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保障參與師生安全的考量下,本屆十大新聞選舉短片拍攝比賽將會取消,不便之處,敬請原諒。 今年師鐸獎全國有72人獲獎,基隆市建德國中老師許繼哲協助舉辦基隆暑期海洋教育營隊,推動並落實基隆海洋教育。 安樂高中老師吳怡慧支援英語、科技輔導團,辦理多元學習體驗,指導學生參與競賽,規畫展演舞台,雙雙獲得我國教育界最高獎項肯定。 我期望社會各界能加入我們的行列,與有自閉症的學生同行,多聆聽、理解、接納和欣賞他們獨特的性格,給予多一點關心和鼓勵,協助他們打開心門,讓他們在人生舞台上擁有展翅翱翔的勇氣和力量,就像特里普利特一樣,生命充實和豐盛。 為慶祝計劃的成果,我們於6月24日舉行「強人是你.展翅高飛」成果展暨慶祝會。 當日,曾參與計劃的學生、家長、學校教職員、課程導師和機構的專業人員濟濟一堂。
因疫情停辦2年的北市學生棒球暑期聯賽今起至8月24日登場,今年共35支球隊參賽,還新增青棒甲組比賽,邀請新北、桃園4支甲組棒球隊與北市高中甲組棒球隊同場較勁,為黑豹旗青棒賽做準備,希望藉由不同的對戰組合,累積經驗。 明道大學、環球科技大學、大同技術學院等三校,將從明(8/1日)起停招,明年7月底停辦,屆時共有1120名學生需要安置,且將有超過400名教職員將失業。 目前三所學校都因為學校負債以及欠薪問題被教育部列為專輔學校,但因為改善情況沒有通過,因此在6月初被退審會勒令停招。 對此教育部指出,目前估計會先墊付12.5億退場基金維持學校運作及支付教職員工資,待學校解散清算過重中,以校產清償處分還清所有退場基金以及積欠教職員的薪資。 衞生防護中心健康促進處高級營養師(健康促進)關淑瑩表示,汽水及零食等「日積月累會變到好緊要」,舉例若要消耗一罐汽水的熱量便需要做30分鐘運動,若長期食量變大及攝取高糖份高脂肪食物而無運動,便易引致肥胖。
學生新聞: 香港城市大學
第19屆IMC國際數學競賽在新加坡舉行,台灣學生勇奪22金31銀71銅,獎牌數量創2009年參賽以來最高紀錄。 從軍職踏入教育崗位之初,胡中中說自己原來只想成為一位專業又溫暖的教官,陪伴學生在校園裡成長茁壯,同時也期許自己成為學生生命中的重要他人。 她說相信每個孩子都有無限的潛能,希望能帶領他們找到熱情所在、成就夢想。 教育部2023年「師鐸獎」揭曉,全國共計選拔出72名獲獎者,高雄共有3人獲獎,分別是高雄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周滺聖、茂林區多納國小教務主任宋騏驎與高雄中學教官胡中中。 學生新聞 其中胡中中是國軍唯一得獎者,曾榮獲教育部教學卓越優等獎、國防部全民國防教育傑出貢獻獎、2021親子天下教育創新100等獎項的肯定,在創新教學上尤其深受學生喜愛,榮獲師鐸獎實至名歸。
當親子衝突發生後,有33.2%及32.9%受訪家長稱會感到脾氣暴躁及不安,甚至有介乎14.5%至19.1%受訪者產生頭痛、焦慮、影響睡眠質素及食慾不振等負面情緒。 學校可自行下載相關文件進行校內選舉,安排全校學生投票(中一至中六學生均可參加),然後將投票結果交回大會。 學友社「全港中學生十大新聞選舉」將繼續透過新聞選舉以及新聞評述比賽,繼續關注中學生傳媒資訊素養,提高同學於資訊接收、分析及處理的能力。 為響應環保及減少學校統計票數的行政工作,本屆總選除紙本投票方式外,亦會加設網上投票方式,詳情可參閱附件的運作簡介。 有意參加本屆總選的學校,可填妥報名表格,並選擇紙本或網上投票其中一種方式,及提供所需資料開設網上帳戶,然後於10月18日或前交回。 有意參加本屆總選的學校,可填妥報名表格,並選擇紙本或網上投票其中一種方式,及提供所需資料開設網上帳戶,然後於10月21日或前交回。
學生新聞: 第二十九屆全港中學生十大新聞選舉 得獎名單
地點:YMCA西九耀信發展學習中心多用途大禮堂 (九龍保安道373號豐盛居) 內容:學習撰寫新聞標題及簡介,分析不同類型的新聞及了解選舉行政工作。 學生新聞 衞生署社會醫學顧問醫生(家庭及學生健康)鍾偉雄表示,超重及肥胖問題長遠有機會致癌症、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
有些同學原是獨行俠,但在小組中認識到志同道合的同儕後,開始主動交友,並學會珍惜彼此的情誼。 更令人欣喜的是,有些同學從小組活動找到人生方向,立志把興趣發展成為將來的職業。 許多家長和老師均察覺到同學參加小組後,笑容多了,心境亦開朗了,在社交和情緒管理方面進步不少。
學生新聞: 新聞中心
首先,特區政府往往認為,只要增加一定經費、聘請足夠駐校社工,而無須強制校方通報欺凌個案,就能夠為學生提供足夠的價值觀教育,從而有效減少校園欺凌;然而,這反而促使學校對欺凌事件「諸多容忍」,因為它們大多會為了校譽而淡化事件,盡量避免外力介入。 疫情期間,她結合遠距、線上與實體的混成教學,讓學生在家中參與課堂學習,保持學習進度並提高學習興趣。 此外,胡中中以教官身分開設超搶手多元選修課程「主持力」,讓雄中學生學習口語表達技巧,培養領導力與自信心。 日期:2017年9月30日(六) 時間:上午10時至下午1時 或 下午2時至5時 學生新聞2025 (請依確認電郵內的時間出席)
- 該研究的作者坦承,中國以前的確發生過化石偽造事件,但他們相信這次出土的化石是真的。
- 請各參與學校於2019年10月22日或前將文件1-4電郵至,並請校內籌委會成員於限期前填寫文件5。
- 超過20年的教官生涯,胡中中深信教育是改變人生的重要力量,所以擔任教官輔導工作,見到處在學習低潮及受到家庭環境影響的孩子,讓她願意付出更多時間陪伴學生,開選修課為孩子做專案,指導他們做學習歷程檔案,期許自己是「教育界花木蘭」,幫助學生一起實現夢想。
- 學友社「第三十一屆全港中學生十大新聞選舉」於2022年11月21日至12月19日進行,共有128間中學參與,投票中學生人數達42,004名。
- 香港校園欺凌問題一直相當嚴重,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2018年公佈的《跨國評估學生能力計劃》,香港學生在學校遭受欺凌的普遍程度為29.3%,遠遠高於OECD平均水平。
- 學友社「全港中學生十大新聞選舉」將繼續透過新聞選舉以及新聞評述比賽,繼續關注中學生傳媒資訊素養,提高同學於資訊接收、分析及處理的能力。
- 作投票,約1,600 人參與初選投票。
第二十九屆學友社「全港中學生十大新聞選舉」於2020 年11 月24 日至12 月17 日進行, 共有110 間中學參與,投票學生人數達33,676 名。 參與新聞初選的16 所中學先於校內成 立籌委會,每所參與學校的校內籌委會各自擬出30 則候選新聞予校內高中及初中兩班同學
學生新聞: 全港中學生十大新聞選舉
作投票,約1,600 人參與初選投票。 學友社從16 所中學投票結果所提交的建議新聞事件中, 篩選出本年度的30 則候選新聞,由參與新聞總選的全港中學生從30 則候選新聞中選出自 己心目中的年度十大新聞。
學生新聞: 台中 高中教官性騷成案 將送人評會嚴懲
協會理事長盧建民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表示,台灣學生經過初賽、複賽及4天的集訓,下了很大功夫,最終在比賽獲得佳績,「學生們本來底子已經很不錯,今年能夠把潛力進一步發揮」。 胡中中對教學工作充滿熱情,為全台首位將「學思達教學法」引進全民國防教育課堂的教官,把傳統死板板講述軍事知識的方式,轉化成以自學、思考、分組討論與上台表達等多樣化的教學模式,並將科技導入課堂,帶給學生新穎又有趣的學習體驗。 超過20年的教官生涯,胡中中深信教育是改變人生的重要力量,所以擔任教官輔導工作,見到處在學習低潮及受到家庭環境影響的孩子,讓她願意付出更多時間陪伴學生,開選修課為孩子做專案,指導他們做學習歷程檔案,期許自己是「教育界花木蘭」,幫助學生一起實現夢想。 活動設有「最踴躍參與獎」,嘉許全校參與投票百分率最高的首十間學校(必須準時遞交投票結果)。 被停聘3個月的前學務主任,6月底停聘期滿後復聘,引起家長及人本教育基金會質疑,教育局昨重申相關被調查人員在調查期間不應復職。 豐原高中一名學生疑因教職員霸凌死亡,前學務主任停聘3個月後已復職,豐原高中今天開會討論,決定再停聘一個月,校方表示此案已重啟調查,希望趕在暑假前完成整個案件,相關人員懲處內容都會依法辦理。
學生新聞: 投票大標題
伴隨無數 孩子、老師和家長一起成長的國語日報是家長和老師最放心讓孩子閱讀的一份報紙。 在經營超過一甲子之後,現在 決定出版一份適合國中和高中學生閱讀的報紙《中學生報》。
學生新聞: 高鐵暑假推校外教學專案優惠 高中補習班也適用
一名網友透露,目前在用的方案是學生方案,月繳488元就能享4G吃到飽,但因為快要到期了,所以打電話詢問客服,卻遇到沒辦法續約的狀況,於是PO文尋求幫助。 最近我看到一則新聞,報道全球首位自閉症患者特里普利特(Donald Triplett)離世的消息。 特里普利特享年89歲,雖然他患有自閉症,卻擁有很強的記憶力及極高數學天分。 他在銀行工作65年,在家人、朋友與同事的關懷及愛護下,一直過着健康、快樂和獨立的生活。
學生新聞: 防學生自我傷害 教育部提高輔導人員因應能力
的未來人生。 學生如遭遇校園暴力,則可撥通24小時反霸凌通報專線,社工通報學校,並成立調查小組。 根據台灣當局制定的《校園霸凌防制準則》(《準則》),校方接獲通報後必須立即組成「霸凌因應小組」並在三日內召開會議,成員包括曾參加社會公眾或輔導培訓的教師代表、學務人員、輔導人員、家長代表及學者,有時學生代表亦會參與處理。 而一旦確認屬於欺凌事件,便會啟動輔導機制;若性質嚴重,學校需立刻向警方、社政機構或檢察機關尋求協助,並依法處理。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陳季康2019年初曾發表研究報告,當中涉及探討香港欺凌問題,以及事件對學生參與校園生活的影響。
學生新聞: 學生疑因教職員霸凌死亡 豐原高中今決議再停聘一個月
獅子山青年商會及香港家庭調解協會今年4月至5月訪問全港304名家長及302名小一至小六學生,以了解疫情下小學生與父母關係的親子壓力、焦慮指數、心理狀況及求助意識。 學生新聞 學生新聞 請各參與學校於2018年10月22日(一)或前將文件1-4電郵至,並請校內籌委會成員於限期前填寫文件5。 請各參與學校於2019年10月22日或前將文件1-4電郵至,並請校內籌委會成員於限期前填寫文件5。 豐原高中疑似校園霸凌案,校方今年6月26日函報調查報告台中市教育局,教育局審閱後認為仍有外界關注事證及疑點有待釐清,為釐清真相,7月4日退請學校重啟調查,要求以最快速度完成調查並對外說明。 飲食習慣方面,疫情期間有25.8%小學生及19.7%中學生增加飲用添加糖分飲品,亦有21.1%小學生及16.8%中學生增加食用高鹽高脂肪零食;另有15.8%小學生及11.7%中學生增加進食餐數,減少則分別佔6.4%及13.4%。 他強調,復課初期應多了解年輕人困難,除學業外,亦可能面對關係性問題,例如與家人的關係。
學生新聞: 學童過馬路鞠躬敬禮被譏「跪舔」 校長:培養感恩之心
大家通過成果展覽、學生匯報和表演,以及家長、導師的分享,了解各小組的特色和成果,同時感受同學成長的喜悅。 學生新聞 同學們的作品水平甚高,報告和表演亦十分出色,家長和老師均對同學有全新的認識和正面評價。 曾經有從不願意獨自離開自己社區的同學,願意走出舒適圈,目的就是參與小組課堂。
師鐸獎選拔分初審、決審兩階段,今年有168名候選人進入決審,評審委員經書面資料審查及面談,選出校、園或院長19人、教師52人、軍護人員1人,合計72人獲獎,其中男性31人、女性41人。 為紀念本次更新,官方宣布於8月1日至8月11日上午9點59分期間登入遊戲,玩家將可以每天進行10次免費招募。 此外,在8月22日前每天登入遊戲,還可獲得「10次招募票券(1個)」、「最高級合成用啟動石」等豐富好禮。 趙有亮曾主演2003年電視劇《台灣海峽》,戲裡扮演台灣學生,劇集以史詩性描述50年海峽兩岸關係,劇集在央視播出。 他的代表作以1994年家庭劇《孽債》(以上海話播出)、1997年家庭劇《奪子戰爭》,最令觀眾印象深刻。
學生新聞: 成立獎學金頒逾千萬元 成大95歲名譽教授李克讓獲「教育奉獻獎」
第二個特色是引入雙專業的教學模式,即由具專業資格的學術導師教授相關專業知識並分享行業資訊,以及由對支援有自閉症的學生有豐富經驗的社工,透過運用實證支援策略,適時在小組活動期間從旁指導學員,提升他們在社交、溝通或情緒管理方面的技巧。 社工亦與學員的老師和家長定期聯繫,就同學的表現提出建議,以期做到家、社、校合作。 本屆選舉已於9月至10月期間進行候選新聞初選,由30多間參與學校投選年度具代表性的新聞。 學生新聞2025 經大會綜合整理投票結果後,得出30則「全港中學生十大新聞選舉」總選的候選新聞,供全港中學生參與投票,選出本年度的中學生「十大新聞」。 學友社「第二十六屆全港中學生十大新聞選舉」於2017年11月13日至12月20日進行,共收回137所中學的選票,有效投票學生人數達74,472名。 學友社先從參與新聞初選的36所學校所提交的建議新聞事件中,篩選出本年度的30則候選新聞,由參與新聞總選的中學生從30則候選新聞中選出自己心目中的年度十大新聞。
本屆選舉將於9月至10月期間進行「候選新聞初選」,由參與學校安排同學組成籌委會,協助於校內舉行新聞選舉,以作為2021年「全港中學生十大新聞選舉」的參考依據。 本屆選舉將於9月至10月期間進行「候選新聞初選」,由參與學校安排同學組成籌委會,協助於校內舉行新聞選舉,以作為2022年「全港中學生十大新聞選舉」的參考依據。 首先,我們安排每個小組的學員來自不同學校,讓他們有更多機會結識新朋友。 每個課程完結時,我們會安排「成果分享展」,引導同學分組合作進行畢業專案分享,向家長、老師及其他組員展示學習成果。 在準備畢業專案時,同學亦能實踐課程所學的不同技巧,例如溝通合作、解決困難、時間管理、表達技巧和社交禮儀。
在本次劇情中,可以觀賞到老師與學生們在面臨各種威脅的情況之下,守護「奇普托斯」並攻略虛假的聖所的相關故事。 此外,玩家們可以在8月8日前進行「虛假的聖所攻略戰 ~聯合作戰~」,與「佩洛洛吉拉(色彩)」、「薇娜(色彩)」等6種Boss進行戰鬥,完成後可獲得「青輝石」、「招募票券」、「神名文字碎片」等多樣獎勵。 協會表示,台灣自2009年開始參加IMC國際數學競賽,每年都有好成績,包括2016年、2017年各拿到一座年級總冠軍,2019年奪下2座年級總冠軍;今年獲得的總獎牌數量也創下參賽以來的最高紀錄。 中華國際數理文化教育協會指出,這次有149位台灣中、小學生組隊參賽,共奪得22金、31銀、71銅及25名優勝;金牌數量居各國之冠。
學生新聞: 封城堵死留學路!美取消中國多處AP考試 國際生遭團滅
香港校園欺凌問題一直相當嚴重,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2018年公佈的《跨國評估學生能力計劃》,香港學生在學校遭受欺凌的普遍程度為29.3%,遠遠高於OECD平均水平。 然而,在校園欺凌問題上,政府多年來的態度永遠是口號多於實際行動,在預防、處理、通報及問責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少缺陷。 後來她在朋友聚會期間,聽到朋友與子女爭執時被對方怨懟:「我好嬲你憎死你,將來大個送你入老人院。」才反思自己與兒子的親子關係需要立即處理,於是與兒子一同參與「親子抗壓平行小組」,過程中學懂聆聽、自我舒壓放鬆,從中提升親子抗壓能力及溝通技巧,兩者關係得以緩和。 葉兆輝表示,據近年數據顯示,年輕人、尤其是學生自殺,近兩年有上升趨勢,過去兩三次復課,都留意到學生有些適應問題,相信與疫情有關。 他表示,過去三年學校不斷停課,令學生失去最重要的社交支援,「(以前)學生唔開心可以同同學、老師傾」,網課亦可能專注在學業,甚至有家長或不懂處理疫情下與子女朝夕相處時的關係,或講錯說話令關係惡化,對學生心理影響較大。 香港救助兒童會早前發布「Young Voices」報告,發現近1/4學生擔心被欺凌或曾遭受其他兒童或青少年暴力對待。
第三十屆學友社「全港中學生十大新聞選舉」於2021 年11 月23 日至12 月17 日進行, 共有112 間中學參與,投票學生人數達40,151 名。 參與新聞初選的19 所中學先於校內成
學生新聞: 中國研究生校內死亡!校方擋家屬還嚴禁學生議論
Bettina Stark-Watzinger)表示贊同,稱FAU這項決定應會激勵其他機構重新審視他們與CSC的合作關係。 新竹縣私立義民高中遭控近日將數十位教師以不合法程序解聘,多名教師突「被」失業,恐衝擊學生受教權益;義民高中回覆部分教師單… 屏東縣府今舉行112學年度國中小校長交接典禮,竹田國中校長許金元今年65歲屆齡退休,退休前獲師鐸獎殊榮,他說,教育界42…
學生新聞: 相關新聞
他建議,學生每天進行最少1小時中等至劇烈強度的體能運動,每星期進行最少3次強化骨骼和肌肉的帶氧運動。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約一年半,全港學生學習進度大受影響之餘,身體健康情況也明顯轉差。 衞生署指出,疫情下兒童及青少年超重及肥胖問題有轉差迹象,其中小一、小二的超重及肥胖學生比率由疫情前約13%,增至約20%;而中一生亦由約21%增至24%。 學生新聞 有專家指出,若4至6歲等年幼學童已出現癡肥,即使將來減肥後,患上糖尿病及高血壓等慢性病仍會較常人高出數倍。 特區政府最早於2005年由時任教育統籌局局長的李國章提出「對校園欺凌事件零容忍」的取態,但細看政府所作所為,「零容忍」更像是敷衍公眾的口號。 梁又引述調查數據指,70.4%受訪家長及57.6%學童分別在教育子女或與父母溝通遇上困難,一般不會或很少尋求協助,欠缺求助意識,往往錯過解決問題介入的最佳時機,當負面情緒不斷擴大,最終有可能出現自殺及傷害身邊人等倫常慘劇,情況值得關注。
學生新聞: 豐原高中事件家長批調查4個月未果 教育局:退回重查
她的創新教學影響許多學生,也啟發許多教師,不但課堂隨時開放觀摩,教學講義亦放在網站上無償提供下載,無私分享創新教學經驗與成果,疫情停課期間,更無償分享互動式遠距教學技術給多個縣市教官,提供實用解決方案,展現教育工作者的社會責任和使命感。 請各參與學校於2020年10月23日或前將文件1(學校投票統計表)電郵至,並請校內籌委會成員於2020年11月6日前提交文件2-4,並填寫問卷。 翻查社署兒童死亡個案檢討委員會最新在2021年完成的兒童死亡檢討報告,報告綜合2016至2018年兒童死亡事件,並就自殺個案提出22項相關建議,包括教育局應加強現行機制、檢討師生比例以照顧自殺高危學生、父母不應決定子女未來、學生亦應認真看待同學自殺徵兆等。 葉兆輝稱,目前情況已到了「Alert(警號)」的情況,必須要有力干預,除家長及教師關心外,有機會與青少年接觸的人士,都有責任留意他們心理健康,並稱昨日悲劇中,雖然涉事學生的家長曾尋求過幫助,但似乎未必能有效處理到,促教育局應加大介入力度,多多支援校方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