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小業主立場,無端多繳管理費,絕不是味兒,但為何過往法庭判例會認為業主「默許」不按公契來計算應繳管理費,故沒有追溯權? 其中一個理據是說,因業主只要細閱公契便會知道該計算方式跟公契不相符,故業主沒有出聲反對,形同「默許」。 管理費計算面積2025 曾經有谷友跟我們反映,在購入新盤樓花後,他根據樓書平面圖標示的空間面積訂造傢俬,由於房間空間狹小,所以傢俬的擺位也只能用盡整個房間的闊度。
- 至於單位圍牆之面積,如該圍牆與相連單位共有的,則圍牆面積平均分配;另如該圍牆跟公共地方相連,則單位可獲該分配該圍牆之全部面積。
- 公用建築面積分攤後,不區分各户攤得面積的具體部位。
- 以藍田麗港城一個建築面積有一千零五十二平方呎的單位計,實用面積只有八百零五平方呎,以滙豐銀行「家居萬全保」計劃B計算,一年保費約二千九百元,但若以實用面積的呎數計,保費只需二千二百元,兩者相差近七百元。
然而,當入伙後要組裝傢俬,卻發現實際闊度較樓書標示的少一至兩吋,最終要委託裝修師傅將傢俬木板削平。 申請有關單位的文件,內會有該單位的實用面積資料。 管理費計算面積 文件記載的數字以平方米顯示,故再乘以10.764才等於平方呎。
管理費計算面積: 物業管理費按什麼面積收取?
在 「實用面積」定義經官方修訂後,很多二手放盤都轉以實用面積標示,但通常都只以樓盤過往聲稱的實用率計算約數,加上舊式大型屋苑較少露台、工作平台等設施,所以舊樓標示的實用面積較貼近單位的可用面積。 過往發展商經常把一些公用面積計算入「建築面積」內,例如停車場、公共走廊、會所等,令單位內櫳出現超低實用率,導致出現1,000呎建築面積的單位,實際可用空間或只有550呎。 可能你會問,既然實用面積已有清晰定義,為何以同一面積,目測舊樓的空間會較大?
雖然政府未有全面撤辣,但認為有因應市場變化「減辣」調控樓市,有望催化市場活力和吸引力。 集團會視乎市場反應考慮調升新盤定價,相信個位數加幅在目前市況下會較為合適。 潘銳民預期,利息短期內仍會調整,但只屬短期波動。 由於央行加息最終目的是令經濟回復正常,相信市場長遠可以接受利息轉變。 另外,預算案提及,下年度會推出12幅住宅地皮,但近期多幅地皮相繼流標。
管理費計算面積: 法周刊 – 你的法律良師益友 香港法律常識 免費閱讀
而且一些住宅屋苑,各個單位的面積相差可以很遠,難道兩房單位,又與三房或四房單位,支付同一管理費嗎? 於是便出現以面積計算管理費的方法,至於用的是建築面積還是實用面積,視乎公契而定。 [28Hse 管理費計算面積 三地產焦點 第二百六十二期 2020年3月25日] 不少人入市買樓時,主要計算首期、每月按揭供款等開支,往往忽略了入住後要付的每月管理費。 香港樓價不斷飆升,管理費亦節節上升,近期新樓每呎管理費動輒$4、$5,即使細單位每月管理費便涉近千元。 近年新樓的管理費水漲船高,平均都超過每呎5元,而超級豪宅、單幢樓每呎7至8元的個案亦比比皆是。
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 香港討論區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 。
管理費計算面積: 管理費建築面積: 實用率是否可靠
因此每當管理費增加,業主的實際收益也減少了,降低整個回報率。 有時會聽到有人說不滿意業主立案法團或管理公司,而拒絕繳交管理費,此舉會有什麼後果呢? 對於業主欠交管理費,管理公司會先發出欠款通知,直至第三封仍未獲業主回覆,管理公司將嘗試以各種方法聯絡業主。 任職銀行的陳先生月入4.5萬,現時租住荃灣中心單位,近日獲業主通知需要搬離單位,陳先生正掙扎究竟應該上車置業還是繼續租樓。 回顧2020年,疫情下新盤暢旺,同時二手樓市成交量做好,令樓市「雙軌並行」良好增長。
管理費計算面積: 大廈管理日常運作
本報記者透過上網及銀行分行取得十間保險公司的家居保險資料,發現全部均以建築面積計算保費。 由於建築面積與實用面積可相差兩、三成或以上,投保者變相要多付「發水」保費。 以藍田麗港城一個建築面積有一千零五十二平方呎的單位計,實用面積只有八百零五平方呎,以滙豐銀行「家居萬全保」計劃B計算,一年保費約二千九百元,但若以實用面積的呎數計,保費只需二千二百元,兩者相差近七百元。 依據《建築法》、《合同法》等法律規定建築工程竣工驗收合格後,方可交付使用,這是國家強制性規定。 目前我國的房屋通過驗收合格的標誌是取得《建築工程竣工備案表》,它是建設(開發商)、設計、施工、監理、公安消防、環保等有關建設行政機關各方,就完工的建築物的施工是否符合相關法律法規和設計所作的驗收報告。
管理費計算面積: 香港
在中國內地,與建築面積有關的法規有《商品房銷售面積計算及公用建築面積分攤規則》及現行的《建築面積計算規則》。 而在中國香港,建築面積及使用面積的計算則需遵循香港測量師學會發布的《量度作業守則》。 在中國台灣則有建築技術規則,其第九章之容積管制即是關於容積率和建築面積的規範。 根據香港測量師學會之量度作業守則,實用面積指單獨分配給該單位的樓面面積,不包括任何公共地方的面積,如升降機大堂及樓梯等。 管理費計算面積2025 至於單位圍牆之面積,如該圍牆與相連單位共有的,則圍牆面積平均分配;另如該圍牆跟公共地方相連,則單位可獲該分配該圍牆之全部面積。
管理費計算面積: 按揭條件不可不看攻略
7、住宅建築內的技術層(放置各種設備和修理養護用),層高超過2.2米的,按技術層外圍水平面積計算建築面積。 B、房屋公用建築面積按各户套內建築面積乘以房屋內相關面積的比例進行分攤。 公用建築面積分攤後,不區分各户攤得面積的具體部位。 公用建築面積部位一經分攤,任何人不得侵佔或改變其原始設計的使用功能。
管理費計算面積: 實用面積
因此,穩陣起見,在訂造傢俬前,在單位平面圖標示的尺寸要額外預留一定空間。 最理想的做法,是到無改動的示範單位中量度實際距離,以免裝修時失預算。 近年推售的新盤,其豪華會所設備、酒店式管理服務、智能家居系統,響應環保,加入綠化元素等,都成為發展商的selling point之一,有服務當然就有代價。
管理費計算面積: 管理費實用面積建築面積: 建築面積劃分方法
大家可以看到一個問題,為何地舖那麼高價,卻與樓上的住宅支付同樣的管理費? 而且地舖人流眾多,但住宅業戶只是每戶數人,使用管理設施及服務的強度不同,平均攤分似欠公允。 祥益地產高級區域經理黃慶德表示,新近錄得屯門啟豐園2座低層F室,實用面積325平方呎,2房1廳,累減$22萬,獲區內首置客以$458萬,實用面積平均呎價$14,092,屬市場價成交。 管理費計算面積2025 世紀21宇田地產客戶經理劉定方表示,新近錄得大埔福安樓成交,單位為A座高層04室,實用面積443平方呎,3房,外望山景,原開價$510萬,後減至$495萬獲承接,實用面積平均呎價$11,174。 如果成功聯絡業主,會了解業主因什麼原因欠交管理費,從而作出協助,如業主經濟有困難,會與業主立案法團商討,可否分期繳交等;如果長期未能成功聯絡業主,管理公司就會採取法律行動,最壞情況業主會被釘契,以及被強制拍賣業主擁有的單位以取回欠款。
管理費計算面積: More in 一手新盤:
按揭成數簡單理解為按揭成數就是物業貸款比例,例如介9成按揭,就需要1成熟期。 在樓價高企的香港,按揭成數也是相對較高,減少置業的首期。 根據金管局的規例,1000萬以下的私人住宅最高可以承造6成或500萬按揭,較低者,而1000萬或以上的私人住宅最高可以承造5成按揭。
管理費計算面積: 按揭要求詳解
葉謝鄧律師行合夥人、刑事案高級律師、香港執業律師、婚姻監禮人、香港電腦學會會員、認可資訊科技審計人員、《皇庭壹號》:生活必備法律書律師顧問。 目前計實尺,但特色單位特色計法,通常入契花園天台一定計,如普通單位每實尺3蚊,特色戶可能是4蚊咁,事實上多的1蚊就是花園天台管理費。 (3)房屋天面上層高在2.20m以上(含2.20m)的樓梯間、電梯機房、按其結構的外圍水平投影面積計算。 管理費計算面積 一般來說,樓層越低樓宇,牆身會造得較厚,以得到更多的承重力,亦因圍封牆厚度計入實用面積,可用的內攏面積會少一些,但差距不會太多。
管理費計算面積: 按揭需時8大伏位
揭開社區管理費的神秘面紗 許多民眾會抱怨自家的管理費太高,不知道錢到底花到哪裡去了,卻又不主動去了解,甚至從未看過財務報表! 本篇將從法規和實務兩個方向,帶你全面認識管理費的用途與收取準則。 很多人喜歡社區大樓的便利,卻又對每月繳交高額的管理費感到心痛,覺得是一筆「多出來的開銷」。 大家幾乎都聽過管理費帳目不明,甚至遭到侵占的事件,導致不少民眾對管理費抱有懷疑與負面的看法。 管理費≠公共基金用途及來源皆不同 台灣物業管理專家、同時身兼專業物管講師的景文物業管理機構董事長郭紀子表示,要了解管理費該怎麼收,首先要釐清管理費的性質與法定的用途。 管理費計算面積2025 所謂的管理費,是根據《公寓大廈管理條例》和內政部制定的《公寓大廈規約範本》而來,收取的目的在於維護和管理公寓大廈的「共用部分」與「約定共用部分」,只要是集合式住宅,且依法設立管理組織,住戶都有義務繳納管理費,規範的對象並不只限於大樓。
中港通關效應,加上本港放寬防疫措施,樓市氣氛憧憬向好,不過,最近政府出了一項季度數據,令人擔心,樓價反彈會否遇上阻力? 由於樓書的平面圖尺寸,並不會把牆身批盪和裝修物料包括在內,與真實空間有些微差距,建議在訂造傢俬時,預留多一點尺寸。 至於所謂平等原則,其精義為「等者,等之;不等之,不等之」,即「性質相同者,應相同之處理; 管理費計算面積 性質不同者,應為不同之處理」。 換言之,平等原則是要求「性質不同者,要有合理的差別待遇」。 則端視「差別待遇有無合理理由」及「其正當理由,與目的之達成有無合理關聯」而定(註七)。 自住業主可以善用「居所貸款利息扣稅」,一共20個年度可以扣減,每年上限十萬元,究竟怎樣申報才可以用盡免稅額呢?
每一件土地根據其使用區分,均訂定容積率,將土地面積乘上容積率就是允許的建築面積。 然而在都市更新案件中,不同的條件會有容積獎勵率,也就是說實際可建築的面積,可以再乘上容積獎勵率,就是基準容積。 同時在簽訂合同時,與業主協商好租金是否包含管理費,並清楚列明在租約合同上。
香港置業
其運用則應依區分所有權人會議之決議為之(而且財務運作之監督規定,須納入規約)。 「管理費」的財源主要來自每月向住戶收取的費用,一般計算方式是以建物登記面積(坪數)乘上單坪費用,再加上定額的車位清潔費。 本規範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負責管理,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標準定額研究所負責具體技術內容的解釋。 執行過程中如有意見和建議,請寄送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標準定額研究所(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郵編:100835)。 當然,有一些面積,是確實存在但又唔知如果使用,在大屋出現是錦上添花,但在細單位出現就等同雞肋,例如是走廊位,玄關位,又或是不合比例的浴室空間,所以,在有限資金下,要買迷你單位,最好親身睇過度過,不怕貨比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