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住宅樓宇豎立於道路附近,因此沒有足夠的距離作噪音緩衝。 減音露台2025 而更嚴峻的是,為配合經濟模式以及房屋土地需求,以往用來阻隔交通噪音的工業大廈須重新發展成住宅樓宇。 除了用於樓宇減音,環保署計劃未來將4D虛擬實境模型結合規劃署的立體3D模型,更有效做城市規劃。 區偉光舉例,公眾可直接看到整幢大廈的窗戶,有多少窗戶的噪音超標,會以紅色標誌;裝了減音窗的裝置,以綠色標誌;亦可聽到安裝隔音窗前後的分別,一按鍵就聽到。 環保署副署長區偉光表示,環保署建議住宅噪音不多於70分貝,一些鄰近馬路、未有安裝任何隔音裝置樓宇的噪音水平一般達到75分貝,即如大貨車在十米內經過時發生的音量水平。
房署總建築師嚴汝洲和總木土工程師何顯亮接受訪問時稱,以往公屋地盤如果對着馬路,多採用單向式設計,即以廚廁面向馬路,避開睡房和廳。 房署總建築師嚴汝洲和總木土工程師何顯亮稱,以往公屋地盤如果對着馬路,多採用單向式設計,即以廚廁面向馬路,避開把睡房和廳置向馬路。 景泰苑的隔音窗屬拉趟式,把兩塊玻璃板平行排列並於對邊側各設開口,能阻隔交通噪音,同時使空氣自然流通。 雖然環保署數據顯示減音窗有效,但新蒲崗區議員雷啟蓮表示,有不少景泰苑居民已把窗戶拆除。 減音露台2025 雷啟蓮解釋,居民反映窗戶隔音成效不彰,而且妨礙晾曬衣物,遂拆除窗戶。
減音露台: 景泰苑裝減音窗抗太子道東噪音 區議員指阻晾衫 住戶集體拆窗
香港寸金尺土,不少住宅都鄰近主要幹道,住戶飽受噪音滋擾。 為減少道路交通噪音,環保署聯同屋宇署及香港理工大學共同研發減音窗及減音露台,噪音水平平均可減3至8分貝,就如減少一半汽車流量而產生的噪音,最多更可減12分貝。 不過,有使用減音窗的綠置居景泰苑住戶指隔音成效不彰,加上阻礙晾曬衣物,寧願拆窗,但此舉可能違反房屋署禁令。 土地供應短缺,房署近年「硬啃」多幅「岩巉」地皮,部分地盤範圍甚至因噪音超標而不適合建屋。 房屋署副署長馮宜萱稱,減音隔音一向是房署建屋的大課題,以往應對方法是採用單向設計,避免將單位建在近噪音源的位置,但單位數量無可避免會減少。
- 上層為上懸式窗口用作通風用途,而下層則為固定玻璃窗僅供照明之用。
- 那邊廂,有住戶為了通風、晾曬衣物,縱然屋苑公契訂明不能拆窗,也要照辦。
- 剛入伙的新蒲崗景泰苑,位於太子道東旁,噪音高達八十五分貝,用盡以往的招數,例如置後及坐向設計、建築鰭片、鋪設低噪音路面,亦只減了七分貝,需要多減八分貝,才符合七十分貝的規劃標準。
- 最平單位售188.26萬元,最貴單位售363.57萬元。
- 景泰苑的隔音窗屬拉趟式,把兩塊玻璃板平行排列並於對邊側各設開口,能阻隔交通噪音,同時使空氣自然流通。
- 為減少道路交通噪音,環保署聯同屋宇署及香港理工大學共同研發減音窗及減音露台,噪音水平平均可減3至8分貝,就如減少一半汽車流量而產生的噪音,最多更可減12分貝。
「香港人多車多,交通嘈音是難以避免的。所以我們開始思考,可否利用創新科技解決這個問題。」環境保護署高級項目主任楊國良說。 一般來說,減音露台的深度多於1米,並有約1.2米高的實心護牆,其天花則鋪上吸音物料。 減音露台有助減低進入住宅單位的交通噪音,並減少交通噪音對單位內居民的影響。
減音露台: 噪音直迫大貨車十米內經過 隔音後如減一半車流
外層的另一側應設有固定玻璃或可打開的窗戶,並在降噪模式下須保持關閉。 由於噪音仍可以直接通過窗戶元件或以多次反射的方式傳入房間內,因此可以在反射面(例如內框架或氣隙窗格)上應用吸音物料以提高減音效果。 雖然利用實心護欄及於天花設有吸音物料的減音露台已一直以來被採用,但其減音效果最多只能達至2至3分貝。 強效減音露台則結合了多項減音特色,包括露台側面的全高牆、由護欄頂部伸出的傾斜實心嵌板和在露台門前由護欄頂部伸出的垂直隔音屏,以達至更顯著的減音效果。 上層為上懸式窗口用作通風用途,而下層則為固定玻璃窗僅供照明之用。
然而,電池級鋰的產量持堅,導致供需日漸錯位,在去年激烈爭奪供應之後,今年消費者重新獲得了定價能力。 高盛稱,儘管隨著中國經濟重新開放,價格可能暫時獲得支撐,但年底前供應的進一步飆升將令碳酸鋰價格承壓,在未來12個月內降至34,000美元/噸。 目前Asian Metal Inc.的現貨價格為61,850美元/噸。
減音露台: 時間:2017-06-19 03:15:08來源:大公網
減音窗以雙層設計,由傳統向側推開式外窗和一半大小的內趟窗組成。 只要擺放得宜,內外兩層減音窗能有效消減外來噪音,同時為單位保持空氣流通。 強效減音露台是一款經特別設計的露台,其設計結合了數項緩解措施以消減噪音。 它採納了更多的減噪措施,例如全高側牆、增加實心圍牆高度、加設置隔音屏以及在更多表面上加裝微穿孔吸聲板及/或額外的吸音物料。
減音露台: 減音露台
再退後一步,政府和私人發展商手持大量土地,理應可以興建環境條件較好的樓宇。 居住問題困擾香港,近年政府矢言盡力覓地建屋,不論房委會還是私人發展商,自知部分住宅大廈選址太近行車路,噪音滋擾居民,因此為住宅窗戶加設減噪音裝置。 然而,有居民拒絕好意,寧要通風情願忍受噪音,承受開窗拆窗的違規風險。 他們於是從窗入手──外窗向外推,內加趟窗,可以擋聲亦透風,並計算出兩窗之間距離一百七十五毫米效果最好。 二○一二年,他們走出實驗室實地測試,在晚上七時交通繁忙時量度噪音,證實減音窗可以減音八分貝,於是應用在景泰苑。 剛入伙的新蒲崗景泰苑,位於太子道東旁,噪音高達八十五分貝,用盡以往的招數,例如置後及坐向設計、建築鰭片、鋪設低噪音路面,亦只減了七分貝,需要多減八分貝,才符合七十分貝的規劃標準。
減音露台: 香港的交通噪音
噪音緩解設計包括於單位安裝減音窗和強效減音露台,目前已應用於本港20多個公營及70多個私營住宅房屋項目,當中有近十分一項目已建成或入伙,如位於新蒲崗的首個綠置居項目景泰苑。 至於新一代減音露台,馮宜萱坦言,因為在活化柴灣工廈作公屋時「焗住做」。 該處四面都是噪音源,減音露台儼如放大版的雙層玻璃減音窗,外層窗戶可以打開通風,內層趟窗可以隔音,測試證明可有效減少約10分貝噪音。 有人認為,居民既然選擇決定入住那些單位,就不應事後抱怨。 然而,居民不滿的是減音窗無效,房委會、環保署等部門需要回應。 再者,一般市民挑選單位,價錢、地點是最大考量,為了租金樓價便宜,犧牲了生活質素。
減音露台: 噪音問題
那邊廂,有住戶為了通風、晾曬衣物,縱然屋苑公契訂明不能拆窗,也要照辦。 據悉,除了景泰苑外,至少有五條屋邨和屋苑設置減音窗,涉及逾 1,800 個資助出售單位。 錦駿苑單位數目最多的是一房單位,提供1,180伙實用由375呎至428呎的單位,全數屬「開門見廁」則型。 如果擔憂日後間房後單位光線不充足,揀樓時可以優先考慮C座6室、D座7室及E座7室,上述三個單位除了露台窗戶以外,客飯廳位置亦有一扇窗。 一再重申,香港不是缺乏建屋土地,只是政府缺乏決心和魄力,好好規劃閒置土地,開拓真正適宜居住市鎮。 ▲錦駿苑位於馬鞍山路,由5幢住宅大廈組成,合共有2,079伙,預計關鍵日期2023年2月28日,即樓花期長約兩年半。
減音露台: 景泰苑減音窗無阻噪音擾民 房署須解釋補救
可有效減少噪音進入住宅單位,而同時提供充足的自然通風的特殊樓宇設計,已在新開發的住宅發展項目中得以應用。 環保署早前將減音窗和強效減音露台等裝置應用於虛擬實境(VR),用於環保署核下的環境學院,培訓環保主任、工程師、建築師等。 當使用者戴上虛擬實境裝置,可嘗試為單位配置不同的減音裝置,體驗隔音效果。 首次使用該裝置的環保署助理環境保護主任張曉慧就指,日常主要負責環境評估報告,主要於圖表反映數據,但透過4D虛擬實境模型,更感受到分別。 減音露台 她續指,得悉有關減音成效後,日後可遊說環評項目倡議人使用較好的緩解措施。
減音露台: 創新措施
即是說,要不是減音裝置,中低層面向道路的單位根本不能興建,不能居住。 減音露台 減音窗的設計看起來簡單,但其實它的面世過程一點都不容易。 由房屋署、環境保護署和屋宇署三方合作,運用創新技術,採用「以人為本」及「可持續發展」的設計理念,終於成功落實應用。 減音露台 減音窗(擋音式)基本上由兩層窗戶組成,並以內層的趟窗對齊外層開啟的窗口,利用前者作擋板阻隔噪音傳入房間內。
減音露台: 噪音問題
在去年鋰價格暴漲的後期階段,高盛屬悲觀者,預計供應將會攀升,遭到了業內一些知名專家的反駁。 而現在,隨著中國鋰價從上周的峰值下跌了超過30%,高盛再次警告,還有很大的下跌幅度。 Aditi Rai牽頭的高盛分析師在一份電郵報告中稱,12月份以來,隨著電動汽車補貼取消、疫情干擾和新年假期遏制了汽車行業供應鏈各個環節的活動,中國鋰需求大幅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