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香港房屋委員會設有特快公屋編配計劃,每年年中均會開設特快公屋編配計劃,推出部份較爲不受歡迎的公屋單位予輪候者選擇,縮短輪候時間,提早上樓。 近年,因應非標準設計大廈面世,房委會在規劃屋邨時亦會將康體及兒童遊樂設施甚至花園及屋邨廣場等休憩設施與住宅大廈一同因應地盤微氣候等數據而作出適當的設計,使新落成的屋邨的環境較以往更佳。 1990年代開始,公屋需求大增,房委會開始提高建築密度並減少公共休憩設施面積;1997年推出的八萬五計劃為求提供最多的單位,用盡地積比率,更使建築密度進一步上升,邨內休憩空間所剩無幾。 此現象特別可見於天水圍北的各屋邨,如天悅邨、天逸邨、天華邨等,直至2000年代初八萬五計劃失敗,公共休憩設施面積才得以逐漸增加。 富利大廈(Fully Building)位於香港灣仔三角街10-18號,於 1981 年 12 月 入伙。 屋苑共有 1 座物業,合共提供 90 個單位。
其後大廈設計於1983年加以改良,樓宇的四分之三單位屬中型單位(又稱B型單位),編配給4-6人家庭;只有佔四分一的翼尾單位是供7人或以上家庭的大型單位(又稱C型單位),為房屋署首次引入「一屋多房」設計概念的標準設計大廈。 欄柵式窗花全面改為鐵窗設計,窗戶位置配合房間間隔。 利東邨出租公屋部份由8座35層高Y型樓宇組成:Y1型佔2幢、Y2型佔6幢;Y型大廈雖然是房屋署的標準住宅大廈設計,但運用在利東邨時卻要因為遷就陡峭的地形而略作改動。 金坪邨(圖左)康和一型Concord 1天恆邨、富泰邨、逸東邨呈十字型,每翼2個單位,每層8個單位,樓高41層。 此大廈類型原為居屋計劃而設計,後因提高公屋供應而改作公屋出租。
公利大廈: 灣仔 @中原樓市片區
特此聲明,GetHomeHK非地產代理,沒有在業務過程中從事地產代理工作,只涉及廣告發佈或資料傳播。 GeHomeHK不會為因資料不正確或遺漏,又或因倚賴本網頁資訊所作的決定、行動或不行動而引致之損失或損害負上任何責任。 2015年7月起,香港部份公共屋邨及居屋被揭發食水含重金屬量嚴重超標的事件。 其中啟晴邨、牛頭角下邨第一期、水泉澳邨、榮昌邨樣本含鉛量,超出世衛標準。 特首宣佈針對事件,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並抽驗了45條2005年後落成的公共屋邨,共3806個水樣辦,以及138條2005年前落成的屋邨共2639個水樣辦。 到2016年3月,4個承建商開始為11個受食水含鉛超標影響的公屋邨,更換在公用地方不合規格的喉管。
- 安利大廈位於黃大仙鳳德道41-53號(中原樓市片區:黃大仙)。
- 但到2021年6月起,民坊把街市部份關閉展開翻新工程,實際上改建為商場,於2022年1月完成,改稱利東商場三期。
- 龍田邨天寧樓多層中轉房屋Vertical Interim Housing寶田邨、天恩邨呈十字型,每翼9個單位。
- 天恆邨恆麗樓、恆滿樓新十字型New Cruciform天逸邨、海麗邨、禾輋邨景和樓一般樓高35至41層,提供兩房兩廳,三房兩廳及三房兩廳(連儲物室)單位。
- 2009年,房屋委員會試行以環境保護物料──礦渣微粉,局部代替水泥作為樓宇外牆,比起前者可以減低9成的碳排放量、節省成本及減少牆身裂紋的情況。
- 若有任何爭議,或因為使用本網頁的資訊而引致直接或間接損失,『宅谷地產資訊網』概不負責。
- 康和一型、新十字型及部份和諧一型大廈原本是為居屋計劃而設計,但有部份項目(尤其是居屋第二十三期乙)因政府決定停售居屋而改為公共屋邨出租。
由於事態嚴重,廉政公署就問題公屋事件着手調查是否有人在興建這些公屋時涉及貪污舞弊。 峰華邨和諧一型Harmony 1厚德邨、梨木樹邨、天悅邨、秀茂坪邨外型呈十字型,每層16至20個單位。 此等樓宇一般高38層(不計地面層),較新版本高41層。 利東邨東茂樓Y2型Trident 2利東邨、翠屏(北)邨翠榕樓、博康邨、顯徑邨、富善邨、廣福邨、祥華邨、天平邨、寶林邨、翠林邨、長康邨康豐樓、康美樓、青衣邨宜居樓、宜業樓、山景邨及朗屏邨首款引入一屋多房概念的公屋設計,特徵是在頂部每隻翼有一個很大的圓形,每層24個單位。 蝴蝶邨Y1型Trident 1利東邨東茂樓、東興樓、樂華邨、美林邨美槐樓、富善邨善群樓、善鄰樓、長康邨康祥樓、康順樓及山景邨每層36個單位,窗花大多是欄柵式,亦有小部份樓宇採鐵窗設計。 橫頭磡邨梯級型Ziggurat蝴蝶邨為長型大廈的一種,呈Y形,共有三隻翼,其中兩翼之高度由中央至邊緣遞減。
公利大廈: 大廈資料:公利大廈
安利大廈位於黃大仙鳳德道41-53號(中原樓市片區:黃大仙)。 東區的筲箕灣@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10,500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58,526人。 主要街道包括筲箕灣道(筲箕灣段)、柴灣道(筲箕灣段)、筲箕灣亞公岩村。
利東邨自1987年開始入伙,共有8座大廈(Y1及Y2型),分別為東昌、東業、東興、東茂、東昇、東平、東安及東逸樓,共有7,268個單位。 於2005年2月利東邨成為香港房屋委員會「租者置其屋計劃」(第六期甲)之出售公屋,透過租者置其屋計劃,至今已有超過4,300戶成為業主。 黃大仙區的黃大仙@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6,879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150,248人。
公利大廈: 公利大廈 位置地圖
富善邨的善群樓及善鄰樓21-35樓其每個翼尾端(A翼:5、6室,B翼:15、16室,C翼:25、26室)設有經打通合併的大型單位,因此這些樓層的實際單位數目只有30個。 由於早年曾發生多宗居民從Y3及Y4型大廈天井不慎墮樓意外,房屋署於1993年11月斥資6,000萬港元,將相關大廈的欄杆由1.2米加高至1.5米;此前,Y2型大廈梯間圍欄亦於1991年陸續加高,以防止意外發生。 但到2021年6月起,民坊把街市部份關閉展開翻新工程,實際上改建為商場,於2022年1月完成,改稱利東商場三期。 利東邨原址前身是1980年代初設立的利東臨時房屋區。 後來臨時房屋區拆卸,並連同周邊的山坡一併爆破平整,隨後改建為公共屋邨。
公利大廈: 平盤沽清 筲箕灣廣場3房山景戶 638萬元獲用家承接
Y2型大廈最高的一層原本設有空中花園供住客享用;譬如祥華邨祥德樓35樓就設有一個,為當時香港公共房屋之中最高的花園,花園內除了種植植物外,更設置康樂設施予住戶使用,例如氹氹轉、乒乓球枱等。 不過大部份屋邨因保安問題而封閉,最後不作開放而導致花園荒廢;而在後來落成的Y3及Y4型大廈,天台更不再設計空中花園於頂層供住戶使用。 利東邨是鴨脷洲島上第二個公營房屋發展計劃,建於陡峭山坡之上,佔地15.02公頃,共建有8座Y型大廈,其中6座採用Y2型大廈設計,另外兩座為Y1型大廈,為擁有最多Y2型大廈的公共屋邨。 邨內可提供約7500個租住公屋單位並可容納約29000人以及約1960個出售單位並可容納約7000人。
公利大廈: 標準型大廈樓宇樣本平面圖
另外,由於1980年代居屋需求殷切,令為數不少Y2型、Y3型及Y4型原公屋大廈在居屋供應不足(即每年供應未滿10,000伙)時改裝作居屋出售。 直至1998年,房委會推行租者置其屋計劃,讓租戶以合理價錢購買現居單位,而租者置其屋計劃中出售的屋邨皆為1982至1992年或之前落成(東頭邨其中三座,以及翠屏(北)邨翠樟樓除外),所以大部份獲得納入租者置其屋計劃中出售的屋邨,都是由Y型大廈組成的公共屋邨。 龍田邨天寧樓多層中轉房屋Vertical Interim Housing寶田邨、天恩邨呈十字型,每翼9個單位。 公利大廈 公利大廈2025 由於此款大廈原設計作中轉房屋之用,後來才改作公屋出租,因此與其他公屋單位相比面積較細小,而且廁所異常狹窄,因此很多公屋申請人不會優先考慮入住。
公利大廈: 公利大廈附近配套設施
租盤叫價由HK$16,000元至HK$16,000元,平均呎價為HK$40元。 售盤叫價由HK$498萬元至HK$498萬元,平均呎價為HK$15,563元。 Y1型大廈通常每翼12伙,每層36伙,故此一座Y1樓宇一般有1224個單位,但部份Y1型大廈有超過1300個單位,原因是部份單位被一分為二,分配給一人家庭。 由於1970至1980年代正值太空科幻主義的興起及流行期,故此不少在該時期建造的公共房屋(連同Y型大廈)都會以富未來感的Eurostile字體,作為停車場、大廈外牆的文字標識系統。 公利大廈2025 美食薈超級街市於2017年12月開業,於2018年8月13日裝修再次停止營業,再於2018年8月23日重開。 已於2021年6月開始民坊商場同街市部份關閉展開翻新工程,美食薈超級街市永久關閉。
公利大廈: 中原城市租金指數CRI (2023年1月份)
由於利東邨位於玉桂山旁的半山,北面有整個景色美麗及遊客常到的香港仔港口,東面有豪華遊艇聚集的深灣。 邨內各座大廈皆處於不同的海拔高度的平台之上,因此各座大樓3樓入口均有有蓋通道連接上下山,從利東邨的不同樓宇居高臨下,可飽覽香港仔及東博寮海峽海景,更可遠眺南丫島及鄰近島嶼,盡覽香港大都會以外的大自然美景。 1985年,577座香港公共屋邨被揭發存在結構問題,其中26座因為結構遠低於安全標準而有即時倒塌危險,需要盡快拆卸重建。
公利大廈: 楓林花園2房正南山景戶 610萬元獲上車客承接 成交價低市價5%
主要街道包括龍翔道(黃大仙段)、沙田坳道(黃大仙段)、雙鳳街(黃大仙段)、沙浦道(黃大仙段)、鳳德道(黃大仙段)。 另外,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公利大廈 翠竹花園,黃大仙下邨(一區),竹園北邨,天馬苑,東頭(二)邨。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19,250,年齡中位數為 公利大廈 46.1歲。
公利大廈: 北角 熱門屋苑
第一代為長形設計, 後來出現了V形、W形設計,並改用類似Y3型中房的單位設計,部份大廈更設有可間三房的大單位。 麗安邨和諧二型Harmony 2長亨邨亨怡樓、秀茂坪邨秀康樓、秀樂樓、天耀邨耀豐樓外型呈Y字型,每層18-21個單位。 電梯大堂採用半開放式設計,每3層的電梯大堂上下貫通,上層電梯大堂可以向下望見低層的電梯大堂。 順利邨工字型H Block彩雲邨、大元邨、禾輋邨、水邊圍邨、東頭(二)邨及黃大仙下邨樓高26至28層,升降機大堂設於大廈正中,即「工」字的中間的一筆。 大廈設三部升降機,三部各服務不同的層數,多數安排為每三層一停。 兩條樓梯設於升降機後,樓梯為重疊設計,兩樓梯設於同一位置。
公利大廈: 北角 @中原樓市片區
另外,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愛蝶灣,東旭苑,東濤苑,峻峰花園,筲箕灣中心。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24,000,年齡中位數為 44.3歲。 鴻利大廈位於筲箕灣愛民街30-50號(中原樓市片區:筲箕灣)。 灣仔區的灣仔@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25,537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53,589人。 主要街道包括軒尼詩道(灣仔段)、駱克道(灣仔段)、謝斐道(灣仔段)、告士打道(灣仔段)。 另外,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囍匯,灣景中心大廈,尚翹峰,永德大廈,廣生行大廈。
香港房屋委員會接收了所有徙置大廈、10個屋建會廉租屋邨和17個政府廉租屋邨,合稱為公共屋邨,由房屋署統一負責管理及規劃。 『宅谷地產資訊網』只提供資訊媒介平台給予網絡使用者放盤或搜尋樓盤,資訊內容由第三方提供者提供或由『宅谷地產資訊網』從其他參考資料或來源獲取。 本網頁中涉及任何人士、產品或服務的資訊,不得視為『宅谷地產資訊網』推薦或認可。 由於『宅谷地產資訊網』不另核實第三方提供者的身份或所提供資訊的正確性及完整性或任何資訊並非最新的,請閣下自行向有關人士及部門核實。 公利大廈 若有任何爭議,或因為使用本網頁的資訊而引致直接或間接損失,『宅谷地產資訊網』概不負責。
而商場頂層曾為酒樓,但酒樓於2009年10月結業,其後由商場內的喜雨居護老中心及南區地區康健中心代替而遷入。 公利大廈 房屋署現時未有為公屋的聾人或弱聽住戶加裝火警閃燈,有住戶主動申請亦被拒絕,工黨及一群聾人於2017年12月到平等機會委員會投訴房屋署違反《殘疾歧視條例》。 工黨主席郭永健指出,聾人不應因為先天障礙而被剝奪基本生存權利,他批評房屋署作風官僚,不應以資源為由拒絕聾人或弱聽住戶申請火警閃燈。 聾人機構「龍耳」創辦人邵日贊估計,至少一千戶的公屋有聾人,過往曾經多次向房屋署反映要求加裝火警閃燈裝置,但當局推說沒有這政策,他認為房屋署現在才研究,進度太慢。 鄉村式Rural龍田邨、銀灣邨各翼不同高度,只有3至11層高不等。
公利大廈: 單位特色
黃大仙上邨昭善樓和諧式鄉村型Harmony Rural馬坑邨、金坪邨、雅寧苑大廈外型因地盤環境而不同,樓高與附近環境配合,只高4至10層不等。 第一型設計為十字長型,其中相連的兩翼短翼為單向設計;第二型設計放棄其中兩翼為單向的設計,在原有的十字造型基礎上連接1-2個L形的翼,外形類似於兩個相連的S形;第三型設計則類似十字長型連家庭式單位附翼,附翼可以因應地盤特性而選擇相連於兩隻設有1B單位的翼尾之一。 房委會在1987年起實施「公屋住戶資助政策」(俗稱「富戶政策」),向不再需要資助的住戶減少房屋資助,以鼓勵富戶遷出公屋單位,確保公屋資源合理分配。 租住公屋的住戶(包括中轉房屋住戶)住滿十年或以上,便需要每兩年向房委會申報家庭入息。
大部份Y4型大廈樓高35層,但有小部份位於市區的Y4大廈只興建了24-34層,以應對當時啟德機場飛機航道而設立的高度限制,即東頭邨、翠灣邨、小西灣邨及李鄭屋邨;當中,東頭邨同款大廈的機房設於頂樓,而水缸高度亦相應降低,以盡取發展潛力。 每座單位數量較少,只有約 個單位,每翼6至9伙,每層18至25伙不等。 而李鄭屋邨的孝廉樓和孝慈樓亦是所有Y型樓宇中層數最少的兩座(只有24層 , 比其他Y4型少11層)。 只有富善邨、山景邨、利東邨的Y1型大廈包括在租者置其屋計劃之內出售,而樂華邨、美林邨及長康邨因時間不合而悉數繼續出租。
而康業服務有限公司則由2006年8月起獲利東邨業主立案法團聘用為管理經理人,協助業主立案法團執行利東邨的管理工作。 利東邨業主立案法團管理委員會致力令利東邨歷久彌新,並促進社區的交流,為住戶增進多姿多采的生活模式,務求將利東邨的樓宇價值不斷提昇,在市場上保持一定競爭力,為各業戶建造和諧社區,締造美滿優質生活。 而在屋宇設備標準方面,每座Y型大廈均設6台升降機,並以每2部升降機為一組,每隔3層設立層站;而升降機機房設於上層天台(而緩衝區則設於天台層),使升降機可直接服務最頂層。
公利大廈: 樓盤編號# 2543945
不申報的住戶須要繳交雙倍淨額租金/暫准證費另加差餉。 公利大廈2025 而家庭入息超過指定的入息限額的住戶,便須按情況繳交倍半或雙倍淨額租金/暫准證費另加差餉。 公屋設有分戶政策,為家庭成員之間不和或其他有體恤理由的住戶安排另一個公屋單位。
公利大廈: 物業地圖
有多種不同面積的出租單位,適合一至九人家庭居住(入伙時編配標準)。 此邨第一期工程於1987年完竣,包括兩座35層高Y1型大廈(東興樓、東茂樓)及兩座35層高Y2型大廈(東昌樓及東業樓),由中國海外房屋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當中約500個為單身人仕單位。 第二期有4座35層高Y2型大廈(東昇樓、東平樓、東安樓及東逸樓),由有成建築承建。 第三期為居屋計劃樓宇—漁安苑,包括7座33層高彈性十字三型大廈。 自利東邨成為租者置其屋計劃的屋邨後,利東邨按大廈公契而執行管理,而香港房屋委員會已將本邨的管理權由2006年8月1日起正式移交予利東邨業主立案法團。
公利大廈: 公利大廈 – 熱門項目
首批設有「劏房」的Y3型大廈為良景邨良偉樓及良俊樓,1988年6月完工;最後一批則為天耀邨耀富樓及耀民樓,以及德田邨德盛樓,1992年4月完工。 在此期間,一共有24幢(原訂為25幢,後來鳳德邨硃鳳樓因安置戶反對而未有加建)設劏房的Y3型大廈落成。 Y4型是最後一款Y型大廈,基本上跟Y3型同期興建。 單位間隔設計以Y3型作藍本,但佔地較各款Y型大廈為小,故此較適合用於市區佔地較小的地盤,而大、中、小型單位比例亦較其餘3型平均,部份大型單位更可以間三間睡房,適合各類家庭人數的需要,並且較Y3型有更大互換性,方便隨時改作居屋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