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龍島的白崖據說是經由人為加工而成,目的是為了導航船隻及防止大船撞山閣淺。 崖石上的石灰粉令崖變成白色,乍看之下就像極地中的雪山,最近成為了非常熱門的打卡熱點。 這一塊石刻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蹟之一,是本地最早有文獻記載的石刻。 教練會提醒參加者落到中間會好難搵到落腳點,所以可能個人會swing一下,不過都係正常嘅,冷靜搵返個落腳點再繼續下降就可以啦。 這座已有百年歷史的白色燈塔有小橋與岸相連,是東龍門的打卡熱點。 不過燈塔有時候波濤洶湧,想要走到燈塔上的朋友一定要小心。
其實只要放膽一試,即使是沒有運動底子的記者,下降了大約10米便開始掌握到技巧,可以加快腳步了。 游繩下降最難的,並不是攀岩技巧,而是有沒有踏出第1步的勇氣。 有別於國外「 大爺式的享受 」,教練不會服侍參加者,反而要求大家認識裝備,知道靠什麼支撐自己下降、哪個 是你的救命符,自己一手一腳穿上安全帶、掛好登山扣。
東龍島飛索: 歷史及古蹟
而炮台遺址前有一間石屋展覽館,介紹炮台歷史及展出照片,非常值得參觀。 最後到達碼頭附近的東龍石刻,是香港最大、最早有記載的石刻。 東龍石刻是香港法定古蹟,早在1819年就有文獻記載,長2.4米、高1.8米。 下山時可經過東龍洲最南端、建於1940年代的南堂尾燈塔和鹿頸灣。
由於沒有正式路線,加上上落山崖時都需攀爬,所以攀爬時要非常注意安全。 全港最早有文獻記載且最大的石刻,高約1.8米高,長約2.4米。 於1819年王崇熙所編制的《新安縣志》中曾記載著「石壁畫龍,在佛堂門,有龍形刻於石側」,因此被列為法定古蹟。
東龍島飛索: 炮台
在救急需要等特殊情況下,可利用在南堂頂附近設有的直升機坪。 肚臍洞是東龍島的海蝕洞,經過長年累月的海浪侵蝕,令巨石中間通空而得名。 肚臍洞是著名的打卡位之一,站在這裏從不同角度影相,能影到不同形狀,非常特別有趣~但是,溫馨提醒行至肚臍洞的路段比較危險,要非常小心注意安全。 崖石上的石灰粉令整個山崖變成白色,乍看之下就好似雪山,非常漂亮! 據悉白崖是經由人為加工而成,目的是為了導航船及防止大船撞山擱淺。
- [8]林松堅的兒子林道義後來又在北佛堂修建了一座同類神廟。
- 雖然坡度不高,但來回約4公里,再直上則可到達頂峰的發射站,視乎個人能力及體力而定,最重要是量力而為。
- 即使不選擇露營的朋友,也建議可以到非政府營地野餐,欣賞大自然的美景。
- 溫提:由於前往燈塔的路途較為崎嶇難走,建議大家還是要安全至上。
- 前往東龍島的航線只限於週末及公眾假期,而且班數不多,出發前最好先計劃郊遊路線。
🚶♀️輕鬆新手路線🚶♀️如果想走得輕鬆一點,不執意環島,可以選擇前往集中於北面的景點。 由南堂碼頭出發,往法定古蹟東龍炮台方向出發,途經營地、炮台和燈塔等景點,時間許可亦可前往噴水岩觀賞自然奇觀,然後沿路折返,在假日士多或合全士多醫肚再上船。 不過大家要注意,環島路線需時近四小時,出發前要預留時間,以免錯過回程船。
東龍島飛索: 石刻
船次以三家村碼頭較多,大家可跟據出發地點和時間選擇碼頭。 東龍島又名東龍洲或南堂島,東龍島位於清水灣以南,面積約2.4平方公里。 另外,由於東龍島有士多等配套,東龍島一直都是香港露營勝地。 除了行山或露營,喜歡極限運動的朋友,不妨挑戰東龍島的高空飛索和攀岩!
東龍島設有炮台營地,營地十分空曠,三面環海,享有無敵海景及山林景色,吸引不少露營人士前往露營、觀賞日出、觀星等。 佛堂門燈塔屹立於南堂頂尾端位置,至今逾百年歷史,昔日主要用作海上防衛,現時則為東龍島其中一個重點打卡勝地,坐擁開揚海峽景致。 溫提:由於前往燈塔的路途較為崎嶇難走,建議大家還是要安全至上。 東龍島飛索2025 若然你對石刻、舊直升機等東龍島一日遊景點景致缺缺也OK,將東龍島視作行山露營的好去處亦無妨。 不過小編必須說來東龍島唯獨不可錯過「潛龍吐珠」的自然奇觀,海浪拍打岩石間的夾縫,浪花四濺,保證會讓你從此對大自然多添一份尊重與敬畏。 走多兩步來到漁農自然護理署的指定露營地點,現因疫情關係而關閉,但可在涼亭休憩。
東龍島飛索: 景點+活動+美食推薦
在炮台遺址可看到當年的炮台圍牆和營房,也是罕見地欣賞到香港歷史遺跡。 東龍島飛索 從西灣河港鐵站A出口步行8分鐘到筲箕灣避風塘碼頭,到達筲箕灣避風塘碼頭後乘搭船隻約1小時到達東龍島。 攀爬難度隨著高度上升,爬到越高就越難,參加者可按個人能力去選擇攀爬嘅高度,如果覺得困難可以向教練示意,停止再繼續向上爬。 如果剛好遇到3天的假期,不妨用其中一晚待在東龍島露營,感受萬物俱靜的寧靜時刻,沒有市區的煩囂,沒有外界的壓力,有的只是露營的樂趣。 由於東龍洲位於佛堂門海峽以南,古時也稱為南佛堂[1]。 島嶼西南的南堂海峽(今多寫作藍塘海峽)也是因為南堂島的名稱而得名。
東龍島飛索: 東龍島 懸崖飛索
東龍洲(英語:Tung Lung Chau)又名東龍島,舊稱南堂島,是香港西貢區最南端的島嶼,位於清水灣半島以南,香港島小西灣之東南,島嶼面積2.42平方公里。 由西灣河坐船出發,約45分鐘會到東龍島第一站,想行山的可以在第一個站下船、想直接到營地就可以從第二站下船。 由第一個站出發,沿著炮台營地士多走、就會到「合全士多」,向左直行就到第二站,兩站相隔約十五分鐘步程。 東龍島是政府官方營地之一,一向都受野孩子歡迎,雖然交通不便,但勝在景靚、空氣好,又可以帶埋毛孩一齊野外露出。 玩完極限運動,再於島上以天為被、以地為席,度過一個親親大自然的兩日一夜。
東龍島飛索: 交通詳情 東龍島船期:
這一塊石刻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跡之一,是本地最早有文獻記載的石刻。 從西灣河港鐵站A出口步行8分鐘到筲箕灣避風塘碼頭,到達筲箕灣避風塘碼頭後乘搭般隻約1小時到達東龍島。 碼頭附近的合全士多,士多供應常見茶記食物,包括公仔麵、三文治、炒粉麵等。 合全士多最出名的是招牌炭火紅豆沙,紅豆沙香濃,紅豆大大粒,加上微微的陳皮香味,毫不馬虎。 另一款名物是少油西多士,香煎的西多士充滿蛋香,表面淋上香甜的煉奶,非常惹味。 【1】西灣河碼頭出發:從西灣河地鐵站向海皮方向行,見到「嘉亨灣」三個大字,看到兩支旗就是往東龍島的上落點。
東龍島飛索: 攀岩
抬頭看山上有一塊名為牙鷹石的三角巨石,又叫雞乸石、蟾蜍石,有腳骨力的話可以走上去,在山頭上飽覽絕美的海岸綫。 所謂碼頭只是一個上落船位,旁邊有一座外形簡樸的洪聖古廟,拜祭海神洪聖。 東龍洲又名東龍島,屬於西貢區最南端的島嶼,位於清水灣以南、小西灣之東南,面積約2.42平方公里。
東龍島飛索: 📍 假日士多
西灣河碼頭一日提供5班船,船程約40分鐘,來回收費$55。 東龍島飛索 步行前往營地大約只需20分鐘左右,路況良好,而且上坡幅度也不大,小朋友也可輕易駕馭。 行山徑旁為一片蔚藍大海,沿路植物生長得茂盛翠綠,感覺相當治癒。
東龍島飛索: 大膽試玩! 東龍島飛索 登上懸崖峭壁的女子
懸崖飛索過程中會有專業教練指導及陪同,不用擔心安全問題。 看過「東龍洲石刻」的宏偉與歲月痕跡,接下來就當然要拍照打卡! 從石刻繼續前進,徙步約1小時即可抵達東龍島頂端「南堂頂」,大家可以盡情拍出如詩如畫的山林景致,藍天白雲下拍出絕佳角度。 東龍島飛索2025 石刻紋路複雜,但龍形清晰可見,如古代甲骨文般的幾何曲綫,與香港青銅時代出土的文物相似,因此推斷可能有接近3,000年歷史。
東龍島飛索: 前往東龍島交通資訊:
位於東龍島南端的白崖是較為隱秘的景點,據說是為了導航船隻撞山,人為加工加上石灰粉令崖變成白色,遠看像雪山! 不過因白崖的路線難度較高,需要手腳並用攀爬前往,新手不宜嘗試。 東龍島飛索2025 東龍島飛索2025 位於東龍島炮台營地附近的假日士多早於70年代開業,主打手工水餃及招牌餐蛋公仔麵、餐肉紅腸公仔麵。
東龍島飛索: 由 三家村碼頭 至 東龍島
據說東龍之名源於天然形成的海蝕洞,村民稱作通窿洲,後來才改稱東龍洲。 南宋時,九龍蒲岡村林姓林松堅、林柏堅駕駛艚船出海遇到颱風,船毀貨失。 東龍島飛索 他們兩人力挽船篷,緊抱船上祀祭的林氏大姑神主,浮到東龍洲(南佛堂),安全脫險。 他們認為這是神靈保佑,便在南佛堂修建了「祭祀林氏大姑的神廟」。
今次參加呢個東龍島一日團,先喺東龍島碼頭集合,會有專人於碼頭接待。 屆時大家認住身穿藍色T-Shirt、Logo印有Young’s HOLIDAYS 悠揚假期嘅衣著。 在香港很少可以看到全白色的崖壁,感覺就像鋪上了一層白雪一樣。 不過白崖岩石上有灰粉,所以特別跣,大家拍照的時侯都要加倍小心。 在觀景台不回程,自覺仍能應付者,可繼續登上鹿頸灣,在高處欣賞鬼氹灣景致,亦能走往接近山頂的直升機坪。
東龍島一日|東龍島位於香港西貢區最南端,小島四面環海,景色優美,海水亦十分清澈。 不少香港市民都會選擇假日到東龍島體驗戶外活動,行山、露營、到各個景點打卡留念等,想知道 東龍島 有什麼景點可以打卡,就記得約朋友一起去。 玩完飛索、游繩下攀,如果仲有時間體力,可以挑戰徒手攀岩。 東龍島飛索 東龍島一向是攀石愛好者的基地,採訪當日亦有不少人帶齊裝備攀岩。
東龍島上獨有的自然奇觀噴水岩,又稱為潛龍吐珠,每次海浪撞擊岩石激起巨大的浪花,激起的浪花最高可達3米! 西灣河鯉景灣及鯉魚門的三家村,逢周末都設有街渡前往東龍島,船程只需半小時,班次約每隔1小時左右,亦算頻密,到訪當日也見長長人龍排隊購票。 前往時謹記遵守限聚令,暫時嚴禁露營,亦要顧己及人戴上口罩,保持衞生。 沿著海岸走到最南邊就可以到達鹿頸灣,你可以欣賞到一望無際的大海。
前往東龍島的航線只限於週末及公眾假期,而且班數不多,出發前最好先計劃郊遊路線。 《香港01》旅遊記者為大家整理10大美食靚景推介,大家不妨參考。 在露營區旁設小路通往東龍炮台,東龍洲砲台位於東龍洲東北面,可俯瞰佛堂門海峽,在1980年被列為法定古蹟,據說砲台早於康熙年間興建,主要作用是防禦海盜。 當時有大砲八門及15所營房,不過現時大砲已不見踪影,只剩下砲台的圍牆及營房。
東龍島飛索: 📍 假日士多
記者是行山初哥,未敢挑戰這條被評為中級的行山路綫,決定只集中去島嶼北邊的景點。 行山、露營及打卡之餘,到東龍島必試的美食,當然是假日士多! 這裏同時是行山露營補給站,售賣飲品、乾糧及熟食如餐蛋麵、水餃等,主打韮菜餃與冬菇餃,可以讓大家稍作休息,補充體力。 其中,位於東北面的東龍洲炮台,是康熙年間為了防禦海盜而建,現時已被列為法定古蹟。 雖然只剩下炮台的圍墻及營房,但依然感受到這裏的歷史痕跡,而且仲可以俯瞰到東龍島海蝕岩洞的漂亮景色!
東龍島飛索: 前往東龍島交通資訊:
從燈塔往回走到達營地和燒烤場後,可到旁邊的清代炮台展覽室,炮台區因其歷史價值及獨特的地貌,所以被列為特別保護區。 石刻高約1.8米,長約2.4米,是香港境內最大的一塊石刻。 東龍洲對外公眾交通完全依靠渡輪,只在星期六、星期日及公眾假期提供日間服務[15]。
相比起前面兩項活動,攀岩對技術和體力的要求都高得多,要根據適當路線爬上峭壁頂端,全程都要手腳並用,少點體力都不能玩。 所以教練只建議有基礎技巧的參加者試玩,初學者還是專心玩飛索和游繩下降吧。 東龍島位於香港西貢區最南端,小島四面環海,景色優美,海水亦十分清澈。 不少香港市民都會選擇假日到東龍島體驗戶外活動,行山、露營、到各個景點打卡留念等,想知道東龍島有什麼景點可以打卡,就記得約朋友一起去。
東龍島飛索: 景點+活動+美食推薦
與空中跳傘不同,教練並 不會推你一把,反而像社工般誘導參加者,必須鼓起這勇氣,跨出這距離,然後這1天你也會飛。 首先挑戰的,是40米高懸崖游繩下降,借助登山繩的幫助,於懸崖邊往下攀,過程快則10分鐘,慢則20分鐘,速度由自己控制,視乎閣下膽量與技術。 這兒是個分岔路,一邊前往營地、炮台及燈塔,另一邊到石刻,也可花3小時左右環島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