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2022年1月,由於鄰近校舍的葵涌邨五期爆發疫情,此校自同月17日起改於網上授課。 仁立紀念小學 及後,有傳媒引述一名自稱為此校教師的人士,稱校方要求教師回校學習網課技巧的安排不當。 2001年,原校入紙競投鄰近葵涌邨的校舍,以分拆為兩所獨立的全日制小學,並獲批准。 隨著現時校舍於翌年落成,仁立小學下午校隨即遷入現址,並更名為仁立紀念小學;而上午校則留守原址,亦改為全日制。
- 學校以「作育英才」為辦學宗旨,讓學生在五育方面得到均衡的發展,致力提供多元化的優質教育,使學生在愉快中學習及獲得發展潛能的機會。
- 拔萃男書院附屬小學及其一條龍中學拔萃男書院,均為本地直資名校,可說是本地男校一哥。
- 為增強學生明辨性思考能力,本校建立常識科閱報課程,透過篩選、閱讀、解讀、分析新聞,加強學生批判思考能力。
- 每年九月是幼稚園升小學選校開學季,事前當然要了解一下香港各區校網最 Top 小學排名。
- 英華小學與英華書院屬結龍關係,在辦校方針及教學理念方面都秉持「以基督精神,辦全人教育」願景。
教育局每年均會修訂地區或學校名單,而教育局增派的小學學位沒有計算在內,某些標示自行收生不足的學校可能是由於增派而出現誤差,請留意教育局最新公佈。 藉探究式專題研習及科技學習,中英文讀寫結合課程,電子教學,並以全校性閱讀活動,推動自主學習。 活動類型多元化,分學術、音樂、體藝、制服團體等類別。
仁立紀念小學: 學校設施
學校師資百分之百擁有教育及學士文憑,並以普教中、以英語教常識;音樂、體育、視藝科專科專教,學生在各項課外活動(如敲擊樂團、管樂團、合唱團、羽毛球等)皆表現亮眼。 小六畢業生多升讀協恩中學、喇沙書院、拔萃男書院、德望學校等名牌英中。 九龍城傳統名校喇沙小學已有逾60年歷史,該校與直屬中學喇沙書院教學理念一致,雖非一條龍學校,但85%學生升讀喇沙書院,比率依然高。 在傳統教學法外,學校計劃在課程加入探究式學習、STEM教育,加強學生在數理、科學上的能力。 學校追求卓越高階思維和元認知的教學策略,希望培養學生的明辨性思考和解難能力。
- 據周父指,上周才到女兒學校出席家長日,當時見女兒未有異樣。
- 灣仔區3大女校之一,學生個性溫馴,上接直屬中學嘉諾撒聖方濟各書院,升學具有一家優勢。
- 學校以嚴謹校風著稱,重視學生的品格教育,定期評核學生的禮貌及待人處世態度,以培養自律自愛的品格,亦受到不少家長認同。
- 如希望成功入讀拔萃女小學必須盡早做好準備,了解學校收生標準。
- 九龍塘宣道小學同樣深受本地家長歡迎,全年學費約 $59,450 。
為培養學生自信心及建立正向價值觀,本校每年策劃全方位輔導服務活動及計劃,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培養學生服務他人回饋社會,成為一位「非以役人,乃役於人」的良好公民。 位於32校網的大角嘴天主教小學(海帆道)(簡稱大天海帆)稱得上是油尖旺區的大熱。 除了品德教育做得好,學業成績亦有目共睹,升中派位最多學生獲派聖芳濟書院、真光女書院,也有入讀嘉諾撒聖瑪利書院、庇理羅士女子中學、華仁書院(九龍)等名校。 課程照顧學習差異,多元教育兼顧資優訓練,發展戲劇教育加強學習趣味,而且家校合作愉快,有利小朋友全面發展。 灣仔區12校網有三所資助女校,包括瑪利曼小學,是該區不少女生家長的第一志願。
仁立紀念小學: 聖公會仁立小學 學校地圖
此外,畢業生有機會升讀起直屬中學嘉諾撒聖心書院,加上無需繳交學費,因此每年均有許多家長爭相報讀。 瑪利曼小學為灣仔區的英文資助女校,85%畢業生可升讀瑪利曼中學。 仁立紀念小學 由於該校為資助學校,免付學費,加上大部分科目以英語授課,是不少家長的首選。 仁立紀念小學2025 獲派學位的家長,必須於指定日期前往學校註冊,如未有於限期前註冊,學位將會取消學位,該學位會留給叩門學生。
仁立紀念小學: 天主教石鐘山紀念小學
華仁小學有直屬英中香港華仁書院,遷至14校網後直屬關係不變。 不過據知香港華仁書院有意於今年轉為直資,並逐步與華仁小學「脫龍」。 仁立紀念小學 以下是港島區9個校網包括31、32、34、35、40、41、45、46及48網的熱門官津小學的叩門資訊。 小一統一派位結果將於6月2至3日以郵遞方式通知家長,今年預計有超過25,000人參加統一派位,較2020年同期佔算少約1,850人,若未能獲派心儀小學的家長,隨即會展開連串的「叩門」行動。 各區的官津小學收取叩門申請的日期、要求也不同,因此家長在叩門前應先了解各校的叩門詳情。 校長:活動教學及傳統教學並重,亦有全班性或小組的教學,因應不同班級,例如低年級同學或需要較多活動性的教學;而高年級課程較緊湊,那活動教學模式會有所不同。
仁立紀念小學: 喇沙小學
中西區兩所聖心分別為資助及私立小學,兩校同位於堅道,不過分屬兩個獨立校舍。 嘉諾撒聖心學校一至三年級為下午班,四至六年級則為全日制上課,以逐步適應全日制中學生活。 仁立紀念小學 其直屬中學為嘉諾撒聖心書院,該校預留85%學額予兩所聖心的畢業生,升讀機會大。
仁立紀念小學: 學校簡介
校方表示對事件極為難過和悲痛,因事件已交警方調查,不宜作任何揣測或發表意見。 校方已啟動危機處理小組之應變程序,將有關情況通知全校老師,並已進行特別班主任課,了解同班學生的心理狀況,有需要時會提供輔導。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設施:斜道、暢通易達升降機、暢通易達洗手間、觸覺點字及觸覺平面地圖及觸覺引路帶。 校方於傍晚發聲明,指該校應教育局要求自上周一(17日)開始轉上網課,其後跟隨局方日前呼籲,今起安排教師在家工作,並安排今日停止網課1天,讓教師回校領取物資,準備在家工作。 如發現這網頁有任何需要改善之處,請讓我們知道,可按此聯絡我們。
仁立紀念小學: 中華基督教會拔臣小學
瑪利曼於1927年創校,是傳統的英文小學, 大部分科目均以英語授課。 學校每年提供約120個小一學額,與瑪利曼中學為直屬關係,有85%畢業生可以升讀中學部,不少城中名媛及名人二代都是該校學生,故在全港小學排名中排名中十分高。 喇沙小學位於九龍仔,作為另一間傳統名校,喇沙小學係一間是重視兩文三語嘅小學,用粵教中,同時亦有普通話嘅課堂。 而且學校亦十分照顧學生學習差異,學校為能力較高嘅學生提供增潤課程,校方亦為成績稍遜嘅學生安排中、英、數學輔導班。
仁立紀念小學: 學校生活
傳統名女校聖保祿學校(小學部)創校於1864年,屬歷史悠久的天主教學校,亦有直屬中學聖保祿學校。 學校以英語教學為主,校風嚴謹,重視女生的品格培育。 該校近年學費加幅頗高,2012年度全年學費為$25,000, 至近年增至$55,000,在7年間加幅超過100%。
仁立紀念小學: 外展教練計劃–武術比賽2008 比賽已於5月25日(星期日)在九龍公園體育館進行,比賽結果如下:
學校着重兩文三語,中、英文科採用校本課程,二至六年級實行普教中。 1981年創校,是沙田區內唯一的官立小學,推行成長課,發展關愛文化;鼓勵學生參加各科活動及擔當服務生以提升歸屬感。 有兩間聯繫中學支援,分別是沙田官立中學,及梁文燕紀念中學。
仁立紀念小學: 組別: 中學組 項目: 五步拳
中華基督教會基灣小學(愛蝶灣)將於7月5日上午9點至下午3點舉行開放日,當日的內容包括科技活動、才藝匯演、視藝展、校舍參觀等。 聖公會仁立小學有聯系中學的升中安排,而聯系的中學是聖公會林護紀念中學 ,即小學中的25%學生都可升讀聯系的中學。 於 學年,根據教育局公佈的暫定班數推斷,聖公會仁立小學的小一收生人數為150人, 當中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的學額約有75位。 答:自行分配階段分「世襲」及「計分」兩種取錄方式,計分的取錄標準為鬥高分,大部分約為25、20、15、10分。 如果你只有15分,在自行分配無論選聖公會仁立小學和聖公會仁立紀念小學機會都不大,因為兩間小學在65校網排行前三位(以世襲超收生排位計算)。
仁立紀念小學: 比賽成績
拔萃女小學在整合小學排名中位居第一,屬於全港頂尖小學。 如希望成功入讀拔萃女小學必須盡早做好準備,了解學校收生標準。 仁立紀念小學2025 拔萃女小學創立於1860年,是一間以英文為教學語言的基督教直資女校,全年學費$70,000,於今次整合小學排名中位居第一。 仁立紀念小學 拔萃女小學致力提供全人教育,以民主博愛精神發揚基督教義及中國傳統文化。 不止注重學生的學業成就,亦鼓勵學生發揮不同領域的潛能,多元發展。
運用學校資源培養學生多元智能,加強在音樂、體育、奧林匹克數學、創意思維及中英文戲劇方面的發展。 關注事項:1持續發展校本課程,透過促進學習評估課堂策略,增加全方位學習經歷,培養自學習慣與能力。 仁立紀念小學2025 2發展基督化正向教育,增加基督化氛圍,籌辦有益身心成長的活動。 學校以基督教價值教育理念,建立關愛和諧的校園文化,讓學生在身心靈都能健康成長。 輔導組推行校本獎勵計劃-「正仁小子 POWER 仁立紀念小學 UP」,透過多元化的校本獎勵計劃及活動,培養學生正面的品德和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