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 龍 門 郊 遊 徑 由 川 龍 起 點 至 城 門 , 取 其 兩 個 最 後 名 字 命 名 為 「 龍 門 」 郊 遊 徑 。 從 觀 景 台 可 飽 覽 荃 灣 、 青 衣 、 港 島 區 及 大 帽 山 附 近 村 落 一 帶 的 景 色 。 公 園 內 設 有 燒 烤 爐 達 約 六 十 個 , 適 合 一 些 大 型 團 體 活 動 。
- 大 帽 山 家 樂 徑 路 面 大 部 分 由 碎 石 鋪 成 , 寬 闊 平 坦 ; 適 合 一 家 大 小 老 少 漫 步 遊 覽 。
- 可能不少人會認為,在上山頂的路全是石屎路,必然會頗沉悶吧。
- 縣志中雖沒有說明石塔是人為建造還是高聳如塔的天然磐石,然而大帽山山上確有許多奇岩群集,旅行界前輩概將其分七組,稱為七重岩 。
- 「禾秧石林」就在禾秧山山頂之上,也名叫王母石林,石林面積甚廣,主要集中在山頂。
- 細閱地圖,似乎大帽山還有不少支線可供探索,他日又可再度暢遊。
- 起點在川龍,在荃灣川龍街乘搭80號小巴,於總站下車便是川龍。
從扶輪公園出發,沿着風景如畫的林徑往下走半小時,你便會到達川龍村。 這片歷史悠久的村落,以種植西洋菜而聞名,不難發現此處的田野間都長滿了以山間溪流灌溉的西洋菜。 川龍大帽山2025 村裡的茶樓在日間會供應港式點心,你不妨考慮以蝦餃、燒賣、叉燒包或其他傳統美食為這趟旅程作結。 離開遊客中心繼續往上走,你會進入麥理浩徑第八段。
川龍大帽山: 相思林徑 感受大帽山的原始氣息
一切似乎平凡不起眼的事物都被這些亮光點綴起來了,像路邊的小草、小花、果子、野菇及蛛網。 這與剛下雨又不一樣,在霧裏一切都若隱若現,露珠小顆小顆的,呈現着與眾不同的美態,連葉子都顯得特別綠油油。 例如,有說明牌講述有關遠足應攜帶的物品、遇上意外時怎樣逃生,甚至在較陡斜的路上設有打側的足印,讓遊人踏着下斜坡,以提醒他們怎樣安全地下斜坡,減少跌倒的機會。
從 家 樂 徑 起 點 經 郊 野 公 園 諮 詢 站 前 行 , 走 入 樹 木 林 徑 , 途 中 可 以 看 見 台 灣 相 思 、 楓 樹 、 松 樹 等 香 港 郊 區 常 見 的 樹 木 。 這 川龍大帽山 裏 一 帶 景 色 怡 人 , 天 氣 好 時 , 可 遠 眺 荃 灣 、 青 衣 及 港 島 區 。 遇 薄 霧 時 , 景 色 若 隱 若 現 ; 如 置 身 仙 境 。 鄰 近 設 有 停 車 場 、 廁 所 、 小 食 亭 、 燒 烤 場 地 等 。 大帽山郊野公園位於新界中部,就在大欖郊野公園的東面,面積約一千四百四十公頃。
川龍大帽山: 大帽山6條熱門登頂路線推薦!川龍歎茶慳腳程 城門水塘上考韌力
石天門是一條非常窄的罅隙石縫,據說是全港最窄、卻又可讓人通過另一端的縫隙,通過過程刺激又驚險,自問身手敏捷的山友,一定要試試! 遊走完石林,回程可選由山路登上大帽山頂天氣雷達站,沿馬路返回大帽山連姐茶水站。 交通:在港鐵荃灣站或荃灣西站如心廣場乘九巴51號,於郊野公園站下車。 要在川龍離開往荃灣市中心,可於川龍小巴站乘專線小巴80號。
來到電塔的位置轉右行,一路直行到另一座電塔,之後接上龍門郊遊徑。 此段路是全日最難行的路,到處都有塌樹,山徑幾乎是看不見,最後200米更是非常跣。 橫越引水道後,在直前方的樓梯落山,樓梯都甚長,一直落到底便是三棟屋村。 大 帽 山 居 高 臨 下 , 漫 遊 其 中 , 自 然 可 以 觀 賞 到 優 美 的 景 致 。 大 帽 山 家 樂 徑 路 面 大 部 分 由 碎 石 鋪 成 , 寬 闊 平 坦 ; 適 合 一 家 大 小 老 少 漫 步 遊 覽 。
川龍大帽山: 荃灣川龍村隱世山腰傳統茶樓 登大帽山 交通路線|親子好去處
想起龍門郊遊徑途中設有指示牌的分支,可接駁回上次走過的路段,正好由此路進再作深度遊。 川龍大帽山2025 以一家大小為對象的川龍家樂徑,只需約20分鐘即可行完,沿途有燒烤場,也可在觀景台遠眺大帽山頂和荃灣一帶景色。 大帽山主要由火山岩組成,山谷中亦有不少沉積岩。
- 但難得遇到很久不見的藍天白雲,若在林蔭下走也太浪費了吧。
- 在荃灣川龍街乘80號專線小巴,或荃灣西鐵路站乘51號巴士到達川龍村下車,這裡有兩間茶樓,可品嘗地道的山水名茶及點心,在假日不少遊人專程到此享用一盅兩件,享受高山茗茶的閒情逸趣。
- 接近大帽山頂的山坡上,長滿了高大的芒草,在草叢間緩步而上,秋冬時節,你會看到芒草在陽光和微風中搖曳生姿的美態。
- 另有兩條簡單路線可選擇,過了石天門之後,可由官方松樹徑落山【圖63:靠右行松樹徑】,又或者經由【圖61:相思林徑直行】,經龍門郊遊徑前往城門水塘菠蘿壩落山,都是一些比較清晰易行的路線。
- 龍門郊遊徑起步於川龍,終點為城門水塘,郊遊徑也是從兩地名各取一字成為名稱。
這裏的洗手間和小賣部也是上山前的最後補給點,再前進先要整理好行裝,順便探望廣為行山愛好者認識的茶水亭主理人連姐。 川龍大帽山2025 從川龍村沿着荃錦公路駕駛10分鐘左右,可以抵達扶輪公園。 公園設施十分齊備,除了洗手間、小賣部和提取淡水的水喉,還有眾多露營設施和燒烤爐。
川龍大帽山: let’s go hiking 香港行山誌
與小朋友及長輩去慣了商場連鎖式茶樓飲茶很沒有新意? 那不妨找天到這個位於荃灣大帽山山腰的鄉郊自助式茶樓,嘆山水茶食著名的本地西洋菜! 荃灣大帽山川龍村有兩間老字號茶樓,端記茶樓及彩龍茶樓。
川龍大帽山: 路線地圖
山坡的上半部露出山脊,亦有一些石澗由高地流到深淵山谷。 東南部主要可分為三條主流,大曹石澗下曹公潭,大圓石澗下三疊潭及大城石澗下城門水塘;東北部與支脈觀音山相互由梧桐寨瀑布開始,下經林村谷匯合大埔河後在太和邨附近流出吐露港。 西南部由甲龍至河背水塘引水道經蓮花山及田夫仔下大欖涌水塘。
川龍大帽山: 龍門郊遊徑
在荃灣川龍街乘80號專線小巴,或荃灣西鐵路站乘51號巴士到達川龍村下車,這裡有兩間茶樓,可品嘗地道的山水名茶及點心,在假日不少遊人專程到此享用一盅兩件,享受高山茗茶的閒情逸趣。 川龍大帽山2025 今天由川龍小徑上山至開揚路段約一小時,上走至妙高台約45分鐘,妙高台上走至大帽山800多米高約半小時,沿車路下行至荃錦公路51號巴士「郊野公園」站約一小時。 川龍大帽山2025 方案二則是步行穿過閘口,向大帽山天氣雷達站的球形護罩「波波」進發。
川龍大帽山: 荃灣飲茶推介-川龍村隱世山腰傳統茶樓+登大帽山交通路線|親子好去處
2016年的最後一天有藍天、美景和美食伴著快樂過,確是2016最完美的作結。 我們走的是上山的捷徑,每走一段便會經過平坦開闊的舊軍車路。 在 大 帽 山 高 處 的 山 坡 , 向 下 走 的 人 字 形 梯 田 仍 清 晰 可 見 , 相 傳 這 是 在 十 七 世 紀 曾 經 盛 極 一 時 的 茶 場 遺 址 。 川龍大帽山 1月24日大帽山曾經錄得零下6.0度的氣溫,全日最高溫度只有零下3度,翌日也錄得零下5.9度低溫。 而25日清晨4時大帽山錄得最低草溫達零下6.7度,是大帽山以至有記錄以來最嚴寒的一天[6]。 遊覽大帽山的其中一種心理障礙,是那道又長又彎的馬路。
川龍大帽山: 大帽山行山丨川龍飲茶後起步 相思林徑往禾秧山賞芒草中級路線
不要以為動物一定會躲起來,我們在上山途中就發現了一隻大草龍躺在路中心,一動也不動,我們移動牠的尾巴也仍然不動,還以為是死掉了。 直至近距離看到牠的眼珠在轉動,才知道還沒有死。 川龍大帽山 而一些黃牛更可能在你的途中突然出現,嚇你一跳。 對城市人來說,近距離接觸這種龐然巨物可是新鮮的經驗。
川龍大帽山: 郊遊設施
公園設有停車場,駕車上來燒烤非常方便,惟疫情期間燒烤場暫停開放。 另外,公園內種植有緋寒櫻、米仔蘭和桂花等,盛開期間人山人海。 點心以外,端記還有很多碟頭飯甚至燒味等可供選擇。
川龍大帽山: 路線川龍>響石墳場>妙高台>大帽山>荃錦公路
有車之人在「疫」境中格外讓人羨慕,因為可有更大自由度,駕車前往不同地點,避開人潮,放鬆心情。 今次我們駕車上川龍飲茶買菜,再上大帽山睇靚景,順便操練一下駕駛技術,輕鬆過一個下午。 因此冬季時有結冰或霜凍現象,甚至會間中出現凍雨、霰、雨夾雪及輕微降雪的冬季特殊天氣現象。 川龍大帽山 全年亦有103天處於寒冷天氣(最低氣溫低於12.0度)狀態,乃全港之冠。 另全年平均相對濕度亦高達百分之89,尤其每年三、四月霧氣最濃。
相思林徑舊稱高水平植林道,位於大帽山六百米以上的南麓。 起點在川龍,在荃灣川龍街乘搭80號小巴,於總站下車便是川龍。 先向着彩龍茶樓的方向前進,在第二個路口隨即轉左,再由斜路上山。 途中有一些很趣緻的狗仔石雕像,村屋內也有一些惡狗,靜靜地慢步過去。 川龍大帽山 在盡頭沿左邊的斜坡上山,前面就是一個竹林,先要俯下身子爬過去,大竹林就在兩旁。 接下來只要沿山徑直上,便來到由響石墳場上來的「S」型山徑。
沿着山坡而上,你便會到達大帽山觀景台——這裡相當空曠,風勢強勁,可以飽覽到壯麗的香港全景。 在天清氣朗的日子,你更可以欣賞到元朗平原的優美景致。 川龍大帽山 由於海拔較高,觀景台時常會被雲霧籠罩,彷如置身雲海當中。
這段路與上山的路不再一樣,多是石子路或泥路,感覺像行山多一點。 其實在途中,你會經過施樂園 川龍大帽山2025 – 香港青年旅舍協會的其中一所旅舍。 這裏會為遊人提供簡單的住宿服務,鼓勵遊人多接觸大自然。
川龍大帽山: 路線地圖
其 中 的 長 瀑 , 高 約 三 十 五 米 , 是 全 港 最 高 的 瀑 布 ; 其 餘 瀑 布 還 有 散 髮 瀑 、 中 瀑 及 井 底 川龍大帽山 瀑 等 。 在荃灣港鐵站 A 出口,轉左見樓梯上去就是前往大帽山的 九巴 51 線巴士站。 大家亦可以荃灣西港鐵站,過馬路到如心廣場下的巴士總站上車,不過留意班次疏落。
川龍大帽山: 荃灣川龍村隱世山腰傳統茶樓 登大帽山 交通路線|親子好去處
續游走於山腰小徑,腳下是用大石鋪成的古道,偶然會看見用石塊堆砌的圍壆,相信在以前這裡是一大片梯田。 走過疏落的樹林,跨越小澗,登上了山坳,然後進入了林蔭蔽天的下山路,腳踏地上的枯葉沙沙有聲,並有軟綿綿的感覺。 川龍大帽山2025 征服了漫長的下山石級,便到達郊遊徑終點門牌,然後過對面入賞蝶園休息,續下行接自然教育徑出城門水塘菠蘿壩,這裡有專線小巴往荃灣兆和街。
川龍大帽山: 路線川龍>響石墳場>妙高台>大帽山>荃錦公路
由於Google Map更改了使用條款,限制了每日的使用量,如上方的地圖不能正常顯示或使用,請參考圖片地圖代替,敬請見諒。 原本是閒遊,在川龍飲茶,然後走甲龍古道,最後到雷公田吃甜品作結。 但難得遇到很久不見的藍天白雲,若在林蔭下走也太浪費了吧。 好友相當靈活又沒所謂,於是改變計劃,早上在川龍吃過最愛的西洋菜後便起步上大帽山。 再向上行駛,就是無欄杆、無街燈的大帽山道了,適合具備一定駕駛經驗的朋友前往。 這條雖然是雙程路,但十分狹窄,大型車輛或者改裝過車身高度車輛千萬要小心,不可急躁。
大帽山是香港最高的山,都係熱門登山的地方,看日出、雲海、芒草熱點,登大帽山都有多種不同路線,不同難度,現在介紹數條熱門登大帽山路線大家。 沿山徑往上走,越過警告牌後上行不久,留意右方有一隱徑,入口的後方有一大石寫上相思林徑﹝有時被樹木遮蓋部份﹞,路口也有絲帶作記號。 沿小徑前走不久即接上左方的木梯級,及後路段狹窄,兩旁雜草叢生,但上落不多,途中可俯瞰荃灣及葵涌一帶的全景。 沿荃錦公路川龍巴士站對面的行車小路進入川龍村,前走不久村屋漸少,走至漁護處的管理站後,接上左方的梯級上走至行車路旁的涼亭。 及後,踏上涼亭旁的梯級繼續上行,穿過墓地後進入泥路小徑,走出樹林後續上走。 大帽山的山體龐大,其南麓的山脊向東至東南伸延,巍峨壯觀。
川龍大帽山: let’s go hiking 香港行山誌
假 若 在 山 上 遇 上 雲 霧 聚 合 , 則 又 是 另 一 番 騰 雲 駕 霧 的 感 覺 。 穿過響石墳場,續上便是大帽山,沿路開揚景觀非常遼闊,可遠眺至荃灣、青衣及汀九橋一帶。 由這裏往川龍走,一直都是下山的路,並不難走,而且沿途景色壯麗,走着看着,一點不覺疲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