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市安南區十三佃頂角鄭家過平安橋 –老婆的娘家在安南區十三佃,他們鄭家的家族奉祀的神明是保生大帝,每年一到三月十五日二大帝生日前幾日,整個家族都必須回學甲慈濟宮進香謁祖,堂兄弟共十二人輪流博爐主來主辦祭典, 今年岳父剛好是爐… 當時府城是一個商業的地區,就是現在的台南,府城的人大多數從事商業,比較不會種田。 在溪北(曾文溪以北)的先民,大多數他們都是運糧軍民,運糧軍民比較會種田, 安南巡禮 在此同時,從台江東側岸邊來的人,他們或同村、或同姓、或友人,三五成群相招至「菅仔埔」開墾,一間一間的草寮,就在埔上築起,這就是安南區最早發展的過程。 因為時空背景變遷,保生二大帝南巡盛典因之中斷,但安南區當地廟宇與保生大帝虔誠的信徒,每年仍依例迎請學甲慈濟宮保生二大帝駐蹕鎮守,禮極隆重,為當地宗教之一大盛事。
- “郡縣安南”最終以失敗告終,“鄭和下西洋”則促進了中國與西洋地區的經濟文化交流。
- 「商60」商業區位於安南區草湖寮地區,面積37.17公頃,位於安南區北安路、安通路五段交叉口處,於民國92年即劃設為商業區,規定以市地重劃方式開發。
- 1978年,學甲慈濟宮在該地頭前寮將軍溪畔建「鄭王軍民登陸暨上白礁謁祖紀念碑」,由當時的台南縣長楊寶發、台灣省文獻委員會主任委員林衡道、台灣史蹟研究中心主任黃宇元、慈濟宮董事長鄭帝分別於四面題字,楊寶發與鄭帝並撰有碑記。
正殿中有台灣書家楊草仙先生於九十高齡時手書狂草“龍飛”、“鳳舞”四字,字長四尺。 山川殿門神原由台南彩繪名匠潘麗水所繪,惜乎於2004年改建時,重新繪製,而兩旁龍、虎門的門神彩繪,則是由已故新傳獎得主李漢卿所構繪。 廟中楹聯多由名人手書,如正殿中可見葉公超、錢大鈞所寫的對聯,後殿則有吳三連、黃雪村、宗孝忱的作品。
安南巡禮: 安南民國時期
下社角放棄迎奉開基二大帝權利,將神像歸回學甲慈濟宮奉祀。 現學甲慈宮正殿左壁上嵌有「開基二大帝復歸慈濟宮協議文勒石」即是這個事件的歷史紀錄。 1978年,學甲慈濟宮在該地頭前寮將軍溪畔建「鄭王軍民登陸暨上白礁謁祖紀念碑」,由當時的台南縣長楊寶發、台灣省文獻委員會主任委員林衡道、台灣史蹟研究中心主任黃宇元、慈濟宮董事長鄭帝分別於四面題字,楊寶發與鄭帝並撰有碑記。 然而之後史多的事實證明,宣德“棄置交趾”所造成的消極影響是長期的和致命的。 這一事件沉重地打擊了明朝在西洋地區的國際聲望,動搖了明朝的宗主國地位。 安南巡禮 失去了安南意味着失去了西洋,這一點恐怕是朱瞻基也沒有料到的。
- 因為時空背景變遷,保生二大帝南巡盛典因之中斷,但安南區當地廟宇與保生大帝虔誠的信徒,每年仍依例迎請學甲慈濟宮保生二大帝駐蹕鎮守,禮極隆重,為當地宗教之一大盛事。
- 現有廟地為清代時由鹽水岸(今鹽水鎮)趙姓信徒所捐獻,面積約為0.213公頃。
- 此一祭典最早應可追溯至清代雍正、乾隆年間,到了道光年間應已有基本的雛形。
- 1980年葉王作品連夜遭竊56件,至2003年由震旦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陳永泰意外購得其中36件,於2004年捐贈慈濟宮,廟方遂建立「葉王交趾陶文物館」收藏,目前廟內共藏有葉王作品一百餘件,多數都已由廟體建築中取下,收藏於文物館中。
- 不過如果加上下午跑去打棒球的好友蘇冠瑋,以及鄰近廟宇欣賞的讀者們,其實這一天廟前合影可以更盛大的,畫面中至少可以有八個人之多。
永樂六年(1408年)六月一日,明廷正式下詔書,把“安南”更名為“交趾布政使司”(行省),設布政司、按察司、都指揮使司,呂毅任都指揮使司的都指揮使(負責軍務),黃中為副。 太原直隸州、宣化直隸州分別升為太原府、宣化府。 越南學者認為,明朝郡縣安南後將它“變成一個作為與東南亞和西歐各國船舶往來通商的根據地”。 “郡縣安南”大大提升了明朝對南海的控制力和影響力,為鄭和下西洋的順利進行提供了保障。
安南巡禮: 旅遊 熱門新聞
1980年葉王作品連夜遭竊56件,至2003年由震旦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陳永泰意外購得其中36件,於2004年捐贈慈濟宮,廟方遂建立“葉王交趾陶文物館”收藏,廟內共藏有葉王作品一百餘件,多數都已由廟體建築中取下,收藏於文物館中。 學甲慈濟宮主體建築分為前殿、正殿、後殿三落建築,為三落三間起建築,大體保持嘉慶至咸豐年間面貌。 三川殿前左右各有舊式金爐一座,屬三級古蹟建物的一部分,已不燃燒金紙。
我念著佛經,火車很快開到台中了,不過雖然只給了幾個停靠站,但是台鐵依然承襲誤點的優良傳統,到達台中時已經晚點十分鐘,接著隊伍停靠彰化換司機之後繼續南下,我趕緊趁機補眠。 安南巡禮2025 台鐵的PP自強號車廂不有顯示資訊的跑馬燈,顯示到站資訊以及一些政府活動資訊,最近也被政府買下來宣傳ECFA了,不時跑出「兩岸經濟協議…..」云云的東西。 據佳里區番仔寮應元宮當地耆老流傳,學甲慈濟宮內所奉祀舊三大帝即為番仔寮應元宮二大帝。 相傳學甲慈濟宮舊三大帝與應元宮二大帝同時送往一家佛具店剃面整飾,學甲慈濟宮主事人員見店內司傅為神像於水桶內退神洗滌時,應元宮神像因水面浮力反彈至桶外,誤為神蹟顯示,遂與店內商量,私下與應元宮神像交換,迎回慈濟宮祀奉。
安南巡禮: 南下、2010學甲慈濟宮保生二大帝安南巡禮
慈濟宮與清濟宮兩廟斷香,兩廟並各自聘請學者,援引文獻,考證源流,互爭建廟時間早晚,成為台灣民間信仰中互爭正統地位的一件公案。 (三) 安南巡禮 本次活動參與廟宇三十餘座活動共計三日分別為國曆4月16~18日(農曆三月三~五日),範圍涵蓋整個台南市安南區,預估將會有十幾萬人湧入該地區,成為南台灣的宗教盛事。 學甲慈濟宮開基保生二大帝安南巡禮,第一天預計遶境安南區西線,當晚駐駕在海尾朝皇宮;第二天預計遶境安南區中線,當晚駐駕在溪頂寮保安宮;第三天預計遶境安南區東線,當晚駐駕在慈濟宮行臺。 南部久旱未雨,台南縣學甲慈濟宮開基保生二大帝昨天起展開為期3天的府城安南巡禮,活動前一天聖駕進駐安南區行館中州寮保安宮,當晚2次天降甘霖,現場信眾認為神威展現,個個興奮、稱奇。 這次擔任先鋒官的什三佃慶興宮,該廟宋江陣成軍於二0一0年,當時學甲慈濟宮保生二大帝到安南巡禮,慶興宮池府千歲指示成立宋江陣,禮聘「建興師」何國昭任總教練,曾在二0一三年中國廈門舉辦的「國際南少林傳統武術邀請賽」拿下七金八銀八銅,被譽為「台灣宋江陣的教科書」。
安南巡禮: 安南 (利園)
大抵包括今天台南市學甲區、北門區錦湖、玉港、三光、慈安、仁裏、中樞各里及鹽水區飯店裏等區域。 全區面積約37.17公頃,重劃後預計可提供商業區建築用地約22.11公頃,公共設施用地約15.06公頃,除兩座公園外,另有停車場、廣(停)及廣場等公共設施用地,期望透過完善公共設施規劃及計畫道路開闢,進一步帶動安南區都市發展。 學甲慈濟宮在這次南巡活動中,準備了相當精美且紙質華麗的導覽手冊限量發行,將活動沿革、陣頭介紹及各宮廟簡介寫的清清楚楚。 在地文史單位甚至還推出了「台江遊學護照」,讓旅客蓋各廟虎爺章送獎品活動。 有了手邊這些資料,我在家寫作時可以參考其內容,省去了一些查資料的時間。 妖魔鬼怪~禁止通行此次溪頂寮保安宮獲擔先鋒官廟並為此活動的主辦單位之一全莊上下熱鬧不已早在前幾個月就開始準備 …
安南巡禮: 台南試經口集和堂溫府千歲巧遇西羅殿大駕
科工區主要以位於鹿耳門溪兩側的「台南科技工業區」,為一智慧型工業區,計畫引進的工業有通訊工業、資訊工業、軟體工業、消費性電子工業、半導體工業、精密機械工業、自動化工業、航太工業、高級材料工業、特用化學品工業;製藥、醫療、生物、保健、污染防治、光電等優勢工業。 安南巡禮 學甲慈濟宮於1955年興建西側店鋪,1966年於濟生路興建慈生別館,1977年於廟宇左側興建保生賓館,作為香客大樓。 1982年在保生賓館前另建慈濟文化大樓,兼作為戲台。
安南巡禮: 台南市安南區十三佃頂角鄭家過平安橋
二戰後,及1957年番仔寮應元宮丁酉科謝恩祈安三朝清醮時,應元宮皆曾派出神轎迎請學甲慈濟宮舊三大帝神像前往鑑醮。 依學甲當地民間相傳,學甲慈濟宮開基二大帝曾於西元1860年左右失落,由嘉義北社尾軍伕迎奉,僅留下大帝神像木椅,1945年下社角李抄、李長記父子連夜受保生大帝托夢,李長記遂前往北社尾查訪,趁機迎回開基二大帝神像。 學甲宅子港居民聽聞,出動八人大抬神輿,迎奉神像返回學甲。
安南巡禮: 南下、2010學甲慈濟宮保生二大帝安南巡禮 (四)
安南區形成時,台江這裡是鹽份地帶,只能種植蕃薯、蕃茄等作物,或是開闢漁塭,養漁,養鴨,是一個菅仔埔的所在。 鹿耳門及溪北(曾文溪以北)先民登陸時的歷史淵源,在西元1823年的7月,台江畔的大河,被風雨及曾文溪改道,阿里山流下的泥沙、土石剛好沉入台江,安南區就此形成。 西元1661年,鄭成功攻台時,另鄭成功的運糧官陳一桂也率領一群忠貞軍民,自福建渡海來台,這些軍民在大陸都有他們信仰的神明,開基保生二大帝由李勝迎請來台,於學甲西面將軍溪畔之頭前寮登陸,軍民解甲後定居學甲,並奉「開基保生二大帝」為主祀神。 西元1661年4月30日,鄭成功由鹿耳門登陸,早期安南區是一個台江的內海,鹿耳門的地理形勢有如天險,鄭成功祈求隨艦保護的天上聖母,亦就是現在的鹿耳門媽祖宮天上聖母,來庇佑平安登陸鹿耳門。 2009台灣第一香西港鄉麻油香…|日誌首頁|佳里第二角代天護國宮開光謝土….上一篇 2009台灣第一香西港鄉麻油香(黑麻節)於國曆11月5-8日盛大舉辦…下一篇 佳里第二角代天護國宮開光謝土…
安南巡禮: 安南 (又一城)
安南巡禮活動,昨天正式展開巡香遶境,虔誠信眾也沿路跟隨參拜,上午9時許保生二大帝抵達安南區鹿耳門天后宮,十三佃慶興宮、新和順保和宮等宋江陣依序表演,廟埕人山人海。 “郡縣安南”與“鄭和下西洋”同為永樂對外關係中的大事,然而後人對二者的評價卻截然不同。 前者被認為是朱棣外交活動中的重大失誤,後者被認為是震驚世界的壯舉。 “郡縣安南”最終以失敗告終,“鄭和下西洋”則促進了中國與西洋地區的經濟文化交流。 但是,若將“郡縣安南”與“鄭和下西洋”兩件人事聯繫起來看,朱棣“郡縣安南”的戰略意義不可低估。
安南巡禮: 中國醫藥大學公共關係中心
同行友人蘇冠瑋在六點多就在此等待入廟,為了接我才離開,據他表示蜈蚣陣及一些陣頭都已經入廟了,我來到廟龍邊一看,蜈蚣陣的龍頭已經送進來了。 表定來到台南時間是晚間九點二十六分,不過在誤點情況下,列車在九點四十分左右才抵達台南站,我出來車站,跟相約好接應我,在接下來這兩天幫助提供住宿及交通的蘇冠瑋先生會合,隨即上車離開車站,往安南區前進。 台南市安南區是台南最大的行政區,有關該區的一些歷史淵源,我在接下來的幾天會稍為介紹給大家,車子騎過到安南區後,首先我們轉入今晚入廟點海尾朝皇宮。
安南巡禮: 台南地區民間信仰與傳說
慈濟宮開基保生二大帝,15日晚間7時至9時在中州寮保安宮舉行「煮油逐穢」儀式,為地方掃除污穢之氣,儀式近尾聲時,突然颳起一陣風、伴隨下雨,雖然雨只短短10分鐘,但雨勢不小;深夜11時保生二大帝向玉帝請旨出巡,擲出第一筊即得允筊,完成領旨儀式之後,天空又飄下細雨,不久即歇止。 另為照顧平日不便請假的市民朋友,社會局這次也貼心開放兩個週六時段,於永華市政1樓市民服務中心辦理2場次假日服務,服務時間為3月4日及3月11日上午8點半至下午4點半,歡迎上班時間無法親自前來的申請人多多運用假日時段。 鹿耳門天后宮表示,除非疫情有變、中央強力禁止,否則台江迎神祭將照常舉行,廟方會配合政府相關防疫措施。 竺可楨在《中央週刊》發表署名文章《世界大戰後的越南》. 安南巡禮 內稱:中國雖與越南在歷史、地理、經濟、國防方面有密切關係.
“但吾人不主張藉同盟國之勝利,不得越南人之同意,以恢復我國之失土,因之予人以懷抱侵略野心之嫌疑”。 “如因越南民族尚無充分之預備,而另須一國家暫為代管,則我國當仁不讓。 ”這也是蔣介石在開羅會議時謝絕越南迴歸中國,並原則同意參加對越南託管的原因。 參見《中央週刊》第4卷第50期,1942年7月23日。
安南巡禮: 學甲慈濟宮保生二大帝出巡 3天繞遍16寮
目前學甲慈濟宮主體建築分為前殿、正殿、後殿三落建築,為三落三間起建築,大體保持嘉慶至咸豐年間面貌。 今天,除學甲前社,中社、後社外,慈濟宮的信仰範圍涵蓋三寮灣、溪底寮、二重港、灰窯港、渡仔頭、宅仔港、倒風寮、學甲寮、草坔、大灣、中洲、山寮等十三個庄頭,合稱為學甲十三庄。 大抵包括今天學甲區、北門區錦湖、玉港、三光、慈安、仁里、中樞各里及鹽水區飯店里等區域。 圓滿後隔天是一個豔陽高照的大熱天,看著帥騎飄在蔚藍的天空頓時間趕到心中無比寧靜安詳。 信眾表示,傳統認為廟宇慶典,眾神都會來祝賀,風神、雨神也不例外,風神、雨神來一定伴隨著風雨,因此廟宇慶典若出現風雨,往往被視為吉兆、神威顯赫的展現。
安南巡禮: 活動推薦
自溪北(曾文溪以北)來開墾的先民,各自帶來他們的道教信仰,其中包含保生大帝信仰,在安南區保生大帝信仰發展亦是從安南區東邊開始發展。 鹿耳門天后宮將於四月九日至十一日舉辦「台江迎神祭」,榮獲先鋒官的什三佃慶興宮,該廟宋江陣七日前往鹿耳門天后宮開館,禮聘全球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得主何國昭擔任總教頭,動作成熟穩健,吸引不少信徒圍觀。 嘉慶八年(1803年),清朝改“安南國”為“越南國”,冊封阮朝創立者阮福映為“越南國王”。 《嘉慶重修一統志》卷五五三有一個簡短的説明:“先是,阮福映表請以‘南越’二字錫封。
迎接這一晚將在此駐蹕的眾神,朝皇宮廟內也準備進行祀宴,廟前華麗菜色擺滿大殿前,一直延伸入正殿內。 祀宴是台灣地區宴請神明的禮俗,尤以台南最為華麗。 菜色精緻且科儀繁多,不過我對台南地區宴王還是沒有太多深入研究,在此也就不多作介紹了,就拍拍華麗桌面菜色,當成今晚的主題之一。
廟前的「接官亭」石坊及建築則是清領時期台灣知府蔣元樞,為了迎接往來府城及中國官員所建;三年前(2008年)「府城迎媽祖」遶境時,隊伍有先行經風神廟,我當時就在廟前看了一個下午的陣頭,相關的週邊歷史當時我也作過介紹,大家可以點選「府城廟會」分類中自行尋找。 下午開拍沒多久,我的台南老讀者葉同學跟去年陪我一起看北極殿送天師的陳同學,也來洽到西羅殿前跟我相會。 睽違一年多後再度來到台南拍廟會我有相當高興,雖然號稱低調,不會這天還是有相當多的朋友、讀者都在遶境沿線與我相會,欣賞陣頭;參訪活動到尾聲了,我特別在西羅殿前,跟在場的四個朋友大家來場「大合照」,紀念這次的行程。 不過如果加上下午跑去打棒球的好友蘇冠瑋,以及鄰近廟宇欣賞的讀者們,其實這一天廟前合影可以更盛大的,畫面中至少可以有八個人之多。 南市安南區昨十八日活動的壓軸好戲是「台江童樂會」,將在台江文化中心預定地由紙風車劇團演出《武松打虎》,非常適合親子一起來同樂,激發孩子的愛與信任、兒童戲劇潛力,為活動劃下圓滿的句點。 接下來出現的是擔任「二王副帥」的十三佃慶興宮、鹽田永鎮宮、鎮安宮以及新寮鎮安宮,兩間延壇開頭的廟宇,顧名思義位於目前的行政區域鹽田里,由南寮、北寮及三工區三個村落形成,早年知名的「安順鹽場」,就位於該地境內!
這次要擴大舉辦學甲慈濟宮開基保生二大帝出巡安南區遶境活動,希望借重安南區各廟宇的豐富經驗,以及配合安南區地方的文化特色,以平和圓融的心情來促成此次安南巡禮的遶境活動。 這次經請示 保生大帝聖筊結果,定名為「歲次庚寅年學甲慈濟宮開基 保生二大帝安南巡禮」。 而這樣大規模的安南巡禮活動,距離上一次舉行的乙亥年已經有十六年的之久了! 不過當地所謂台江十六寮的居民其實在每年保生大帝聖誕,都會請學甲慈濟 … 時間已經來到接近十一點,隊伍在行走兩個小時後出現的是本次安南巡禮的「護駕官」海尾朝皇宮,海尾朝皇宮是第一天晚間行駕駐蹕的廟宇,前一天一下火車就來到該廟前看入廟,有從第一篇開始看的讀者想必印象深刻。
廟內保存有800餘年曆史的開基神像、己失傳的葉王交趾陶、何金龍剪黏藝術及眾多珍貴的古文物,名列國家三級古蹟,為“學甲十三莊”區域的人羣廟,也是台南市安南區“十六寮”保生大帝聯莊祭祀組織中多數廟宇的祖廟。 接著,隊伍來到的是「香科副帥」中州寮保安宮、舊和順慈安宮、草湖寮代天宮及鹿耳門天后宮,在台江內海成為陸地之後,來自學甲中州的先民攜同原鄉神明來此開墾,中州寮因此而來! 安南巡禮 這一次安南巡禮,學甲慈濟宮來到安南區的行館(宮),就是位於該廟旁,原本我有計畫請蘇冠瑋帶我去該地看看的,不過時間排不出來,於是乎只好計畫下次再去參觀該廟。
安南巡禮: 安南明朝時期
除董監事會掌理廟務之外,另由祭祀圈內下角、中角、後角輪流擔任爐主,每年由輪值角頭,推派十六人於保生大帝神像前擲筊決定爐主、協會、副會各一人,其餘十三人則擔任頭家,爐主與頭家主要負責祭祀工作,任期皆為一年。 2000年該次改建係由漢光建築師事務所監造規劃設計,中門彩繪由嘉義林仁和(劍峰)仿繪;交趾燒部分由名師林洸沂仿作修復,屋頂剪黏部份由新港林宗民負責三川殿與前殿,北港名匠許哲彥負責後殿修作。 廟壁上尚有「空城計」、「狄青戰天化」、「百忍堂」、「梁武帝昇道」等多幅作品。 1980年葉王作品連夜遭竊56件,至2003年由震旦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陳永泰意外購得其中36件,於2004年捐贈慈濟宮,廟方遂建立「葉王交趾陶文物館」收藏,目前廟內共藏有葉王作品一百餘件,多數都已由廟體建築中取下,收藏於文物館中。
安南巡禮: 台南正宗媽煮妙小吃,沒門牌號碼不起眼的鐵皮屋,一整桌的滿滿海味讓人吃到筷子停不下來
該廟所在地鄭子寮地區由於是明末鄭成功開台後,部下移居的屯墾開發之地,部落鄭姓居多,於是乎鄭子寮地名因而由來! 國民黨政府來到台灣後,此地劃分行政區為安南區成功里。 鄭子寮福安宮主祀中壇元帥,配祀觀音佛祖、玄天上帝、李府千歲及保生大帝等神。 應台南在地好友蘇冠瑋等人的邀請,我在結束金門迎城隍行程之後的一個禮拜,南下參訪2011年台南祀典大天后宮「護國庇民南都巡禮」繞境活動,我好多的朋友們也將在這天出沒在台南,一起共襄盛舉。 我參訪的日期是週六週日,循最近這幾年固定的模式,要在週五就搭車南下,我下班後跟同行者,知名廟會影片攝影玩家CASH先生在台北車站集合後,就搭上了往南的自強號,展開這兩天夜的看廟會兼吃喝之行。
台南市安南區溪東自辦重劃區,面積約12,814坪,除整齊一致的計畫道路外,也有約1438坪的公園用地,且重劃區近北安商圈、海佃商圈,區域內學區健全,另外過條橋就到熱鬧的文賢商圈,生活機能完善。 此區計畫隸屬「變更臺南市安南區都市計畫(細部計畫)通盤檢討案」編號 A25 細部計畫區(海佃路一段東側地區),變更位置座落於北安路以西街廓,位居海佃國中及海佃國小南側。 活動最早的計畫,是在保安宮前拍完隊伍頭後,循我拍攝往例繼續跟隨隊伍往前,到接下來會通過的廟宇拍拜廟,例如接下去沒多遠的良皇宮就是我計畫拍攝點之一,不過這場繞境太精采了,我們最後還是在此地看完全程! 我的部落格全國有名,雖然在當天我很低調的拿包巾包住頭加上戴口罩,不過不少讀者還是認出我來。 安南巡禮2025 來到本淵寮朝興宮後,我的朋友蘇冠瑋先生上午還要上課,所以他就先行離開,相約中午再集合! 這是我第一次來到安南區拍廟會,對此地超級不熟,整個上午我就先在該廟前方,看完了全部的陣頭,全程走完一間廟大約兩個半小時。
在開路路牌關及黃牛後,本次遶境眾所矚目的後社集和宮蜈蚣陣,也已經來到廟埕前。 南市安南區海尾朝皇宮、溪頂寮保安宮、新和順保和宮、中洲寮保安宮、新和順保和宮、外塭和濟宮等多個陣頭十八日上午前來溪頂寮保安宮保生二大帝安南行臺參拜,許市長也在陣頭簇擁下與學甲慈濟宮主帥轎起駕巡行。 台南市台江文化祭昨十八日遶境巡禮路線依序如下:溪頂寮保安宮、溪頂寮中安宮、伍佰戶慈雲宮、南路寮保鎮宮、陳卿保山宮、新和順保和宮、三塊厝大慈宮、新宅接神亭、舊和順慈安宮、外塭仔順天府、外塭仔和濟宮、外塭仔崇聖宮、外塭仔興護宮、中州寮保安宮、慈濟宮 行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