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商舖眾多,五個商區均有獨立的購物主題及某一類型的商舖集中,成為每個商區各自的消費特色。 新達廣場是鄰近港鐵大埔墟站的大型商場,店舖主要集中於一樓,包括多間快餐店、日用品店、地產代理及銀行等各式店鋪,是區內購物飲食的消費熱點。 1898年,英國和中國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租借新界後,由於大埔區位於新界東中央,故此殖民地政府將大埔發展為行政中心,其後太和市改稱為富善街。 大埔墟火車站商場 大埔墟站的前身位於現時的香港鐵路博物館,後來為配合九廣鐵路(英段)電氣化工程,決定興建新的大埔墟車站,並以取代原有的大埔滘車站及舊大埔墟車站,新車站於1983年4月7日啟用。 大埔墟商場 所有合資格學生使用「學生身分」個人八達通,可於港鐵本地服務(包括輕鐵及港鐵巴士(新界西北))全綫享有特惠車費,但不包括機場快綫、港鐵接駁巴士、往返羅湖站或落馬洲站的車程及東鐵綫頭等額外費。
而大埔墟站亦於2022年5月上旬已完成更換牆紙以及由區傑棠書寫的新一代站名書法字。 經過大埔墟靖遠街一間米舖,她看到一隻黑白貓咪「長毛」在米包上懶洋洋地休息,忍不住停下來逗牠玩。 大埔墟火車站商場2025 黎生是「福和棧超級市場」的老闆,舖頭賣有威士忌、啤酒、藤製枕頭、掃把、蚊香、不求人,生活百貨應有盡有。
大埔墟火車站商場: 月台閘門
在鄰近地區當中,大埔以北的泰亨文氏族群也曾計劃在大步墟建屋及開設商舖,當然也屢遭鄧氏的阻撓。 大埔墟火車站商場2025 為了跟大步墟抗衡,文氏在1892年聯合附近七個非鄧氏的村落,組成大埔七約(泰亨約、林村約、翕和約、集和約、樟樹灘約、汀角約、粉嶺約),在隔河另設太和市,即今富善街。 同年橫跨林村河的廣福橋落成,並以此為界,大大改善了大埔的陸路交通。
大埔墟站是東鐵綫的中途站,乘客可在此站乘搭羅湖方向、落馬洲方向或紅磡方向的列車,往返深圳、上水、粉嶺、大埔、沙田及九龍中部等地。 大埔人閒時「近近地」可以到大尾督或大埔滘郊遊,在大埔讀書的小朋友更有空間在校耕田。 請注意,1967年《香港集體運輸研究》只有英文版,中文站名為根據1970年《集體運輸計劃總報告書》中文擇要中路綫圖的車站名稱或意譯得出。
大埔墟火車站商場: 歷史
大埔超級城名字寫得清楚,是一座超級龐大的商城,事實上更是新界東北區最大的商場。 雖然它位於大埔新市鎮中央,但距離鐵路甚遠,因而主要人流還是區內居民。 位於大埔安慈路,商場英文名叫 Jade Plaza,是大埔私人屋苑翠屏花園的住宅基座商場。
- 大埔墟站是東鐵綫的中途站,乘客可在此站乘搭羅湖、落馬洲或金鐘方向的列車,往返上水、粉嶺、大埔、沙田、九龍中部及港島北岸等地,或過境往深圳市。
- 請注意,1967年《香港集體運輸研究》只有英文版,中文站名為根據1970年《集體運輸計劃總報告書》中文擇要中路綫圖的車站名稱或意譯得出。
- 二手舊書店、漫畫店能將回憶和歡樂一直傳下去,商場內有兩三間舊書店,在樓梯旁當眼處的一家,出售二手教科書、字典和歷年中英數、物理、生物試題參考,提供影印服務,頓時有種回到當年學生年代備試的緊張感。
- 新達廣場毗鄰港鐵大埔墟站,地庫為大型的巴士站,鄰近有大埔區最重要的小巴站及多個私人屋苑接駁巴士站,交通網絡發達。
- 而大埔墟站亦於2022年5月上旬已完成更換牆紙以及由區傑棠書寫的新一代站名書法字。
超級城C區位於安泰路與安邦路之間,主題是「美食廣場,雲集中、西、日及東南亞國際美食食府」,商場上下兩層均設有多間不同風味的食肆,下層更被稱為「美食坊」。 C區商場除了食肆集中外,另外最集中的是電子產品連鎖店,超過四間大型連鎖店均集中在商區上層,佔有不少面積,可以說是一個電子電器產品展銷城。 超級城B區位於安邦路與太和路之間,是五個商區中面積最大的一個,佔地30萬平方呎,是整個超級城商場總面積的一半。 B區上層設有珠寶金飾店、運動用品店、美容店、時裝店、日式食肆與餐廳等。 港鐵免費接駁巴士只於鐵路事故期間提供服務,詳情可留意港鐵公布,或站內告示。 如欲查閱此站附近前往各港鐵車站的公共交通工具資料,可參考「乘車應變錦囊」,或瀏覽運輸署網頁。
大埔墟火車站商場: 大堂
後來因為族群人口增加,除了大埔頭,還分遷到元朗屏山、廈村、屯門紫田村、粉嶺龍躍頭、沙頭角萊洞及大嶼山塘福等多個聚居地,勢力顯赫。 大埔墟火車站商場2025 屋苑設6幢住宅大廈,合共提供1,200伙單位,面積介乎500至700平方呎,分兩房及三房間隔,其中七成為兩房戶。
大埔墟站是一個高架車站,大堂與月台以「丁」字型相連,並且由2條通道連接。 大堂內有便利店、麵包糕餅店、咖啡店、小食店等商店,大堂上層則設有快餐店[2]。 另外在九廣鐵路雙軌電氣化工程期間,大埔墟站作為二期的終點站及三期的起點站,故於1983年5月2日至同年7月15日期間,大埔墟站一度成為電氣化火車及柴油火車的轉車站。 大埔墟站是一個架空車站,大堂與月台以「丁」字型相連,並且由2條通道連接。 新達廣場毗鄰港鐵大埔墟站,地庫為大型的巴士站,鄰近有大埔區最重要的小巴站及多個私人屋苑接駁巴士站,交通網絡發達。
大埔墟火車站商場: 香港鐵路博物館
時至今日大埔舊墟已是面貌全新,更因為位於大埔新市鎮的中心位置,成為區內的主要購物消閒與玩樂中心。 大埔師奶謂:「大埔所以可愛,在於有選擇。」你可以在被網民諷為「焦急城」的大埔超級城 ── 大埔墟商場 大埔最大型的購物商場「濕平」(shopping),也可以到凝固在歷史洪流中的大埔廣場和富善街「執平貨」。 大埔的綠化、農業及郊野公園地在18區中排行第2,僅次於「城市後花園」離島區。 其後同年5月2日,電氣化列車的總站延至此站,並使用2、3號月台;隨後為解决上落客時所做成的擠迫,於5月16日實施上落客措施,先開啟2號月台的車門清客,之後再開啟3號月台的車門上客。
大埔墟火車站商場: 車站商店搜尋器
前沙頭角支線使用的其中兩輛W.G.Bagnall 0-4-4T窄軌蒸氣機車於停駛後的1933年被賣到菲律賓的甘蔗園使用,直到1995年被九鐵購回。 九鐵將其中一輛機車復修回1920年代的原貌後,1997年放置於香港鐵路博物館作靜態保存;而另一輛則本來打算在大埔墟站翻新工程以後於該處展出,但由於兩鐵合併的關係,九鐵最終決定將之運返英國展覽。 兩鐵合併後,港鐵為東鐵綫各車站月台進行較低成本的翻新工程,以遮掩東鐵綫車站月台殘舊的觀感。 前沙頭角支綫使用的其中兩輛W.G.Bagnall 0-4-4T窄軌蒸氣機車於停駛後的1933年被賣到菲律賓的甘蔗園使用,直到1995年被九鐵購回。 大埔墟商場 乘客於出閘時須先繳付轉綫前車費,然後以同一張八達通繼續車程;於目的地出閘時,餘下車費會被扣除。
大埔墟火車站商場: 大埔墟商場: 車站主題
〈有升隆機方便傷殘人士並有單車專徑 大埔新火車站啟用 續施工配合電氣化〉,《華僑日報》,1983年4月8日。 65歲或以上長者使用長者八達通或個人八達通(包括「樂悠咭」)及合資格殘疾人士使用「殘疾人士身分」個人八達通乘搭機場快綫,有關車程將收取成人八達通車費;而往返羅湖站及落馬洲站的車程及東鐵綫頭等額外費。 大埔墟火車站商場 大埔墟火車站商場 本站設有23間商店/自助商店/自動售賣機(截至2020年2月),最新商店資訊可瀏覽港鐵網站「商店搜尋器」。
大埔墟火車站商場: 商場
A區的洗手間設在地面位於安邦路鄰近大埔中心第3座,是向街的洗手間。 B區洗手間設於室內,上下兩層均有,下層位於鄰近迎喜大酒樓旁的位置,上層位於美國冒險樂園旁,另外在一田百貨地面層亦設有一個。 C區地面設有一個,位於安泰路鄰近大埔中心第12座,是向街的洗手間。 大埔墟商場 D區設於位於安邦路的向街位置,E區無設洗手間供傷健人士使用。 要注意的是大埔超級城雖設有多個洗手間供傷健人士使用,不過這些洗手間除了位於一田百貨的一個是開放式之外,其他均是上鎖的。
大埔墟火車站商場: 車站位置
現時大埔舊墟墟市已經消失,發展為住宅區,區內屋苑主要興建在1990年代,是大埔新市鎮較後期的私人屋苑集中地。 惟保留大埔舊墟天后宮,成為大埔舊墟的遺留痕跡,現存內街「舊墟直街」更保留舊墟的地名,從這些線索都可略知舊墟過去之地理位置。 大埔墟火車站商場2025 區內主要屋苑和住宅大廈有:太和中心、翠怡花園、翠林閣、富善花園、美菱居、富萊花園、榮暉花園、榮明花園、麗和閣、美豐花園、榮麗苑、美新大廈、美利大廈、粵發大廈、富昌閣、安樂樓、華安樓。 配合沙田至中環綫工程、東鐵綫更換新列車及為保障候車乘客安全,此站正陸續加裝1.7米高月台自動閘門,工程預計最快本年內完成。
大埔墟火車站商場: 博物館分館
60號柴油電動機車於1974年開始投入服務,見證了1980年代至1990年代香港與內地鐵路貨運的蓬勃發展,至2021年正式退役。 大埔墟火車站商場 舊大埔墟火車站建於1913年,是全港唯一具中式建築風格的車站,2023年是建成110周年紀念,此圖片展介紹車站的歷史、演變及與大埔社區發展的關係。 1595年(明萬曆廿三年),龍躍頭鄧氏在林村河以北一帶的地方(即現在大埔舊墟附近)建立「孝子鄧師孟祠」(通稱「鄧孝子祠」,現已不存)。
大埔墟火車站商場: 車站商店搜尋
公司地址為安樂村瑞勝書樓,於1949年12月22日註冊為有限公司,負責人為李仲莊(董事長)、馮奇焯(副董事長)、彭富華(總經理)、李毓棠(協理)、鄧勳臣及劉維香(司庫)。 大埔墟商場 法定資本為50萬港元,合共5萬股,每股10元,分500股為「創辦股」及49,500股為「普通股」。 「創辦股」由來自粉嶺、打鼓嶺、沙頭角及大埔頭的鄉村認購,而「普通股」則由個人、祖堂或公司購入。 商場劏舖接連錄得數宗蝕該個案,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大埔大日子商場3樓雙號舖,面積58平方呎,剛以40萬元易手,呎價約6,897元。 大埔墟火車站商場 此路線在2018年1月起加入丹尼士三叉戟10.6米(ATS)行走,但該車平日早上需柯打64S及65K線。
大埔墟(位於林村河以南,廣福道兩旁)則仍然有墟市富善街(原稱太和市,以文武二帝廟為中心)。 由於大埔舊墟墟市消失,卻仍留其名,因此一般人會將大埔舊墟與大埔墟混為一談,實際是兩個不同的地方。 兩鐵合併後,港鐵公司為東鐵綫各非過境車站月台進行較低成本的翻新工程,以遮掩東鐵綫車站月台殘舊的觀感。 工程包括重新為各東鐵綫車站配主題色,並加入車站代表植物,為月台橫樑及柱子翻上月台配色的油漆,貼上印有車站主題植物的圖案、車站附近建築物、車站名書法字的牆紙,加設或更換成港鐵化直立式站牌、路線圖、指示牌、告示等等。 R8、S64系、S65線、龍運巴士青嶼幹線轉車站、屯門赤鱲角隧道巴士路線及所有與其他公司合作的轉乘計劃,一律不能與此轉乘優惠連續享用。
大埔墟火車站商場: 大埔墟商場: 香港十八區景點
2007年12月2日兩鐵合併生效時,大埔墟站翻新工程仍是如火如荼。 1911年九廣鐵路通車,殖民政府在太和市附近修築車站,並命名爲「大埔墟站」,進一步確立了太和市享有「大埔墟」之名的地位。 大埔墟火車站商場2025 到了20世紀後半葉,大埔舊墟完全消亡並重建爲現代化住宅區,大埔剩下一個墟市,太和市正式繼承並使用「大埔墟」之名。
大埔墟火車站商場: 車站用途
2003年1月19日:再度取消循環運作,改為來往太和及大埔火車站[註 1],往大埔火車站方向改由廣福道直接左轉運頭街,不經南盛街。 舊火車站大樓內設有展覽廳、舊售票處及訊號控制室,透過文物、火車模型和歷史圖片,展示香港鐵路的發展歷程,重塑昔日鐵路的軌跡。 另設多項影視及多媒體項目,以生動有趣的方式帶領參觀人士穿梭鐵路今昔。 香港鐵路博物館位於大埔墟市中心,面積6,500平方米,是在舊大埔墟火車站原址上改建而成的戶外博物館。 大埔墟火車站商場2025 大埔墟火車站商場 火車站於1984年被列為法定古蹟;經修復及重新佈置後,博物館於1985年開放予市民參觀。 目前乘客可使用行人隧道前往車站公共運輸交匯處,而大埔達運道亦設有供居民或公司巴士的上落客區,另外車站B出口外亦設有的士站。
大埔墟火車站商場: 列車服務時間
新達廣場地下為巴士站及交通交匯處,鄰近有多線專線小巴站及港鐵接駁巴士站,交通網絡便利。 當時九鐵預計工程可於18個月內完成,令此站可處理的乘客量由每日110,000人次大幅提升60%至175,000人次,並形容翻新後的大埔墟站將富有「鐵路特色」。 九鐵並決定在大埔墟站翻新工程完成後,於車站大堂放置近百年前服役於沙頭角支綫的W.G. Bagnall 0-4-4T型窄軌蒸氣火車頭作靜態展示,以之迎接九廣鐵路百周年紀念。 此站的接駁巴士上落客點設於大埔墟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可用,或依職員指示前往。 如乘客使用之八達通或二維碼有登記乘坐頭等的記錄,但八達通或二維碼程式所顯示的進入及離開的車站均不屬於東鐵綫的車站,亦須支付頭等額外費,額外費相等於該適用路段之東鐵綫車程的八達通或二維碼車費,視乎情況而定。
大埔墟火車站商場: 月台
太和站設有2個出入口,A出入口位於太和廣場二期的大堂,而B出入口則位於往返大堂及2號月台的行人天橋上。 大埔墟商場 由於B出入口位於狹小的行人天橋上,因此出入口只設有出入閘機及客務中心,並無大型的大堂及商店。 大埔墟火車站商場 大埔墟火車站商場2025 2樓外圍通道設天橋連接大埔中心、大元邨、昌運中心、翠屏花園和大埔中心巴士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