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繳交額外10%的保費,相當於5.5%的保費,便可免卻「壓力測試」,只需以「供款佔入息的50%」作審批,即只要月入HK$45,020即可通過入息要求。 以目前政府規定的壓力測試是「加三厘」,亦即是在既有按揭計劃上加上3%利率,得出假設性供款後,申請人入息水平不可佔有該假設性供款的一定比例,而佔比上限,則視乎不同申請人的狀況。 不過有些人誤解了,以為免壓測就是不用做壓測、計算供款與入息比率,事實上,銀行一樣要計算DTI,不超過上限50%,只是豁免了加3%息率後的上限。 即假如申請人壓測前DTI為50%,壓測後超過了60%,銀行都不會因此不批按揭,但都有權調整成數,未必批足。 當首置人士經按揭保險計劃置業,但壓測後超過了上限,有關按保都會增至原先保費約1成。
一般來說,1,000萬以下私人住宅按揭,銀行只會最多借60%按揭。 如果想借超過6成的話,便要申請按揭保險並支付保費,為銀行6成按揭以上的貸款部分提供保障。 過壓力測試 按揭保險批核成功後,銀行可以加借至最高樓價的90%,為業主提供9成按揭。 計算供款與入息比率時,供款除了計算申請的按揭的預期每月供款外,銀行還會計算借款人和擔保人的其他現有供款,包括信用卡、私貸、循環貸款,和槓桿產品等。 如果薪金或入息文件不符合按揭入息資格,可嘗試透過增加擔保人(固定收入人士),由對方的入息幫助通過壓力測試。
過壓力測試: 按揭轉介 比較香港按揭中介回贈、好處、風險
舉個例,物業為1400萬元,出租用途下,最多按5成按揭,假設還30年,年利率2.375%,即月供要27206元,壓測後,月供增至39198元。 過壓力測試 相反,如該單位是自住用,就要壓測前的供款與入息比率不多於5成,壓測後供款與入息比率不多於6成。 所以有些人為了增加通過壓測的機會,就會利用租金收入加月入,再付一半首期。 如果想放租而未有正式租客入住,可向銀行提出「擬租金收入」,估算租值,例如2萬元,將這筆數轉為入息,即1.2萬元。
- 在沒有其他按揭或貸款及申請人年紀不過50歲的情況下,最簡單的計算壓力測試的方式可以1:100計算,月入1萬可以借100萬左右的按揭。
- 如果從事的行業不需要專業資格,比如網購,如果要做高成數按揭,便需要有會計師樓核證財務報表及利得稅表才可計收入。
- 提到「壓力測試」,通常會想到申請按揭貸款時銀行的要求。
- 部份選購一手新盤的買家,可透過發展商旗下財務公司申請高成數按揭,部份發展商會說明無需進行入息審查,即俗稱「呼吸Plan」,也有些只需買家提供入息證明便會批出按揭。
- 擔保人雖然不用替借款人還貸款,但就要確保借款人不會拖欠供款。
- 唔過壓力測試 另外,如果選擇一些較舊的二手居屋,基於房委會擔保期已過或接近完結,仍有機會需要進行壓力測試。
如果手上物業尚未有租客但有出租打算,同樣以「擬租金收入」估算,假設單位打算出租20,000元,6折後擬租金收入為14,000元。 不過每間銀行的租金估算方法可能有出入,詳情向按揭專員查詢,究竟能計算多少入息。 銀行在批核按揭時,會考慮你的入息水平來判斷你有沒有能負擔。 根據金管局指引,按揭申請人的供款與入息比率(DSR:Debt-Servicing Ratio)上限為50%。 過壓力測試2025 而在壓力測試下,假設實際按揭利率上升2%,DSR最高只能為60%。
過壓力測試: 過壓力測試: 獨家A.I.按揭評估
如果3個月都準時還清(不只是還min pay),那麼可以不把那$8000 過壓力測試 計入 DTI中。 過壓力測試 這時銀行會向申請人要求提供對上3個月所有信用卡的月結單,如果發現每月都準時清數,便可免把信用卡欠款計入DTI中。 現行的壓力測試標準爲按揭息率加2厘後每月供款不可超過入息6成。 過壓力測試2025 按揭保險保費可選擇一次付清或加借攤還,如果選擇一次付清,按保費用毋須計入壓力測試,但如果選用加借攤還,便需要計入壓力測試。
如擔保人本身有按揭在身,或已負債,他的每月供款及還款額都會計入申請人的壓力測試計算,故找擔保人時要了解多點對方背景,又或多找另一位財務狀況良好的人做擔保。 根據以下首次置業的按揭申請例子裡面,按揭申請人人月入5萬,在壓力測試加3%後的每月供款額不足月入60%,這個按揭申請便能獲得通過。 在沒有其他按揭或貸款及申請人年紀不過50歲的情況下,最簡單的計算壓力測試的方式可以1:100計算,月入1萬可以借100萬左右的按揭。 銀行處理按揭申請時,會翻查對方的紀錄,信用卡欠款如果經已還清,不會計進壓力測試,但如果信用卡以分期貸款還款,銀行便會計進壓力測試。 這樣的情況同樣應用於私人貸款,根據我們經驗,不少按揭申請人會忽略已申請的貸款(例如車會),申請前可以先行查閱信貸報告。 從事金融業月入8萬元的Jenny正計劃買入車位投資,同時亦希望可以買樓上車。