學院分別位於柴灣及青衣。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柴灣 香港工業學院及香港科技學院於1999年改制為香港專業教育學院,高級文憑的課程比例逐漸增加,並取代原先的文憑課程,而原本集中在柴灣及青衣兩間分校開辦的高級文憑及高級證書,也開始擴展至香港專業教育學院的各分校。
大樓設計和所在環境融為一體,在2009年獲得建築師學會會長獎狀[2]。 香港巴士大典現正進行實驗性測試,部分頁面顯示效果有所不同,敬請留意。 未來將會陸續推出餘下未完成之流動版CSS及網頁翻新之更新。 整個分校在1988年3月28日舉辨開幕儀式,由時任港督衛奕信揭幕,紀念牌匾現設於教學樓地下。 而教學樓早於1987年5月竣工[4],同年9月開課[5]。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柴灣: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柴灣分校),順泰道
中心地下及一樓為討論及休閒閱讀區,二樓為自修區及研習室,方便同學溫習使用。 學習資源中心座落於教學樓地下,中心樓高三層,總面績為二千七百二十平方米,提供座位約四百三十個。 中心擁有超過七萬三千冊書籍,除書籍、雜誌、多媒體視聽資料外,更提供大量電子期刊、電子書籍和電子資料庫,讓讀者能隨時取得最新資料。 2017年10月,香港專業教育學院研發的太陽能車SOPHIE VI在澳洲舉行的「世界太陽能車挑戰賽2017」,擊敗來自包括英國劍橋大學、美國史丹福大學在內多間知名大學的團隊奪得第四名[13]。
- 學院提供兩所設有電腦、無線上網、電子入帳、視聽及燈光系統設備的訓練餐廳供學生訓練使用。
- 中心地下及一樓為討論及休閒閱讀區,二樓為自修區及研習室,方便同學溫習使用。
- 重點設施包括「攝錄工作室」、「直播工作室」和「演講室」。
- 1999年,職業訓練局旗下的7間工業學院(摩理臣山、觀塘、葵涌、黃克競、李惠利、屯門及沙田)及2間科技學院(柴灣、青衣)合併成為「香港專業教育學院」。
- 本學院為職業訓練局的機構成員,成立超過20年,致力實踐職業訓練局的價值信念﹕公正誠信﹔服務至上﹔追求卓越﹔企業精神及伙伴合作。
及後,警方派出軍火專家到場將部分炸彈引爆、部分帶走[17]。 柴灣分校除有課室、實驗室及實習工場等基本教學設施外,還設置圖書館、語言中心、快餐店與咖啡店。 校內康樂設施一應俱全,包括籃球場、網球場、壁球場、健身中心、排舞室、游泳池和燒烤場。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柴灣: 分校
校舍設計優美獨特,結合綠化、現代化與寬敞學習環境於一體,曾獲得1994年度香港建築師學會建築設計優異獎[4]、建築物能源效益獎和2015年的香港環境卓越大奬[2]。 校舍設有賀維雅學習資源中心(LRC,即圖書館,在2007年4月12日命名)、體育館、衣帽櫃、標準游泳池、籃球場、網球場、健身室和飯堂等,還建有一座多層學生宿舍,於2016年啟用,可供THEi及IVE學生申請入住。 新巴及城巴報站系統播報此站時,會列出「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柴灣分校)、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柴灣校園)」(HKIVE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柴灣 (Chai Wan), THEi (Chai Wan Campus)),同時在定格顯示時,因顯示屏幕空間不足以顯示整個站名,只顯示「香港專業教育學院」。 曾就讀靈糧堂劉梅軒中學,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柴灣)體適能及運動營養學高級文憑畢業。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柴灣: 青衣IVE證實有學生確診新型肺炎
九間分校分別係:柴灣、黃克競、李惠利、沙田、葵涌、觀塘、青衣、摩利臣山、屯門。 主要為中六畢業生提供一年制基礎文憑同兩年制高級文憑課程。 學術範疇包括:應用科學、工商管理、幼兒、長者及社會服務、設計、工程、酒店、服務及旅遊學、資訊科技、語文等類別。 香港科技學院(青衣)(英語:Technical College (Tsing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柴灣2025 Yi),簡稱 TC(TY))與香港科技學院(柴灣)(今改名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柴灣分校)於1993年成立,提供原先由兩間前理工學院(今香港理工大學及香港城市大學)開辦的高級文憑及高級證書課程。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柴灣: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柴灣)
SOPHIE VI使用碳纖維製造,配備程式收集陽光、風阻、路面斜度等數據並以圖像顯示,協助駕駛者以最佳速度行車,最高時速達110公里,SOPHIE VI在澳洲的競賽於5日半內成功跑完3000公里。 2018年3月更獲運輸署批准可在公共路面行駛,開往香港科學館展出及與市民交流[14]。 巴士站鄰近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柴灣分校)、城巴柴灣車廠、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柴灣校園)及永泰道花園。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柴灣分校)(HKIVE (Chai Wan)[註 1])巴士站,位於港島東區柴灣杏花邨順泰道北行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柴灣分校)外,乃一路邊中途站。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柴灣)(英語:Hong Kong Institut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Chai Wan),簡稱:IVE(CW)),是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於柴灣的分校,位於港島東區,鄰近杏花邨及港鐵柴灣車廠,佔地51,000平方米。 學生們可以利用實驗室的網絡設備及應用系統,為中小型企業的系統基礎建設來進行專題項目設計及實作,從而應用及增進他們對系統及網絡管理的知識。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柴灣: 分校及設施
由於香港專業教育學院的課程既實用又廣受專業認可,有中學畢業生為將來前途決定捨棄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大學提供的資助學位[8][9][10],申請入讀香港專業教育學院的高級文憑課程[11][12]。 一個用來訓練學生運用包括酒店物業管理,航空票務至虛擬旅遊製作等之酒店及旅遊資料系統的多用途中心。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柴灣 青衣分校開辦不同形式和程度的全日制、日間部分時間給假調訓制及夜間制課程,包括文憑、高級文憑、高級證書及衙接學士課程等。 近年水耕種植科技發展漸趨成熟,除可以確保食品安全的質素,減少碳足跡,更可以促進可持續發展。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柴灣2025 筆者得悉,香港高等教育學院(THEi高科院)近月與豐甞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在THEi高科院(柴灣校園)成立「高科院-豐甞水耕研究中心(THRC)」,為學界和水耕業界提供合作平台,就水耕農業的食品安全、食物來源供應等方面展開研究,推動產學研合作。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柴灣: 職業訓練局學徒事務署
學院同時為未達高級文憑入學水平的中五學生開辦基礎文憑課程(後改為基礎課程文憑),完成基礎文憑後可申請報讀高級文憑課程。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的歷史可追溯至1969年成立的摩理臣山工業學院[1],至1970年代末期先後再有四間(觀塘、葵涌、黃克競、李惠利)工業學院成立,當時的工業學院都由教育司署負責管理,直到1982年移交新成立的職業訓練局營辦,並繼續接受政府的公帑資助;其時頒發的學歷主要是證書(供中三畢業學生修讀)和文憑(供中五畢業學生修讀)。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柴灣2025 1993年,由於香港理工學院(今香港理工大學)和城市理工學院(今香港城市大學)準備在次年升格大學,政府於是安排職業訓練局成立兩間科技學院(柴灣、青衣)接辦兩間理工學院的高級證書及高級文憑(供中七畢業學生修讀)課程[2]。 1999年,職業訓練局旗下的7間工業學院(摩理臣山、觀塘、葵涌、黃克競、李惠利、屯門及沙田)及2間科技學院(柴灣、青衣)合併成為「香港專業教育學院」。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英文:Hong Kong Institut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縮寫:IVE),香港職業訓練局機構成員,喺1999年3月由兩間科技學院同七間工業學院合併成為一間協作學院,改名做香港專業教育學院直到今日。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柴灣: 香港巴士大典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的九間分校曾以校組(Nexus)制度管理,由三間規模較大的分校為核心,分成三個校組:柴灣校組(包括柴灣、黃克競及李惠利分校)、青衣校組(包括青衣、摩理臣山及屯門分校)和沙田校組(包括沙田、觀塘及葵涌分校),校組制度沿用至2008/09學年取消。 自2009/10年度起,改行學科主導管理制度(Discipline Matrix Management System)。 1999年3月,兩間科技學院和七間工業學院合併成為一所協同運作的學院,並定名為「香港專業教育學院」。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現有九間分校分佈於港九新界,分別是:摩理臣山、觀塘、葵涌、黃克競、李惠利、屯門、沙田、柴灣、青衣。 另外,THEi高科院園藝樹藝及園境管理(榮譽)理學士學生鍾文俊(Ryan)亦有份擔任豐甞水耕研究中心的學生助理,負責利用水耕科技培植不同農作物幼苗及管理作物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