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集友銀行係為咗解決集美大學經費短缺嘅困境,成立資金係十萬港元,從中得到股息同紅利,令集美大學有一個長期而且穩定嘅經費來源。 集友銀行背景 1952年,集友銀行做咗外匯銀行公會同埋香港銀行票據交換所成員,喺1959年成為外匯授權銀行。 集友銀行除咗喺香港有24間分行(2010年數字,包括7間喺香港島、8間喺新界、9間喺九龍)之外,喺中國大陸福州市五四路,同埋廈門市廈禾路都各有一間分行,喺廈門集美區有一間支行[1]。 由於中銀香港只是持有集友銀行71%股權,同时私立集美学校委员会持有部分股权;為尊重小股東利益,其品牌獲保留,沒有併入中銀香港[3]。 集友銀行副總裁、陳嘉庚基金聯誼會副秘書長、集友陳嘉庚教育基金董事陳耀輝先生表示很榮幸獲《晴報》頒贈「傑出可持續發展企業社會責任大獎」。
友善的工作環境。 集友銀行1943年在福建臨時省會永安成立,於1947年在香港開業,透過香港24間分行及福州、廈門及深圳的5間分支機構,致力為香港各界人士、國內外華人華僑提供優質便捷的金融服務。 在推進業務發展同時,集友銀行致力傳承及弘揚倡辦人陳嘉庚先生的「嘉庚精神」,透過籌辦及贊助不同活動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CSR)。
集友銀行背景: 香港銀行 / 维基百科,自由的 百科全书
相對集友資產淨值(2016年中期約67億港元)計,交易價等於市賬率約1.6倍。 集友銀行倡辦人陳嘉庚先生懷着興邦助學的信念,於1913年先後創辦了集美學校和廈門大學,並倡辦銀行作為資助教育的長期穩定經費來源。 集友銀行背景 經過逾70年發展,集友銀行不忘初心,以傳承及弘揚「嘉庚精神」為己任,多年來對集美地區資助逾港幣24億元,有力支持鄉社建設和教育發展。
2001年,中銀集團重組其在香港的機構,合併了原香港中銀集團十二行中十家銀行的業務,並同時持有香港註冊的南洋商業銀行(「南商」)、集友銀行(「集友」)和中銀信用卡(國際)有限公司的股份權益,使之成為中銀香港的附屬機構。 為貫徹中國銀行集團的海外發展策略,中銀香港分別於2016年5月及2017年3月完成出售其持有的南商及集友的全部股權,同時積極完善區域化佈局,深入推進東南亞業務發展,分支機構遍及泰國、馬來西亞、越南、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柬埔寨、老撾、文萊及緬甸,為當地客戶提供專業優質的金融服務。 集友銀行背景 除了關愛社會外,集友銀行在管理上重視人力資本的投資,積極培育員工,視員工為銀行的重要資產,為集團長遠發展奠下穩固基礎。 陳耀輝指出,集友銀行透過去年成立的「香港培訓中心」,為集團員工提供國際化的培訓資源及多元化的業務課程,亦招聘逾百名應屆大學畢業生為見習人員,提供跨境實習機會。 此外,積極配合香港金融管理局推行的「銀行專業資歷架構」,鼓勵及資助員工參加各類銀行專業課程並且考取相關認證,例如反洗錢、網絡安全、財資業務、財富管理、信貸風險等課程,推動穩步的業務發展和優良的風險治理,打做銀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石。 集友銀行一直奉行以人為本的宗旨,在業務獲得穩步發展的同時,持續優化員工的福利保障,包括年假、各類津貼、醫療保障等,並每年舉辦表彰會,通過嘉許優秀員工提升員工在事業生涯的自我體現,致力為員工構建一個和諧
集友銀行背景: 【創富突圍之路2020】集友銀行-全力推動可持續發展 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
集友銀行有限公司(英語:Chiyu 集友銀行背景 Banking Corporation Limited)註冊開業地在香港,是持牌銀行。 1947年7月15日由祖籍福建省同安縣集美社的南洋華僑陳嘉庚等人創辦,目的是為了解決集美大學經費短缺的困境,成立資金為10萬港元,從中獲得股息與紅利,使集美大學有一個長期以及穩定的經費來源。 1947年7月15日由祖籍福建省同安縣集美社的南洋華僑陳嘉庚等人創辦,目的是為了解決集美大學經費短缺的困境,成立資金為10万港元,从中获得股息与红利,使集美大學有一个长期以及稳定的经费来源。 ▲集友銀行行政總裁、陳嘉庚基金聯誼會副主席、集友陳嘉庚教育基金副主席鄭威先生(左2)代表集友銀行向香港醫院管理局致送逾100萬港元醫療防疫物資,由香港醫院管理局主席范鴻齡先生(右2)代表接受。 集友銀行貫徹公益慈善不遺餘力,聯繫世界各地與陳嘉庚先生相關的公益慈善組織,組織成立「陳嘉庚基金聯誼會」,並促成向中國華僑公益基金會捐贈500萬港元,聯誼會持續開展不同層面的多元化溝通及交流合作,在全球範圍內延伸公益觸角、擴大公益規模。
- 集友銀行扎根香港80年,在香港設有24間分行,在中國福建省福州市及廈門市、廣東省深圳市共設有7間分支機構,秉承「親切、靈活、貼身、專業」的服務宗旨,致力為香港、內地,以及海外華人華僑客戶提供全方位跨境金融服務。
- 集友銀行一直奉行以人為本的宗旨,在業務獲得穩步發展的同時,持續優化員工的福利保障,包括年假、各類津貼、醫療保障等,並每年舉辦表彰會,通過嘉許優秀員工提升員工在事業生涯的自我體現,致力為員工構建一個和諧
- 另外,銀行又贊助香港代表團參與2021年的第十四屆全運會,為香港體育發展注入動力。
- 由2023年7月16日起,集友銀行有限公司將調整個人網上銀行及個人手機銀行之電子支票/電子本票服務,詳情請按此。
- 為全力響應國家擴大金融對外開放政策,本行於同年12月開設深圳分行,將內地網點進一步延伸至粵港澳大灣區主要經濟發展區域,積極發揮港深雙城市的雙平台、雙優勢,推出一系列跨境拳頭產品,致力為灣區企業及居民提供靈活便捷的跨境金融服務。
- 集友銀行自2017年股權成功交割以來,銳意創新發展,提升綜合競爭優勢。
集友銀行為您提供個人人民幣存款、兌換、投資、匯款、銀行卡和支票服務,助您在香港和內地日益密切的經貿往來中,更好地把握創富良機。 1951年,集友銀行獲准代理中國人民銀行各項儲蓄存款;1952年,獲准代理中國銀行華僑儲蓄存款業務。 集友銀行背景 為藉「嘉庚精神」鼓舞更多社會大眾,集友銀行於2019年10月承辦了《華僑旗幟.民族光輝—傳承嘉庚精神及華僑華人參加祖國建設成果展》,呈現陳嘉庚先生敢為人先的拼搏精神、實業報國、投身教育的生平事跡,同時展現新一代華僑華人在改革開放及新時代發展中所做出的重要貢獻。 集友銀行背景2025 ▲集友銀行承辦《華僑旗幟.民族光輝—傳承嘉庚精神及華僑華人參加祖國建設成果展》,透過展覽展示逾500張圖片及珍貴的歷史實物,呈現一代僑領陳嘉庚先生實業報國、投身教育的偉大貢獻,並藉此鼓舞社會大眾。
集友銀行背景: 香港銀行 / 维基百科,自由的 百科全书
在發展業務的同時,集友銀行傳承及弘揚其倡辦人陳嘉庚先生的「嘉庚精神」,透過不同的慈善公益活動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 集友銀行於1947年在香港成立,目前在香港設有24間分行,在廣東省深圳市、福建省福州市及廈門市設有5間分支機構,為香港、內地,以及海外華僑社區的客戶提供優質便捷的金融服務。 集友銀行積極組織及參與不同的慈善公益活動,致力履行企業社會責任,推動社會及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榮獲《晴報》頒發「傑出可持續發展企業社會責任大獎」。
集友銀行背景: 【創富突圍之路2020】集友銀行-全力推動可持續發展 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
2000年底英國銀行家雜誌根據世界1000大銀行資本排名,集友銀行名列世界第465位。 1943年10月1日,在福建臨時省會永安成立;抗战期间在东兴、柳州、泉州设立分支机构或办事处,便利侨汇汇入支援抗战。
集友銀行背景: 香港銀行 / 维基百科,自由的 百科全书
集友銀行由愛國僑領陳嘉庚先生倡辦,紮根香港逾70年,與香港同呼吸,共命運,近年更積極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投入力量,為灣區企業及居民提供跨境金融便利。 相对集友资产净值(2016年中期约67亿港元)计,交易价等于市账率约1.6倍。 集友銀行背景2025 2001年10月,中銀集團重組架構,集友銀行歸納成為中銀香港嘅子公司。 因為中銀香港只係揸住集友銀行70.49%股權,其餘嘅由集美大學持有,所以佢嘅品牌可以保留,冇併入中銀香港。
集友銀行背景: 【創富突圍之路2020】集友銀行-全力推動可持續發展 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
陳嘉庚先生一生愛國愛鄉,於1913年創辦了集美學校,其後倡辦銀行作為資助教育的長期穩定經費來源。 多年來,集友銀行派發予集美學校股息及紅利超過港幣28億元,有力支持鄉社建設和教育發展。 早於1989年,本行捐資設立了「廈門市陳嘉庚教育基金會」,基金會成立以來,共頒發獎、助學金達人民幣900萬元,獎勵和資助了集美區上萬名教職工、優秀學生和貧困生。 2017年,本行向福建省福州市晉安區「教師進修學校附屬第二小學」捐款港幣200萬元,在校內興建「集友圖書館」;並於2018年聯同閩都中小銀行教育發展基金會(後改名為「閩都陳嘉庚公益基金」),向集美大學捐贈人民幣1,000萬元,作為教學及研究經費,繼續傳承及弘揚「嘉庚精神」。 為更好地履行公益慈善使命,集友銀行於2018年在香港成立「集友陳嘉庚教育基金」,2019冠狀病毒疫情爆發初期,集友銀行聯同「集友陳嘉庚教育基金」和「陳嘉庚基金聯誼會」對中國武漢一線醫護人員,以及廈門集美大學、香港醫院管理局及本地多間非牟利機構捐贈醫療物資,大力支持抗疫防疫工作。 2021年和2022年,該基金連續兩年向「公益金及時抗疫基金」捐贈港幣共60萬元,向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的香港人伸出援手。
集友銀行背景: 【創富突圍之路2020】集友銀行-全力推動可持續發展 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
陈嘉庚先生一生爱国爱乡,于1913年创办了集美学校,其后倡办银行作为资助教育的长期稳定经费来源。 集友銀行背景 多年来,集友银行派发予集美学校股息及红利超过港币28亿元,有力支持乡社建设和教育发展。 早于1989年,本行捐资设立了「厦门市陈嘉庚教育基金会」,基金会成立以来,共颁发奖、助学金达人民币900万元,奖励和资助了集美区上万名教职工、优秀学生和贫困生。
集友銀行背景: 香港銀行 / 维基百科,自由的 百科全书
2018年在香港成立「集友陳嘉庚教育基金」,致力回饋教育,鼓勵科研,近年更聯繫世界各地與陳嘉庚先生相關的公益慈善組織,發起成立「陳嘉庚基金聯誼會」,於海內外開展不同層面的公益活動及研討交流,將「嘉庚精神」延伸至全球每個角落。 集友銀行熱心社會公益的態度,傳承自本行倡辦人陳嘉庚先生「教育為立國之本,興學乃國民天職」的信念。 集友銀行背景 嘉庚先生先後創辦集美學校和廈門大學,並倡辦銀行作為資助教育的長期穩定經費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