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已年逾七十的長洲鄉事委員會主席翁志明,在二十多歲便開始參與太平清醮活動,並在當時的「建醮會」協助有關工作,所以對整個太平清醮內容、發展和變化,都有很透澈的認識。 他和一群資深的地區人士,為了更好地保留和推動這個活動,於2004 年重組和成立了「香港長洲太平清醮值理會」,專責統籌一切事宜,並被推選為該會主席至今。 會址建於五十年代,街坊會後來正式註冊成立,是政府撥地建會址的,而飄色的製作是早於街坊會成立之前已有。 未有會址前,每年都要在街中的舖頭借地方用,直至後來經長洲鄉事委員會向理民府申請,將現址批給街坊會,再向街坊集資興建。
- 有見及此理民府早於1955年著令華商會所參與發展地方行政;1961年理民府更將權力移交至新成立的獨立法定組織長洲鄉事委員會,由此退出長洲的地方行政管理事務[10]。
- 無需具備特別的划艇經驗,可以從划艇體驗發掘長洲不一樣的美。
- 說到代表長洲的名物,芒果糯米糍絕對可以跟長洲大魚蛋分庭抗禮。
- 小店主要供應咖啡、花茶和輕食,輕食主打低糖和低油,餐點包括髒髒撻、巴斯克芝士蛋糕等。
- 另外,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金銀灣,碧濤軒,天福花園,玫瑰園,桂濤花園。
- 據聞芒果糯米糍起源長洲,但早已衝出長洲,在市區甜品店都一定找到它的身影。
據稱,在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長洲發生疫症,當地漁民遠赴惠陽縣玄武山北帝廟迎請北帝神像到長洲鎮壓才除去疫症。 因此,地方鄉紳林煜武於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領導長洲原籍惠州、潮州居民集資建廟奉祀北帝。 長洲北帝廟早期由長洲居民負責管理,於1929年交由華人廟宇委員會管理。 長洲北社街2025 長洲與南丫島等離島一樣,碼頭旁的都是海鮮餐廳,向北走便會到達北社海傍路,餐館提供各式各樣的海鮮及中式小菜,甚至可現場買活海鮮即時炮製,或先到長洲街市的海鮮檔購買。
長洲北社街: 傳統節慶
如有天櫻花正開,大家便要把握一瞬即逝的花期,感受初春花盛的氣息。 長洲社區設施齊全,現時有一所長洲市政大廈,設有街市等社區設施[32],另外島上還有郵政局[33]、一所建於1913年的警署[34],及於1934年啟用的長洲醫院(又稱聖約翰醫院)[35]。 長洲本來還有一所開辦於1906年的方便醫院,但已於1988年停用[7][36]。 教育方面除1908年創校的長洲官立中學外,還包括長洲漁會公學(已在2009年停辦)、長洲佛教慧因法師紀念中學(已在2022年停辦)和建道神學院等等。 長洲位於大嶼山及南丫島之間,面積約2.46平方公里[7],距離香港島西南部大約10公里[18]。
這種街坊會組織的工作模式,透視了長洲島社區的空間結構,形成了非常獨特的協作文化,是香港其他社區少見的。 抵達長洲後,品嚐街頭小吃可說是指定動作,當地著名地道小食眾多,如體形超大的長洲大魚蛋、皮薄餡多的長洲芒果糯米糍、鬆脆香軟的紅豆餅、太平清礁必買的平安包。 現時也有西式咖啡廳或薄餅店進駐島上,聽著 Live Music、喝杯咖啡,便可寫意地消磨一個下午。
長洲北社街: 打卡美景
離島區的長洲@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613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20,684人。 另外,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金銀灣,碧濤軒,天福花園,玫瑰園,桂濤花園。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20,000,年齡中位數為 46.5歲。 以長洲大魚蛋而眾所周知、屹立了40年的「甘永泰魚蛋」成為大家來到長洲的標誌性美食。 長洲北社街2025 甘永泰魚蛋完全是用真正的門鱔魚肉來製作,假日排隊的人龍定必人山人海的,不少人一斤又一斤買,可謂相當捧場。
沿著海濱向北走,經過碼頭及一排排懸掛在架上的生曬鹹魚,便到達新興海傍街及北社海傍路。 這裡有多間露天粵式海鮮酒家,讓你在日落美景相伴下品嚐佳餚。 此外,沿路還有各式法國、泰國及印度餐廳,提供不同風味的海鮮美饌。 呈啞鈴狀的長洲面積約3平方公里,以獨特的海岸景致聞名。 島上的北帝廟建於清朝乾隆年間,是舉辦年度盛事太平清醮的場地。 沿岸隨處可見的漁船及海鮮酒家,水清沙幼的沙灘和風景優美的家樂徑,吸引很多希望遠離煩囂的人前往度假。
長洲北社街: 新興海傍街及北社海傍路
搶包山活動在1978年曾因包山意外倒塌,而被港府禁止,至2005年經官民交涉後,搶包山活動才以競賽形式重新恢復[17][44]。 傳統上長洲島民以捕魚為生,漁業曾經為當地主要經濟命脈[14][39]。 由於捕漁業興旺,當地造船業及漁業製造業亦曾隨之而興起。 相反長洲山多平地少,加上水源缺乏,當地一直難以發展農業[39]。
同治年間長洲商業興旺[8],粵海關於同治九年(1870年)設立關口徵取釐稅[7]。 長洲北社街2025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清廷與英國訂立《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將長洲在內二百多座離島及新界租予英國99年(到1997年),長洲遂成為英屬香港一部份[7]。 長洲北社街2025 明朝期間,長洲已經發展成為漁船集散的地方;至清乾隆時發展成為墟市[7]。 B&B旅館毗鄰碼頭和東灣沙灘,地方也很近市中心,晚黑到長洲大街食宵夜、到東灣沙灘看日出日落亦只要幾分鐘的路程。
長洲北社街: 人口
長洲沒有陸上公共交通,基本發展尚算完善,除警署、消防局及醫院等基本設備外,亦設有學校、公共屋邨和綜合大樓等基礎建設。 要說到長洲最具人氣的Café,島中坊研一定是其中之一。 「樹下店」貫徹「沙灘店」的風格,裝潢以白色為主調,配搭木色傢具,簡約樸實。 長洲北社街2025 每到假日,店外必定有人龍,幸好店外都有不少戶外座位,天氣不太熱時可以一坐,不過最好還是有心理準備要排隊。 長洲北社街2025 長洲北社街2025 說到代表長洲的名物,芒果糯米糍絕對可以跟長洲大魚蛋分庭抗禮。
長洲北社街: 酒店優惠
長洲北帝廟(玉虛宮)於1783年落成,係香港一級歷史建築。 廟前嘅廣場亦係每年長洲太平清醮(農曆四月八日)嘅舉行地,每年太平清醮期間,都會搭建三個掛滿平安包的包山,上演連場緊張的「搶包山」比賽。 北帝廟歷史悠久,廟前闊大的石梯、廟宇頂部的七色彩龍,予人宏偉莊嚴之感。 遊人仲可以係廟內一睹兩件古物——清朝的金木雕和宋朝的鐵鑄大劍嘅風采。
長洲北社街: 路線
通記的沙嗲特別惹味,香口濃郁,花生味、椰香味、蒜味突出,老闆說這是西環綿香沙嗲的獨有香味。 長洲不同於其他嘅單車路線,係長洲踩單車,可以任性隨意,不必有固定嘅單車路線,穿梭於大街小巷,沿路品嚐地道小食。 長洲北社街2025 長洲北社街2025 不過,如果大家想要一條平坦嘅大道可以盡情踩單車,可以考慮係近海邊嘅大興堤路、長洲西堤道,一邊欣賞海景,一邊迎風踩單車。
長洲北社街: 芒果糯米糍
老闆最引以自豪的招牌牛油果班戟:班戟皮麵粉同蛋香味重,而且口感煙韌,入饌新鮮牛油果,配上火焰烤製,再配埋秘制醬汁,如同在吃火炙三文魚一般。 西園位於長洲西南角的西灣附近,園内十一英畝,土地劃分四個主題營區,包括觀星圓拱屋營區、蒙古包、南非營、印第安營、赤日,或者自攜營帳,亦設衆多戸外活動丶自然空間。 入住露營嘅話,可以咩都唔使帶就去,夏天有冷氣唔洗驚熱,而厠所都乾淨企理,係最適合親子旅行嘅長洲住宿。
長洲北社街: 打卡玩樂好去處😎
後來在長洲的另一處(中學路)開設餐廳,供應輕食、甜點、自家製的飲料,價格親民,出品有高質。 餐牌款式不少,除了沙律套餐,還有奄列、牛角包、飛碟套餐、全日早餐等輕食,部份可加配出前一丁或通粉,亦可以優惠價升級飲品。 允升甜品的芒果糯米糍皮偏厚,非常足料,可以食到飽滿的芒果肉。 芒果糯米糍以外,大家也可以試試芒果凍奶、芒果西米露、芒果腸粉等。 後來,其一老闆可以入到好品質的芒果、榴槤,另一老闆又懂做糯米糍,就想到做芒果及榴槤糯米糍。 以糯米粉皮包芒果肉,手心般大,是長洲糯米糍的雛形。
長洲北社街: 香港長洲B&B渡假旅館(B&B Cheung Chau)
入夜後,碼頭附近的海鮮店紛紛點亮燈,店員熱情地招攬生意,覓食嘅遊人越黎越多。 坐係露天嘅位置,一邊品嘗新鮮地道嘅海鮮餐,一邊可以欣賞海旁嘅漁村風景。
長洲北社街: 離島區
長洲碼頭所在的「啞鈴桿」一帶是熙來攘往的商業住宅區,小巷佈滿本地手作店、咖啡店、酒吧餐廳和村屋。 向東走一會,即可到達呈窄長彎月型、水清沙幼的東灣泳灘,天氣晴朗時能從這裡眺望港島南區。 再向南走,不遠處便是長洲華威酒店下方的海濱長廊,沿途可見法定古蹟 ── 長洲石刻。 石刻群估計屬於青銅時代,展現幾何圖紋,或類似動物怪獸形態的圖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