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19歲男患者表示,剛出院時「100%嗅覺無咗,咩都聞唔到」,亦有輕微氣喘,經中醫門診治療,到第5至6次覆診時,後遺症有明顯好轉。 他說,鼻敏感即是中醫所指的鼻鼽,可由內因及外因導致,前者為遺傳的過敏性體質、臟腑功能失調;後者為感受風寒或因某些過敏原觸發,治療方法是溫補脾腎及宣肺通竅。 另外,近日一份由巴基斯坦進行的臨床試驗研究有第一期初步結果。 研究對金花清感顆粒在治療新冠肺炎上進行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第一期研究納入了300例新冠肺炎病例,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有效改善病徵達82.67%,但研究仍未完成及經同行評審。 食療方面,翁醫師推介肺癌患及康復者飲用具有益氣、滋陰的湯水,如五花八門茶,材料有五指毛桃、無花果、百合以及麥門冬,這幾種藥材有益氣、滋陰的作用,適合常見「氣陰兩虛」體質的肺癌患者飲用。 如欲了解更多預防肺癌的方法,詳細內容,密切留意日星期一晚10時的《TOPick診症室》。
- 動脈硬化是導致全身衰老的一個重要因素,骨關節也不例外,動脈硬化後,首先是心臟和大腦供血不足,同時也會使全身其他組織器官供血減少,進入關節滑膜的血液減少,營養物質也相應減少,進而出現滑膜液分泌下降,關節軟骨的老化問題就明顯加快。
- 除上述養生之道外,有需要可配合中醫的針灸、保健方及推拿等。
- 中大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大埔區)註冊中醫師翁霆耀解釋,新冠肺炎可使五臟均受損,當傷及心臟,患者便會失眠和心悸。
- 其中一名19歲的康復者表示,出院後不但感到乏力,多走幾步就會疲倦,更仍有嗅覺減退問題,一度擔心自己會否永久失去嗅覺。
- 因為甲狀腺癌的治療效果好,所以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正確治療是關鍵。
- 在惡性腫瘤的終末期, 對於不能接受手術或放化療的患者,特別是一些晚期腫瘤患者多次治療後產生耐藥,或因嚴重的內科疾病、重要臟器功能嚴重受損等,接受相對積極的治療有較大的生命風險, 西醫主要是支持療法、對症處理。
醫管局亦開展研究,發現康復患者主要仍有失眠、氣喘、乏力、咳嗽等症狀,一名失去嗅覺的19歲康復患者,覆診5次後突然明顯改善。 他曾憂慮會永久失去嗅覺,現時間中恢復嗅覺數小時,但已經較早前開朗。 醫管局、非政府機構及大學三方協作營運的中醫門診,今年四月底推出特別服務,新冠肺炎康復者在本港醫院出院後,六個月內可接受十次免費中醫門診服務,現有七間中醫診所提供服務。 中文大學、香港大學及浸會大學的中醫學院,聯同合作機構,九月起展開半年研究,為參與研究的康復者進行八次評估,收集肺功能、中醫體質及西醫求診次數等數據,用以分析不同中醫證候與康復進展的關係,若半年內仍未完全康復,可再治療三個月。
翁霆耀中醫: 生活訊息
另外,浸會大學、香港大學及中文大學中醫藥學院聯同合作機構,由9月初起,展開為期半年觀察性研究。 他們冀招募150名曾參與「中醫門診特別診療服務」的患者,接受8次評估,收集中醫證候、肺功能、體質及生活質素等數據。 現時七間中醫診所共有71人參與研究,以41至70歲的患者為主,近半患者本身有慢性病史。 醫管局在今年4月下旬開始,展開「中醫門診特別診療服務」,康復者可在出院六個月內,到全港七間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接受10次免費門診服務。
生活方式不合理與痛症的發病有著密切的關係:愛靜不愛動的人,日常生活中不愛運動的人;長期從事固定姿勢工作的人,如文員、會計、打字員等;身體肥胖者,愛吃肥肉,少吃蔬菜水果,以及食量過大者;坐姿和站姿不當者。 人的骨關節就像機器一樣,長期的磨損會使關節內的部件受到損傷,其中最容易受到損害的就是關節軟骨。 軟骨過度磨損後,軟骨細胞減少,軟骨變薄,彈性下降,直至軟骨破碎。
翁霆耀中醫: 預防保健措施
面對癌症這一頑疾,“防癌之心不可無,恐癌之心不可有”。 早在上世紀80年代,世衛組織就已提出三分之一的癌症是可以預防的。 這裡我們奉上我們總結的口訣:合理飲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態平衡,充足睡眠,定期體檢。 不過,治療效果好只是針對乳頭狀癌、濾泡性癌這兩種腫瘤,如果遇到髓樣癌或者未分化癌,就沒那麼樂觀了。 未分化癌是目前治療效果最差的一種,90%的病人平均生存期不超過12個月。 唯一值得慶倖的是,未分化癌的發病率很低,占到甲狀腺癌的不到1%。
翁霆耀指出,該名青年經辨證為「氣陰兩虛」,處方沙參麥冬湯合蒼耳子散,並配合自費的針刺治療,覆診第五次後情況已大幅改善,現合共覆診九次,已沒有乏力問題,嗅覺亦有明顯改善,每日有數小時可聞到氣味,情緒亦因而好轉。 浸大協理副校長(中醫藥發展)卞兆祥表示,參與計劃的大部分求診人士的症狀均得到改善,只有小部分人有部分症狀未能得到紓緩。 他相信中藥對於肺部纖維化亦有幫助,但目前未有數據證實,需繼續研究。
翁霆耀中醫: 運動屈肌腱鞘炎
那打素中醫服務暨中文大學中醫臨床教研中心註冊中醫師翁霆耀指出,中醫將鼻敏感稱為「鼻鼽」,主要症狀是突然和反覆發作性鼻塞、鼻癢、噴嚏或鼻流清涕等,尤以晨起明顯。 中醫認為此症是以臟腑虛損為內因,與肺氣的虛弱有關係,又與脾、腎兩臟的虧虛不足有關,同時外受風寒、風熱或異氣等外邪擾鼻竅所致。 中醫角度一般建議患者服用中藥去調理身體,需時約3至5年,癌症的潛伏期與一般慢性疾病的時間相若,患者接受西醫療程後,都有機會再復發,時間拖得愈長,證明復發的機會愈低,所以中醫想爭取在這段時間內,積極地透過中藥提升患者的免疫力。 除了中藥調理,醫師亦為康復者提供運動及飲食建議,強調“防、治結合”。 以運動為例,不少康復者有乏力、氣喘,適合做不太劇烈的中式運動,如八段錦、太極拳等,以免因劇烈運動耗氣,損害氣虛體質。 (香港訊)香港醫管局與多間中醫診所合作,為康復者提供中藥、針炙和食療;而浸大則用古方“百合固金湯”配合運動,助康復者擊退後遺症。
翁霆耀中醫: 【自測體質】中醫九型體質兩類人易患中風心臟疾患 中醫師教自測專屬體質未病先防【內附九型體質特徵】
秋天來臨,不少港人喜歡行山,親親大自然,但戶外運動時宜提防「秋老虎」來襲! 中醫認為,按照天人相應的理論,春夏季屬於陽氣升發時刻,適宜進行戶外活動,而秋冬日照短,屬陽氣收藏,戶外運動時要格外注意,不同體質的人決定戶外運動前應做適當準備,事後按摩穴位,有助紓緩當天可能出現氣滯血瘀的情況。 「你體內陰虛、濕熱、血瘀、氣鬱分數略高,但特稟高咗好多。要特別注意特稟嘅例如敏感症狀,其他例如陰虛嘅易睏、濕熱嘅瘡癤同血瘀嘅血塊凝聚,都要特別注意。」基督教聯合那打素社康服務註冊中醫師翁霆耀說。 鼻咽癌的中醫治療原則為攻補兼施,補益之法有減輕放療所致的毒副反應及提高機體正氣的作用;以攻邪之法則對腫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因為腫瘤是因虛致「實」,又因「實」致虛,二者互為因果,故治療必須做到祛「實」補虛,即扶正與祛邪。 翁霆耀中醫 中醫運用中藥扶正祛邪、化痰散結、活血化瘀及清熱解毒等方法,配合電療、化療,絕大多數能夠控制病情發展,治癒癌腫,甚或達到根治的效果。
翁霆耀中醫: 健康解「迷」港大研發納米藥輸送系統!安全有效治療肥胖、心血管病,可以將脂肪轉為好脂肪? 新文章
前列腺癌是原發於男性前列腺腺體的惡性腫瘤,是本港男性常見癌症。 翁醫師解釋,金羅漢果與傳統羅漢果在中醫角度,功效沒有太大分別。 翁霆耀中醫2025 但是天然成份和味道就有少許分別,由於金羅漢果以低溫真空脫水方法乾燥製成,所以對於保存其天然營養素,如當中的維生素等成份會保存得更好,味道亦偏清甜。 做法:先將羅漢果、食材和中藥材洗淨,加入清水煮兩小時,就可以喝湯吃肉。 翁醫師介紹指,羅漢果又稱「神仙果」,夏天開花,秋天結果,是一味藥食兩用的藥材。 從中醫角度,其性味偏甘涼,有著清熱潤肺、化痰止咳以及潤腸通便等功效。
翁霆耀中醫: 診所/醫院資料
手術治療甲狀腺癌仍然是目前最理想的選擇,規範治療使分化型甲狀腺癌五年生存率可達90%以上。 目前檢測甲狀腺癌的方法主要有彩色超聲波檢查、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術中冰凍切片、CT掃描、PET-CT、同位素掃描、內鏡檢查以及血清學檢查。 大公報記者直擊Emily的體檢過程,她要回答中醫師的60條問卷問題,然後中醫輕按腹部,觀察氣息,最後將問卷資料輸入電腦,不久,電腦顯示她的檢查分數及結果。 截至28日零時零分,本港新增2宗中共病毒(武漢肺炎)確診個案,患者為2名女子,年齡分別為28歲和37歲,由印度和印尼到港,累計5,311宗個案。
翁霆耀中醫: 健康大晒
中醫診所上月開始招募病人自願參與臨床研究,病人會參與八次評估,醫管局期望通過收集數據,有助了解中醫體質跟感染是否有關,並分析中藥治療成效,當局預計將有150人參與有關研究。 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註冊中醫師翁霆耀表示,中醫診所會審慎用藥,評估求診者是否適合服用中藥,例如會否對中藥過敏、患有蠶豆症或懷孕等,辨證論治。 治療效果在年輕病人身上較好,或與年輕人正氣充足有關,年長人士也能獲得治療效果,但可能需時較長。 一名19歲男學生於今年七月中,家人確診新冠肺炎,他接受檢測後確診,初時無明顯不適,但其後嗅覺減退,腸胃不適,出院後仍有嗅覺減退、乏力等問題,形容當時「100%嗅覺無咗,乜都聞唔到」。 他於九月首次到三方協作中醫診所求診,經中醫師診症,辯證為氣陰兩虛體質,治療方案是要補益氣陰。
翁霆耀中醫: Dr.東:行山新手多傷患 中醫建議事前鍛煉事後按摩
在惡性腫瘤的終末期, 對於不能接受手術或放化療的患者,特別是一些晚期腫瘤患者多次治療後產生耐藥,或因嚴重的內科疾病、重要臟器功能嚴重受損等,接受相對積極的治療有較大的生命風險, 西醫主要是支持療法、對症處理。 此時中藥往往採用扶正培本、陰陽雙補的方法,以調整機體內環境,提高免疫力,控制腫瘤的發展,使機體與腫瘤達成新的平衡,從而提高生存品質,延長生命。 目前一些中晚期癌症患者於腫瘤手術後往往還需要進行輔助放療和/或化療,就是為了最大限度地清除這些轉移癌細胞以減少復發的可能性,遺憾的是,目前醫學技術尚無法精確、完全地消滅轉移癌細胞。 中西醫治癌各有所長,西醫治療癌症雖有實證依據支持, 但或多或少亦會產生一些副作用, 而中醫在預防調理及術後防復發轉移有着明顯的優勢。 中醫可以根據患者的體質,對腫瘤生長的環境條件或體質特徵做一些動態的調整和變化,把人體內環境調整為一個不適合腫瘤生長的環境,即使體內有殘餘的病灶,也讓它沒有適合生長的條件,可以達到控制疾病發展的作用。
翁霆耀中醫: 中醫止痛更治痛
中醫認為鼻敏感患者是肺、脾、腎虛損,加上受外來風寒及致敏源影響發病。 故中醫按病患本身屬「熱底」或「寒底」,分別用針灸、穴位敷貼和食療等方法治療。 臨床顯示,針刺及穴位敷都有助改善鼻敏感症狀及復發率,惟從未試過兩者並用。 翁霆耀中醫2025 那打素中醫服務暨香港中文大學中醫臨床教研中心正招募病人進行臨床研究,試驗鼻鼽(鼻敏感)療法。
翁霆耀中醫: 中醫看前列腺癌
註冊中醫師翁霆耀介紹「天人相應」理論,指春夏季正值陽氣升發,戶外活動可令人心情喜悅,有利健康;但秋冬時期,日照時間較短,中醫認為這是陽氣收藏的時間,建議市民應進行較平靜的運動,如太極等。 若市民選擇到郊外行山,應奉行「因人因時因地」的原則,按自己的年紀、身體狀況與能力來選擇路線,心態上亦不應越級挑戰。 翁霆耀中醫2025 翁霆耀中醫2025 鼻咽癌病人在放療、化療中及治療後,主要有消化功能紊亂,骨髓抑制,免疫功能減退,口咽腔及鼻咽粘膜糜爛、潰瘍、腫痛,口乾舌燥和唇裂咽痛等毒副反應。 給予益氣養陰、生津潤燥、調理脾胃、滋補肝腎等中藥治療,對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患者體質和營養狀態、增強抗癌腫的能力、減輕和防止放療、化療毒副反應及後遺症、控制癌腫的發展、減少復發和轉移,延長生存期和提高生存品質等,均可起到積極的作用。
對於癌症的治療,中西醫並不衝突,完全可以雙管齊下、協同作戰,起到1加1大於2的作用。 無論是預防還是在手術前、圍手術期、手術後、放化療前後、無病生存期、疾病進展期、晚期、終末期等不同階段, 中醫應該參與整個過程中,越早越好。 中醫可以根據病人的具體狀況辨證論治,進行針對性治療,通過激發和調整自身抗癌能力達到對腫瘤細胞的清除和控制。 化療藥往往都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根據化療藥的不同,副作用的表現也不同。 如白細胞下降、噁心、嘔吐、腹瀉、手足麻木等,中藥可減輕放化療副作用的同時, 提高機體的耐受力,使患者較順利地完成放化療。 放療時配合中醫藥治療,可以增強放療的療效,減少和防止放療的副反應,如發熱、口腔潰瘍等,而放療局部可發生充血、水腫、糜爛及疼痛。
翁霆耀中醫: 首款援港中藥「金花清感顆粒」 貴連花清瘟約兩倍 中醫稱可化痰
長期痛症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工作,可能引致焦慮症及抑鬱病,令生活質量下降。 成年人每天睡眠時間7-8小時為宜,睡眠不足會導致免疫細胞減少,長期下去,不僅影響免疫功能,還有機會誘發癌症。 調查發現大多數癌症都發生在失望、孤獨、抑鬱等嚴重精神壓力時期。 翁霆耀中醫 因此保持樂觀情緒,善於自我安慰自我解脫,良好的群體和家庭關係,避免急躁暴怒或鬱鬱不歡,對預防癌症是非常有利的。 有調查指出約有35%的癌症和飲食因素有關,合理的膳食可能使人類癌症減少三分之一。 我們要堅持做到8少8多:少食多餐,少鹽多淡,少陳多鮮,少硬多軟,少肉多素,少酒多茶,少炸多燉,少燙多溫。
翁霆耀中醫: 健康教育
翁醫師指出,現時肺癌治療以西醫為主流,但中西醫結合治療能令患者體質改善,並為手術作充分準備,紓緩放、化療引起的副作用。 患者患癌期間體質較虛弱,這個時候中醫會處方扶正、培本的藥物,以達致防癌抗癌的作用。 但翁霆耀指,無論用哪種方法,病患都不會「斷尾」,因鼻敏感部分成因是受致敏源影響,如塵蟎,生活上只可避開致敏原,建議市民注意家居清潔、減少塵蟎霉菌出現。 盡管健康體檢不能保證發現所有的早期癌症,但可以肯定的是,定期健康體檢目前仍然是發現早期癌症,甚至癌前病變的最佳方法。 常見類型的甲狀腺癌是所有惡性腫瘤中“最溫和”的一種,其本身並不兇險,而且發展很慢,即使是轉移後仍有可能治癒。 幸運的是,常見的甲狀腺癌類型的惡性程度不高,進展緩慢,預後好。
翁霆耀中醫: 【抗擊新冠肺炎】中醫揭新冠康復者多屬「氣虛」
這個時期如果能配合中醫藥治療,則可以增強患者體質,使病人儘早恢復消化吸收功能,恢復體力,為接受後續治療打好基礎。 在根治術後應用中醫藥輔助治療,可以減少惡性腫瘤的復發與轉移。 翁霆耀中醫 2020年《醫療裝備》期刊研究發現,百合固金湯有助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以提高穩定期患者的心肺功能及臨床療效。
中醫學認為本病的發生與腎、脾、肝、膀胱等臟腑功能失調有關。 這些症狀不一定由前列腺癌引致,如你出現這些症狀,請諮詢醫生意見,這些症狀亦有可能是良性的前列腺增大所致。 翁霆耀中醫2025 隨著人類的壽命延長,愈來愈多男性患上前列腺癌,並最終導致死亡。
其中一名19歲病人7月確診,康復出院後失去嗅覺和乏力,他上月首次到中醫診所求診,覆診九次並獲處方中藥和針灸治療後,嗅覺明顯改善,不再乏力。 農曆新年過後,由於新型肺炎疫情持續散播,「宅在家中」已成為預防疫症擴散的最佳方式。 然而,宅在家裡「一動不動」是不可取的,即使在家每天也需做適量的運動。
當然,這種影響並非立竿見影,要在事故發生後的10-20年後才會顯現。 4年前,福島核電站事故發生之後,日本政府便對當地的孩子進行定期甲狀腺檢查,很可能在若干年之後,這些孩子中有相當一批人會罹患甲狀腺癌。 甲狀腺癌發病率在全球均呈上升趨勢,根據美國統計資料,在1973年到2003年30年間,甲狀腺癌的發病率上升了2.4倍,成為發病率上升最快的實體腫瘤,女性患甲狀腺癌的幾率較男性高出3倍。
翁霆耀中醫: 中醫
很容易誤認為是傷風感冒,然而鼻咽癌引起的鼻塞症狀往往進行性加重,不會像感冒那樣反覆發作。 中醫診所至今為411名新冠康復者診治,共診治2017次。 其中71人參與研究,年齡由18至80歲,55人年齡41至70歲,近半患者本身有慢性病史。
411位覆診者合共在中醫診所覆診2017次,70歲或以上20人、60至69歲91人、50至59歲86人、40至49歲65人、30至39歲64人、20至29歲57人、19歲或以下28人。 他提醒患者,應注意空氣流通,減少塵蟎霉菌;處於冷氣的時間不宜過長,電風扇不宜直吹及保持清淡的飲食,忌吃辛辣、生冷及油膩等食物。 翁霆耀說,以針刺穴位,迎香、印堂、風池、合谷及足三里穴位,每次留針20分鐘、每周3次、連續4周,能起袪風通竅、通鼻竅及安神等作用。 避免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或重複同一動作,如打電腦、上網、打牌等,同一姿勢持續30-50分鐘後,要做2-3分鐘的頭部和腰部放鬆運動,避免肌肉高度緊張。 動脈硬化是導致全身衰老的一個重要因素,骨關節也不例外,動脈硬化後,首先是心臟和大腦供血不足,同時也會使全身其他組織器官供血減少,進入關節滑膜的血液減少,營養物質也相應減少,進而出現滑膜液分泌下降,關節軟骨的老化問題就明顯加快。
翁霆耀中醫: 醫管局推 中醫服務
很多都是以前患有甲狀腺癌但未及時治療或者反復復發最後演變成未分化癌。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準的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改變,大家越來越關注自身的身體健康。 隨著定期身體檢查的普及,不經意間,你也許會聽到你的家人,親戚,朋友或同事患甲狀腺癌,一個以前很陌生的癌症名詞,現在好像經常被提及。 中藥研究及發展委員會聯同衞生署、醫院管理局,以及香港檢測和認證局合辦為期一天的「中藥研發研討會2018」,並定於2018年9月19日假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 翁醫師稱,必須由中醫師透過「望、聞、問、切」的「四診」,了解求診者最近三個月身體狀況,並完成60條問題的「CCMQ中醫體質量表」問卷,經輸入資料後,再計分得出結果。
羅漢果功效與禁忌|轉季入秋,口乾喉嚨痕,痰多易咳,不妨用羅漢果焗水,飲完喉嚨好滋潤。 不過,羅漢果味甘性涼,不是人人適合飲,否則會出現肚瀉、手腳冰冷等情況! 無線節目《快樂長門人》請來註冊中醫師翁霆耀,推介兩款老少咸宜的羅漢果湯水,以及教你揀選優質羅漢果的要點。
「我覺得西醫嘅身體檢查係治標,中醫嘅就係治本。我搵西醫做身體檢查,希望知道身體有咩毛病,對症下藥治療;而我搵中醫係希望知道自己係咩體質,因應體質,調理身體,希望增強五臟六腑平衡,對抗疫症病毒。」接受中醫體檢的Emily說。 翁霆耀中醫 放射治療殺滅腫瘤細胞,但放射線也不可避免會對病灶周圍的正常組織造成影響。 因而,患者在經歷了放療之後,會出現一定的放療副反應,生活品質亦會受到影響。 長時間鼻塞應謹慎:鼻咽部腫瘤較大,堵塞後鼻孔時,患者經常會感覺到鼻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