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法有無量差別,各各有其因果。 ’唸佛能生到西方淨土,脫離生死;念菩薩能得到護佑,增長福慧,但不能保證徹底脫離生死。 淨空法師呼籲全世界同修,每晚八點半開始唸誦南無觀世音菩薩聖號一千聲一個星期,會向給全世界眾生消災免難,離苦得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
從初住到等覺都得修唸佛法門,近代祖師大德無論研究那一宗的無不提倡唸佛法門。 江味農居士提倡般若與淨土同修之法是理念,理一心不亂若是未能達到,還可以保持事一心,品位亦高。 一般學佛的人不知此項要義,以為能帶業往生就算不錯了,如萬一修得不到家,則轉眼又受生死輪迴之苦。 還有一些法師甚至給出了冠冕堂皇的理由:萬法唯心,我們念佛目的是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將來都會成佛。
唸阿彌陀佛聖號: 為什麼修道人會著魔
將生死置於度外,一心念觀世音菩薩,一定會化險為夷,渡過難關。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觀世音菩薩的大慈大悲心,只是平時被俗世間的情感和煩惱所覆蓋而已。 聽了觀世音菩薩的這個大悲心陀羅尼,有緣的人就會有感應。 不論信不信佛,這種感應都是真實的。
這是菩薩因地發願,經過修行,果地成佛的功德。 我的父親是前清一個老秀才,他是相信佛法的,在我們家鄉有個多寶寺就是他擔任護法的。 唸阿彌陀佛聖號2025 我從小的時候他就教我念: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我念到現在有七八十年了,我沒有一天不念觀世音菩薩。 法王平生之最大心願,是接引娑婆眾生悉數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唸阿彌陀佛聖號: QQ MV 阿彌陀佛
止一切境界,都要放下,息一切妄念,就是定。 持六字洪門,清清楚楚就是止觀,就是靜慮,就是參禪。 初學要有一個清靜地方,不被外界環境所牽走。 △ 凡是不變的是真的,有變的即非真。 凡夫執有,二乘執空,這是凡小的毛病;大乘兩邊均不著,對於宇宙人生一切通達,謂之般若。
- 而极乐世界中的七宝莲池,黄金大地,也与印度人心目中的理想世界形态密切相关。
- 因此可以不必1天就修完,1天可先幾圈,但每次修完後,都應將功德迴向,待整張寶塔修完,再將功德總迴向。
- 最近,我從很多人聽到些關於念佛所獲的感應,尤其是學生們,平常受不了繁重的功課壓力,自從信仰佛教,認識了淨土法門,開始念佛以後,無論在行住坐臥似乎皆有諸佛菩薩的庇佑護持,使內心安然自在。
- 《般舟三昧經》中說,成就阿彌陀佛念佛三昧時,可以見到一切諸佛。
- 我們修淨土法門已經是如此佔了便宜,卻不肯死心塌地地念佛,還要取巧,還要再貪便宜,實在是自暴自棄。
這樣,能夠以佛號加數字的方法,盡快保持專注。 所以世尊說:一個眾生能夠得到人身,要遇到佛法,是很不容易的,但能夠聽到藥師琉璃光如來的聖號就更不容易了,什麽道理? 要在無量劫來為眾生而起大悲,為大悲發無上菩提心,這樣才能聽到。 我的父親他就是多寶講寺的主要護法,我小的時候,只有五歲,他就教我念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我聽了父親的教育之後嘛,就照著念。 從那時候起,我的小學、中學、大學、大學畢業以後讀黃埔軍校、讀陸軍大學,以後出來做事情,幾十年當中,時刻不斷念了,要求我們遇到世間那些苦難的時候,不光是自己念,要想到一切眾生念,念念不忘感應很大。
唸阿彌陀佛聖號: 阿彌陀佛心咒
其大臣寶海即為釋迦牟尼佛的前世。 除了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外,也有其他世界的佛,擁有「無量光」與「無量壽」的名號。 《十住毘婆沙論》中,十方佛的西方佛,名為無量明佛。
唸阿彌陀佛聖號: 為什麼要唸「阿彌陀佛」?唸佛號真能到西方極樂世界?│釋迦牟 …
三昧王菩薩是不但自己是戒定慧具足的大菩薩,而且也能幫助我們念佛人時常持有戒定慧。 一切藥物以佛法為上,既能治療我們的身病,又能拔除我們貪嗔癡的心毒。 那個幫助我們解決生死大病的善知識,就是藥上菩薩的化身啊! 一切身病來源於心,心病還需心藥醫,最好的大夫就是自己,佛法雖好,念頭還要靠自己去轉變,心念轉了,一切都在轉。 所以我們要做藥上菩薩,隨時觀照心念的穢淨。 唸阿彌陀佛聖號2025 在我們有困惑迷茫時,他為我們指點迷津,破迷開悟,用智慧化解無明,這樣的人不就是大勢至菩薩嗎?
唸阿彌陀佛聖號: 往生西方的資格
淨空法師指出,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的細說,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是整個佛法的總綱領、總原則。 佛教讓人們念這句佛號,等於把世尊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都念到了,「我們受持這一個總綱領、總原則,發願求生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決定得成就,決定得生,此即『南無阿彌陀佛』的簡單解釋」。 「阿彌陀佛」指的則是西方極樂世界的導師,佛教的創始者釋迦牟尼佛教導人們要常常念這個名號,恭敬阿彌陀佛,皈依阿彌陀佛,更鼓勵我們發願求生阿彌陀佛的國土,接受阿彌陀佛的教導,成就圓滿菩提。 唸阿彌陀佛聖號 「阿彌陀佛」本身的意思,可以翻成「無量覺」:「阿」翻作「無」,「彌陀」翻作「量」,「佛」翻作「覺」。 答:印光大師他教學真正的意思我們要懂。
唸阿彌陀佛聖號: 你知道唸一聲「阿彌陀佛」是多麼大的利益嗎?
该经有众多译本,现存的有东汉、孙吴、曹魏、唐朝、宋朝译出的五种不同版本。 其中唐代译本被明代的藕益大师认为是五个译本中最佳的,而曹魏版则得到印光大师的支持,流传较广。 宋施護《佛說如幻三摩地無量印法門經》以無量光佛為他的主要名稱。 醫院裡很多器材的捐獻者芳名都是這位阿嬤,有心佈施真是不簡單,也許是因為慷慨解囊,使她能得今世富裕的福報;然而,我卻沒有看過一位家屬朋友來探視過她,這背後有我們不可得知的故事。 說壽就是時間,時空一交叉這是整個法界的本體。
唸阿彌陀佛聖號: 念佛感應目錄
《般舟三昧經》中說,成就阿彌陀佛念佛三昧時,可以見到一切諸佛。 《觀無量壽佛經》第九觀,觀阿彌陀佛身色如金山,莊嚴相好,當觀想成就時,能見一切諸佛。 印順法師認為,修持觀想阿彌陀佛法門,成就念佛三昧,即可見無量諸佛;觀阿彌陀佛,即是觀無量諸佛,因此阿彌陀佛被稱為「無量佛」;此為阿彌陀佛的根本義。 在大乘佛教初期發展時,阿彌陀佛與東方妙喜世界的阿閦佛有同樣地位,密宗以其佛為五方佛之一,為蓮花部主,主妙觀察智。 在唐朝,善導大師楷定淨土宗之念佛法門,阿彌陀佛成為漢傳佛教中的信仰主流之一。 善哉「唸佛」,唸佛法門的殊勝在於,除了口唸佛菩薩名號,也心繫佛菩薩無數劫以來的願力,此願力,即度眾之心;唸唸不離佛菩薩,即念念不離慈悲、歡喜、卑下之菩提道心。
唸阿彌陀佛聖號: 想去淨土?口唸 「阿彌陀佛」 ,不如心念
平時事情看不開,念聲佛號,自然放下。 假如,你老公對你發火、罵你,你就回他「阿彌陀佛」,能滅怒火,一句阿彌陀佛讓你得清涼。 念佛眾生和諸佛菩薩有緣,眾生在生死苦海中,一心稱名,是向佛菩薩發出的呼救聲。 所以古德說:「生死海中,念佛第一」。 稱名求救是因,菩薩尋聲救苦是緣,因緣和合,感應道交,自然逄凶化吉,離苦得樂,這就是果。
唸阿彌陀佛聖號: 我們的生命需要拜佛
就是我們自己的真心本性,所以就是自性就是真心。 唸阿彌陀佛聖號2025 佛就是教我們,向外求求不到,外面沒有,心外無法。 所以佛法的經典叫“內典”,佛學叫“內學”,一切都是向內。 宗教的意義是提倡向上向善;宗教的意義不應拘於形式上,而是真正的理解它的精神與教義,並實踐與生活中。
唸阿彌陀佛聖號: 阿彌陀佛心咒原文
你看前念滅後念生,念頭永遠不斷,從無始劫迷的那一天,一直到現在我們念頭沒斷過。 妄念斷了,正念現前,正念無念,無妄念,一切妄念統統沒有,有念皆妄。 到最高的境界,念佛也是妄念,為什麼?
唸阿彌陀佛聖號: 名號應用
世間事要放下容易瞭解,佛法也要放下難懂,不放下又不能見性,大乘佛法放下與不放下是同時的,正在提起時也是放下的時候。 譬如唸佛,依照大勢至圓通章,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就是修楞嚴大定;心地清淨,度化眾生而不為六塵所纏,心中什麼念頭都沒有,沒有能唸的自己及所念的佛。 無能無所是寂,念念分明是照,無論修什麼法門都離不開此法,步步踏在道上。 欲接近華藏世界必須先破四相,世間第一難事是求人,破四相是求己,自己同意如此作,還有什麼難處?
唸阿彌陀佛聖號: 阿彌陀佛佛號的真實義
(1)助念時應靠近臨終者上半身,以清晰語調,不疾不徐,及臨終者習用的語言(國語或方言),讓臨終者耳聞時容易瞭解。 唸阿彌陀佛聖號2025 最好準備一台電子念佛機,放在病人耳邊播放或讓他隨身攜帶,時時提醒不忘念佛。 於半夢見,忽然見前方出現如畫面裡的蓮台在我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